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提到家族這個詞,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傳承兩千多年的南張北孔,南方的張家還有北方的孔家。張家不是盜墓筆記裡張起靈的張家,而是世代居住在龍虎山上的天師家族。
但是中國最牛的家族,應該是錢氏家族。錢氏家族起源於吳越武肅王錢鏐,他生於公元852年,相傳他出生時突現紅光,且相貌奇醜,父親錢寬認為不祥,欲棄於屋後井中,但因祖母憐惜,方得保全性命。
後來在唐末五代的亂世中,他在吳越自立為王,建立了吳越國,當年趙匡胤南徵北戰,建立北宋時,面對趙匡胤的強大兵力,吳越國王錢鏐的孫子錢弘俶,做出了痛苦而明智的抉擇——取消吳越王位,尊趙氏為帝,北宋統一。
也正是因為他這麼幹脆,錢氏家族才得以留存,當然了,錢氏家族後人之所以能遍及江浙,也和錢鏐不僅活得長而且生得多。在錢鏐八十年的生命裡,史書有記載的兒子就有三十三位。
在長達1200多年的歷史中,錢氏家族可以說人才輩出,包括錢選、錢德洪、錢穀、錢謙益、錢曾、錢大昭、錢大昕、錢松、錢杜、錢棨等,由此錢氏家族也被稱為「千年名門望族、兩浙第一世家」。
而到了20世紀,錢氏家族人才更是井噴,出過1位諾獎、18位院士,100多科學家。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和錢氏家族崇文倡教、讀書明理的有關。
它強調的就是:讀書為第一等事,讀書子弟為第一等人。為了讓家族中的窮苦孩子,也能讀得起書,家訓中規定:家富提攜宗族,置義塾與公田,歲飢賑濟親朋,籌仁漿與義粟。從宋代開始,錢氏家族就族內相互扶攜,各地的錢家都設立義田、義莊。
這也是為什麼錢氏家族人才興旺的根本原因,像錢基博、錢玄同等文學大師都是出自錢氏家族,在在五四文學革命時期,錢玄同和魯迅是著名的戰友,然而後來兩個人卻形同陌路。
錢玄同說話喜歡直來直去,從不轉彎抹角,年輕時候曾直言:「人到40歲就該死,不死也該槍斃。」
1927年,錢玄同年屆不惑,身體還特棒,他的一幫好友,便玩起了惡作劇,說他已到了該槍斃的年齡了,一起商量在《語絲》雜誌上編發一期《錢玄同先生成仁專號》。並為此準備了輓聯、輓詩、祭文等一些稿子,都是些搞笑的東西。
因為正趕上張作霖大帥進北京,為避免引起麻煩,該期專刊並沒有印行,但其要目卻流傳出去了。不明內情的人見了,誤信為真,相互轉告。一時間,錢玄同的朋友、學生紛紛致函弔唁。不知道錢玄同當時看到全國各地都在給自己辦喪事,心情是怎麼樣的。
錢基博和錢玄同兩個人共同的特點就是雖然自己很牛,但無奈孩子更牛,錢基博的兒子是錢鍾書,錢玄同的是錢三強。
中國科學史上人盡皆知的「三錢」—「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中國近代力學之父」錢偉長、「中國原子彈之父」錢三強都是錢氏家族出來的,雖然錢三強是錢學森的領導,但是按照輩分來說,錢三強和錢偉長應該喊錢學森叫「爺爺」。
錢偉長就是義莊資助才得以成功上學,位於蘇無錫市新區鴻山鎮七房橋村的懷海義莊,是目前江南地區保存下來為數不多的漢族傳統民間慈善機構之一,懷海義莊的宗旨就是是「救災周急、恤孤矜寡」。族內凡孤寡鰥獨者均能領到義莊的錢糧,貧困學子都能在義莊的資助下上學。錢偉長就是因家貧在義莊的資助下得以上學。除了錢偉長,他的叔叔史學大師錢穆也是在懷海義莊的資助下完成學業的。
所以有人問錢偉長,為什麼錢氏家族,有很多成功的人才時,他調侃道:「我們錢家人喜歡讀書,書讀多了容易當官,當官的容易出名。」
錢學森是我們熟悉的空氣動力學家,其實他的堂弟錢學榘也是出色的空氣動力學專家,擁有許多航空技術專利,曾任美國波音公司的工程師,但和錢學森不一樣的是,他赴美後就選擇在美國定居。
錢學榘有三個孩子錢永佑、錢永樂、錢永健。其中錢永健就曾在2008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除此之外、錢永佑、錢永樂、錢學森的兒子錢永剛以及擁有世界6頂院士桂冠的錢煦等都是在國內國外著名的科學家。
錢氏家族除了在科學、文學上大牛輩出,政治上也出過非常多頂尖的人才。國務院副總理、外交部長錢其琛就是出自錢氏家族,錢氏家族還出了五位政協副主席。
有人總結錢家出過:一諾獎、二外交家、四國學大師、五全國政協副主席、十八兩院院士。據統計,當代國內外僅科學院院士以上的,錢氏名人就有一百多位,分布於世界五十多個國家。
之所以錢氏家族可以出這麼多人才,除了家風之外,就是「優化組合」的婚姻原則。錢氏子孫的婚姻觀,相對於家世、財富,更看重配偶的家庭教養和個人素質,比如楊絳就是無錫大家族楊家的閨女,錢學森的妻子蔣英是軍事理論家蔣百裡的女兒。
最後,需要說明一點的是,不是姓錢就是錢氏家族的,而是必須要有族譜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