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商業化速度仍受限於「氫價高、車價高、建站貴」,基本沒有個人消費者選擇購買氫燃料電池汽車,規模化發展需要市場需求支撐以及成本控制。
【編者按】燃料電池周報,系電池網(微號:mybattery)與國內知名電池上市公司——雄韜股份(微號:vision002733,股票代碼:002733)聯合推出燃料電池資訊類周報(每周三推出,歸屬「電池智庫」欄目),旨在通過更具價值的數據、報告或資訊等給行業帶來更加客觀的認知和分析,給實業製造以不同的視角和思維,同時我們將根據讀者、行業、公司需求推出深度研究與項目對接,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合適資本推動中國燃料電池行業的商業化應用進程。另外,探索與企業或機構聯辦欄目也是更大程度地滿足公司和市場、用戶需求。我們期待著您的關注、參與和支持!
電池網總編室 雄韜股份
2019年10月30日
【業績】雄韜股份前三季淨利潤1.54億 子公司與國家電投籤氫能合作協議
10月23日,雄韜股份(002733)披露三季度報告,前三季公司實現營收21.62億,同比下滑4.0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54億,同比增長114.3%;每股收益0.44元。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收8.02億元,同比增長19.7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035.47萬元,同比增長60.82%。
此外,雄韜股份還預計2019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變動區間為17,000萬元至22,000萬元,同比增長80.42%至133.49%。
雄韜股份將氫燃料電池列為公司最重要的戰略發展目標。在氫能產業鏈上已完成制氫、膜電極、燃料電池電堆、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整車運營等關鍵環節的卡位布局,旨在打造氫能產業平臺,整合和拓展氫能產業鏈的相關資源。目前公司建成標準實驗與檢測中心1座,直接投資產業鏈企業5家,合作產業內研究機構3家,參與氫燃料電池整車的研製多項。同時,公司已經在低載鉑量催化劑、膜電極、鋁製氫等各個領域自行投入研發,並取得階段性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10月17日,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氫能產業推進小組與公司全資子公司深圳市氫雄燃料電池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籤署了氫能源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旨在開展長期深入的合作,推動我國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化發展。(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公司】加入豐田、戴姆勒等陣營 雷諾推出氫燃料電池物流貨車
據外媒報導,今年年底之前,雷諾即將推出KANGOOZ.E.氫能源汽車,而公司也計劃於2020年推出MASTERZ.E.氫能源汽車。
雷諾除了推出搭載可充電電池和燃料電池貨車之外,還效仿戴姆勒將推出一款燃料電池SUV,且可利用電池將分散不均的燃料補給口連接起來。
氫燃料電池Kangoo ZE的售價為48,300歐元起,續航裡程達到370公裡。自2014年進入測試以來,雷諾汽車集團與米其林集團子公司Symbio合作研發了氫氣技術。這些車輛配備了增程式燃料電池,可額外提供10kW的電力和熱能。(來源:蓋世汽車)
【發布】第27批免徵車輛購置稅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發布 26款燃料電池車入選
10月25日,工信部發布第二十七批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共463款新能源車型入選。其中,在乘用車方面,純電動乘用車61款,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23款;在燃料電池汽車方面,20款客車及6款專用車。(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觀察】清潔制氫受青睞 液態儲運是趨勢
「氫氣的製取和儲存是決定氫能能否大規模推廣應用的關鍵性因素。當制氫和儲氫形成規模效應降低成本之後,才能普及氫能的發展。」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鄒建新一舉道破制儲氫的重要性。目前,各種制儲氫技術在市場應用之後,正面臨著規模化、商業化的瓶頸。
安全問題是氫能產業發展過程中不可迴避的問題,液氫由於其特性能夠消除大眾對於氫氣易爆炸的「偏見」。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劉玉濤為氫能正名:「液氫是很危險的介質,但嚴格執行現有的安全標準與規範,大規模工業應用可以做到安全可控。此外,從試驗與分析的結果來看,液氫的危險性不比高壓氫氣及液化天然氣的危險性高,甚至更安全。」不過,基於目前外界對氫氣容易燃燒爆炸的印象,鄒建新認為:「普及液氫安全方面的知識很重要,有助於消除主管部門和公眾對氫能安全的擔憂,從而促進氫能產業的發展。科研工作者、企業家和政府人員應該通力協作,共同推廣液氫安全性的宣傳。」
雖然目前氫氣的製取和儲存技術都已趨近成熟,但距離商業化推廣仍然存在一定距離,其中最大的制約因素就是成本問題。制儲氫技術如何形成規模效應之後降低成本成為關鍵因素。不過,單單依靠一家企業很難快速實現降低成本,還需不同企業之間加強合作,共同推動氫能產業的發展。(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觀點】董揚:50萬輛應是氫能源汽車最低的推廣規模目標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原常務副會長董揚對我國氫能源產業的發展提出了三點建議:1、發展動力電池的電動汽車和發展燃料電池汽車並不矛盾,就技術特點而言,純電動汽車更適應於城市內的乘用車,燃料電池汽車則更適用於長途重載的商用車,兩者是並行互補的關係。2、氫能產業的形成需要兩個必要條件,一是要有明確的規模化需求領域,二要是建立低成本的氫能供應系統。3、在當前市場化初期的培育階段要有一個適當的數量和規模。
董揚希望國家能夠明確把「2030年左右累計生產50萬輛」作為一個規劃目標。在他看來,50萬輛應該是一個從國家角度推廣的最低規模。(來源:騰訊汽車)
【城市】張家口市10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將上路運營
10月22日,10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交付市公交集團公司,近期將陸續上路運營。目前張家口市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已達到174輛,位列全國首位。
2018年7月25日,張家口市首批49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投入運營;9月29日,第二批25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投入使用,上路運營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達到74輛,在全省率先邁入氫能源公交時代。
據公交集團公司技術人員介紹,此次新交付的10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全部為11.5米-12米空調車,其中包括30輛普通版、40輛大站快線版和30輛帕運會版(車身內部有兩個殘疾人輪椅區)。採用氫燃料動力,能量轉換率高達53%-55%,是普通內燃機熱效率的3倍,而產生的物質為電、熱和水,真正實現零排放、無汙染。可實現零下30攝氏度低溫啟動、零下40攝氏度低溫存放和停機自動保護,氫氣加注20分鐘左右,續航裡程可達350公裡以上。(來源:張家口日報)
【國內】加氫站最高補300萬 《武漢新能源汽車發展若干政策》審議通過
10月28日,武漢市長周先旺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等工作。會議審議通過《關於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送審稿)》。
《通知(送審稿)》主要包括獎勵新能源汽車生產、加大公務用車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對新建加氫站給予50萬元至300萬元補貼等11條「新政」。
其中,《通知(送審稿)》對加氫站的具體補貼如下:對新建日加氫能力500公斤以下的固定式加氫站,一次性給予100萬元建設補貼;新建日加氫能力500公斤(含)以上的固定式加氫站,一次性給予300萬元建設補貼;新建日加氫能力200公斤(含)以上的撬裝式加氫站,一次性給予50萬元建設補貼;同時,加氫站運營期間,按10元/公斤標準給予運營企業補貼,年補貼最高達200萬元等。(來源:湖北日報)
【業績】中國汽研前三季度淨利潤2.87億元 同比增長11.33%
10月28日晚間,中國汽研(601965)公布的2019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89億元,同比下降15.8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87億元,同比增長11.33%,每股收益0.30元。
對於前三季度減收增利的主要原因,中國汽研表示,低毛利率的專用汽車製造業務收入規模減少,而毛利率較高的技術服務業務收入保持增長,佔營收比重不斷提高。
中國汽研還宣布,使用自有資金在重慶兩江新區魚復工業開發區投資新建國家氫能動力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項目,主要提供集氫能及燃料電池產品認證、檢測、校準、標準化工作、技術諮詢等服務為一體的社會第三方服務,項目總投資約5億元。(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報告】氫能源概念類上市公司市值呈現兩極分化態勢
中國經濟信息社近日在第四屆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期間發布的《2018-2019中國氫經濟發展年度評價報告》(下稱《年報》)顯示,當前,我國氫能源概念類上市公司業務已基本涵蓋產業鏈各層級,主要分布於存儲領域;2019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市值呈兩極分化態勢,營收下降面持續增大,淨利潤普遍較低。
《年報》顯示,目前,我國已有不少於30家來自於汽車製造、傳統能源、電機電氣等多個行業的上市公司涉足加氫站基礎設施、燃料電池系統、整車製造等領域,基本涵蓋氫氣製備、氫氣存儲、氫能應用三大板塊,主要分布於存儲領域。
《年報》分析30家氫能源概念企業(滬深股市)發現,2019年,氫能源概念類上市公司的市值呈兩極分化態勢。據數據,截至2019年上半年,共有7家氫能源概念類上市公司市值超百億元。(來源:中國金融信息網)
【智庫圈點】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普及之路應避免以數量為目標
近期,以鋰電池為主要動力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遭遇「三連降」,業內預計氫燃料電池車或將成為車企下一個銷量風口,但國內的商業化速度仍受限於「氫價高、車價高、建站貴」,基本沒有個人消費者選擇購買氫燃料電池汽車,規模化發展需要市場需求支撐以及成本控制。
有業內人士建議,應在當前氫能源市場化初期的培育階段有一個適當的數量和規模,而不是以數量的堆砌來推動產業化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