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最牛千年古縣,司馬懿的故鄉,還出了四位中國工程院院士

2020-12-05 鄭遊紀

在鄭州、焦作兩市的交界處,有一個很厲害的縣城,它由聯合國地名專家組和中國地名研究所聯合評定為「中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它還是聞、蘇兩個姓氏的發源地,也是三國時期名將司馬懿的故鄉。

這個超厲害的縣城就是河南溫縣。溫縣位於河南省焦作市,其總人口約47萬,佔地面積為481.3平方公裡。

溫縣地名

溫縣因為其名歷史悠久,被評為「中國地名文化遺產」,溫縣是焦作各縣中地名沿用時間最長的一個縣。據記載,溫縣其名最早出現在夏朝,當時是溫國,春秋時期是溫邑。溫縣最初置縣是在漢初。此後儘管朝代變更,區域調整,溫縣之名卻一直沿用,直至今日。

人才輩出

溫縣人傑地靈,人才輩出,千年以來,這片土地上誕生了眾多歷史文化名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三國是魏國名將司馬懿,除此之外,還有春秋時著名思想家卜商、北宋著名畫家郭熙,以及太極拳創始人陳王廷等。

除了歷史名人,現如今的文縣依舊人才輩出。溫縣出了四個中國工程院院士,分別是王光遠、王夢恕、李同保和郭東明,還有一個中國科學院院士張統一。

溫、蘇發源地

溫縣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也是溫、蘇兩個姓氏的起源地。

溫姓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很古老的姓氏。在夏代帝相年間,昆吾氏在溫地建國,因為此地有溫泉,遂得名溫國。夏桀二十六年,古溫國滅國,百姓以國為姓,於是便有了溫姓。溫姓在宋代版本百家姓當中排名第321位,現在溫姓總人口為190萬,按照人口數量排名,佔到第114名。

如今溫縣還留存著古溫國遺址,位於溫縣西南15公裡的上苑村北崗地上,在這裡出土了許多二里頭文化遺物,有石器、陶器、骨器等。這個古溫國遺址就是溫姓的根祖地。

在夏朝中葉,有蘇氏建立蘇國,商朝末年,蘇國滅國,國人以蘇為姓,四處遷徙。留在蘇地的首領蘇忿生被稱為「蘇姓第一人」,也被後人尊為「蘇姓始祖」。在宋代版本的百家姓當中,蘇姓排名第42位。現在全國蘇姓人口為580萬,按人口排序,排名第41位。

如此厲害的千年古縣,你想去嗎?

相關焦點

  • 河南中部一縣,被評為"千年古縣",綜合實力排名全省第六
    在河南省中部的許昌市境內,有這樣一個特別的城市:其不僅是河南13個"千年古縣"之一,還是"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在文化底蘊和經濟實力方面,都排在河南省前列。2014年,長葛被中國地名文化遺產保護促進會認定為"千年古縣",成為許昌境內第一個獲得此殊榮的縣(市)(同為許昌境內的襄城縣系2019年被認定為"千年古縣")。目前,河南境內100多個縣(市)中,僅有13個縣(市),獲得此殊榮。同時,這也是一座綜合實力較強的城市。
  • 中國最牛家族,傳承1200年,出過1位諾獎、18位院士,100多科學家
    在中國,提到家族這個詞,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傳承兩千多年的南張北孔,南方的張家還有北方的孔家。張家不是盜墓筆記裡張起靈的張家,而是世代居住在龍虎山上的天師家族。但是中國最牛的家族,應該是錢氏家族。在錢鏐八十年的生命裡,史書有記載的兒子就有三十三位。在長達1200多年的歷史中,錢氏家族可以說人才輩出,包括錢選、錢德洪、錢穀、錢謙益、錢曾、錢大昭、錢大昕、錢松、錢杜、錢棨等,由此錢氏家族也被稱為「千年名門望族、兩浙第一世家」。
  • 北航4位教授、2位校友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北航4位教授、2位校友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宮聲凱教授、電子信息工程學院蘇東林教授、無人系統研究院向錦武教授等3位教師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北航大數據科學與腦機智能高精尖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樊文飛教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我校校友曹建國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校友楊威迦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 忻一中的四位校友,牛!
    2021年1月6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楊孟飛為忻州一中發來感謝信,感謝忻州一中為中國航天事業傾心培育輸送人才,並祝願我校在國之重器的工程中再譜華章、再創輝煌。 2020年12月17日01時59分,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壤在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 恭喜,這11位中國學者當選2020年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
    為表彰優秀學者在醫學與生物工程上取得的卓越成就,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選舉產生了156位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其中包括11位來自中國的學者。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是美國醫學和生物工程技術領域的最高學術榮譽,評選過程極其嚴格。
  • 恭喜,這11位中國學者當選2020年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
    為表彰優秀學者在醫學與生物工程上取得的卓越成就,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選舉產生了156位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其中包括11位來自中國的學者。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是美國醫學和生物工程技術領域的最高學術榮譽,評選過程極其嚴格。
  • 中國工程院公布新增院士名單 18位外籍專家當選院士
    經濟日報北京11月27日訊 記者常理報導:中國工程院27日公布了2017年新增院士名單,有67位院士當選。此外,外籍院士增選結果同步產生,比爾·蓋茨等18位外籍專家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據悉,此次新當選的67名院士中,男性63人,佔94%;女性4人,佔6%。
  • 河南商丘這一個千年古縣,GDP破百億,還獲得一項「國家級」榮譽
    千年古縣六千多年前,炎帝朱襄氏建都、安葬於柘城;夏朝時,柘城稱「株野」。商朝時名「秋地」。西周時期為「三恪」之一的陳國開國之都。戰國時大部分屬楚國。秦朝時開始置縣,以邑有柘溝環流、兩岸柘樹叢生、自古盛產柘絲而得名「柘縣」,至隋朝時定名為「柘城」。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縣治歷史,這裡是華夏朱氏、胡氏、陳氏宗親發祥的根脈。2019年被命名為中國千年古縣、中國長壽之鄉。
  • 牛!中國5位科學家當選俄羅斯工程院院士,其中4位還是董事長
    近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友王立軍當選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同時進入俄羅斯工程院官方網站最新公布的外籍院士名單的中國科學家還有龍騰、張丹、莊巍、李永勝。夢幻世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研發的大規模3D數字特效技術和產品填補了中國在下一代3D數字影視技術方面的空白;核心技術獲得10多項國家軟體著作版權和專利。產品和服務廣泛應用於3D視覺特效和廣告的設計,製作,渲染和數位化生產。俄羅斯工程院(RIA)院長古塞夫向北京環球英才交流促進會(BGTEA)發來賀信,祝賀五位中國科學家當選。
  • 河南科技大學:喜訊!校友李賀軍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1月22日,中國工程院官方網站公布了中國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我校傑出校友、西北工業大學李賀軍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隸屬於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李賀軍,1957年12月出生,河南確山人,1978年2月至1982年1月在洛陽農機學院(現河南科技大學)鍛壓專業學習,1984年和1991年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塑性加工專業分獲碩士和博士學位。1984年至1988年在洛陽工學院(現河南科技大學)任教,1991年至1994年在西北工業大學做博士後。2002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2011年獲評陝西省「三秦」學者。
  • 中國工程院新增67位院士 四川大學王琪教授當選
    (川大供圖)  華西都市報訊(記者 李寰 劉虎)27日,中國工程院公布2017年院士增選名單,67位科技專家新當選院士。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教授王琪當選,成為今年四川省內高校唯一入選者。另外,記者從綿陽市科知局獲悉,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的鄧建軍、範國濱、唐立三名專家也入選了本次院士增選名單。
  • 湖南大學一學院先後產生6位中國工程院院士
    9日上午,6位中國工程院院士馬克儉、周福霖、周緒紅、聶建國、陳政清、鄭健龍歡聚湖南大學,參加該校舉行的院士顧問聘任儀式暨土木工程學院「十三五」規劃研討會。湖南大學新任黨委書記蔣昌忠、校長段獻忠先後為馬克儉、周福霖、周緒紅、聶建國、鄭健龍等5位不在該校工作的校友院士佩戴校徽,並頒發學校顧問的聘書。  此次受聘的5位院士以及在湖南大學工作的陳政清院士都為土木工程學科的著名專家。
  • 中國工程院新增58位院士 廣東高校有兩位教授入選
    南方網訊 昨日(5日),中國工程院宣布,58位工程科技領域的專家當選2003年中國工程院新增院士。  在正式公布的2003年院士增選名單中,廣東高校有兩位教授「殺」入總數不超過70位的名額,其中來自廣州大學的結構隔震減震控制研究專家、該校工程抗震中心主任周福霖教授成為廣州大學首位本校培養的院士、同時也是市屬高校繼鍾南山之後產生的第二位工程院院士;而來自華南理工大學的「造紙專家」、曾任製漿造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的陳克復教授則成為我國造紙領域的首位工程院院士。
  •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寧津生病逝,今年已有10位院士逝世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6日訊 日前,武漢大學官網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寧津生院士,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3月15日16時06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8歲。
  • 國之棟梁——中國工程院院士名單(冶金與材料工程類)
    中國工程院於1994年6月3日,在北京成立,同時設立院士制度。中國工程院院士每兩年增選一次。截至2017年11月,中國工程院共有院士882人,其中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128人,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126人,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111人,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118人,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111人,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55人,農業學部77人,醫藥衛生學部123人,工程管理學部58人(其中跨學部院士25人);此外還有外籍院士66
  •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李東英逝世:共和國今年已送別26位兩院院士
    2020年,共和國已送別26位院士。今年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4人逝世。
  • 咱河南老鄉!副省長、院士、未來科學大獎得主!
    盧柯,男,1965年5月出生,河南汲縣人,1990年4月參加工作,1993年加入九三學社,工學博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主任。盧柯現任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負責科技、衛生健康、體育等方面工作。
  • 這個姓氏2000年前就有,如今人口不足3萬,卻先後出了15位帝王
    在中國二千年的封建社會,不算割據一方的小國,一共有四百多位真正在籍皇帝,在其中劉姓皇帝數量最多,出了52位皇帝。民間有句俗語「張王李趙滿地劉」,大家都知道,這幾個姓氏人口數量極多,但「五大姓氏」之一的張姓古代歷史卻一個皇帝也沒有。
  • 在皖3位科學家候選工程院院士 年齡最小的剛50歲
    本報訊 5月15日,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15年院士增選候選人名單,最終確定了521位有效候選人,其中有3名在我省工作的科研人員上榜。據了解,經過多輪評選後,今年年末將公布正式當選的院士名單。記者在名單中看到,521名有效候選人大多數來自高校和科研院所,少部分來自企業和軍隊等。
  • 衡陽縣老鄉、中國工程院院士聶建國當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近日日本工程院第35次理事會通過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土木系教授衡陽縣金蘭鎮人聶建國當選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是此次增選中唯一一位外籍院士成立於1987年的日本工程院(The Engineering在此之前,共有16位國際知名專家教授入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聶建國,1958年出生於湖南省衡陽縣金蘭鎮,是衡陽縣第四中學74級傑出校友,1994年於清華大學土木系土木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出站留校任教至今。歷任清華大學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所長,現任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安全與耐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未來城鎮與基礎設施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