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慈谿的浙江博氫新能源燃料電池生產基地項目效果圖)
    中國寧波網訊(記者 張璟璟 包凌雁)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寧波首份政府層面氫能產業發展意見已正式出爐。
    根據《寧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氫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到2025年,建成加氫站20至25座,氫燃料電池汽車運行規模力爭突破1500輛,集聚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能裝備企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氫能產業基地。
    事實上,氫能產業項目已陸續在寧波落地。春節節後上班第一天,全球首個以「甲醇」為加注介質的量產化氫燃料電池生產基地,在慈谿舉行開工儀式。
    據悉,該項目分二期建設,其中一期投資11.84億元,年產5萬套氫燃料電池,產品將優先批量應用於新能源物流車動力電源。
    該氫燃料電池項目的啟動,是寧波布局氫能產業的重要一子。
    
    (2018年9月27日,上海首條燃料電池公交線路在嘉定正式上線。資料圖)
    氫能,通常是指氫在物理與化學變化過程中釋放的能量。
    作為一種綠色、高效的二次能源,是破解能源問題的較好選擇。相比於潮汐能、風能等,氫能更便於儲備、運輸,因此被視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
    近年來,利用氫能的核心技術在國際範圍內取得重大突破,氫能正在走向規模化、商業化。
    寧波這份《意見》稱,要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氫能產業基地,並分兩步走以實現這一目標。
    其中,通過三年努力,到2022年,建成加氫站10至15座,氫燃料電池汽車運行規模力爭達到600至800輛,初步形成燃料電池電堆、關鍵核心部件、燃料電池汽車等產業集群。
    《意見》也列出了明確六大任務,即打造氫能裝備製造基地、推進氫能技術創新研發、推進氫能示範應用、建設氫能產業創新協同平臺、引進培育氫能龍頭企業、推進氫能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具體包括,圍繞制氫、運氫、儲氫、加氫以及燃料電池全產業鏈,以江北區等為核心,重點打造氫氣製備、雙極板、膜電極、電堆、燃料電池、加氫設備等核心裝備製造基地;
    在北侖區、大榭開發區等地開展加氫站示範建設,探索推進燃料電池公交車、物流車、港區集卡、叉車等應用示範;探索加氫(油、氣、電)等綜合建站模式;
    打造氫能創新應用的配套區和孵化區;重點突破化工餘熱與廢氣資源高效製取氫氣等一批關鍵技術,將其列入寧波科技創新重大專項等。
    
    (2017年,全國首個氫能小鎮落戶台州。資料圖)
    寧波之外,目前,北京、上海、武漢、佛山、濟南、張家口等多地也已出臺了有關氫能發展規劃,這些地方多為汽車工業集聚區。官方政策的發布,也為汽車工業發展方向引航。
    新材料行業智庫trendbank相關負責人認為,隨著各類主體加快湧入,車用氫能產業已行至「風口」。寧波有著自己的優勢,汽車製造業發展迅猛,且是個「富氫」的城市。
    寧波石化產業發達,化工企業可提供副產氫作為氫源。按照氫燃料電池乘用車百公裡耗氫1kg/100km,(200kg/輛/年),目前寧波可外供副產氫可供約21.15萬輛氫燃料電池乘用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