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規模生產氫氣 2020年將建100座加氫站

2021-01-18 天然氣行業

10月17日,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與現代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合作舉辦了「第六屆中韓汽車產業發展研討會」。中韓汽車產業研討會歷經五屆已成為兩國汽車產業界最高端的交流平臺,本屆論壇邀請了兩國業界權威專家,就中韓氫能社會、燃料電池汽車技術和產業鏈構建等方面進行深度研討。


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氫能技術開發部經理何廣利表示,煤制氫被詬病比較多的就是環保問題,耗水也是一個問題。生物制氫中的耗水並不會多,功率也並不多。整體來講,至少從成本和耗水方面,我國大規模生產氫氣具有可行性。目前看,按照原定目標2020年建設100座加氫站沒有問題。此外,即將生產液氫後運到加油站,仍有兩個障礙:第一個障礙是要有液氫運輸標準,第二個是需要交通部相關審批機構審批。

以下是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氫能技術開發部經理何廣利演講實錄: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上午好,非常高興有這個機會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在氫能源發展上的分析和看法。特別是前端的氫氣供應這塊。我是來自國家能源集團的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我們集團以前是神華集團和國電集團合併之後的國家能源集團,現在在氫能方面也是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後面我會給大家介紹一下。

前面幾位領導和現代的同仁介紹的是燃料電池方面的,我現在想介紹一下我們國內的氫氣情況和加氫站的發展情況,還有我們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國氫氣保有量很大,總量是世界上最大的,具體到燃料電池汽車應用存在很多問題。這存在一個問題,現有我們氫氣產能這麼大,大概在兩千萬噸左右。這個就說明我們以前在國內,我要給燃料電池汽車供氫具備產業技術,但並不是現在就有很多餘量。

談到給燃料電池汽車供氫、煉油和合成氨都是和下遊產業緊密結合在一塊的,在合成氨這塊,每年產成量非常大,工廠內部上下遊工藝環節都有關聯。但氫氣到下遊的工藝馬上就消耗了,所以我們真想從這裡拿出一點,給燃料電池汽車用的話,目前小量來講比較可行的就是副產氫。

副產氫基本上是幾大類:焦爐煤氣煉焦過程中,它本身下遊煤氣消耗氫氣這個可以拿出來。合成氨在下遊的工藝環節是消耗氫氣,但是合成氨的持放氣,是生產工藝中必須的一個環節。那麼它排出來這些氣可以用到下遊的工藝環節,也可以單獨拿出來拉走,甲醇是同樣的道理,氯鹼也是淨產生成氣,其實這四種工業副產氫來講,實際上它淨產生氫氣的,就是焦爐煤氣和氯鹼是淨產生工業副產氫。實際上合成氨和甲醇整體上它是消耗型的,只不過它現代生產技術供應問題,在正常生產把氣體排出來一部分這個裡面有40%、50%的氫氣。

按照全國的地域來講,華北、華東副產氫的量還是巨大的,華北這邊最大的就是焦爐煤氣,華東就是焦爐煤氣還有氯鹼比較多,我們說把這個副產氫應用於燃料電池應用來講相對來說還是華東和華北地區比較好的。

再就是以前,大家都在提是不是用風電、光伏制氫,最根本就是用氣光或者氣水,2015年的數據大概是這樣的,2016年這個數字翻一番,2017年稍微下降了一點,今年按照公布的數據和2017年差不多的。舉個例子說,我們集團四川一個大型酒店其實它一年的就能夠達到100多億度,這個量是非常大的。可以看到以棄水為例它的地域性非常明顯的,最主要在四川和雲南,貴州還有一些,都是在比較遠的地方,就是說把氫氣制出來,運到有燃料電池汽車的地方去用距離還是很遠的。

如果從四川、雲南或者是棄風比較多的內蒙把氫氣制出來,再運到核心的城市,北京、上海,或者廣東這些地方,它的運行距離好幾百公裡,這種運行的成本增加較大,這個是剛才講的2016年的棄風的情況。內蒙、新疆,新疆更遠了。那麼怎麼應用棄風與棄水制氫比較可行呢?我們覺得還是要推動在這些具有棄風的地方,本地來用這個氫氣是最好的,如果是把它給運輸出來的話成本會較高。而且就是我們國家能源的分布特點,就是水也好、風也好,很大一個特點就是在西北還有西南比較多,其實都是這種經濟發展相對來說並不是非常好的一些地方,實際上在本地相對耗氫氣,氫氣可能的應用又比較少,所以目前這種可再生能源的方式,棄風、棄水這種情況是大量存在的,但是到底如何用過來,以氫作為應用的突破口還需要探討一下具體的模式。

前面講的氫氣的總量,就是給燃料電池汽車供氫氣,除了總量之外,對氫氣在燃料電池汽車裡面的應用,目前國際上做的工作比較多的,國內關注不大多的,氫氣對它的品質,燃料電池汽車用對氫氣的品質要求是很嚴格的,不是工業上通常說的拿過來就能用,因為並不是一個體系,燃料電池的特點也和這個化工上的應用特點不同。

國際上通用的就是參照美國氫能協會或者是ISO的標準也好,它固定的非常明確的就是說你加到氫燃料電池汽車之前,氫氣要達到什麼樣的要求。這個裡面有13、14種雜質,我們單純看純度並不是很高。但是它對雜質的一些限值要求是非常低的,我們可以對比的是什麼呢?以前我們國內的氫氣供應體系都是按照國標做純氫、高純氫、高高純三類,它核心是對氫氣純度的要求,還有就是對五六種雜質的要求,相比燃料電池用這種氫氣來說它對雜質的量的規定和雜質本身的規定和雜質數量的規定都是低於燃料電池汽車用這種氫氣的品質的。

舉個例子來說,參照國外品質的要求的話,硫它的含量要求低於四個PPB實際這個量是非常非常低的。現在我們在純氫、高純氫或者超高純氫這裡面,就是煤的工業上的氫氣沒有完整的規定。但是就是硫這個東西,做燃料電池的都知道,它對催化劑的硫化是很重要,而且它這個硫化是不可恢復的,就是有一點進去和催化劑發生反應就會沉積在裡面,如果品質不過關,硫含量過高之後,被硫化之後性能會下降。

像剛才舉例子說,硫除了剛才生產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帶入的一些雜質之外,其實在整個運輸和加氫站過程也是有可能引入的,這個硫稍微演化都會增加硫化的程度。如果想加氫站和燃料電池汽車加的氫氣達到剛才所說的要求,實際上它是一個整體的品質保障的體系,不僅僅要求氫氣生產出來的氫氣純化之後達到這個,在整個運輸過程中,加壓過程中然後也不能夠引入可能的汙染物,最終才能保證加到燃料電池汽車之後它的品質能夠保證的要求。

現代汽車也來了很多專家,這個問題我們有和豐田汽車探討過,是不是有可能以後隨著這個技術的進步,做燃料電池的技術、催化劑的技術做的比較好了,其實以後對氫氣品質的要求是不是有可能降低了,有這個可能。但是這個裡面和另外有一個衝突就在於,目前我們用車用燃料電池追求的另外一個就是鉑的用量問題,就是說你把鉑用量降下來又提高它的雜質耐受能力的話,其實這兩者之間稍微是有一些衝突的。也就是說可能我要提高它的雜質耐受能力,可能貴金屬的用量會增上去。現在對燃料電池降成本的要求來講我又希望把貴金屬的用量降下來,所以這兩者存在一些矛盾,後續可能需要很多的技術開發,能夠照顧到這兩者。一個就是燃料電池裡面的貴金屬用量降下來,同時抗硫化的耐受能力又要提高起來。

剛才說到雜質對燃料電池性能的影響也和很多運行的工況和工作條件都有關係,所以相對來講剛才講的國際標準我們認為是一個比較苛刻的,能夠照顧到各種條件下的一個通用的要求。對於國內來講,比如說我們現在運行的車輛,大巴也好,物流車也好,不是乘用車,我們現階段國內推的都是燃料電池的大巴車或者物流車,在這樣的應用工況條件下是不是對氫氣品質要求有所變化,這個我們也在做相關的研究,這是一些包括日本(英文)的報告做了很多關於一氧化碳的事情。

下面講一下氫氣整體的製取技術的分析。國內大概有1700、1800萬噸的產量,它的來源主要是什麼,來源主要還是煤制氫,煤制氫和我們最終用可再生能源制氫再用全過程零碳排放有點不符,但是實際上目前至少從經濟上來考慮的話煤制氫它的價格還是便宜的。其實產生的問題剛才也說了,就是二氧化碳的問題。我們自己也一直在看,以後如果是燃料電池汽車的事情大規模推廣之後,煤制氫這個事情怎麼融入到裡面去。

國內能源的特點和國外還是不大一樣的,我們通常講中國的能源汽車是缺油少氣富煤,實際上我們煤炭的儲量,每年的生產量還是非常大的,整體煤化工的產業發展的規模也是比國外來講發展要大的。就是說我們想推動一個新的產業,剛才說整體燃料電池應用這個產業鏈,可能一個比較好的,或者容易推動起來的,能夠和我現有的產能也好,現有的供應體系能夠結合起來。現有的工程體系剛才說了,應用最多的,成本上最具有競爭力的其實還是煤制氫。煤制氫存在二氧化碳的問題,參照日本他們規劃的技術路線,真的要做到這種全過程零碳或者低碳其實是需要和二氧化碳,和這個埋藏技術結合到一起用的。

國內二氧化碳捕捉和埋葬技術有幾個示範,其中以原來神華集團在鄂爾多斯做的有代表性的總的二氧化碳質量30萬噸,這個項目做完到現在接近有5年的時間,目前一直在監測。目前的進展來看就是沒有發現什麼特殊的二氧化碳,埋到地下大概兩千米左右,目前沒有發現洩露什麼的。到目前為止,我們以後要從煤制氫,我們利用煤制氫的成本優勢同時解決碳排放的問題,其實二氧化碳埋葬目前來看已經驗證了一些它的技術可行性。當然了,二氧化碳埋在地下,長久來講可能需要20年、30年才能和巖石礦化,那個需要時間長,現在監測四五年時間還非常短,還需要繼續做,但是目前來看這個技術是可行的。

日本在國際化來講,從澳大利亞煤制氫做CCS,日本他們煤制氫兩塊地方煤制氫,一個是澳大利亞的煤制氫,第二個是汶萊的煤制氫,他們現在都已經開動了,應該是在2020年之後能夠運行起來,就是把它氫制出來運到日本本土去。煤制氫還分幾種,煤制氫來講,我們都知道我們國家煤資源很多,但是煤的品種也很多,到底用什麼樣的煤制氫,你說用熱值好的煤制氫還是差的煤制氫,這個對成本差距也比較大。煤制氫日本那邊偏向於褐煤制氫,褐煤它的特點是什麼呢?它的熱值較低,後它有一個好處是什麼呢?就是水含量比較高。

為什麼說水含量比較高是一個優點呢?首先說煤制氫和天然氣制氫不大一樣是什麼呢?天然氣裡面CH4裡面會提供4個氫原子的,其實煤制氫裡它整體上的碳氫比大概在1比0.8,大概在CH0.8這個水平。實際上煤制氫,煤更多在裡面提供一個能量的載體,它的氫絕大部分從水裡來的,就是煤制氫要耗水的。剛才說褐煤裡面本身帶百分之十幾的水分這樣就不需要消耗額外更多的水資源做煤制氫這個事,這個裡面就是剛才說的耗水的問題,實際上它分工藝耗水和冷卻,冷卻實際上可循環的,工藝裡面的耗水褐煤本身就帶了一部分能夠把這個耗水降下去。

另外,對比就可以看到,煤化工被詬病比較多的就是環保問題,其中耗水問題是一個問題,在內蒙這些地方就很缺水。從這個對比來看,它肯定比別的一些耗水要多,但是我們提到這種生物制氫來講,其實它工業中的耗水並不會多,除了它這個工藝中冷卻水需要你這個生物制氫要多以外,其實它功率中的其實並不多。但是說以後發展方向冷卻用水可以稍微處理一下就可以循環使用的,所以整體來講我們以後說大規模生產氫氣,至少從成本和耗水方面,我們目前來看是具有可行性的。

我做了煤制氫加二氧化碳捕捉,我做另外一條技術路線,我煤化電也做二氧化碳捕捉用在純電動上不是也一樣的嗎?其實這個裡面有很大的區別。我們現在煤發電用在火電裡面用的都是空氣,空氣進去以後,氧氣和煤反應產生二氧化碳,那最終它的產物是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說它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較低,裡面剩的絕大部分是氮氣。第二個特點是壓力比較低,這樣的情況下把二氧化碳收集起來再埋葬處理成本高很多。但是煤制氫,主流的路線,國內也好國際上也好實際上都是通過空間滯後來利用這個,就是它說的二氧化碳的壓力高,純度也很高,實際上直接用目前成熟的工藝,低溫甲醇洗之後,95%以上的二氧化碳就出來,這樣的話我們直接處理,這個環節來講我們內部的項目以前都做過,其實這個成本就是我利用煤制氫這個方式來看,和剛才講煤發電那個的話,它的成本比它還要低50%以上。所以至少這個角度來講,後端轉嫁給氫氣的成本,從煤制氫這個路線上有經濟性優勢的。

除了煤制氫之外我們現在還有,煤制氫都是用於大規模的,現在還有小規模的供氫方式,甲醇、天然氣供氫。煤現在提,但是分布式煤制氫做的少,分布式煤制氫做小鍋爐,但是這些年我們為了節能減排,現在政策上來講,如果技術能量效率提不上去的話發展比較受限。甲醇其實稍微有一點,我們甲醇除了進口之外,國內少部分用天然氣制的其實大部分還是從煤來的,就是轉了一個環節,在制氫總量上具有一定的靈活性。

後面這個可能大家都很關心的電解水,電解水技術目前整體上,國際上大的方向就是這三個鹼性、純水和SOEC的,現在SOEC目前基本上國內外都是屬於領先實驗室研究結構,那麼鹼性電解現在是最成熟的,國內能夠單個電解槽可以做到一千方每小時,和國際上也差不多。這個純水電解就是車上用燃料電池做成的一個反過程,因為它的反過程點大概這個過程。

目前,國內這兩年很多公司在做,但是總體上突出的問題就是單個電解化做不大,目前做的10方每小時已經是比較大的了,10方每小時相當於一公斤一小時,那個產量很小。現在國外最大可以做到兆瓦級,大概是200方左右,這個總量上來講要想和加氫站的需求配上的話,目前它的整體單矽的技術和整體技術還需要提高一點。

稍微多說一點純水電解技術,純水電解技術這兩年國內國外發展比較熱,很多人在做。很重要一個原因,理論上它的能耗比較低,是因為現在實際的基礎情況它的耗電情況和鹼性電解差不多,但是做好的話比鹼性電解更具有效益上的優勢。另外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說,如果是通過這種可再生能源發電,然後制氫,然後再給電池用,這個全過程完全沒有障礙的,這個可再生能源的電直接用來制氫就存在一個,因為風電也好、光伏也好,水電什麼季節性的,它的波動性是非常大的。之所以剛才講,之所以現在我們國家有那麼大的棄風和棄水,很大的原因就是波動性對電網造成的幹擾。可能就是白天的時候正常按照一兆瓦左右來發電,如果風大一下跑到兩兆瓦,其實這個波動性對電網造成困難。

同樣我用它制氫這種功率的波動,對電解水制氫本身也造成很大的困擾,如果用鹼性電解水來做可能要增加額外的成本消除這個問題,如果從SOE來做本身應對這種波動性功率輸入,從原理上和技術來講比較好,這個也是這幾年很多公司開發這種純水電解的原因。

剛才講的是直接制,後面講的是一些,大概前面講的副產氫的一些成本情況,同時副產氫的話,因為是副產氫實際上原料裡面攤到的成本比較低一點,目前要做的就是加純化。我們不管是按照國外燃料電池汽車的品質要求還是我們國內的高純氫的要求也好,你說加純化其實就是裡面加一些成本,剛才講的是氫氣的情況。

現在講加氫站,加氫站現在不用說了,現在國內的一些加氫站的情況,這個是歐洲的一個規劃。這個裡面日本、歐洲、美國都參照政府的規劃來得出的數據。國內目前可以參照的說2025年的加氫站的數量可以參照的地方很多,但是由於這幾個可參照的路線圖也好我都參與過編制,但是這些都屬於一些團體或者組織發布的,其實目前來講沒有一個正經是真的由中央政府或者是某個部委發布的,這個是稍微和國外是有一點區別的。

但是不管怎麼說,現在比較好的,比如說2020年100座,我們當時制定這個路線圖的時候覺得100座是不是數量有點多,但是這幾年,這100座最開始是藍皮書還有新能源汽車發展路線圖裡面寫的,那是2015年到2016年我們制定這個數據,發展到現在感覺實際上和預想的差不多,現在國內這兩年建設加氫站的速度還是挺快的。我們通常講運行的有16、17座,在建的也不少,當然這個裡面需要區分一下什麼呢?這些站裡面絕大部分和國外還是稍微不同,我們講說日本100座,95座,韓國有10座、20座,實際上大部分它的站按照我的了解是能夠對公眾開放的,如果你有這個車可以開過去加氫。實際上國內已經建成的站或者後續建的站也好,相對來說能夠對公眾開放或者商業化運行的還是比較少,更多還是偏自己示範,自己做實驗用的偏多一點,但是不管怎麼說整體加氫站的數量,國內按照統計說,已經建成的大概有16、17座,在建的30座左右,這兩年國內加強燃料電池配套的加氫站的速度還是上來了。

目前我們看按照原來定的目標2020年100座,這個目標感覺上是沒有問題的。

說到加氫站必須要提到的加氫站裡面的氫氣哪來,為什麼提這個事情,就是說我們現在國內建設加氫站還有國外建設加氫站清晰的來源,還有法規上有很大的不一樣。我們國內加氫站所有的來源就是最上面這種20兆帕的長板拖車,沒有液氫,不允許現場制氫,這是目前的情況。我印象中他們講日本加氫站的情況,大概30左右的加氫站都有現場制氫,還有一部分是液氫,這兩個我們國內都沒有。一個就是液氫目前國內,以前國內的液氫都是航天上用,就是火箭發射的時候用液氫、液氧發動機他們來用,這是一個軍工的應用,在法規和標準上都沒有,因為這個是屬於特殊的軍事應用,所以屬於特事特批那種,在民用方面液氫一直沒有應用。那麼說現在把液氫生產出來運到加油站去,其實這個現在就存在兩個障礙:

第一個障礙就是要有液氫運輸的標準,第二個需要有交通部相關的審批機構審批,允許你以這種形式運輸危險化學品。這是兩個卡,第一個卡比較好說,現在液氫的標準GJB的標準,現在正在制定民用的液氫運輸的標準。但是第二個,我在公路上用這種液氫槽車運這個液氫涉及到一個行政許可和審批的事情,這個是目前的形勢。

說到現場制氫,因為氫氣是危險化學品現在管制,以前叫發展總局現在叫應急管理部,它2014年發了一個文,一直在規範把危險化學品的生產放到化工園區,現在很多地方都是按照這個執行。就意味著如果你這個加氫站不是在化工園區的話,你說在站裡面直接制氫直接用,這個目前至少參照國內這幾個城市的經驗,張家口、佛山、如皋這些地方來說,這個路走通還有難度,這個從我們接觸不接觸一般都是要求挪到化工園區去。

本身如果我有合適的方法,我把制氫放到加氫站現場的話其實有可能把氫氣成本降下來,這樣的話現在制氫和加氫站必須分離開的話,其實對經濟上來講會有一些障礙。這是剛才大概站的情況,不再細說了。我們國家的政策情況可能各位都了解。

政府說了上海、武漢、佛山、蘇州、如皋這些地方都在積極的推。這個是企業的情況,我們集團,中石油、中石化、航天這些都在積極的關注這個方面的發展。加氫站我們參照一個,其實加氫站現在在國內都是這種高壓的形式,供氫都是這種氣氫,在國內有的是液氫。到加氫站以後真的建成幾千座,它的加氫站的形式會是什麼,這個遠期來講與你的車載儲氫技術變化有關。剛才就是我們現代汽車的同仁也說三氫罐的高壓,因為現在國際上做別的儲氫路線也有,低溫高壓或者別的,那些技術有突破,以後車載變了,加氫站整體形式也要變,這是我要說的核心的意思。

剛才說國外建成的液氫加氫站實際上都是在站內或者是路上運輸用的液氫,加到車上去還是氣氫。以後有沒有可能車上儲的液氫,從前面的運到站,到加都是液氫,現在也有很多研發在做。液氫這個國內也有好多公司在提,目前比較限制的除了法規問題之外,還有一個針對性的考慮,現在生產液氫能耗比較大。目前國際上水平應該是一百公斤液氫需要消耗10到12度電,國內大概百公斤液氫消耗15度電,這個成本是很高的,除非能夠拿到很便宜的電力。要不然全周期來比,就是說路上運肯定液化狀態比高壓狀態成本要低,但是綜合來考慮生產狀態,前端生產的電價關係是非常大的。

現在國際上液氫是一個發展路徑,另外就是用這種,剛才講的我們現在汽車上的儲氫做大來做運氫也是在做。因為現在國內22兆帕它的運行重量比只有百分之一點幾,非常低的,液氫大概7%、8%,實際上我用4氫瓶技術做成長的,大概10米左右的話,能夠達到現在車載的4%、5%,這樣對我們整體的成本降低還是非常有好處的,這是一個。

國家能源集團對這個氫能的事情比較關注,實際上就是說和氫車氫能應用關注比較多,以前開會討論的時候,無論是你採用哪種制氫的方式現有和我們業務關係都比較大,從煤制氫也OK。

我們建站的情況,現在批了兩個站正在建,如皋這個站正在趕進度,應該在如皋大會的時候具備這個加氫的能力。這是剛才說成立一個整體聯盟的情況,希望通過聯合的政府部門和公司共同推動這個事情。這是我們自己研究院的情況不再介紹了,後面就是一些細節的,謝謝大家的聆聽,謝謝!

來源:網易汽車


1山東日照石油天然氣服務平臺:政府授權正規平臺,註冊天然氣、成品油、能源貿易公司,辦理《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安全員證》《海關通關證》《營業執照》等、全國通用,可異地經營,無稅負、7日完成、財務高效正規

0633-7780003

173-6219-5587招商總監李女士

2LNG 、LPG(液化石油氣)煤改氣投資,燃氣方案設計,鍋爐生產銷售,燃氣設備生產銷售,管道工程安裝、煤改氣一站式交鑰匙工程131811623153大型國企多臺移動加注車、移動加氣車對外出租,有專業售後人員保障!151000511994天津液、如東液、啟東、董家口液等 直供

13792029961

13561939098

5長期尋求LNG承運車隊,跑山東、天津、河北、西北 線路穩定,付款及時188633888116長期尋求承運車隊及車輛合作,一手計劃,長期合作結算及時

18706539123 

7山西沁水浩坤液廠,中石油優質氣質,銷售經理李夏楠18735601075
8招聘專職/兼職LNG貿易業務經理,上市公司,高佣金回報186064488889

山東新能源貿易公司資質轉讓,新註冊燃氣公司,未開稅開戶,直接過戶手續簡單快捷

1736219558710加氣站設備的開發、生產、銷售和專業安裝;承建LNG氣化站、LPG氣化站1334521013111諸城區域3000方/小時以下瓶組煤改氣設備匹配,LNG點供瓶組送氣1356260118812河北駒王儲罐,槽車,27立方,15立方單機自增壓運輸車。LPG運輸車、燃氣設備。18231801898馮經理1823180189813淄博液化天然氣小瓶組出租,燃氣瓶組配送,燃氣燃燒機的安裝調試及維修1327643013814每天多車天津液、河南液、山西煤層氣、西北管道深冷液,發濰坊市、聊城市及周邊區域。1386366167715專業生產「煤改氣」設備、「點供」設備13371061503……

歡迎免費發布供需信息 合作共贏,可網站留言及電話微信聯繫

 小編電話18606448888……


全國LNG貿易物流配送群:       QQ群 92070276全國LNG貿易物流配送群:       QQ群 109266416西部LNG物流配送群:             QQ群379096545華東LNG物流配送群:             QQ群657700247華中LNG物流配送群:             QQ群 657166248

京津冀LNG物流配送:             QQ群559804368

 我集團自有150臺槽車,從事LNG配送、低溫裝備製造、氣站建設、重卡銷售,液廠計劃銷售,金融支持,一站解決LNG客戶全價值鏈需求;

另長期尋車隊承運、煤改氣合作投資 劉煥新 18606448888

掃描上方二維碼,加入石油天然氣行業通訊錄


相關焦點

  • 何廣利:可規模生產氫氣 2020年將建100座加氫站
    何廣利表示,整體來講,至少從成本和耗水方面,我國大規模生產氫氣具有可行性。目前看,按照原定目標2020年建設100座加氫站沒有問題。整體來講,至少從成本和耗水方面,我國大規模生產氫氣具有可行性。目前看,按照原定目標2020年建設100座加氫站沒有問題。此外,即將生產液氫後運到加油站,仍有兩個障礙:第一個障礙是要有液氫運輸標準,第二個是需要交通部相關審批機構審批。
  • 氫氣儲存產業鏈圖譜分析:2020年中國加氫站數量將達100座
    我國生產高壓儲氫容器的技術與工藝已經取得突破,能夠生產45MPa無縫氫氣鋼瓶,目前正在研製87.5MPa的鋼內膽碳纖維全纏繞氫氣鋼瓶,碳纖維鋁膽氣瓶性能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時我國還制定了國際上首部高壓儲氫容器國家標準——《固定式高壓儲氫用鋼帶錯繞式容器》(GB/T26466—2011),但目前主要受制於氫氣未能大規模使用,產業規模還較小。
  • 上海計劃到2023年實現規模加氫站接近100座
    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張建明表示,上海計劃到2023年實現規模加氫站接近100座,建設運行30座,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突破1萬輛。中國氫能聯盟發布的《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指出,預計2020年至2025年間,中國氫能產業產值將達1萬億元,氫能源汽車數量達到5萬輛,加氫站數量200座;2026年至2035年產值達到5萬億元,加氫站數量達1500座,實現燃料電池汽車1500萬輛。
  • 美國已成功部署43座加氫站和8,573輛氫燃料電池汽車
    年度總覽目前,加州在運加氫站共有42座,在建加氫站15座,支撐著8,573輛燃料電池汽車和48輛燃料電池公交車的日常運營,到2030年,運輸部門將使用100%的脫碳氫。AB 8 ——2024年加州至少建成100座加氫站,來自加州2013年8號法案 (Perea,Statutes of 2013, Chapter 401)。EO B-48-18——2025年加州建成200座加氫站,來自2018年加州州長EdmundG. Brown Jr.,行政文件EO B-48-18。
  • 武漢首座加氫站開建 轎車加1公斤氫可跑100公裡
    很快,這一場景將在武漢成為現實。  6月11日,在武漢開發區(漢南區)汽車零部件產業園,湖北首座固定式加氫站破土動工,預計今年11月可建成運營,成為全國儲量及日加氫量最大的加氫站。  這座加氫站設計日供氫能力為1000公斤,儲備容量為1000公斤。加氫站採用加注壓力為35兆帕,並預留了加注70兆帕壓力和日加注能力700公斤氫氣的擴展空間。
  • 燃料電池車市場潛力大 談談氫氣製造技術和加氫設施建設
    據日經BP綠色技術研究所預測,隨著燃料電池汽車(FCV)的技術提升及迅速普及,氫氣為能源基礎的全球市場規模2020年將達到1000億美元,2030年接近4000億美元,2050年接近16000億美元。
  • 99.999%:中國煉廠首次生產出高純氫氣!
    首套示範裝置在高橋石化成功應用,運行結果顯示出投資少、佔地小、能耗低等優勢,為後期模塊化放大和規模化生產打下堅實基礎,將有力推動燃料電池車用氫氣成本下降,提高華東地區的氫氣生產和供應能力。高橋石化位於上海浦東新區,是長三角區域油品質量升級主力軍,擁有1250萬噸/年的煉油能力,其裝置每小時可產生副產氫氣約7萬立方米,具備充足的氫源。
  • 加氫站建設有望提速 相關裝備企業或率先受益(附股)
    ,到2030年國內燃料電池汽車年銷量規模可達百萬以上,配套加氫站數量將在4500座以上,對應加氫站投資規模800億元,相關設備投資規模達到500億元。  根據「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到2020年要實現燃料電池關鍵材料批量化生產的質量控制和保證能力;到2025年前實現氫能汽車方面的制氫、加氫等配套基礎設施基本完善,在燃料電池車領域形成一定的競爭力。
  • 加氫站建設有望提速 哪些公司有望優先受益
    與燃料電池發展相呼應,加氫站的建設也開始加速。記者從會議上獲悉,國內關於加氫站與加油站、加氣站的合建技術規範已制定完畢,正待出臺和實施。而廣東佛山等地已開始率先試點在加油站裡配建加氫站,以解決氫燃料汽車加氫的困難。
  • 燃料電池產業:2020年是方向年,2021年是起跑年
    氫能產業年產值突破50億元;建成5座以上固定式加氫站(包括綜合供能站);示範運行氫能公交車50輛以上;氫能領域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突破30家;新建或改造船舶100艘以上。工程機械也是排放大戶,近期,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等工程機械主機也開始裝配燃料電池發動機,工程機械作業項目具有階段性集中特點,比較適合撬裝式加氫站。
  • 如何在月球上建加氫站?
    8月初,總部位於美國康乃狄克州的清潔能源產品製造商Skyre宣布與太空低溫流體管理技術廠商Eta Space建立合作關係,以開發月球上的第一座加氫站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升空。在所有科學目標中,人們最感興趣的是火星上是否存在液態水,以便探尋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除了生命指徵外,水更是能量之源。如果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然後液化就得到了火箭燃料。
  • 2020第七屆國際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與制氫加氫站設備成果展
    第七屆國際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與制氫加氫站設備成果展展會時間:2020年9月2-4日展會地點:中國.上海 新國際博覽中心邀請組織機構:中國氫能源汽車產業促進聯盟中國國際氫燃料汽車大會組委會國際氫能協會國際燃料電池協會國際氫能技術中心歐洲氫能協會加拿大氫能與燃料電池協會
  • 新型傳感器系統可探測加氫站氫氣質量 確保燃料電池車用上高純度氫
    據外媒報導,燃料電池車需要氫氣才能夠運轉,但是氫氣必須要不含任何汙染物,否則將會損壞燃料電池。德國薩爾布呂肯大學(Saarland University)大學教授Andreas Schütze及其研究團隊正與研究夥伴研發傳感器系統,可以在加氫站持續地現場監測氫氣的質量。
  • 2020年燃料電池行業研究報告
    有時氫氣長管拖車也作為一級儲氣(10~20MPa)設施,構成 4 級儲氣的方式。國外市場大多採用的 70MPa 氫氣,國內大部分採用了 35MPa 氫氣壓力標準。目前中國的加氫站加氫能力最高的為 1000-2000kg/d,最低的為 100kg/d。 站內製氫:原材料為天然氣,重整制氫氣。單個站投資規模會在 300~500 萬美元的 水平。
  • 國內最長氫氣輸送管線安穩運行6年
    2020年11月4日,巴陵石化煉油部環己酮裝置(車間)氫氣分輸站,當班員工對運行中的國內最長氫氣輸送管線進行巡檢。據了解,該管線已安全平穩運行6年半,每小時向長嶺煉化安全輸送氫氣約8000標準立方米。巴陵石化煤制氣公司是我國最早的一批煤制氣企業,技術成熟,年生產氫氣有效氣達10萬噸,氫氣純度達99.5%以上,能為氫能產業發展提供5萬噸高質量氫氣。2020年上半年成本價僅為15元/公斤。
  • 美國加氫站再爆炸,60間房屋被毀,氫能安全刻不容緩
    加氫用氫的安全一直以來是行業重點關注的話題,任何一次加氫站爆炸事故都能引發行業對於氫安全的擔憂。  4月7日,美國北卡州朗維尤(Long View)一家氫燃料工廠發生爆炸引發海外媒體的廣泛報導,這次加氫站爆炸事故直接導致附近60處房屋受損,慶幸的是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 全球首個氫氣站開業 關注氫燃料電池概念股
    據日本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3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東京都港區出席了向燃料電池車補給燃料的「氫氣站」開業典禮。日本將於年內以首都圈和愛知縣等為中心在全國建100個商用氫氣站。  機構研報稱,氫燃料電池汽車將是日本新能源汽車的最終目的。相比純電動車,燃料電池車在續航和加氣時間上都有著較大的優勢。
  • 青島西海岸出臺加氫站管理辦法,中集與Hexagon籤署氫儲運合作
    日加氫能力≥500公斤,2020年12月31日(含)前建成的新建站補貼900萬元,改建站補貼600萬元;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含)建成的新建站補貼700萬元,改建站補貼500萬元。
  • 長城新能源戰略新動向:布局氫能源,入股加氫站運營商 H2 MOBILITY
    目前,H2M 在德國擁有超過 50 座加氫站投入運營,還有 40 多座加氫站項目正在實施中。建成的加氫站可在幾分鐘內快速完成車輛氫氣加注,每天可為 40 輛氫燃料電池汽車提供氫燃料,使之運行 500 至 800 公裡。在 H2M 的規劃中,第一階段截至 2019 年,H2M 將在德國七個大都市區(漢堡,柏林,萊茵 – 魯爾,法蘭克福,紐倫堡,斯圖加特和慕尼黑)之間最常使用的高速公路沿線運營 100 座加氫站。
  • 氫雲周報:7月燃料電池專利榜單,河鋼首座加氫站正式投用
    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表示,陽光電源將在白城建設100萬千瓦「風光儲氫」智慧能源綜合利用示範項目,利用全球領先的儲能技術和制氫技術,實現綠色電力平滑可控入網,促進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納。9、上汽大通氫燃料驅動的EUNIQ 7即將亮相近日,有消息表示,上汽大通全新MPV車型EUNIQ 7將於9月13日正式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