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計劃推廣1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 機構建議關注產業鏈龍頭企業

2020-11-21 極客網FromGeek
  • 人閱讀
  • 2020-09-14發布
  • 來源:財聯社

  • 相關關鍵詞

財聯社9月14日訊,今日,在上海舉行的「第五屆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上了解到,上海正著力打造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高地,計劃在3年內,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據悉,氫能被業內專家稱作是能源領域的終極能源,氫燃料電池車具有幾乎零排放的優勢。

近日,中汽協在信息發布會上公布了2020年8月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其中燃料電池汽車表現亮眼,8月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7輛和121輛,同比2019年8月分別增長438.9%和536.8%。而此前上半年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僅完成390輛和403輛,同比下滑66.5%和63.4%。由此可見,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在8月實現了迅猛增長,表現明顯好於前7月。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燃料電池汽車還處於推廣初期,離不開政策補貼支持。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國家財政壓力較大、且部分企業停工停產,因而產銷量大幅下滑。近期多地政府加大了對燃料電池產業的扶持力度,新的補貼政策也「呼之欲出」,燃料電池汽車的產銷量有望逐步恢復並提升。

萬聯證券研報指出,我國目前還處於燃料電池汽車普及初期,高昂的成本使得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離不開政策補貼,而近年的補貼政策尚未正式落地,如何避免「大水漫灌」,極儘可能的推動行業發展是補貼政策制定的關鍵。除補貼政策外,突破燃料電池及氫能核心技術以降低成本、開展新技術及產業化應用示範等也是關鍵環節。如今我國在這些方面已加大投入,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的推廣路線也逐漸明朗,建議關注氫能及燃料電池行業相關龍頭企業。

雄韜股份:公司在氫能產業鏈上已完成制氫、膜電極、燃料電池電堆、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整車運營等關鍵環節的卡位布局,旨在打造氫能產業平臺,整合和拓展氫能產業鏈的相關資源。

厚普股份:2017年9月,公司與武漢地質資源環境工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並就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應用和推廣項目建立戰略合作關係。

美錦能源:公司已對氫能領域進行全產業鏈布局。

南都電源:新源動力主要從事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及組件的研製生產,被國家授予「燃料電池及氫源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是目前國內燃料電池領域規模最大的企業。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

相關焦點

  • ...新能源汽車|氫燃料電池|氫能源|燃料電池|產業鏈|燃料電池汽車
    從2012年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划起,持續加強對於燃料電池汽車的戰略支持、產業引導以及財政扶持。自上海市發布第一個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規劃以來,各地政府密集出臺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規劃。根據北京最新發布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規劃,2023年前,力爭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3000輛、建成加氫站37座,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85億元;2025年前,力爭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再新建加氫站37座(共計74座),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24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我國電動汽車產業已形成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電動汽車市場規模全球位列第一位。
  • 「氫」與「青」產生了「化學反應」 上海青浦發布氫能及燃料電池...
    我國氫能源產品技術也得到快速提升,政府和企業投資熱情高漲。今年一季度,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超6000輛,已建成或在運營的加氫站共64座。  到2025年,營收突破140億元;建成具有國家級影響力的特色產業園區;重點培育龍頭企業5~10家,產業鏈基本完善;引進國家級的檢驗檢測機構和公共服務平臺1~2家;建成加氫站8座以上,力爭10座;氫能運營車輛不少於1000輛;在氫醫學、氫農學領域進行推廣示範應用。
  • 新能源氫燃料電池產業鏈
    其中,關於氫能與燃料電池,白皮書指出「部署可再生能源與氫能技術研究」「加速發展綠氫製取、儲運和應用等氫能產業鏈技術裝備,促進氫能燃料電池技術鏈、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發展」等。目前,各級地方政府藉此次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申報為契機,相繼發布了氫能產業發展規劃,期待國家層面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儘快出臺。
  • 上海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計劃:培育10家以上知名企業和獨角獸
    《計劃》提出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的實施目標為,到2023年,上海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實現「百站、千億、萬輛」總體目標,規劃加氫站接近100座並建成運行超過30座,加氫網絡全國最大,形成產出規模約1000億元,發展規模全國前列,推廣燃料電池汽車接近10000輛,應用規模全國領先;
  • 上海印發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規劃_易車網
    為加快推進上海市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引領產業轉型升級,打造世界級汽車產業中心,11月13日,上海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等六部委聯合印發了《上海市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實施計劃》(實施期限為2020-2023年)。
  • 新政促發展 氫燃料電池汽車駛入快車道
    截至2020年7月,我國累計推廣燃料電池汽車超過7200輛,建成加氫站約80座,社會投入資本明顯提高。但是,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產業仍面臨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缺失、企業創新能力不強、加氫設施建設難等突出問題。  在全球日益嚴峻的能源形勢與環保壓力驅動下,各國紛紛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汽車新能源化已經成為全球汽車行業發展的共識。
  • 突破氫燃料電池汽車四大瓶頸
    地方政府和企業積極探索氫能產業發展,形成了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等主要氫能產業集群,並逐漸輻射到周邊地區。在珠三角地區,佛山雲浮氫能產業園目前達到年產5000輛燃料電池汽車和2萬臺燃料電池電堆的產能,並基本完成產業鏈布局,產業集群效應初顯。長三角地區以上海為中心,江蘇如皋的「氫經濟示範城市」、浙江台州的「氫能小鎮」建設項目正在推進,安徽六安相關技術已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 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深度研究
    4.2 燃料電池核心技術產業鏈與領先企業產業鏈環節方面,氫燃料電池上遊包含電池組件和氫能兩大類,電池組件包括燃料電池電堆、空壓機、水泵、氫泵、儲氫器、加溼器等,其中電堆又包含為雙極板、電解質、催化劑、氣體擴散層。產業鏈中遊是燃料電池系統的組裝部分。
  • 全球氫燃料電池市場深度解析
    發展路線:2016 年 10 月,汽車工程年會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 路線圖》中指出,到 2020 年燃料電池汽車在公共服務領域的示範應用要 達到 5000 輛的規模;到 2025 年,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應用,規模 達到 5 萬輛;到 2030 年, 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大規模推廣應用,氫燃 料電池汽車規模超過1百萬輛。2019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加氫設施發展。
  • 燃料電池「十城千輛」方案出臺進入倒計時,概念股名單一覽
    來源:財聯社目前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申報已啟動,包括上海、北京、山東、山西等多地已明確申報或出臺申報方案。業內普遍預期,隨著申報工作的啟動,燃料電池「十城千輛」正式文件出臺已進入倒計時階段。9月13日,上汽正式宣布「氫戰略」,大通發布了量產級的燃料電池MPV大通EUNIQ7;9月8日,北京市經信局發布了《北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提出力爭2025年前累計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突破1萬輛;6月17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山東省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0-2030年)》,累計推廣燃料電池汽車1萬輛,燃料電池發動機產能達5萬臺、整車產能2萬輛。
  • 上海發布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實施計劃
    ,加氫網絡全國最大,形成產出規模約1000億元,發展規模全國前列,推廣燃料電池汽車接近10000輛,應用規模全國領先;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整體發展水平達到國際領先,關鍵技術實現自主掌握,創新產品推向全球市場,氫能基礎設施趨於完善,推廣應用規模持續擴大,核心競爭能力顯著提升,產業創新生態基本形成。
  • FCVC2020 || 「氫」風已來,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步入規模化發展新階段
    李駿指出,我國各地發布的氫能產業政策已經超過40個,一大批燃料電池產業化項目陸續建成,截至今年8月,累計有92家企業進入國家工信部的產品目錄公告,對應車型數量達到220款,主要聚焦於商用車領域。在推廣應用方面,我國已累計推廣燃料電池汽車超過7200輛,累計運行裡程接近1億公裡,共建成加氫站72座。
  • 韓國本土累計銷量突破萬輛 現代汽車氫燃料電池技術顯示硬實力
    據韓聯社報導消息稱,截至2020年10月底,現代汽車氫燃料電池車NEXO自2018年上市以來,在韓國本土累計銷量突破了10,000輛大關,成為全球首款在單一國家銷量過萬的氫燃料電池車型。其中,2018年NEXO銷售727輛、2019年售出4,194輛、2020年1-10月售出5079輛。
  • 上海:重點支持上汽集團成為國內領先的燃料電池乘用車製造龍頭企業
    劃重點: 1到2025年,上海成為全球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高地,建成運行超過70座加氫站,推廣應用燃料電池汽車達到萬輛級規模以上。
  • 【研報掘金】氫能源蓄勢待發 重點關注氫站與燃料電池兩大核心
    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因產業周期而受疫情影響有限,車用市場蓄勢待發,非車用市場多點開花,政策預期亦向好,料2020年向上態勢不變。機構指出,備受矚目的氫能源兼具多重優勢,建議重點關注前端加氫站與後端燃料電池系統兩大核心環節。  核心邏輯  1、  備受矚目的氫能源兼具多重優勢。
  • 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申報截止,「以獎代補」政策驅動力已然釋放
    根據《計劃》,到2023年,上海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要實現「百站、千億、萬輛」總體目標,規劃加氫站接近100座並建成運行超過30座,加氫網絡全國最大,形成產出規模約1000億元,發展規模全國前列,推廣燃料電池汽車接近1萬輛,應用規模全國領先。
  • 這家外資企業將在華推廣4000輛燃料電池卡車
    與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舜華新能源系統有限公司、上海融和電科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合作,同時計劃至2025年在長三角地區推廣3,000輛氫燃料電池卡車;與中國鋼研集團,河鋼集團合作,同時計劃至2025年向京津冀地區推廣1,000輛氫燃料電池卡車;同時,現代汽車還將以成功進軍歐洲為踏板,在中國推出氫燃料電池重卡。
  • 燃料電池汽車版「十城千輛」 特點解讀
    一來全國各地資源分布不均,二來各地技術發展參差不齊,三是推廣成本高,國家和地方政府財力有限。因此,對於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目前的布局不宜在全國「遍地開花「;而是優先在氫能區位優、市場容量大、財政實力強的優質區域呈集群化發展,採用集中「優勢資源、重點突破」的策略。從《通知》的表述來看,屬於燃料電池的「十城千輛」產業化示範項目有望落地。
  • 【杜科新材料•聚焦】2021年中國氫能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十大...
    另一方面,受疫情和國家補貼政策調整影響,燃料電池汽車銷量遇冷:今年1-11月份國內燃料電池汽車累計銷量為1288輛(交強險數據),同比下降19.5%。由於2020年氫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名單未公布,中央獎勵政策還未落地,預計12月份氫燃料電池汽車難以出現集中放量現象,2020年全年燃料電池汽車銷量大概率在1500輛以內,相比2019年的3018輛明顯下滑。
  • 上海:2023年燃料電池汽車實現「百站、千億、萬輛」的總體目標
    《實施計劃》稱,燃料電池汽車是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方向,是打響「上海製造」品牌的重要載體。根據《實施計劃》,到2023年,上海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實現「百站、千億、萬輛」總體目標,規劃加氫站接近100座並建成運行超過30座,加氫網絡全國最大,形成產出規模約1000億元,發展規模全國前列,推廣燃料電池汽車接近10000輛,應用規模全國領先;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整體發展水平達到國際領先,關鍵技術實現自主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