隋「四大名將」之一的賀若弼,忘記父親的刺舌警告,也以誹謗罪誅

2020-11-24 騰訊網

賀若敦,是北周的著名將領,以勇敢善戰聞名,武功卓著,聞名於世。生於西魏文帝大統十年。賀若本是鮮卑語,意為「忠貞」。據說,北朝孝文帝因為他的祖先對北魏有「忠貞之節」,遂賜以賀若為姓。

賀若敦本來就是個口無遮攔的直性子,後來,因為對朝廷賞賜不公而心存不滿,不分什麼場合和人員,總愛大發牢騷。

武成二年,由於北周的屬地湘州被陳朝將領侯真、侯安包圍,斷絕了糧道,賀若敦奉命率領六千兵馬渡過長江,救援湘州。因為連戰皆勝,賀若敦便有輕敵之心,結果陷入陳軍重重包圍之中連退路也被斷絕。但是賀若敦畢竟是有作戰經驗的將領,他百般設計與敵人周旋。在內無糧草、外無救兵的情況下,居然和陳軍相持一年多。陳軍見難以吃掉賀若敦,也不再想與他周旋下去,便讓開了道路,放賀若敦回到北周。

當時,北周大權都掌握在宇文護手裡,他以失地無功為名,罷免了賀若敦的官職,除名為民。不久,賀若敦又被重新起用,歷任金州總管、中州刺史,但他自負有功,難以忘懷湘州之役,在自己陷入重圍的危機情況下,還能夠全軍而還。不但沒有得到獎賞,反被除名,那些和自己資歷相當的人都當上了大將軍,而自己僅僅是個刺史而已。於是,賀若敦心裡不免心存怨氣。

這一天,宇文護的使者到賀若敦的軍中辦事,談起此事,賀若敦居然對著使者大吐怨言。使者回去後就向宇文護說了,結果,宇文護大怒。召他回朝,逼令他自殺。

賀若敦在臨死時,把兒子賀若弼叫到跟前,囑咐他說:「我因為口舌而有殺身之禍,我兒今後說話,一定要多加考慮,不能隨便說話。」說罷,就用錐子把他的舌頭刺出血來,以此來告誡賀若弼,要慎重說話。

這時,賀若弼已是二十二歲的青年人了。他看到父親的痛苦下場,連忙點頭,表示記住此話。

賀若弼少年時期好讀能學,頗顯才具,很有些文韜武略。和父親一樣,弓馬嫻熟,胸懷大志,為人慷慨尚氣節,同時,又博覽群書,在當時就有很高的名望。後來,被周武帝時期權勢很大的齊王宇文憲所看中,讓他到齊王府做記室,管理王府的文書工作。不久,以文武才幹,被封為當亭縣公,官至小內史,從而成為皇帝親近的一名官員,參與一些機要大事的處理。

開皇八年冬天,隋朝發兵八路,大舉攻陳,賀若弼任行軍總管,徵戰中屢建奇功、受隋文帝優詔嘉獎,加位上柱國,晉爵宋國公,官至右領軍大將軍、右武侯大將軍。貴盛極於一時,位高望重。得到的賞賜最為豐厚,家中珍玩財寶不可勝數,奴僕成群,僅是地位較高、穿著華麗的就達數百人。然而對於父親的慘痛教訓,他遂忘卻了。

年輕時,賀若弼還能記住他父親的教訓和臨終的囑咐,經常以「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這樣的做人原則來約束自己,事前三緘其口,向來不敢輕易說話。可是時過境遷,自己給隋朝立功無數,居功自傲,早就無所顧忌了。

賀若弼又自視文武才略朝中無人可比,便有了當宰相的心思。一個被他認為「只會吃飯」的蘇潁為相已令他憤然,待到楊素為相後,他依然只是個將軍,便再也按捺不住,頻發怨言。

楊素正受隋文帝寵愛,素來嫉妒賀若弼的大功,從中陷害,隋文帝便把賀若弼免官。免官後他依然故我,怨言不止,便在開皇十二年(592年)被捕下獄。公卿大臣都迎合權臣的意思,要求將賀若弼處死。

隋文帝因而問賀若弼說:「大臣們主張按照法律辦事,你還有什麼活下去的理由嗎?」

賀若弼回答說:「臣率領八千士卒渡過大江,生擒陳後主,我想這就是不應被處死的理由。」

隋文帝一聽,十分不悅,說:「這我已經格外重賞,為什麼還要重提這件事?」

賀若弼說:「我雖已經受到格外賞賜,現在還希望能受到格外的優待,使我活下來。」

隋文帝思考了數日,最後還是念他滅陳之功,特令免於處死,削除官爵,除名為民。

過了一年,隋文帝終究覺得他平陳的功勳太大,不宜因小過免除,便又恢復了他的爵位。不過隋文帝

對他驕橫自負的性格實在頭痛,不讓他擔任具體職務。不過在每次宴請群臣的時候,待他的禮遇還是很優厚。

開皇十九年宰相高穎得罪隋文帝和獨孤皇后,賀若弼認為他無罪,站出來為他說情,從而激怒了隋文帝,賀若弼又一次被捕入獄。後來隋文帝可能覺得做得過分,又把他釋放了。

一天,隋煬帝在東宮時,曾故意問賀若弼:「楊素、韓擒虎、史萬歲三個人都是良將,你怎麼看他們?」

賀若弼毫無顧忌地回答:「楊素是員猛將,但沒有謀略;韓擒虎是員戰將,但不會帶兵;史萬歲是員驍將,別的本領平常。」

楊廣再問:「那麼誰可以稱之為大將呢?」

賀若弼諱莫如深地說:「這就要看殿下的眼光了。」

楊廣不再言語。他明白賀若弼話語之意,就是說只有自己才是大將的材料。隋煬帝對他的驕橫感到無法容忍。所以,他即位之後,就尋找機會想收拾賀若弼。

大業三年,隋煬帝巡視北部邊塞,賀若弼隨行。隋煬帝到達榆林,為了向突厥顯示朝廷的威風,命令宇文愷修了一座規模宏大、設施豪華的行宮,隋煬帝這些勞民傷財之舉,引起高穎、宇文弼等許多大臣的非議,賀若弼也私下議論他宴請啟民可汗過於奢侈。隋煬帝得到密奏,便以誹謗朝政的罪名,將六十四歲的賀若弼和高穎、宇文弼三人同時處死,並把賀若弼之妻及其子賀若懷亮沒為官奴。不久,賀若懷亮也慘遭誅殺,家中其他人眾一律被流放邊疆。

賀若弼不僅是隋朝的名將,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名將,他僅以八千人滅亡一個國家,在歷史上,能在如此懸殊的實力對比下,以少勝多,並取得完勝,也屬罕見。然而,賀若弼之死,既不在於功高震主,也不在於「敵國滅,功臣亡」,純屬口舌惹禍。

他早年尚能嚴守父親遺訓,謹言慎行,功成名就後,便驕矜自視,目空四海,隋文帝沒有殺他,已算是深恩厚德了。到了隋煬帝時,即便他小心謹慎,也未必能夠壽終正寢,偏偏又重蹈父親覆轍,胡亂說話,連老父親死前的那一錐,也忘得一乾二淨,他的慘死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賀若弼就是亂說話,才給自己埋下了禍根,最後導致被殺。古語說:「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因為言多必失,人言者,動也。言語隨便,就可能會招來事端,惹來災難。

因言語惹禍,傷害自身的人,難以記數。智者言寡,凡事都審時度勢,慎重說話,謹言慎行。這樣可以避免惹是生非。不授人以口實,對自己終是有益,少說多做應該是所有人遵循的原則。而逞口舌之能一定會損失慘重,嘴上佔了便宜,行事上就會大大吃虧。

相關焦點

  • 異界玄幻文:召喚神將,搶絕世美女,斷千宗傳承,誅萬界神魔!
    異界玄幻文:召神化名將,搶絕世美女,斷千宗傳承,誅萬界神魔!小夥伴們大家好,在這閒暇時間能來打開小編的文章,真心感謝,今天來推薦異界玄幻文:召神化名將,搶絕世美女,斷千宗傳承,誅萬界神魔!家族廢物楚風遭受奸人迫害,卻在臨死之際,神魂遁入了一方名為「九重神獄」的奇特空間,並從中結識了一群來歷神秘的絕代兇人,從此開啟了……精彩節選:異界玄幻文:召神化名將,搶絕世美女,斷千宗傳承,誅萬界神魔!可眼前的楚風卻完全在和黑魔狼正面硬撼,那如雲如霧,卻又帶著血腥之氣的詭異刀法,竟然讓他都生出一種心驚肉跳的感覺!
  • 累累白骨堆積成的戰國四大名將
    我想熟悉中國古代史或者戰爭史的同學對白起、王翦、廉頗、李牧這四個人都不會陌生,這四個人被稱為「戰國四大名將」,南朝梁武帝時期的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在編撰《千字文》的時候用這麼一句話來形容他們的功績: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
  • 郭敬明訴李楓案:誹謗罪如何自訴
    誹謗罪與名譽權侵權證明責任的對比   郭敬明敗訴,那麼,誹謗罪的自訴人到底如何才能證明自己的主張成立呢?通說認為,證明責任是一種特殊的法律責任,是在事實真偽不明的情況下,當事人負擔的敗訴風險。  1.
  • 古代誅九族,是哪九族?其中嫁出去的女兒和女婿誅不誅?
    在古代往往有誅九族那麼一說。那麼這九族到底是哪九族呢?其實這件事還真的需要好好的說道說道。 誅九族的由來 一開始的時候沒有誅九族這麼重的刑罰,最嚴重的也就是對其進行夷三族。夷三族的興起還是秦始皇率先使用的。當時的秦過是武力統一了六國之後。原六國的人對秦始皇就沒有真心的臣服過。在這種情況之下秦始皇沒有辦法只得採用重典治理國家。
  • 起剪頗牧良莠不齊,戰國四大名將難以服人,只是文人自以為是而已
    在很多中國人印象中,戰國時代的名將非「起剪頗牧」四人莫屬,並將其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他們分別是秦將白起和王翦,趙將廉頗和李牧。這個說法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現在已經成了很多人的共識。然而我們翻閱戰國時候的歷史,卻發現這四人雖然在那個時代立下了赫赫戰功,卻不足以稱為所謂的四大名將。以戰國將領的軍事水平而論,有好幾位將領都不在此四人之下。
  • 古代誅九族要殺多少人?居然還有人被「誅十族」,只出現了兩次
    要說刑罰中最重的,要數誅九族了,那麼什麼是九族呢?又包括哪些人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九族包括哪些人?關於誅九族的說法,最早出現在秦朝變法之後的夷三族。這其中也有兩種說法,《三字經》中說的九族包括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親、自己、子女、孫子、曾孫子、玄孫子。另一種說法是,九族包括是指父親四族、母親三族以及妻子兩族,加起來一共九族。父親四族包括:自己這一輩的同族人,包括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自己的子女,嫁出去的姑母和孩子,嫁出去的姐妹以及外甥、嫁出去的女兒以及外孫。
  • 古代「夷三族」和「誅九族」哪種刑罰更殘酷,為何親屬不逃跑
    所以,後來的皇帝為了防止復仇,誅族從夷三族到誅七族,在殘暴的隋煬帝楊廣手裡更是演變成了「誅九族」的刑法。那麼這兩種刑罰哪一種更殘酷呢?>判誅族後先抄家然後按戶籍逮捕族親 誅族刑法最早起源於夏朝,椐《尚書》記載,被後人稱頌為賢君的夏啟和商湯在每次出徵之前的都會警告士兵
  • 三國時期,東吳中後期的四大名將,看看你認識幾個
    三國時期,東吳誕生了許多名將,最出名就數四大都督,就是周瑜、魯肅、呂蒙、陸遜。但是,到了三國中後期,東吳許多名將都過世了。此時東吳也新誕生了許多名將,但是並不為人們所知道,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東吳中後期的四大名將。一、賀齊(?-227年),字公苗,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三國時期孫吳名將。
  • 誅九族算什麼 夷三族才是歷史上最狠的刑法
    秦、漢時代之刑名,即凡犯特殊重罪,尤其謀反謀判謀大逆等十惡之罪名者,雖無犯意之聯絡,但基於政策上之考慮,處以誅滅三族之極刑,以收威嚇懲戒之效。此乃親屬一體之觀念在刑事法上具體之表現。《史記·秦本紀》說:「文公二十年,初有夷三族之罪。」《後漢書·楊終傳》亦說:「秦政酷烈,一人有罪,延及三族。」可見夷三族首創於秦代之刑名。
  • 美軍公認的世界四大名將,中國上榜一人,另外三人都是西方名將
    除了先進的武器,更重要的還是軍事上面的人才,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就誕生了許多有名的指揮官,而且在全世界評選當中,選出了四位最有影響力的世界級別的名將,其中三位都是西方名將,只有一名中國人上榜。
  • 中國地理位置「最好」的一座新一線城市,陝西西安,四大古都之一
    長安自古帝王都,西安擁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起點, 豐鎬都城、秦鹹陽宮、兵馬俑,漢未央宮、長樂宮,隋大興城,唐大明宮、興慶宮等勾勒出「長安情結」。
  • 世界四大名將刀:中國有二,一把砍斷倭刀平倭寇,一把重140斤
    古代名將有的用刀,有的用劍,有的用槍,有的用戟,每個名將都有自己喜用的兵器。下面說說世界四大名將刀,中國有兩把,一把砍斷倭刀平倭寇,一把重140斤,「盧閻王」用。克雷塔斯戰刀。克雷塔斯是亞歷山大大帝手下第一猛將,他使用的戰刀是馬其頓彎刀。
  • 五色旗民國時代的十大名將
    北洋時期,因為思想未放開,舊軍閥中確實沒有太多良將,比如段祺瑞手下號稱四大金剛的吳光新、傅良佐、靳雲鵬三人也不過是泛泛之輩,跟後來的黃埔軍校和新軍閥出身的名將相比,特別是抗戰和解放戰爭時期的名將相比,確實存在很大差距。
  • 罪無可赦,誅九族,歷史上的2次誅九族讓人心生害怕,那麼誅十族又有...
    「罪無可赦,誅九族……」,在一些歷史劇中我們經常能夠從皇帝的口中聽到,那麼,何為九族,大多數人應該不甚清楚。 這一殘忍的刑罰,最早源於秦商鞅變法後,頒布的夷三族法,秦朝法律的嚴苛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而夷族,就是統治者為了要避免那些存活下來的親人尋仇,進而造成社會動蕩。
  • 南宋名將試金石,如果沒有擊敗過金兀朮,都不好意思自稱名將
    南宋初年,名將輩出,不僅有著嶽飛、韓世忠這樣的所謂南宋中興四大名將,鎮守川陝吳玠、吳璘兄弟也是名噪一時。而這些人的威名赫赫,很大程度上的感謝一個人。他叫完顏宗弼,當時的金國四太子,也是金軍攻伐南宋時的主要統帥之一,當然他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金兀朮。
  • 吳起:是實至名歸,當之無愧的春秋第一名將
    之所以特別註明吳起為春秋第一名將,是因為春秋與戰國的戰爭,無論在戰爭的最終目的上,還是在戰爭的規模、持續時間慘烈程度上都有天淵之別——春秋時代的戰爭是通過擊敗對手來達到稱霸諸侯的目的,滅國與兼併不是主題。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周天子還能得到名義和形式上的起碼尊重。
  • 戰國八大名將:廉頗排最後,王翦排第三,排前兩位的分別是誰?
    戰國四大名將:白起、王翦、李牧、廉頗。  《千字文》中以「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來形容這四位將領的功績。  這四位名將生活在秦強而六國皆弱的年代,他們戰功偉大,但沒有軍事著述。
  • 上古四大天神是誰?其中一個還是女媧娘娘的父親
    在很多神話故事中認為有四大天神,並且每一個都是先天聖人級別的神仙。那麼這四大天神是誰?這四大天神分別就是火神祝融、水神共工、雷神和戰神刑天,其中的雷神可是大地之母女媧娘娘的父親。在第一回中提到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的大戰,共工不敵祝融,便撞到不周山,後來才有女媧娘娘在崑崙山上鍊石補天的故事。
  • 張店隋剛家庭、潘南小學少先隊大隊上榜!
    張店隋剛家庭、潘南小學少先隊大隊上榜!隋剛家庭是張店區體育場街道轄區的一個普通家庭,隋剛是一名自由職業者,父母打零工,妻子邰妹全職照顧一家老小。隋剛一家三代一直秉持「愛黨愛國、崇德向善、勤儉持家、樂於助人」的家風,一家人相親相愛、鄰裡和睦,曾榮獲山東省首屆「山東省文明家庭」。父親隋修鵬是一名退伍軍人, 曾參與毛主席紀念堂工程建設,還救過三條人命,被市政府授予「見義勇為先進分子」榮譽稱號。母親李巖孝老愛親、勤儉持家、樂於助人,被鄰裡交相稱讚。在父母言傳身教下,隋剛養成了崇德向善、樂於助人的優秀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