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熱係數和導熱係數有什麼區別?
傳熱係數和導熱係數有什麼區別?我看單位只差一個平方!那位能準確的定義一下兩者?
區別你可以通過定義看出來:
傳熱係數以往稱總傳熱係數。國家現行標準規範統一定名為傳熱係數。傳熱係數K值,是指在穩定傳熱條件下,圍護結構兩側空氣溫差為1度(K, ℃),1小時內通過1平方米麵積傳遞的熱量,單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處K可用℃代替)。
導熱係數是指在穩定傳熱條件下,1m厚的材料,兩側表面的溫差為1度(K,℃),在1小時內,通過1平方米麵積傳遞的熱量,單位為瓦/米度(W/mK,此處為K可用℃代替)。導熱係數與材料的組成結構、密度、含水率、溫度等因素有關。非晶體結構、密度較低的材料,導熱係數較小。 材料的含水率、溫度較低時,導熱係數較小。通常把導熱係數較低的材料稱為保溫材料,而把導熱係數在0.05瓦/米度以下的材料稱為高效保溫材料

傳熱係數
thermal conductivity 又稱傳熱總係數,是傳熱過程方程式中的一個比例係數,表示固體壁兩邊的流體間傳熱的數值。傳熱現象將傳導、對流和輻射3種基本方式一併考慮。傳熱係數其值是當兩邊流體間的溫度差為1℃時,在單位時間(1小時)內,每單位壁面(1m2)所通過的熱量(kJ),單位為kJ/(m2.h·K)。傳熱係數愈大,傳熱效率愈高。 《安全工程大辭典》(1995年11月 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
導熱係數:在穩態條件下,1m厚的物體,兩側表面溫差為1℃,1h內通過1m2面積傳遞的熱量;
傳熱係數:在穩態條件下,圍護結構兩側空氣溫差為1℃(1K),1h內通過1m2面積傳遞的熱量;
K值只有經試驗確定,試驗方法上有計算公式
熱流係數應該就是兩側溫差為1K單位時間內通過的熱量
什麼是熱傳導?熱傳導是什麼意思?
熱傳導:熱量總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到溫度低的物體,這個過程叫做熱傳導。熱傳導是熱傳遞的三種(熱對流、熱傳導、熱輻射)方式之一。熱傳導 是固體中熱傳遞的主要方式。在氣體或液體中,熱傳導過程往往和對流同時發生。讓一塊熱的鐵塊和一塊冷的鐵塊接觸,熱的鐵塊會逐漸變冷,冷的 鐵塊會逐漸變熱,直到兩者溫度相同為止,這是熱傳導的原故。各種物質的熱傳導性能不同,一般金屬都是熱的良導體,玻璃、木材、棉毛製品、羽 毛、毛皮以及液體和氣體都是熱的不良導體,石棉的熱傳導性能極差,常作為絕熱材料。 熱傳導只在兩種物體相接觸並且有溫度差時才能進行。
熱對流:熱傳遞三種方式(熱對流、熱傳導、熱輻射)之一。依靠流體(液體、氣體)體身流動而實現傳熱的過程稱為熱對流,簡稱對流。對流可分 自然對流和強迫對流兩種。自然對流往往自然發生,是由於溫度不均勻而引起的。強迫對流是由於外界的影響對流體攪拌而形成的。例如冬天室內取 暖設備是靠室內空氣自然對流來傳熱的。暖氣放在窗下,熱空氣向上,冷空氣向下,形熱對流,使室內空氣變暖。
熱輻射:物體因自身的溫度而具有向外發射能量的本領,這種熱傳遞的方式叫做熱輻射。熱輻射雖然也是熱傳遞的一種方式,但它和熱傳導、對流不 同。它能不依靠媒質把熱量直接從一個系統傳給另一系統。熱輻射以電磁輻射的形式發出能量,溫度越高,輻射越強。輻射的波長分布情況也隨溫度 而變,如溫度較低時,主要以不可見的紅外光進行輻射,在500℃以至更高的溫度時,則順次發射可見光以至紫外輻射。熱輻射是遠距離傳熱的主要 方式,如太陽的熱量就是以熱輻射的形式,經過宇宙空間再傳給地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