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島之國印度尼西亞,星羅棋布的島嶼如散落在赤道上的翡翠。早在2000年前,就有中國商船蹈海遠航印尼。
「東南亞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中國願同東協國家加強海上合作……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2013年10月3日,習近平主席在印尼國會的演講中首倡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描繪合作共贏美好藍圖。
5年裡,「一帶一路」建設從無到有、由點及面,進度和成果遠超預期。天塹變通途,灘涂成良港,一座座工廠拔地而起,一個個項目落地生根。
印尼中蘇拉威西省摩羅瓦立縣的中國印尼經貿合作區青山工業園就是其中之一。五顏六色的摩託車從園區魚貫而出,如一條七彩洪流。在園區設立之前,全縣一共只有兩輛摩託車,現在僅園區內印尼員工擁有的摩託車數量就超過了7000輛。作為中國和印尼兩國領導人見證籤署的重要合作項目之一,短短幾年,青山工業園就幫助偏僻的小漁村搖身一變成為全球重要的鎳鐵和不鏽鋼產業基地。
「一帶一路」在印尼更多地方開花結果。2017年,中國和印尼貿易額達633億美元,同比增長18.3%,中國連續7年成為印尼最大貿易夥伴國。中國對印尼投資達34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30%,是印尼第三大投資來源地。
中國駐印尼大使肖千認為,經濟分量重、合作領域寬、發展勢頭好、未來潛力大是當前中國和印尼合作的幾大亮點。
隨著兩國發展戰略對接的不斷深入,中國和印尼務實合作的成果越來越顯著。中國企業建設的電站發電量佔印尼總發電量的四分之一;兩國合作建設的加蒂格迪大壩是印尼第二大水利工程,可灌溉下遊9萬公頃農田;華為、中興等中國企業已在印尼通信設備市場贏得良好聲譽,中國手機廠商在印尼市場的佔有率已超過三分之一;一批產能合作新平臺不斷湧現……
印尼島嶼眾多,其中5個島嶼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由於基礎設施落後,島嶼內部以及之間的往來,尤其是貨物運輸並不便利。
印尼前駐華大使易慕龍認為,如果能夠更好地將這些島嶼連接起來,將促進生產要素的自由便利流通,實現優勢互補,釋放出更大的發展活力。「這正是『一帶一路』倡議能夠為我們帶來的互聯互通!我期待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幫助下,印尼能夠更好地整合資源,實現國家發展轉型。」
連接印尼首都雅加達和第四大城市萬隆的雅萬高鐵,就是一項推動互聯互通的重要工程。預計建成通車後,兩地旅行時間將由3個小時縮短至40分鐘。這是中國高鐵第一次全系統、全要素、全產業鏈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也是印尼乃至東南亞的第一條高速鐵路。
印尼財政部長英卓華認為, 「一帶一路」倡議強調聯通與合作,得到很多國家的響應與參與是必然的。「一帶一路」倡議不僅能夠促進印尼基礎設施建設和印尼與其他東協國家的聯通,還能提升包括改善通關等貿易便利化措施在內的「軟體」建設。發展中國家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能提高經濟發展速度和質量,讓經濟發展更健康、更包容。
中國和印尼,隔海相望,因海結緣。珍藏著精美中國瓷器的印尼國家博物館,以鄭和名字命名的城市三寶壟,印尼蘇門答臘海域發現的「黑石號」古沉船……歷史見證著一段段友好故事。不過,最好的見證深埋在兩國人民的心田。
印尼大學東協研究中心創始人埃維·菲特裡安尼認為,從古時起,印尼就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在印尼的文化傳統、風俗習慣中也能找到中國的影子。而隨著旅遊、學者互訪、互派留學生、藝術交流等人員交往的不斷密切,兩國關係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目前,超過1.4萬名印尼學生在華留學深造,中國成為印尼第二大留學目的地。2017年中國到印尼的遊客人數達206萬人次,較2013年增加275%,穩居印尼最大海外遊客來源國。
(杜一菲 席來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