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電池行業:氫氣儲運有望引起變革(附股)

2020-11-30 東方財富網

摘要

【燃料電池行業:氫氣儲運有望引起變革(附股)】未來隨著儲氫技術的愈加完善,氫氣制、儲、運的商業模式愈加健全後,預計將加速國內燃料電池產業的商業化進程,建議關注:大洋電機、富瑞特裝,另外建議關注美股: BLDP、 PLUG、 FCEL。

  LOHC 儲氫是一種氫化物儲氫方式,可長距離常規運輸,兼具安全性和經濟性,有望在未來氫能儲運中發揮重要作用。 目前,儲氫方式主要有高壓氣態儲氫和低溫液態儲氫,此外金屬合金儲氫、 碳材料吸附儲氫、化學氫化物儲氫和金屬有機骨架材料( MOFs) 儲氫等方式多處於研究階段。高壓氣態儲氫使用方便, 但其缺點是需要厚重的耐壓容器,運輸成本太高,並要消耗較大的氫氣壓縮功,存在氫氣易洩漏和容器爆破等不安全因素一個充氣壓力 20MPa 的標準高壓鋼瓶儲氫重量僅約為 1%,儲氫密度低。低溫液態儲氫具有較高的體積能量密度,但由於氫的臨界溫度低,氫氣液化成本高昂, 儲存中還不可避免地存在蒸發損失,不能長期保存。液體有機氫化物儲氫技術藉助某些烯烴、炔烴或芳香烴等儲氫劑和氫氣的一對可逆反應來實現加氫和脫氫,具備儲氫量大,液體儲氫中間體儲運安全方便等優點,可用於長周期的季節性儲氫, 還可用於遠距離輸氫, 有望在未來氫能儲運中發揮重要作用。

  HT 公司為 LOHC 儲氫全球技術領導者,產品可常規運輸,儲氫量達到 6.23wt%, HT 公司已有成功項目。 HT公司研發的 LOHC 技術所使用的氫氣存儲介質材料和生成的液態儲氫中間體都不具有爆炸性且非易燃, 在歐盟和美國被界定為非危險化學品,可常規運輸;而且能夠實現較高的儲氫量(最高達 6.23wt%)。 HydrogeniousTechnologies GmbH 公司成立於 2013 年, 2016 年 8月 HT 公司和 MAN Diesel&Turbo SE( M&T)籤訂了工業規模 LOHC 氫化反應器聯合開發的協議,逐步將氫化系統擴展到每天多噸規模。 目前 HT 公司關於 LOHC 技術的儲存系統 ( Storage BOX)以及釋放系統( Release BOX)的示範裝置已在德國運行,並在美國開展項目調試。

  獲得 HT 公司獨家合作權利,籌建國內 LOHC 技術加氫站,大洋電機在燃料電池領域版圖再下一子。 氫氣儲運技術的創新是推動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大洋電機參投 HT 公司,成為 HT 公司戰略合作夥伴並獲得與 HT 公司在一定條件的獨家合作權利,標誌著公司切入氫氣儲運的上遊環節,燃料電池領域再下一子。未來大洋電機將支持 HT 公司在國內進行 LOHC 系統產品的生產,運營及服務, 並計劃向 HT 公司採購一定數量的LOHC 儲氫系統, 預計自 2019 年起在國內建立及運營第一個基於 LOHC 技術的加氫站。

  投資+合作模式引入國外先進產業技術,大洋電機氫能燃料電池領域布局完善。2016年7月,大洋電機獲得巴拉德 9.9%股權,成為該公司第一大股東; 2017 年 2 月,與巴拉德籤署了《燃料電池模塊組裝框架協議》;2017 年 7 月,大洋電機與中通客車、聊城開發區管委會合資開展「氫燃料池系統及氫燃料動力總成系統的生產及研發」項目; 2017 年 12 月,上海電驅動的燃料電池發動機工廠已投入試運營。此次,大洋電機參投 HT 公司,並後續合作氫氣儲運技術,公司在燃料電池產業的布局進一步完善,並且都聚焦在氫燃料電池核心高壁壘環境,公司有力加速燃料電池產業上下遊國產化進程。

  投資建議

  大洋電機與 HT 公司的戰略合作是燃料電池領域資本運作加速的體現之一,越來越多的 A 股上市公司通過投資+合作模式引入氫能產業技術,加強產業鏈綜合布局,我們認為未來隨著儲氫技術的愈加完善,氫氣制、儲、運的商業模式愈加健全後,預計將加速國內燃料電池產業的商業化進程,建議關注:大洋電機、富瑞特裝,另外建議關注美股: BLDP、 PLUG、 FCEL。

(責任編輯:DF064)

相關焦點

  • 燃料電池概念龍頭股有哪些
    本月26日至27日將舉辦「2019氫能製備、儲運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交流大會」。首屆國際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技術峰會召開後3個月,氫能燃料電池板塊迎來巨幅上漲機會,多股股價翻番。《中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發展藍皮書》則進一步描繪出我國氫能產業的發展路線圖:到2020年,中國燃料電池車輛將達到10000輛、加氫站數量達到100座,行業總產值達到3000億元;到2030年,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要「撞線」200萬輛,加氫站數量達到1000座,產業產值將突破10000億元。隨著氫能及燃料電池逐漸成為市場熱點,A股的氫能及燃料電池板塊及個股也獲得了極大的上漲。
  • 氫燃料電池發展超預期!多地加速布局 行業爆發元年開啟(附股)
    摘要 【氫燃料電池發展超預期!多地加速布局 行業爆發元年開啟(附股)】2019年有望成為氫產業商業化之元年。國泰君安指出,雖然當前燃料電池車輛存量僅為千餘輛,氫能相關基礎設施仍遠不完善,且是否把燃料電池當作推廣類比於鋰電池新能源車2009年十城千輛推廣工程的階段仍有爭議。但在政策補貼疊加和技術進步支持下,未來數年氫能勢必與內燃機、鋰電池,氫能產業長期共存並佔據一席之地,行業當前具備爆發潛質。
  • 燃料電池行業投資報告:氫氣作為工業氣體已有很長使用歷史
    氫氣的安全性是燃料電池產業發展不可迴避的問題,本文從氫氣的特性、 儲運過程、 燃料電池車輛的安全設計、事故和極端情況下的車輛安全、加氫設施的安全規範這5個角度來全面分析氫氣的使用安全問題。
  • 中泰證券:燃料電池重卡產業化趨勢有望加快(附股)
    中泰證券:燃料電池重卡趨勢,產業化有望加速(帶股)中泰證券:燃料電池重卡趨勢;工業化有望加速(附股)],中泰證券指出燃料電池重卡趨勢。目前處於原型階段,降低成本是關鍵。中國預計在10年內實現總擁有成本平價。關注燃料電池本地化帶來的投資機會。
  • 氫燃料電池有望率先落地商用車 願景目標:2050年我國進入氫能社會
    10月15日,在「2020氫能產業發展創新峰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常務副秘書長劉小詩表示:「我們的願景目標是,到2050年,在我國終端能源消費結構中,預計氫能佔比將達10%,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將達3000萬輛,氫氣需求量將達6000萬噸,我國將進入氫能社會。」
  • 氫燃料電池汽車正在加速駛入商業落地「快車道」
    「2020氫能產業發展創新峰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常務副秘書長劉小詩表示:「我們的願景目標是,到2050年,在我國終端能源消費結構中,預計氫能佔比將達10%,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將達3000萬輛,氫氣需求量將達6000萬噸,我國將進入氫能社會。」
  • 中集安瑞科(03899)與挪威Hexagon戰略合作 共拓中國氫氣儲運裝備市場
    根據該意向書,雙方將共同拓展中國氫氣儲運裝備市場。雙方還透露,計劃在2020年第三季度之前籤署合資協議,合資協議的架構將允許整合雙方對業務的貢獻和提升業務協同效應。新合資企業預計最早將於2021年完成試產。
  • 燃料電池行業深度報告:需求、技術、國產化
    預計 2025 年前後,在國內氫氣 資源優勢地區,燃料電池整車有望實現全生命周期成本持平甚至低於燃油 車,屆時成本成為產業發展的主要推動,氫燃料電池產業將更加趨於市場 化,加速在重卡等商用車領域的替代進程,並向乘用車拓展,2030 年前後 整車市場規模達到百萬輛,市場規模達到萬億,系統成本降至 1 元/W 以下。
  • 氫燃料電池第一股億華通
    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主要由燃料電池發動機、電壓變換器(DC/DC)、車載氫系統等構成,其中燃料電池發動機主要部件包括電堆、發動機控制器、氫氣供給系統、空氣供給系統等。相較於傳統燃油車或純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結構較為複雜。 燃料電池汽車產銷仍處於起步階段。
  • 燃料電池行業深度報告:黎明將至
    中遊燃料電池:國產化率達到 70%,技術與成本優勢企 業有望提升市佔率3.1 系統集成顯現國際化競爭力,行業格局將在未來三年奠定系統產業鏈國產化達到 70%,成本快速下降,預計到 2020 年成本下降至 5000 元 /kW。
  • 加氫站建設有望提速 相關裝備企業或率先受益(附股)
    原標題:加氫站建設有望提速 相關裝備企業或率先受益 摘要 【加氫站建設有望提速 相關裝備企業或率先受益(附股)】國金證券預計,2025年前後國內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 HSEE2021第八屆中國國際氫燃料汽車加氫站與制氫、儲運設備展覽會
    HSEE2021第八屆中國國際氫燃料汽車加氫站與制氫、儲運設備展覽會 舉辦時間:2021-07-14 ~ 2021-07-16 舉辦地區:上海
  • ...新能源汽車|氫燃料電池|氫能源|燃料電池|產業鏈|燃料電池汽車
    日本、美國、韓國、歐洲等國均制定了燃料電池行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並投入巨額補貼。由於日本自身的資源較為匱乏,該國甚至將發展氫能和燃料電池技術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2002年,我國確立以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為「三縱」,以多能源動力總成控制系統、驅動電機和動力電池為「三橫」的電動汽車「三縱三橫」研發布局。
  • 巨·個股|緊跟新能源車風口!替代能源終極方案,氫燃料產業核心龍頭...
    捕捉龍頭,一份「巨·個股」就夠了! 事件:近日,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要求推進加氫基礎設施建設,引導企業根據氫燃料供給、消費需求等合理布局加氫基礎設施,提升安全運行水平;開展高壓氣態、深冷氣態、低溫液態及固態等多種形式儲運技術示範應用,探索建設氫燃料運輸管道,逐步降低氫燃料儲運成本。
  • 【燃料電池周報】氫能概念股市值兩極分化 液態儲運是趨勢
    【編者按】燃料電池周報,系電池網(微號:mybattery)與國內知名電池上市公司——雄韜股份(微號:vision002733,股票代碼:002733)聯合推出燃料電池資訊類周報(每周三推出,歸屬「電池智庫」欄目),旨在通過更具價值的數據、報告或資訊等給行業帶來更加客觀的認知和分析,給實業製造以不同的視角和思維,同時我們將根據讀者、行業、公司需求推出深度研究與項目對接
  • 甲醇燃料電池制氫的優勢將會更加明顯
    有助於解決氫儲運難題  「氫氣是封閉空間爆炸極限最寬的氣體,當空氣中氫氣含量在4%—73%之間時,就會引起爆炸。假如帶高壓氫罐的燃料電池車普及,那麼已建成的地下停車場就必須廢棄,否則在地下車庫發生洩漏爆炸,可能導致毀滅性後果。」劉科強調。  在此背景下,如何使燃料電池汽車安全地儲氫、用氫成為了新的待解決問題。
  • 2020年燃料電池行業研究報告
    清華大學教授毛宗強在氫能行業會議上表示,氫能的應用 是多方面的,也是未來有望代替石油和天然氣的清潔能源。日本、美國、韓國、歐洲等國家 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與商業化應用發展迅速,各國均制定了燃料電池行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並 投入巨額補貼,日本由於其自身的資源匱乏,甚至將發展氫能和燃料電池技術提升到了國家戰 略層面。
  • 氫能源汽車將獲準加注液態氫 推動整個產業鏈降本(附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氫能汽車加氫成本有望大幅降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6月16日發布《加氫站技術規範(局部修訂條文徵求意見稿)》,對加氫站技術規範做出修訂,擬新增液態氫儲存相關內容及技術標準。若文件通過,氫燃料電池汽車將獲準加注液態氫氣,這或將推動整個產業鏈降本。 氫能源開發利用是一場世界性的能源革命。在政策支持下,國內汽車產業開始加速在氫燃料電池領域的布局。中汽協測算,到2030年,我國氫能汽車產業產值有望突破萬億元。
  • 2021中國國際氫能燃料電池博覽會
    作為國內--專注於氫燃料汽車,加氫站行業的品牌盛會,FCEV 國際氫燃料汽車展竭力為業界人士提供優質的貿易一體化解決方案。依託於國內外多家政府機構、協會以及上百家知名媒體的大力推動下,FCEV 國際氫燃料汽車展為企業打造了一個專業的商貿平臺,開拓飛速發展的中國市場以及展示-新的氫燃料客車、物流車、轎車及氫燃料電池、制氫、加氫站等相關配套技術和產品,另外構建企業展示平臺的同時關注用戶與買家,為市場提供合作貿易的空間,已成為國內氫燃料汽車,加氫站行業-具影響力的展會。
  • 2020中國最具影響力氫能燃料電池博覽會
    /學會、行業媒體等;市場曝光 :100 多家行業合作媒體,全球20 多個國家和地區全面推廣、全程報導,尊享品牌展會的影響力;展品範圍: 氫燃料電池車輛及其他產品:氫燃料電池客車、公交車、物流車、轎車、商務車、輕卡、特種車、工程車;氫燃料電池叉車、無人機、可攜式電源、固定式電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