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掘金」新補貼政策「呼之欲出」燃料電池將迎來快速發展 機構...

2021-01-21 金融界

來源:證券時報網

近日,中汽協在信息發布會上公布了2020年8月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其中燃料電池汽車表現亮眼,8月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7輛和121輛,同比2019年8月分別增長438.9%和536.8%。而此前上半年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僅完成390輛和403輛,同比下滑66.5%和63.4%。由此可見,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在8月實現了迅猛增長,表現明顯好於前7月。

機構指出,目前燃料電池汽車還處於推廣初期,離不開政策補貼支持。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國家財政壓力較大、且部分企業停工停產,因而產銷量大幅下滑。近期多地政府加大了對燃料電池產業的扶持力度,新的補貼政策也「呼之欲出」,燃料電池汽車的產銷量有望逐步恢復並提升。未來隨著政策不斷加碼和大規模商業化應用不斷落地,氫燃料電池將迎來快速發展。

核心邏輯

1、燃料電池技術具備高效率、零排放的特點,受到各國政府和企業的重視。2019年以來,各國明顯加快在氫能與燃料電池上的規劃,韓國、歐盟、中國、美國先後發布了氫能燃料發展規劃,加快新能源汽車及燃料電池產業化的進程。根據氫能聯盟發布的《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我國2019年燃料電池車產能約為0.2萬輛/年,計劃2020-2025年達到5萬輛/年,2026-2035年達到130萬輛/年,2036-2050年達到500萬輛/年。同時,頭部車企紛紛加碼燃料電池汽車研發,國產品牌發展提速,上汽集團近期正式發布了可概括為「十百千萬」的氫戰略。機構認為燃料電池的發展有望複製鋰電產業的路徑,中國有望誕生一批優秀的企業。

2、近日,低碳院開發的35MPa加氫機獲得了國際知名認證機構的官方認證。此前在8月初這款36MPa加氫機已經接受該機構的相關測試並順利通過。測試結果顯示,該加氫機的儲氫系統體積、升壓速率設定、升壓速率控制精確度、壓力公差範圍等21項指標均符合國際標準相關要求。這款35MPa加氫機可實現物流車最快3分鐘,大巴車最快5分鐘加滿,系國內加氫機首次取得國際認證,標誌著我國加氫機技術達到了新的高度,現已躋身行業領先水平,這也為我國加氫站的建設和普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燃料電池產業鏈降本迅速,加氫站基礎設施快速完善。得益於膜電極、空壓機等實現國產化,2020年燃料電池電堆和系統成本降幅達到30%左右,根據高工氫電,2020年8月燃料電池售價達到3000-4000元/kW,系統售價可達到7000元/kW,基於以上價格,50kW的燃料電池中重卡成本有望將至60萬元/輛左右。加氫站設備也保持快速下降,不含土地的500kg/d加氫站成本下降至1000萬以內,同時加氫站數量快速增加,目前已經建成80餘座加氫站。

4、未來隨著政策不斷加碼和大規模商業化應用不斷落地,氫燃料電池將迎來快速發展。9月5日,國家經濟建設司一級巡視員宋秋玲在在2020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講話中,透露在財政部最新的政策思路中,鼓勵「在全國範圍內以產業鏈優秀企業為紐帶,企業所在地相關城市進行聯合申報」,這意味著申報城市將首次打破行政區域限制,以鼓勵產業鏈聚集和協同發展為重心,讓更多的地區能夠加入、惠及到氫能產業的發展大潮中來。此次補貼政策的新思路將有望進一步促進區域協同發展,以弱帶強,推動氫燃料電池在全國範圍內更全面、更均衡的發展。目前,各地均在爭相發展氫能源,今年1-7月國內氫能產業名義總投資金額超過1300億,同比增長超過30%。僅僅本周內,便有北京、武漢、舟山、榆林、烏海、六安等地出臺氫能源相關發展規劃。預計在補貼政策正式出臺後,第四季度國內氫能產業投資額將再次大幅增長。未來隨著政策不斷加碼和大規模商業化應用不斷落地,氫燃料電池將迎來快速發展。

5、燃料電池政策趨勢明確,此前市場關注度極低,預期差極大。2020年4月22日以後的燃料電池補貼政策內容與時間至今尚未明確,同時燃料電池汽車產銷也大幅下滑,中汽協數據顯示,2020年1-7月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97輛和407輛,同比分別下降66.1%和63.2%。9月5日泰達論壇燃料電池相關內容明確顯示將繼續支持燃料電池產業,並且明確推動中重卡產業化思路、支持城市群開展示範應用和推動技術突破。考慮目前已處於9月,一般四季度是燃料電池汽車的產銷旺季,機構認為燃料電池政策內容即將出臺,板塊迎來配置時點。

6、中國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或將提速,中重卡是重要發展方向。判斷根據一:豐田、億華通與四家車企啟動合資開展燃料電池系統研發。該合資公司如經營順利,將助推豐田車用燃料電池技術的應用開發,推動在中國市場的落地。判斷根據二:多家車企燃料電池汽車新車型列入推廣目錄。判據三:多地和知名車企積極推出氫能發展規劃與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戰略。此外,多家車企亦積極推出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方略及相關產品。燃料電池汽車作為純電動汽車的補充,發展方向主要在於商用車,尤其是中重卡領域,燃料電池可以憑藉其高功率密度和長續航,完美替代現有的柴油中重卡,從而減輕能源依賴,並且更加環保。

利好公司

中銀證券指出,目前國內燃料電池汽車尚處發展初期,北京、上汽等地方政府及車企發布氫能產業規劃,為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提供戰略指引和頂層設計,有望助力技術突破,推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預計後續中央相關產業利好政策有望出臺,燃料電池產業鏈將持續受益,建議關注騰龍股份、億華通、濰柴動力等。

國元證券指出,燃料電池產業還處於導入期,距離產業走向成熟期是一個漫長的階段,目前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加入行業。站在當前階段,建議關注億華通、龍蟠科技、美錦能源、雄韜股份和東方電氣。

川財證券指出,未來隨著政策不斷加碼和大規模商業化應用不斷落地,氫燃料電池將迎來快速發展,建議關注:1)具備規模優勢和資源優勢,全產業鏈布局的企業;2)掌握核心環節技術,有望推動燃料電池產業鏈國產化進程的企業。相關標的:億華通、美錦能源、雄韜股份、厚普股份等。

本文內容精選自以下研報:

中銀證券《汽車行業周報:8月汽車銷量持續回暖,北京、上汽發布氫能規劃》

萬聯證券《燃料電池行業周觀點:35MPa加氫機獲國際認證,燃料電池汽車產銷亮眼》

中信證券《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周報:上汽發布氫能戰略,多地表態申報燃電示範》

川財證券《汽車與新能源行業9月投資策略:「城市群」以獎代補,協同發展助燃料電池騰飛》

招商證券《科技前沿及新產業觀察周報:補貼新政或將出臺,關注燃料電池產業化加速》

國元證券《燃料電池行業點評:政策趨勢明確,燃料電池迎來配置時期》

相關焦點

  • 燃料電池或將迎來快速發展
    五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的通知》燃料電池或將迎來快速發展本報訊 (記者 王薛淄)9月21日,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正式聯合發布《關於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的通知》。
  • 【研報掘金】氫能源蓄勢待發 重點關注氫站與燃料電池兩大核心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氫燃料電池汽車具有安靜、零排放、燃料加注快、續航性能強的優勢。可憑與純電動汽車形成良好的互補,分別覆蓋長途重載和短途輕載的使用場景。  2、國家政策穩步出臺,地方政策加速鋪開。在國家方面,目前尚未出臺氫能專項政策,氫能主要作為新能源車的一個子類出現在新能源車相關政策中。
  • 燃料電池將迎來快速發展,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已有超過...
    根據中汽協在信息發布會上公布的2020年8月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其中燃料電池汽車表現亮眼,8月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7輛和121輛,同比2019年8月分別增長438.9%和536.8%。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企業名稱或經營範圍含「燃料電池」,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燃料電池相關企業超過2,200家,其中,超6成的相關企業註冊資本在1000萬以上,近9成的相關企業為有限責任公司。
  • 燃料電池發展迎來新機遇
    業內人士認為,本次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引導政策,充分借鑑了之前新能源汽車補貼的經驗,考慮更加全面,如不僅僅補貼購置環節,而是覆蓋氫能供應到車輛推廣全環節,同時直接對電堆、膜電極、雙極板、質子交換膜等零部件進行補貼,以實現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的統籌發展。燃料電池車補貼積分政策出臺,零部件企業優先受益。
  • 燃料電池「十城千輛」方案出臺進入倒計時,概念股名單一覽
    值得注意的是,9月5日,國家經濟建設司一級巡視員宋秋玲在在2020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講話中,透露在財政部最新的政策思路中,鼓勵「在全國範圍內以產業鏈優秀企業為紐帶,企業所在地相關城市進行聯合申報」,這意味著申報城市將首次打破行政區域限制,以鼓勵產業鏈聚集和協同發展為重心,讓更多的地區能夠加入、惠及到氫能產業的發展大潮中來。
  • 上海計劃推廣1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 機構建議關注產業鏈龍頭企業
    」上了解到,上海正著力打造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高地,計劃在3年內,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據悉,氫能被業內專家稱作是能源領域的終極能源,氫燃料電池車具有幾乎零排放的優勢。近日,中汽協在信息發布會上公布了2020年8月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其中燃料電池汽車表現亮眼,8月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7輛和121輛,同比2019年8月分別增長438.9%和536.8%。而此前上半年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僅完成390輛和403輛,同比下滑66.5%和63.4%。
  • 同為氫燃料電池 國內外的態度為何如此不同
    在政策層面上,部分國家對氫燃料電池技術是保持著積極的態度。比如說日本,在2014年日本經濟產業省發布了《氫能與燃料電池戰略路線圖》,制定了「三步走」發展計劃。支持政策主要包括研發、示範和車輛補貼等方面。研發層面,日本主要投資在燃料電池、加氫站和氫能供應鏈的方向。
  • 同為氫燃料電池,國內外的態度為何如此不同?
    經歷過傳統石油和電動化的時代,汽車能源發展開始向氫燃料電池技術進發。縱觀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銷售市場。可實際上,國內銷售的絕大多數新能源汽車,其能源都是以電力作為主導。
  • 「研報掘金」異質結設備國產化進展加速 機構看好這幾股
    機構指出,HJT電池效率提升與成本下降路徑明確,目前設備國產化快速推進,整線投資額已下降至4.5億元/GW,已布局並取得顯著進展的設備龍頭企業有望享受產業化初期較高的訂單彈性,電池片企業則優先受益於技術迭代初期的超額收益。展望2021年,HJT將成為光伏電池主角,設備行業迎歷史機遇。
  • 燃料電池能否複製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路線?
    在財政補貼方面,2016-2020年持續實施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補助政策。根據2020年發布的後續通知,將對燃料電池汽車的購置補貼調整為選擇有基礎、有積極性、有特色的城市或區域,重點圍繞關鍵零部件的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應用開展示範,中央財政將採取「以獎代補」方式對示範城市給予獎勵。
  • 政策支持推動行業發展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市場前景誘人
    1、政策支持是行業發展的主要動力國務院等國家機構支持動力電池、燃料電池新能源車發展,促進新能源和小排量汽車發展,淘汰超標排放汽車,有利於緩解能源與環境壓力、推動汽車產業結構優化和消費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一是完善新能源汽車扶持政策,支持動力電池、燃料電池汽車等研發,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示範試點。
  • 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申報截止,「以獎代補」政策驅動力已然釋放
    與此同時,各地方及相關企業的積極性被極大調動,「以獎代補」政策驅動力顯然已經開始釋放。「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正處於一個新的機遇期,五部委推進示範應用,將為其發展增添新的動力,有利於形成星火燎原的態勢。」清華大學汽車研究所所長、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陳全世教授對《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
  • 【研報掘金】新能源汽車全球景氣向上電動浪潮延續 利好新能源汽車...
    機構指出,經過十幾年的政策扶持與車企及相關產業鏈公司的不斷發展,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在促進國內大循環的經濟戰略大背景下,財政部提前下達2021年新能源補貼預算,將極大利好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核心邏輯    1、新能源汽車2021年全球銷量有望高增長。
  • 氫將定義成能源品種,氫能頂層設計呼之欲出
    多位接受《財經》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認為,地方氫能發展規劃勢頭過熱,要警惕重複浪費,避免低效發展。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今年7月發布的研報《中國的氫經濟來了嗎?改變遊戲規則的機會》認為,如果中國能夠將其製造業和政策力量投入到氫能事業中,這將真正改變遊戲規則,在全世界產生連鎖效應。
  • 政策推動產業快速發展 光伏行業有望迎來新一輪爆發
    近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發布,國家對於光伏等新能源的重視又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光伏產業有望迎來新一輪爆發式增長。2013年7月,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充分認識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性。  2014年之後,在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下,我國光伏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到了2017年,我國光伏裝機總量創歷史地達到了53.5吉瓦,光伏行業成為資本和企業爭相進入的火熱領域。然而,盲目擴產、消納、補貼缺口等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
  • 特斯拉的「電池日」就是其他車企的「毀滅日」?
    根據馬斯克在四季度財報會議上的預告,特斯將在四月份舉辦「電池日」活動。馬斯克表示到時將會有一些「扣人心弦、震撼人心」的故事要跟大家講。這些表態不僅引來了電動汽車產業對手的憤怒,還有可能是不斷追趕特斯拉的傳統汽車廠商的災難。對於電動汽車的王座來說,電池就是奠基石,而就電池和能耗來看,特斯拉目前就是最接近王座的角色。
  • 氫燃料電池車將是汽車工業的發展方向
    按照計劃,今年年底前,氫燃料電池客車將在大連市部分公交線路示範運行。各國加大扶持力度此外,全球多國也在政策方面給予氫燃料更大的扶持力度,勢必將進一步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據韓聯社報導,韓國總理丁世均表示,韓政府於6月成立了「綠色氫能海外事業團」,重點發掘建立氫燃料海外供應鏈具體項目。
  • 首航節能攜手新研氫能 加速推進氫能產業布局
    據了解,新研氫能作為氫燃料電池領域的生力軍,其合伙人、技術團隊負責人齊志剛博士為國家「863」燃料電池首席專家,主持完成了多項科技部「863」項目和課題及省市級項目,公司核心技術團隊成員基本來自於H Power Corp、Plug Power Inc、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新源動力等國內外知名燃料電池企業和科研機構。
  • 2030年將大規模產業化?燃料電池三部曲:市場分析、產業分析、玩家...
    導言:氫燃料電池車是未來汽車產業技術競爭的制高點。按照相關規劃,我國到2030年要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的保有量200萬輛,這是否意味著氫燃料電池車已經迎來「新風口」?本文從市場、產業、玩家全面分析燃料電池。市場分析涵蓋四大優勢、三大應用、產業元年等,產業分析涵蓋六大分類、制儲運加、洋蔥模式等,玩家分析涵蓋歐美四龍頭、日韓三巨頭、國內兩超爭霸等。
  • 【燃料電池周報】氫能概念股市值兩極分化 液態儲運是趨勢
    雄韜股份將氫燃料電池列為公司最重要的戰略發展目標。在氫能產業鏈上已完成制氫、膜電極、燃料電池電堆、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整車運營等關鍵環節的卡位布局,旨在打造氫能產業平臺,整合和拓展氫能產業鏈的相關資源。目前公司建成標準實驗與檢測中心1座,直接投資產業鏈企業5家,合作產業內研究機構3家,參與氫燃料電池整車的研製多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