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美——王啟才美術作品欣賞

2021-01-09 瀟湘晨報

王啟才,中國大風堂畫學會理事,黑龍江省工藝美術大師,齊齊哈爾市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上海吳昌碩紀念館畫家,青城畫院畫家。先後就讀廈門工藝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畫理論與創作高研班。

1995年,創作「世界大溼地中國鶴家鄉」紀念雕塑永久矗立在扎龍國家級保護區。

2006年,應廈門市政府之約為華僑領袖「孫丙炎」創作雕像,被新加坡政府收藏。

2011年,作品《盛世和平》獲第三屆中國美術陶瓷技藝大賽銀獎。

2013年,山水畫入選國際「牙山藝術展」並獲獎。

2013年,依照齊齊哈爾市名人檔案徵集規定,個人資料和作品,被齊齊哈爾市檔案局(館)收藏。

2014年,作品《祥和龍江》獲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金鳳凰」創新產品設計大賽銀獎。

2015年,被授予齊齊哈爾文藝·神鶴獎「德藝雙馨文藝家」榮譽稱號。

2015年,作品《清江雲鎖半遮風》入選首屆都江堰「古堰清風」廉政書畫作品展。

2019年,作品《華夏盛世》被上海吳昌碩紀念館收藏。

供稿:齊齊哈爾市美術家協會

來源:齊齊哈爾文藝

【來源:齊齊哈爾文旅】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遨遊藝術海洋 享受創意之美——少華街小學一二年級美術作品欣賞
    少華街小學一、二年級的美術老師族豔慧在線上開發推送了豐富的美術網絡課程,帶領可愛的孩子們在美妙的藝術海洋裡遨遊。孩子們非常喜愛美術課,他們專注的樣子,滿足的表情,富有創意的作品,讓大家體會到生命蓬勃生長的感覺,現在孩子們已經回到學校學習了,我們欣賞一下他們居家期間創作的部分作品吧!
  • 【中雕協】2017屆西南大學美術學院畢業作品欣賞——雕塑系
    :西南大學美術學院名稱經歷了多次更名:1950年美術學院最初的名稱為西南師範學院美工系,主要以培養美術工藝師資為目標;1952年更名為圖畫系,1952年招收五年製圖畫科;從1957年起改為單專業,並繼續沿用圖畫系這一名稱;1963年更名為美術漢語言文學系;後來更名為西南師範學院美術系,1994年10月更名為西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2005年7月原西南師範大學和原西南農業大學合併組建為西南大學,前西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隨之更名為西南大學美術學院
  • 克洛維斯·弗朗索瓦·奧古斯特·迪迪埃 美術作品欣賞
    美術作品:三代人_Three Generations-克洛維斯·弗朗索瓦·奧古斯特·迪迪埃美術作品作者:克洛維斯·弗朗索瓦·奧古斯特·迪迪埃(Clovis-Francois-Auguste Didier)
  • 雲淡風輕——高薦 山水畫作品欣賞
    對於中國畫而言,畫家為物象傳神,要忠實描寫觀察對象,窮盡物理,就首先必須「格物」,「格物」之後才能「致知」,這個「知」是物之體貌,也是畫家心源所在。「格物」是面對自然和傳統,有一種細緻入微的觀察和表現,它不是為了刻畫而刻畫,而是講求傳神、富有生趣的表達。通過格物、致知、乃至進一步對生命與自然思考和體悟,從而在創作上達到傳統、生活、心源三位一體,才能進入到更高的藝術境界。
  • 美術、圖像和視覺文化:如何定義「藝術作品」?
    我們常常把藝術作品,稱之為「美術作品」,或者通稱之為「美術」。實際上「美術」這個詞,是一個非常新鮮的詞彙。為什麼說它新鮮呢?是因為中國自古以來就沒有所謂的「美術」。「美術」這一詞從學術歷史意義上來考證的話,它是近代的舶來品。
  • 宣和藝術院畫家石蕊老師作品欣賞
    尤其喜歡大寫意展示出荷花清幽之美,經常利用工作餘暇,在水墨丹青的世界裡摸索、歷練,尋找神韻、色彩、水墨所組成自己的思想,享受著筆墨韻味帶來的歡暢時光。擅長畫大寫意花鳥作品多次參展活動好評。作品曾多次參加中央國家機關書畫展、西城美術作品展並獲獎;在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報多次發表作品。
  • 靜物畫:荷蘭畫家蒙德裡安-靜物美術作品欣賞
    他還認為藝術應根本脫離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現抽象精神為目的,追求人與神統一的絕對境界,也就是現在我們熟知的「純粹抽象」。彼埃·蒙德裡安早期靜物畫作品靜物美術作品一:百合花靜物美術作品二:菊花靜物美術作品三:兩朵菊花靜物美術作品四:花瓶裡的海葵
  • 首屆全國少兒美術作品展作品欣賞 第二十四輯
    配圖來源於首屆全國少兒美術作品展入選作品如需使用,請與我們聯繫,微信號:chinamyart01作品描述:我的家鄉在遙遠的北方,那裡的冬天雪會下得很大,將漂亮的房頂蓋上雪白的一層,像被子一樣暖和,那裡的家也會像被子裡一樣溫馨
  • 場景人物畫:海灘、雪地、畫室-貝洛斯 美術作品欣賞
    美術作品名稱:黃昏星組(Evening Group) 美術作品作者:喬治·韋斯利·貝洛斯(George Wesley Bellows) 美術原作收藏國家:美國 原作收藏方所在城市:美國羅切斯特,紐約(Rochester, New York) 原作收藏方:羅切斯特大學紀念藝術館 藝術家創作時間
  • 清真寄毫楮 逸興見襟胸——梁永琳書畫作品欣賞
    組織機構主辦單位:北京觀復美術院承辦單位:觀復美術館學術主持:劉龍庭(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展標題字:範迪安(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參展畫家(按年齡排序):胡博綜 沈風濤 王西京 李榮海 唐明珍 楊對於中國畫而言,畫家為物象傳神,要忠實描寫觀察對象,窮盡物理,就首先必須「格物」,「格物」之後才能「致知」,這個「知」是物之體貌,也是畫家心源所在。「格物」是面對自然和傳統,有一種細緻入微的觀察和表現,它不是為了刻畫而刻畫,而是講求傳神、富有生趣的表達。通過格物、致知、乃至進一步對生命與自然思考和體悟,從而在創作上達到傳統、生活、心源三位一體,才能進入到更高的藝術境界。
  • 著名畫家劉進全 熊貓系列作品欣賞
    多次舉辦個人作品展覽;2012年前往馬來西亞出席由(北京東方藝術機構)主辦的大型展覽,獲得《大紅花獎》,並接受英國大英美術出版社採訪。隨後拜訪了新中國第一代偉人肖像油畫畫家王其智老先生,得到了王老充分的肯定與指點,同年12月作品在北京翰海拍賣。熊貓作品(安安和阿靈)23萬成交,2014年劉進全創作作品《雙嬉圖》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展,天津美術展覽。2015受邀由馬來西亞政府及國家動物園主辦(中國熊貓大師劉進全個人展)由馬來西亞首相夫人羅斯瑪赫曼蘇爾開幕及頒發最高榮譽(熊貓大師獎項)。
  • 傅雲石國畫經典作品欣賞
    細節細膩獨到,畫面真實而富有動態之美。如斯美景的創作者便是畫家——傅雲石。江西新餘人(傅抱石故裡),自幼酷愛美術,傅抱石再傳弟子,進修於清華美院國畫研修班。江西省美術員協會會員。中國畫的靈魂在於筆墨。藝術家傅雲石先生出生於傅抱石先生故裡,小的時候不喜歡和別的小朋友打打鬧鬧,只鍾情於繪畫,興趣來了便拿起原子筆隨處塗鴉,課桌上課本上甚至自己的衣服上,只要能畫上圖案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童年的「墨寶」。
  • 因美而綻放的熱帶植物——周鐵利作品將亮相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
    其作品雄奇蒼茫,氣韻生動,意味深長。周鐵利中西兼攻,表現手法多樣,構圖新穎獨特,筆墨本體得到延伸,有攝人心魄的震撼力。生命·陽光之六 油畫 100x80cm 2020年 周鐵利周鐵利的油畫作品,探索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顯現出一種具有當代性精神品質在抒情寫意中所感受的真實。
  • 朱梅中國畫作品欣賞
    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中國金融美協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安徽新媒體集團藝術顧問,中安書畫網學術顧問,宿州市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黃淮海美術家協會副主席。2013年,獲埇橋區政府優秀藝術家特殊貢獻獎;2014年,獲宿州市政府首屆文藝獎二等獎;2017年,獲宿州市政府第二屆文藝獎一等獎,2018年獲中國金融美協"年度人物"。
  • 德國自然攝影協會2020自然攝影比賽獲獎作品欣賞
    德國自然攝影協會日前宣布了2020自然攝影比賽的獲獎作品,這些照片的美令人震撼。一起來欣賞。Winner, Other Animals. Danger In The Mud.
  • 率真散逸 樸拙自然 ——程崇正書法作品欣賞
    現任開封市文聯黨組書記,開封市書法家協會主席,河南大學宋文化研究院副院長,河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名城聯誼會常務理事,中國書協會員,《大觀·書畫家》雜誌編委會主任,《民國書法》叢書編委,其書法作品曾赴日本、加拿大、泰國、印尼、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國家和地區交流展出。其大篆,真率散逸;其行楷,樸拙自然。出版有《程崇正書法藝術》和《程崇正楹聯書法集》。
  • 鐵筆丹青,火針刺繡——藝術家滕鳯鳴烙畫作品欣賞
    自幼(10歲)學習美術繪畫,天資頗佳,時入青少年之際,已小有成績。步入中學時期,在美術教師王維堯和校長宋新濤的指導及點拔下,美術繪畫成績,大有長進。近些年來,喜歡上了藝術奇葩一一烙畫,先是木板烙畫,現主要做紙烙畫,作品頗多。  現為中國烙畫藝術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北京市手工藝協會會員,青島市工藝美術協會會員,青島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青島市手工藝協會會員。
  • 馮世平書法作品欣賞
    一件上乘書法作品要從三個方面去考慮, 即書法藝術的美學三要素:用筆、結字、章法。當然從更高層次的美學要素是氣,是神,是韻,是情,是整體的格調,意境。也就是所謂的「功」和「性」。「功」,指功力、技巧,即指對一定的法度對筆畫、結構、章法等的把握。「性」,指性情、風格,即指其中寄託的意趣、情操、學識、修養和感情。
  • 藝術與科技融合:央美用3D技術「雲」展出畢業生作品
    中央美術學院的線上本科畢業展截圖。新京報訊(記者 蘇季)「我嘗試把視角和表達的內容放到疫情之下城市中的人和城市的一種關係與狀態中,感受當下……」6月19日,在中央美術學院線上本科畢業展上,記者看到油畫系畢業生單禹瀚這樣描述其作品《疫情之下》。
  • 通過美術鑑賞課,培養學生的審美判斷能力,提升讀圖能力
    在小學美術教育方面,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培養學生感受美、鑑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使學生掌握美術基礎理論知識與基本繪畫技能,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及促進綜合素質全面提高。美術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的培養應是終身持續性的,因此,美術教師必須要樹立終身美術的思想,在日常工作之餘,通過自我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知識儲備,更新既有知識體系,積極開拓視野和思維,學習更加先進的教學方法與技巧,並加強師德修養、專業修養,將自己鑄造成專業過硬、技能優秀、綜合素質高的複合型人才,以促進美術育人功能順利實現,推動小學美術教育走上規範化、科學化、持續性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