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由地外隕石打造的「天外神劍」橫空出世,助中華文化爭鋒天下

2021-01-08 網易

  "倚天屠龍劍重出江湖,腥風血雨中爭鋒天下"!這是金庸大師筆下的倚天屠龍劍。

  

  

  如今,一把宇宙合金鍛造而成的"天外神劍"橫出江湖,雖不像倚天屠龍劍那樣能毀滅蒼生,但與世爭鋒的文化鋒芒卻光耀華夏。

  有人將一塊神秘的天外隕石打造成了一件絕世罕見的宇宙級寶劍,之所以說是宇宙級,是因為沒有人知道它的前身來自哪個星系,不過光憑著它是天外來客的神秘身份就足矣號令"江湖"了!

  這把神奇的寶劍不但削鐵如泥霸氣四射,而且還帶著一股濃濃的中國文化氣息驚現江湖!在中國它是一把獨一無二的"天外神劍"。

  

  「天外神劍」隕鐵劍

  到底是一把什麼樣的"天外神劍"驚豔世人震驚"江湖"呢?

  小編帶大家去挖掘這把"天外神劍"出世的前前後後的真實故事。

  (一)古人在3000多年前就掌握了使用天外隕石打造兵器的技術

  在進入故事前先為大家小科普下隕石,隕石在地球以外可以說無處不在,它們實際上是一些小行星或小行星的碎塊,飄蕩遊弋在宇宙中。這類地球以外的巖石富含很多稀有金屬,有的含金屬成分較高有的較低,在它們進入地球大氣層時由於高速下墜跟空氣產生摩擦,外部密度較小的非金屬成分在高溫摩擦中燃燒或分解掉,等落到地面時隕石本身就發生了質量上的變化。

  

  隕石

  

  

  

  

  

  鐵在地球上是分布最多的金屬,但在隕石中就不一定了,換句話說隕石本身就是稀有物件,當然也不是所有的隕石都可以拿來鑄劍,只有含鐵量非常高的隕石才行。

  其實運用天外隕石鑄造兵器的例子,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就有了,古人在那時就掌握了用青銅和隕鐵石鍛造兵器的技術了。

  1972年考古學家在河北省藁城發現了一件商代的鐵刃銅鉞(武器),銅鉞的刀刃部分就是鑲嵌了一塊地道的天外隕鐵石,雖然過去了3000多年,該武器仍然鋒利無比。

  

  1972出土的鐵刃銅鉞

  在史料中記載人類歷史上最早所使用的鐵就是隕鐵,但在實際使用中卻很稀少,這可能是因為隕石在自然界中發現甚少,或者是冶煉工藝很難掌握,所以在歷史上使用的頻率很低,一直到了鐵器時代依然如此。

  不過武俠小說中的"玄鐵劍"並非空穴來風,據《越絕書》記載,春秋戰國時期的著名鑄劍大師歐冶子巡遊全國後,跑到了今天的浙江龍泉一帶,為當時的楚王花費了2年時間打造出了"龍淵劍"、"太阿劍"和"工布劍"3把曠世奇器,據說劍身韌性十足劍鋒削鐵如泥,可纏在腰間當做褲腰帶,抽出時劍身挺拔筆直而殺氣騰騰。

  

  

  雖說歐冶子的3把神劍並未在考古發掘中出現,但根據記載描述可以肯定的說,歐冶子的鑄劍技術和工藝絕非浪得虛名,據說當時的楚王見後大喜過望,這應該是對其存在的最有力的肯定。

  至於說歐冶子在3把神劍中有沒有使用天外隕石,我們還無從考究,不過接下來的這把"天外神劍"反而也跟浙江龍泉有關,也就是說這把神器也出自浙江龍泉的鑄劍聖地。

  (二)"天外神劍"的"投胎還魂"離不開一個關鍵的人物

  天外神劍的"投胎還魂"源於此人的一次意外,此人就是北京天文館的工程師張寶林,他是一個狂熱的隕石收藏者,在一次去日本參加一個隕石學術研討會時,他因為一個特殊的發現從而觸動了心弦,萌發了用隕石打造一把"天外神劍"的設想。

  是一個什麼樣的發現讓他心血來潮呢?

  

  南丹隕鐵

  原來一個參加學術會的日本人,用隕石鑄造出了一把一尺多長的隕石劍,由於稀有作為尊貴的象徵,只允許有身份有地位的日本人可以參觀其容姿,外國人不允許參觀,為此張寶林感觸頗深,於是萌發了用隕石造劍的想法。

  張寶林多年來收藏了大量的各類隕石,除了科研之外還有不少剩餘,他想藉此打造出一把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古樸樣式的寶劍,把豐富的中國文化色彩和元素添加到其中,成為一把有中國特色的"天外神劍"。

  鑑於隕石材料的稀有和珍貴,老張為此操碎了心,他先確定了劍的外型風格的設計問題,然後到處尋找鑄劍大師的蹤跡。他深知這個問題的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因為現實中既沒有現成的鑄造工藝參考也沒有成熟的隕石冶煉技術,除非找到一個身懷絕技經驗豐富的鑄劍大師才可勝任。

  

  他走遍了北京各個工藝品市場,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有了重大發現,在一家賣劍的商鋪中他發現了"真貨",一把做工精湛材質上等的古樸風格的劍出現在了他的眼中,順著源頭信息他找到了浙江龍泉縣的鑄劍師鄭國榮。

  (三)"天外神劍"得由鑄劍聖地之稱的浙江龍泉來孕育

  浙江龍泉是馳名中外的鑄劍之鄉,相傳春秋戰國時期的歐冶子就是在龍泉一帶為楚王打造了3把曠世奇劍,今天的龍泉人依然將歐冶子視為自己的祖師爺,將其畫像供奉在廳堂。

  到這裡我們就不免自然而然的產生了一個問題,為什麼龍泉人的祖師爺歐冶子會選擇浙江龍泉作為鑄劍之地呢?

  

  被供奉廳堂的歐冶子圖畫

  原來龍泉一帶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當地草鐵,尤其在大雨過後,用磁鐵在被雨水衝下山的泥土中居然能吸附出很多的鐵砂,這種鐵砂被當地人收集後用來鑄劍,其韌性十足鋒利無比,比其它的鐵硬度和強度都要高很多。

  

  草鐵

  還有一個較為特別的原因就是,龍泉人打鐵所用的蘸火水水質獨特,經過幾十道鍛打工藝的草鐵在蘸火處理後,金屬變得極其堅韌抗磨,打造出來的劍鋒利無比。

  當年歐冶子蘸火所用的水來自龍泉七星古井,這口井在現代依然成為打鐵人的"神水",除了水質不同之外,相傳歐冶子還發現了龍泉一帶磨刀石的與眾不同。

  

  龍泉七星古井

  

  張寶林找到的鑄劍大師是古越劍鋪的鄭國榮,鄭師傅的鑄劍鋪一直保持著傳統的鑄劍工藝,簡樸而又忙碌的車間裡熱火朝天,叮叮噹噹的打鐵聲和打磨聲不絕於耳。

  明白了張寶林來路的鄭師傅犯愁了,一來這玩意從未接觸過,不知道採用哪種冶煉方式來熔化它,二來隕石比較珍貴不說,萬一出了差錯自己幾十年的鑄劍英名就沒了,三來隕石鑄劍也不是是個人都能摸到的,錯失了機會反而會感到遺憾。

  不過最後鄭師傅有言在先決心一試,但不能保證這玩意百分之百的成功。

  看來鄭師傅還是有相當的底氣來應對的,他可不想枉費龍泉作為鑄劍聖地的盛名,既然敢接這個瓷器活,就說明有很高超的金剛鑽,說幹就幹。

  

  鄭國榮的鑄劍車間

  

  

  鄭師傅在犯愁中思量著如何應對隕石,該採用哪種方式將隕石熔化呢?

  鄭師傅決定先採用傳統的冶煉方式,將隕石直接埋在熔爐裡熔煉,先看看這玩意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反應。

  (四)天外來客的隕石不願意接受地球科技文明的馴服

  根據以往的經驗,當火苗的顏色告訴鄭師傅已經達到了約700度的時候,十分鐘不到就發生了意外,"砰"的一聲巨響隕石炸膛了,火花四濺的碎石塊飛出爐膛,差一點傷到了人。

  這可不是個好現象,鄭師傅趕快拿起電話打給北京的張寶林,告訴老張隕石馴服不了炸膛了,老張感到不可思議,這絕不是之前意想得到的問題。

  老張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後才明白,原來不是所有的隕石都可以冶煉鑄劍,必須要內外含鐵量極高的隕石才行,有些隕石因為外表燃燒掉了雜質,成為一個堅固的鐵殼,內部因為硫化物雜質較多,所以會在爐膛中因為受熱不均勻產生爆炸。

  

  隕石爆炸場景

  老張拿出了有500年歷史的"南丹隕鐵",這類隕石一來自己收藏的數量比較豐盛科研價值較低,二來含鐵量是他所有隕石中最高的,雖然存放時間較長,但能使用的概率應該是最高的。

  "南丹隕鐵"落地時間是在明朝正德11年,也就是公元1516年6月落地於廣西南丹地區,因此而得名。

  鄭師傅把更換的"南丹隕鐵"還是按照之前投石問路的辦法,直接扔進爐膛裡熔化,這次意想不到的問題又發生了。

  這次雖然沒有發生爆炸,但比發生爆炸更讓人感到驚恐。

  

  在煉爐中容易爆炸的隕石

  幾塊隕鐵投進爐膛幾個小時後,仍然不見有熔化的跡象,僅僅是表面產生了一點點微紅色,讓風機把火力加大到最大依然如此,鄭師傅意識到自己遇到了"勁敵",自己多年的打鐵經驗告訴他,採用傳統對付地球鐵的方法恐怕要失效了。

  普通的鐵在土製煉爐700多度的環境下十幾分鐘後就會變得很柔軟,但這幾塊神秘天外來客熔煉了幾個小時卻是幾乎毫無反應,是隕鐵的硬度太大還是要求的溫度不夠高呢?

  鄭師傅就是鄭師傅,當然還有更好的方案,他隨後將爐膛裡的煤改換成了釋放熱量更高的焦炭,同時也加大了風機力度將爐溫提高到極點,理論上土製煉爐的焦炭也能燒到1000度以上,但詭異的是幾小時過去了,這幾塊隕鐵仍然是沒有熔化的跡象。

  

  

  這次鄭師傅真的皺起了眉頭,他此時才明白什麼叫真金不怕火煉。

  鄭師傅仍然無法在冶煉爐中馴服天外隕石,難道這神秘的天外來客真得要把人類的科技文明杜絕於千裡之外?

  鄭師傅不甘心讓自己的名聲為此受損,當然也沒法向客戶交代,困惑中的他想到了祖傳下來的煉鐵秘方。

  

  熔化鍛打中的隕鐵

  (五)宇宙合金的"天外神劍"橫空出世

  在冶煉的過程中,鄭師傅將石灰水、稻草灰及酸性比較強的米粉等材料加進冶煉工藝中,才漸漸地將隕鐵熔化。這些秘方是很重要的冶煉催化劑,堅硬的隕鐵在高溫下慢慢地熔化,在一次次不斷的鍛打中去除了雜質增強了韌性。

  最終這把"天外神劍"的模胚在緩慢地加工過程中成型,然後進入精細加工階段,打磨、開刃、刻字、組合劍柄、裝飾等。

  

  配製熔鐵催化劑

  

  根據張寶林的授意,一把三國時期風格的"天外神劍"終於橫空出世,劍長不足一米和一千克,劍身寬7cm,由一塊重10千克的"南丹隕鐵"錘鍊而出,最引人矚目的地方是劍身自帶的隕鐵自然紋路,猶如意外發現於外星文明中的圖案圖騰。

  這把使用宇宙合金製作的"天外神劍",製作工藝巧奪天工,紫檀木做成的劍鞘和劍柄,顯得極其典雅而尊貴,整把劍形似曹丕的百闢寶劍(追風劍),寶劍出鞘寒光凜凜氣勢如虹,鋒芒如流星削鐵無聲。

  

  隕鐵劍的自然花紋

  

  出鞘的隕鐵劍

  

  隕鐵劍的刻字

  "天外神劍"雖不像科幻電影中的託爾戰錘,使用中子星的能量和材質鍛造,但宇宙合金的硬度和強度的確超過了地球上普通的鐵,這把劍的存在就在於,不強調它的實用性,只在乎它對中華文明的文化價值體現和傳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匯說天下]研究證實埃及法老匕首由隕石打造
    [匯說天下]研究證實埃及法老匕首由隕石打造 研究證實埃及法老匕首由隕石打造。
  • 《超能英雄聯盟》橫空出世 搞笑英雄誰與爭鋒?
    原標題:《超能英雄聯盟》橫空出世 搞笑英雄誰與爭鋒?    由北京老槍影業、國影智翼(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上海亞洲電視藝術中心聯合出品,由北京華夏映畫傳媒有限公司後期製作,以某網絡視頻為平臺播出的爆笑科幻喜劇即將在愛奇藝播出!
  • 隕石:天外的來客
    事實上,這些天外「不速之客」對我們地球的影響,確實有著不少的淵源。  史料中的隕石記載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最系統地觀測與記載隕石的國家。  一本名叫《竹書紀年》的書上寫道:「帝禹夏氏八年六月,雨金於夏邑」,這則關於公元前2133年隕落在山西夏縣附近的鐵隕石雨記載,是世界上第一次關於隕石雨的文字。
  • 埃及法老匕首揭秘:天外隕石打造
    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新聞網6月1日報導,研究證實,在埃及法老圖坦卡蒙(Tutankhamun)陵墓中一把陪葬匕首是用隕石打造的。該研究所採用的技術是X射線螢光分析,原理是根據高能X射線轟擊時發出的X射線光的特徵來識別元素種類,然後,他們將刀片的元素構成和11種金屬隕石進行了比對,發現二者十分相似。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Howard Carter)在發現埃及法老墓3年之後,於1925年發現了這把匕首。
  • 天外「隕石」墜落,上千收藏者尋寶者「爆炒」單顆5萬
    小時候,作為一個男孩子,大致有兩種夢想,一種是當個軍人,跨馬遊街,另一種是長大了點,看了各種武俠小說,就想自己是個俠客,路見不平,浪跡天涯,當然想當將軍就要有好的戰馬,想做俠客就要有好的兵器,在武俠小說裡,各種神兵利器一般都是由一種外來物質打造的,這種物質一般都是「天外隕鐵」「玄鐵
  • 天上真的掉餡餅 來自天外的財富隕石
    這件珍貴的隕石從玻璃器皿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來,輕輕地放下,「這是迄今為止國內降落地點與人相距最近的一塊隕石標本,6月18日被成功收集到北京天文館,距其降落著地僅22天。」這個裂為三塊的隕石標本,最大的一塊比饅頭稍大,最小的一塊只有指甲大小,表面裹著一層約1毫米厚的黑色熔殼,隱約可見星星點點的金屬閃光點,用手掂一掂,感覺比普通的石塊要沉一些。
  • 鑄劍師用隕鐵打造"中華神劍"
    核心提示:鄭國榮是浙江龍泉市鑄劍名家,2006年夏天,一位山西商人慕名而來,請求鄭師傅為他鑄一把隕鐵寶劍,取名「中華神劍」,打算捐給奧運會。鄭師傅花了兩年時間終於把劍鑄成。該劍劍鞘用上等檀木製成,外飾由純銀騰龍、寶石等組成。
  • 遨遊海上《怒海爭鋒》打造專屬寶船
    在網頁遊戲《怒海爭鋒》中馳騁於大海之上,穿梭於港口之間,領略無限的大海之美……相信這是所有航海迷們所期待的最愜意的事情之一!覺得在《怒海爭鋒》所營造的中世紀航海之旅還不夠過癮嗎?想成為一名真正的水手徵服神秘的大海嗎?想親手打造屬於自己的戰船嗎?《怒海爭鋒》給你這個機會!
  • 視頻|臨淄隕石展:近距離探訪「天外來客」
    近日,由淄博市隕石愛好者協會主辦,淄博市隕石愛好者協會臨淄分會承辦的臨淄齊國商城隕石展在臨淄開幕。現場星光璀璨,一千多顆「天外來客」集中亮相,它們中既有超級大塊頭,又有微型小顆粒,每一顆隕石都獨一無二。
  • 神聖的天外來客:六塊帶有宗教崇拜色彩隕石(圖)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遙遠的古代,隕星帶著炫目的光芒劃破天幕,在落地的一剎那發出雷鳴般的響聲,再伴以山搖地動的震撼,這時,我們的祖先們就會很自然地把這些「天外來客」當成「超自然現象」,認為它們擁有「偉大的力量」。
  • "天外來客"隕石:每年落到地球上達幾百萬噸
    事實上,這些天外「不速之客」對我們地球的影響,確實有著不少的淵源。   史料中的隕石記載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最系統地觀測與記載隕石的國家。   一本名叫《竹書紀年》的書上寫道:「帝禹夏氏八年六月,雨金於夏邑」,這則關於公元前2133年隕落在山西夏縣附近的鐵隕石雨記載,是世界上第一次關於隕石雨的文字。
  • 2019世界精品隕石聯展:60件「天外來客」降臨山西
    它們,就是被稱為「天外來客」的隕石。8月6日上午,60件「天外來客」來到山西。為更好地普及隕石知識,挖掘與提升隕石文化內涵,當天上午,「天外來客——2019世界精品隕石聯展」在山西地質博物館拉開帷幕。開幕式後,山西晚報·文博山西講壇和山西地質博物館·地博科普講堂還聯合舉辦了科普講座「天外來客群英譜——解讀隕石精品展」。
  • 範偉打天下隕石風暴是什麼?隕石風暴玩法介紹
    範偉打天下隕石風暴多少級參加 範偉打天下隕石風暴怎麼玩 範偉打天下隕石風暴獎勵是什麼 範偉打天下隕石風暴是11月25日更新之後新出的一個時段活動。天降福利,天降飛彈降臨長安城,化神蒙面俠哥,採集飛彈,獲取海量經驗和道具。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看看範偉打天下隕石風暴的介紹。
  • 天外來客,隕石的秘密
    作為獨特的天外來客,每年都有大量的隕石。降臨到地球表面。在大多數的隕石,這一層是黑色的(一些無球粒隕石的熔殼可能是非常明亮的色彩)。它的外表裹著一層黑色或褐色的1毫米厚的氧化層,叫熔殼。在1986-87年,一組在利比亞東南方約100千米(62英裡)的多羅沙漠安裝探勘石油地震站網的德國團隊,在平原上發現了65顆隕石。
  • 中華文化與水的哲學
    先民們因對水的崇拜,繼而在思維中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將水的認識納入思維方式和思想體系之中。《尚書.禹貢》中記載,古代大禹治水時,把"天下"分為九州,《說文解字》曰:「水中可居曰州。」自隋煬帝楊廣開始修建的大運河,成為中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對中國軍事,交通、經濟和文化的繁榮與發展都起過重要的作用。中華文化的早期發展史,也就是一部壯美的"河流文明"發展史。餘秋雨先生就總結道,「中華文化從根本上說,是大河文明」。
  • 動畫科普 天外來客——隕石
    來自星星的你在古老的歷史長河中,人們往往把隕石當作聖物。比如,古羅馬人把隕石當作神的使者,他們在隕石墜落的地方蓋起鐘樓來供奉。匈牙利人則把隕石抬進教堂,用鏈子把它鎖起來,以防這個「神的禮物」飛回天上。那麼,這位天外來客「隕石」是怎樣形成的?為何會來到地球?隕石與人類又有何關係呢?帶著一系列的問題讓我們一起去探尋真理,解開謎底吧!隕石,是地球以外未燃盡的宇宙流星脫離原有運行軌道或呈碎塊飛快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石質、鐵質或是石鐵混合物質,也稱「隕星」。
  • 天外貴客玻璃隕石
    玻璃隕石,是隕石中的一種。關於其形成民間有兩種假說最為接近事實,地球起源說中的火山噴發說、衝擊變質說,月球起源說中火山噴發說、衝擊變質說。根據美國科研局最新消息,可能性最大的是玻璃隕石是巨大的隕石或彗核撞擊地球,使地球表層巖石熔融高速濺出坑外急速冷卻而成。或者是玻璃隕石是從宇宙空間降落到地球大氣層的 玻璃雨形成的。
  • 天外飛石——鎳鐵隕石
    到底是什麼讓隕石如此身價不菲的呢?通俗來說,從天上掉下來的所有石頭都可稱為隕石。正是這些隕石記錄著太陽系天體形成演化的信息,成為太陽系成長的宇宙「化石」標本。該藏品已收入博鑑藏品庫,更多諮詢請撥打全國免費熱線400-077-5822人類對地球深處的秘密知之甚少。
  • 插畫故事:天外來客——隕石
    ,被認為代表了太陽系形成時殘餘的碎片,這類隕石通常含有有機質。Ⅱ》一書的描述,只有大約8%的隕石屬於鐵隕石和石鐵隕石。公眾的熱情和「隕石獵人」的存在促進了隕石科研,有許多熱切的收藏者會付出大量金錢來搜集稀有的隕石標本,但炒熱的價格也導致作假泛濫
  • 君子譯成gentleman不合適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有了準確翻譯
    2017年5月18日訊,「小心地(dì)滑」被翻譯成slip carefully(小心地(de)滑)、「四喜丸子」被翻譯成four glad meat balls(四個高興的肉糰子)……像這些讓人啼笑皆非的雷人英譯,出現在日常生活裡可能還只是鬧笑話出洋相,但不準確的翻譯如果出現在中華經典外譯本中,就可能會造成外國讀者對中國文化的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