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氫雲鏈「氫雲周報」全面上線啦!
「氫雲周報」是氫雲鏈旗下的全新欄目,包含政策、行業投資、市場行情等板塊,每周一期,為大家整理國內外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的最新行業動態。在這裡,你可以全面了解各國氫能政策與風向,掌握各地與企業的氫能發展動態。
接下來為您奉上2020年8月30日-9月5日「氫雲周報」。
一周熱議
河鋼首座加氫示範站投用
8月28日,在河北省市領導及眾多業內專家、企業家的共同注目下,河鋼集團首座加氫示範站在邯鄲投入運行。
圖1 河鋼加氫站
氫雲鏈了解到,該加氫示範站位於河鋼邯鋼廠區內,日加注能力為500公斤,具備35MPa和70MPa雙壓力,實現了燃料電池汽車加氫和氫氣長管拖車充裝,能夠為近20輛49噸氫燃料電池重卡提供加注服務。其中,燃料電池汽車加氫供應模式為管道供氫和長管拖車供氫雙氣源模式,能夠為燃料電池重卡等不同壓力和種類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提供氫氣加注服務。
佛山飛馳氫燃料電池牽引車配套
同日,飛馳汽車最新研發的SQ4250SGFCEV氫燃料牽引車在河鋼首座加氫示範站投用。
圖2 飛馳汽車氫能牽引車
據悉,該牽引車最大允許載質量為49000kg,車輛搭配永磁同步驅動電機、大功率燃料電池系統,最大續航裡程超350km,該型牽引車已經在國家試驗場通過了各項性能測試,並進行3萬公裡的加載測試,試運行質量穩定,各項性能指標表現十分優秀。 配套方面,採用廣東國鴻SS-60燃料電池,使用壽命超過12000小時。
1、 國內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動態
1、冰輪集團與重塑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近日,上海重塑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琦一行蒞臨煙臺冰輪集團有限公司參觀考察。雙方在冰輪集團總部進行了友好會談,林琦董事長與李增群董事長共同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旨在氫燃料電池、氫運輸貯存、加氫站以及分布式能源等應用領域建立密切、長久及融洽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充分發揮各自特長,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推進氫能產業的發展和進步。
2、長治市與申能集團舉行會談,深入交流加強氫能產業合作
近日,長治市市長楊勤榮與申能(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雪楓舉行工作會談,就進一步加強氫能產業合作進行深入交流。長治市市長楊勤榮表示,希望公司能積極參與長治能源革命,充分發揮自身技術、管理、人才等優勢,深耕長治市場、拓展合作領域、創新合作方式,穩步推進氫能全產業鏈布局,構建起覆蓋長治、輻射周邊的「制、儲、運、加」氫能源供應網絡,實現互利共贏。
3、寧波氫能創新中心揭牌,億利潔能等五家企業低調介入
近日,寧波杭州灣新區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在寧波市行政會議中心舉行。
新區本次籤約的15個項目中14個為先進位造業項目,合計總投資215.3億元。新區綠色發展需要新能源提供綠色動力,寧波氫能創新中心及加脫氫裝備產業園成為此次集中簽約唯一的新能源產業平臺項目。為此寧波新區引入氫陽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億利潔能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君正能源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五環工程有限公司、寧波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五家企業,立足長三角、面向全國、與國際接軌,共同致力於打造氫能領域內「產學研用」四位一體的全產業鏈創新生態。
4、東北大學低碳鋼鐵前沿技術研究院成立,加速氫冶金技術應用
近日,全國高校首家低碳鋼鐵冶煉技術重大研究平臺——低碳鋼鐵前沿技術研究院在東北大學揭牌成立。
低碳鋼鐵前沿技術研究院聚焦未來鋼鐵綠色生產變革性轉型升級關鍵性技術,圍繞鋼鐵產業低碳智能化重大需求,通過優勢學科融合交叉,協同構建全新的技術體系,重點突破低碳鋼鐵冶煉關鍵共性技術,依託氫冶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鋼鐵化工智能耦合聯產等前沿技術,加速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低碳前沿技術研發與應用,培養創新型新工科人才,引領鋼鐵產業低碳綠色智能化創新發展方向,助推我國向鋼鐵製造強國邁進。
5、濰柴200噸燃料電池礦卡明年下線
近日,中國發動機巨頭濰柴與中車永濟合作,完成了一臺200噸級氫燃料鋰電池混合動力礦卡原型車,國內外礦業公司都對這一概念產生了深厚興趣。據悉,這臺原型車僅用作展示,可以空載行駛,相關人士透露,首臺正式量產車型將於明年下半年下線,用於礦山現場測試。配套方面,原型車由巴拉德提供四組輸出功率為85 kW的燃料電池模塊,總計340 kW,而濰柴稱量產車的電池輸出功率為800 kW,遠超當前數值。
6、內蒙古呼市武川縣布局風電+氫儲能項
近日,氫雲鏈獲悉,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政府在回復人大代表《關於武川縣清潔能源擴容消納的建議》時表示,武川縣謀劃布局一批可再生能源項目,列入市「十四五」發展規劃中,包括風光互補基地、風電+氫儲能項目等。同時,積極溝通自治區能源局,爭取將項目列入自治區「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中,為可再生能源發展打好先行基礎。
7、常熟擬4800萬採購20輛氫能公交
近日,江蘇常熟市交通公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關於氫燃料電池城市公交車融資租賃項目的招標公告發布,以4800萬元預算,採購16輛10.5米氫燃料電池城市公交車以及4輛7米氫燃料電池城市公交車的融資租賃(售後回租)服務,融資租賃期限:8年。
8、陽光電源1GW風光儲氫項目籤約吉林白城
近日,第五屆全球吉商大會在吉林省長春盛大啟幕。在本次大會商,白城市政府與陽光電源就1GW風光儲能項目、北方氫谷風光制氫試驗項目、天能重工500萬噸塔筒加工項目、500臺智能風機製造等項目成功籤約 ,項目籤約數量和籤約額居全省第二,項目籤約總額達82.1億元。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表示,陽光電源將在白城建設100萬千瓦「風光儲氫」智慧能源綜合利用示範項目,利用全球領先的儲能技術和制氫技術,實現綠色電力平滑可控入網,促進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納。
9、上汽大通氫燃料驅動的EUNIQ 7即將亮相
近日,有消息表示,上汽大通全新MPV車型EUNIQ 7將於9月13日正式發布。據悉該款車型將基於上汽MAXUS G20打造,採用氫燃料電池系統,NEDC續航裡程550km。根據規劃,該款車型將於年內上市。通過目前諜照來看,新車較多的延續了上汽MAXUS G20車型的設計,且在前臉部分並沒有採用新能源專屬的封閉式格柵。動力方面,該車將採用氫燃料電池電池系統,有消息稱新車將搭載最大功率為150kW的電機,NEDC綜合工況續航裡程達550km。
10、重塑科技大同北方總部基地正式開工
近日,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大同北方總部基地項目舉行籤約暨開工儀式。這一項目將打造集研發、生產、銷售、測試於一體的氫能燃科電池基地。據悉,該項目總投資約33億元,佔地200畝,投產後預計每年實現產值23億元。這一項目以燃料電池發動機關鍵技術的自主可控為核心,整個項目分3期建設,將先後建設燃料電池系統產業化基地、燃料電池技術研發中心和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研發與產業化基地。
11、7月燃料電池專利排行榜出爐
近日,氫雲鏈從燃料電池專利情報處了解到,7月燃料電池全球專利監控報告正式發布,其中,燃料電池領域在全球範圍內公開/授權的專利共1296件,較6月月相比(1231),數量有一定增加。而中國地區專利公開數量與上月(668)有一定增加,發明授權專利較上月(89)有一定增加。
其中,在車企方面,格羅夫公開專利25件排名第一,中國一汽公開8件專利排名第二,東風汽車公開專利6件排名第三,上汽集團、武漢泰歌、江鈴汽車、北汽集團、長城汽車、金龍汽車、宇通客車、中國重汽緊隨其後。在燃料電池企業方面,濰柴動力公開專利18件排名第一,深圳世椿公開專利14件排名第二,銀隆新能源與上海治臻均公開10件專利並列第三。最後在燃料電池相關科研院所方面,西安交大公開專利17件排名第一,清華大學公開專利16件排名第二,海交通大學公開專利9件,排名第三;
12、山東臨沂首座加氫站即將落地
近日,臨沂市能源中心召開了推進加氫站建設座談會。會上認真學習了《山東省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0-2030)》和濰坊、濟寧等地市在推進加氫站建設的先進做法。同時結合規劃中我市目標任務及推進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進行探討。目前,羅莊區、高新區、臨港共有4家企業有意向建設加氫站,助推我市氫能產業發展。
13、重塑科技與杜邦中國籤署戰略協議
近日,中國上海 - 杜邦(中國)研發管理有限公司與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杜邦中國研發中心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未來將在燃料電池系統及零部件材料應用解決方案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攻關車用燃料電池材料技術創新。
14、浙江省交通強國方案獲批覆
近日,交通運輸部發布《交通運輸部關於浙江省開展構築現代綜合立體交通網絡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中提及,原則同意推動綜合交通改革創新、優化調整交通運輸結構、推進城市交通擁堵治理、綠色交通發展等方面開展試點。並要求請進一步細化試點任務、落實具體舉措,明確階段目標和時間進度,並及時向交通運輸部報備,值得注意的是《意見》也指出,要優化供能業態配置,探索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
15、長三角氫能一體聯盟加速推進
近日,在上海舉行的2020中國國際鐵路與城市軌道交通大會上,「長三角公交一體化推進聯盟」成立。據悉,「長三角公交一體化推進聯盟」由長三角區域的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三地的城市公交企業共同發起成立,以長三角城市公共運輸企業為主體。行駛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的5條公交線路正結出示範成果:全部採用新能源汽車,並計劃在三年內更換為更加綠色環保的氫能源汽車;
2、國外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動態
1、浦項科技大學開發夾心催化劑
近日,據國外媒體報導,浦項科技大學(POSTECH)研究小組發現,像三明治一樣分層是獲取氫氣的一種極好方法。由In SuLee教授,MS / PhD集成項目的學生SunWooJang以及POSTECH化學系的SoumenDutta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共同開發了一種三明治結構的催化劑,該催化劑可以有效催化水電解,產生氫氣。該研究結果最近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的國際期刊ACS Nano上。
2、東京最大加氫站開始運營
近日,由新日本石油和JERA共同打造的日本最大的加氫站,在東京中心的Oi熱電廠開啟了運營,該熱電廠為制氫提供原料。Oi加氫站是日本規模最大的加氫站,其規模是普通加氫站的2倍,制氫能力為600Nm3/h。該加氫站不僅可以為燃料電池汽車供氫,還會把氫氣運送到東京地區的其它新日本石油加氫站。Oi加氫站已成為新日本石油在日本運營的第42座加氫站,也是JERA首次參與建造的加氫站。
3、烏茲別克斯坦擬大力發展氫能源
近日,氫雲鏈從商務部官網上了解到,烏創新發展部和烏能源部代表舉行會議,討論發展氫能源項目並建議成立「氫能源科技創新中心」。上述兩部門認為,創新中心應吸收從事該領域研究和教學的烏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並成為氫能源領域科研、國際交流合作及人才培訓的基地。目前,烏正大力開展氫能源領域的研究,包括與美國國際開發合作署合作研究開發新能源,在國家科技計劃框架下舉辦「工業企業開發軟體降低能耗競賽」,以及開展氫能源領域科研攻關等。
4、三菱宣布在氫能應用上獲得突破
近日,三菱發電公司宣布推出全球首個綠色氫能集成標準解決方案。據悉,Hydaptive軟體旨在通過近乎瞬時的功率平衡資源來提供可再生能源的靈活性,從而極大地增強了簡單循環或聯合循環電廠增/減功率的能力來加強電網平衡服務的能力。它將燃氣輪機發電廠與電解制氫裝置集成在一起,同時結合現場氫氣存儲,從而生產100%可再生電力。
5、法國:投資20億歐元用於氫能源行業發展
日前,氫雲鏈從海外媒體報導中了解到,法國政府正式發布兩年投入總額1000億歐元的經濟刺激方案,希望在2022年底前,通過增加公共投資、政府補貼和削減稅率等措施緩解新冠疫情對法國經濟的衝擊。其中,為推動能源結構從化石燃料轉向清潔能源,法國政府將投入20億歐元用於發展氫能源。法國總理讓·卡斯泰當天接受盧森堡廣播電視臺採訪時說,他希望實施刺激方案可在2021年增加16萬個就業崗位。「這一方案的首要目標是重啟經濟、減少失業。」
3、上市公司公告、問董秘精選
1、德爾股份:並未與黃海汽車就氫能源大巴車項目展開合作
近日,氫雲鏈從互動平臺上了解到,有投資者向德爾股份提問, 請高總介紹,與黃海汽車氫能源大巴車項目的情況?公司回答表示,感謝您的關注!上市公司並未與黃海汽車就氫能源大巴車項目展開合作。
2、東風汽車:公司涉足氫能源汽車和鋰電池PACK業務
近日,氫雲鏈從互動平臺上了解到,有投資者向東風汽車提問, 公司的氫能源車和鋰電池車發展情況如何?公司有無相關技術儲備?公司每年研發經費和研發人員有多少?公司回答表示,公司涉足氫能源汽車和鋰電池PACK業務,目前發展持續向好。研發投入情況請您關注公司定期報告。
3、鴻達興業:公司投資建設的加氫站已投入使用
近日,氫雲鏈從互動平臺上了解到,有投資者向鴻達興業提問, 你好!2019年公司規劃在烏海市建設8座加氫站,目前完成多少座?謝謝!公司回答表示,公司在內蒙古烏海市投資建設的加氫站已投入使用,向氫燃料轎車、大巴車及工業車輛提供合格的氫氣,加氫站的投入使用,有助於推動烏海市氫能城市建設和氫能社會發展。今年上半年公司建成運營兩座移動加氫站,目前公司正在按計劃推進其它加氫站項目建設。
4、億華通:將繼續加大燃料電池系統研發投入
近日,科創板燃料電池「第一股」億華通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520.41萬元,同比減少62.0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6350.77萬元,去年同期則為淨虧損2380.53萬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虧損6420.84萬元,去年同期則為淨虧損4023.05萬元。億華通表示,公司營業收入減少,主要原因系受新冠疫情及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下滑的影響,上半年公司生產安排、市場銷售執行均受到一定阻礙;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減少,主要原因系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實現不及預期及本期單項計提部分客戶應收壞帳準備所致。
以上為氫雲鏈整理的2020年8月30日-9月5日「氫雲周報」,歡迎收藏與轉發!敬請關注氫雲鏈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