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傳感器系統可探測加氫站氫氣質量 確保燃料電池車用上高純度氫

2020-12-08 騰訊汽車

據外媒報導,燃料電池車需要氫氣才能夠運轉,但是氫氣必須要不含任何汙染物,否則將會損壞燃料電池。德國薩爾布呂肯大學(Saarland University)大學教授Andreas Schütze及其研究團隊正與研究夥伴研發傳感器系統,可以在加氫站持續地現場監測氫氣的質量。該紅外測量裝置安裝在加氫站內部,將在非常具有挑戰性的條件下運行。不論多高的壓力和多短的加氫時間,該傳感器系統都必須可靠運作,預計將在今年秋天投入操作測試。

(圖片來源:薩爾布呂肯大學官網)

汽車不喜歡被迫使用低質量或低純度的燃料,燃料電池車也是如此。燃料電池車的駕駛員使用氫氣而不是化石燃料,但是氫氣也會受到汙染。含硫化合物、氨或碳氫化合物等雜質在氫氣生產、輸送至加氫站或是在加氫過程中都會汙染氫氣,從而可能會讓駕駛過程不順暢。

為了避免此類結果,Schütze教授及其團隊一直在與研究夥伴合作研發技術,以確保燃料電池只使用高純度氫,從而延長燃料電池的使用壽命。其研究項目合作夥伴包括弗朗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Solar Energy Systems ISE)以及Hydac Electronic GmbH。

目前,都是通過在實驗室分析氫氣樣品確定氫的純度。薩爾布呂肯大學Zema—Center for Mechatronics and Automation Technology(Zema機電一體化和自動化技術中心ZeMA)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發一個傳感器系統,可在加氫過程中不斷地監控氫氣的質量。Schütze教授表示:「該過程具雙重挑戰,一方面,傳感器系統測量精度要符合要求;另一方面,需要應對傳感器系統工作的條件。」加氫過程中氫氣壓力達700至900巴,而加氫過程持續時間不到3分鐘。

因此,研究小組研發了一個紅外測量裝置,可在極端條件下實現可靠、準確的測量。該傳感器暴露在高壓環境中,從而可讓團隊進一步提升傳感器測量靈敏度。Andreas Schütze及其研究團隊已經生產出可上市的測量裝置,以監測油和其他液體的質量。但是目前研究人員現在必須解決他們從未涉足領域的問題,即該測量裝置必須解決高壓問題。

目前,該研究團隊成員正在進行實驗,並為各種汙染物分配特定的紅外吸收信號。此外,還確定了紅外光譜內哪些波長最適合進行測量,並對該系統進行校準。籌備階段必須在今年秋季之前完成,到時,該傳感器系統將會安裝在加氫站進行試運營。研究氫氣測量裝置的博士生Marco Schott解釋:「我們目前正在研究的一個問題是,我們測量的紅外光譜的強度是否以及如何隨著壓力變化而變化。該傳感器系統必須能夠可靠地檢測出各種汙染物,而此類汙染物的濃度水平要明顯低於石油汙染物的濃度水平。」

相關焦點

  • 深度| 氫燃料電池汽車各環節安全性剖析
    與燃油車和鋰電池車相比,燃料電池車的安全係數很值得信賴。 氫燃料電池車的安全性,不只是氫燃料電池安不安全的問題,實際上氫燃料電池車從設計研發到量產運行,已經形成了一個較為完備的科學體系。 讓我們從氫氣的特性、儲運過程、燃料電池車輛的安全設計、事故和極端情況下的車輛安全、加氫設施的安全規範等角度來看它的安全性吧。
  • 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深度研究
    車用燃料電池系統通常使用高純度的壓縮氫氣或者甲醇、甲酸、固態儲氫等其他介質加重整系統所得到的高純度氫氣。與傳統的電動汽車相比較,燃料電池汽車的電力來源為氫氣通過燃料電池系統發電,傳統電動汽車的能源來自於電網。
  • 氫燃料電池車發展現狀及展望
    氫在人為狀態下形成三種形態:氣體氫:這已成為氫的常態,是衡量氫物理和化學質量的標準形態;液態氫:目前多用高冷卻方法形成的,要在零下253℃時,可促使氫液化,如現在太空火箭上的推動燃料就是用液態氫;固態氫:在超高壓下,促使液氫向具有導電金屬特性的固態氫出現,所以也叫金屬氫,它具有很好的超導性和超級能量,在航天、航空和軍工上有特殊用途,民用工業也有很好用途。
  • 氫燃料電池出擊:加氫、儲氫和高溫膜環節投資發力
    多個環節均在積極突破,重點在於儲氫、加氫以及燃料電池系統 從上下遊角度而言,氫燃料電池相較於鋰電池而言產業鏈較長,主要可以分為制氫、儲/運/加氫、燃料電池及配套裝置以及下遊應用等環節。 其中,制氫環節主要為石化品製取、工業副產品、電解水等三種方式,我國氫氣來源廣泛,各地根據當地資源稟賦可布局前端制氫環節。
  • 乘坐大通FCV80氫燃料電池車是怎樣的體驗?
    ■ 氫氣從哪裡來?佛山建成了國內第一座商業化加氫站,目前主要還是依靠電解水來制氫,如果取電的源頭是綠色的,比如利用風能、太陽能、水力發電,那麼氫燃料電池將變成全產業鏈的零汙染汽車。■ 氫燃料車如何保障安全?廠家稱,大通FCV80整車均經過了規範嚴格的四防(水、火、漏電和撞擊)測試,關鍵系統(燃料電池系統、動力電池及高壓電系統)防水等級防護等級達到IP67,供氫系統具備氫濃度實時監測及保護、氫氣過壓保護、氫限流保護,特殊情況自斷氫保護,主要系統還具備24小時遠程監控,全方位確保乘客安全。
  • 國外研發新型光纖傳感器,可快速遠程檢測氫氣洩露
    例如,當氫氣從儲罐洩漏時,可能會出現危險。2019年5月,挪威加氫站爆炸事故就是典型案例。對此,最近,俄羅斯和捷克的研究團隊最新 開了一種基於光纖的氫氣檢測傳感器,這一傳感器簡單、靈敏度高,可用於快速遠程檢測,成本是傳統色譜儀的10%,未來有望廣泛用於無人值守加氫站以及燃料電池應用中。
  • 氫燃料電池的發展現狀和前景
    我國建成可運行加氫站12個,在建19個,典型代表北京永豐加氫站和上海安亭加氫站均從國外引進核心設備和技術諮詢服務。我國示範性加氫站及燃料電池客車車載供氫系統尚處於35兆帕壓力技術水平。為與客車配套,現有加氫站採用45兆帕隔膜式壓縮機、45兆帕儲氫罐和35兆帕氫氣加注機等設備,壓力標準提升還有待未來70兆帕燃料電池汽車普及。
  • 河南首臺氫燃料電池物流車在安陽試製成功 續航裡程達500公裡
    河南日報記者 任國戰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楊之甜加氫三分鐘,續航500公裡,真正實現零排放……近年來,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主要技術路徑之一,「氫汽車」帶給人們無窮的想像空間。9月17日,記者獲悉,我省首臺氫燃料電池物流車在安陽試製成功,標誌著該市已形成從制氫、加氫、車輛製造、車輛運營的完整產業鏈條。當天,記者在安陽市一體化示範區的德力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看到,這臺銀灰色的氫燃料物流車外觀與普通廂式新能源貨車相似。
  • 新型燃料電池汽車氫系統安全防控中傳感技術的應用
    而我國燃料電池客車已經完成商業示範運營,各種性能指標已基本達到運營要求,開始向大規模產業化邁進。然而,一種新的能源系統要得到推廣和應用,其安全性是應該首先被關注的。氫氣易揮發、易燃、易爆及氫脆等特性,使得氫氣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另外,由於對氫氣使用的經驗不夠豐富,駕駛員在使用氫燃料電池汽車時,心理上也存在著較大的疑慮。
  • 廣東:加快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
    對新引進具有核心技術、填補空白的氫燃料電池產業鏈項目,省發展改革委會同項目所在地政府研究落實支持政策。(三)依託自主化膜電極、電堆、系統等產品,加快開發形成全系列氫燃料電池物流車。支持省內整車龍頭企業牽頭制定氫燃料電池乘用車開發方案,力爭在2020年開發出具有自主核心技術氫燃料電池乘用車。
  • 可規模生產氫氣 2020年將建100座加氫站
    談到給燃料電池汽車供氫、煉油和合成氨都是和下遊產業緊密結合在一塊的,在合成氨這塊,每年產成量非常大,工廠內部上下遊工藝環節都有關聯。但氫氣到下遊的工藝馬上就消耗了,所以我們真想從這裡拿出一點,給燃料電池汽車用的話,目前小量來講比較可行的就是副產氫。副產氫基本上是幾大類:焦爐煤氣煉焦過程中,它本身下遊煤氣消耗氫氣這個可以拿出來。
  • 2020第七屆國際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與制氫加氫站設備成果展
    2020第七屆國際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與制氫加氫站設備成果展 舉辦時間:2020-09-02 ~ 2020-09-04 舉辦地區:上海
  • 氫雲周報:7月燃料電池專利榜單,河鋼首座加氫站正式投用
    圖1 河鋼加氫站氫雲鏈了解到,該加氫示範站位於河鋼邯鋼廠區內,日加注能力為500公斤,具備35MPa和70MPa雙壓力,實現了燃料電池汽車加氫和氫氣長管拖車充裝,能夠為近20輛49噸氫燃料電池重卡提供加注服務。其中,燃料電池汽車加氫供應模式為管道供氫和長管拖車供氫雙氣源模式,能夠為燃料電池重卡等不同壓力和種類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提供氫氣加注服務。
  • 何廣利:可規模生產氫氣 2020年將建100座加氫站
    談到給燃料電池汽車供氫、煉油和合成氨都是和下遊產業緊密結合在一塊的,在合成氨這塊,每年產成量非常大,工廠內部上下遊工藝環節都有關聯。但氫氣到下遊的工藝馬上就消耗了,所以我們真想從這裡拿出一點,給燃料電池汽車用的話,目前小量來講比較可行的就是副產氫。副產氫基本上是幾大類:焦爐煤氣煉焦過程中,它本身下遊煤氣消耗氫氣這個可以拿出來。
  • 氫燃料電池車普及還需要多長時間?
    上海第一座加氫站首先我們來到上海最早的安亭加氫站,它由同濟大學、上海舜華新能源系統有限公司及上海航天能源有限公司共同研發並建設的,屬於國家科技部於2003年『863』項目「燃料電池汽車高壓氫氣加氣站及供氫技術研發」的重要組成部分。
  • 加氫三分鐘續航700公裡,氫燃料電池汽車才是未來?
    目前汽車領域比較常見的兩種應用為:氫內燃機汽車以及氫燃料電池汽車。其中,氫內燃機汽車是通過氫氣直接在發動機的氣缸裡燃燒,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以驅動汽車行駛,和傳統內燃機原理相似;而氫燃料電池汽車則是通過氫氣供入燃料電池經過催化劑(鉑)催化產生電能,電能再供給電動機以驅動汽車行駛,屬於典型的電動汽車。
  • 全球首個氫氣站開業 關注氫燃料電池概念股
    據日本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3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東京都港區出席了向燃料電池車補給燃料的「氫氣站」開業典禮。日本將於年內以首都圈和愛知縣等為中心在全國建100個商用氫氣站。  機構研報稱,氫燃料電池汽車將是日本新能源汽車的最終目的。相比純電動車,燃料電池車在續航和加氣時間上都有著較大的優勢。
  • 體驗張家口氫燃料電池大巴車:加一次氫跑三百公裡,只排放水
    從北京駕車前往河北張家口,跑了253公裡,車子還剩4兆帕氫氣。11月1日18時04分,北京水木通達運輸公司氫能車車隊司機崔文軍把奔波了近5個小時的氫燃料電池大巴車停在張家口郊區的一處空曠地。距離一公裡以外是張家口唯一一座臨時加氫站,崔文軍要在那裡給車加滿35兆帕氫氣。
  • 豐田第二代氫燃料車海外開售,全新Mirai在中國會有市場嗎?
    關鍵的是,氫燃料電池車加注氫氣的過程非常快速便捷,專用的加氫設備3分鐘即可加滿,明顯優於純電動汽車的超長充電時長,與傳統燃油車相當。另一方面,因為不受傳統發動機採用卡諾循環42%左右的熱效率限制,氫燃料電池的效率可輕鬆達到60%以上;並且在續航裡程上,氫燃料電池可以輕鬆超越傳統燃油車的表現。
  • 氫燃料電池不是電池,但氫燃料電池車是電動車
    文/阮錦程很多人覺得,氫燃料電池車不是未來方向,電動車才有發展前途。因為加氫非常麻煩,而且氫氣還會爆炸,而鋰電池未來存儲密度提高了以後,完全可以替代燃油車。本田Clarity Fuel Cell燃料電池車問題是,電池這事情挺麻煩的,鋰電池存儲密度已經搞了幾十年了都沒有本質提高。其實我也想手機充一次電可以用一個星期呀,但這是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