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件事來表達,什麼是人類五千年進化的最大獲益項?
不是煤炭、石油或某種物資……
不是語言文字的創立和應用……
不是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只是單方面提高了草原上獅群吃羊的能力,這只能使羊群被更快吃光。
不是發現「階級」,階級社會彈指一揮已經走完了幾個階段,只剩最後的資本社會還在走,後面的無階級社會明顯是還來日方長。
不是天文發現,人類至今還沒找到霍金想過的太空移民天堂。
同樣也不是「量子」,或其它的什麼「子」……
人類五千年進化的最強鐵律,應該可以用這樣的一句話表達:
——「連山易不連山難」!
「連山」發生於五千年前。
什麼是「連山」?
這非常簡單,那時候人類住在山上,「連山」就是把幾座山連在一起。
不過,「連山」不是西方人想像的沒事幹過家家。
注意:人類千百年來為了生存總會遇到意想不到的艱難險阻。
而一旦遭遇、特別是連續遭遇「非連山就難以生存」。
人類就可能開始選擇「連山」。
「連山」就是「抱團」,「抱團」就是「團結」,「團結就是力量」,「連山」的意義就是人力的最大合力。
具體來講,原始生活最難熬的就是寒冷的冬季,而那時候人類還住在類似「撮羅子」的空間裡面,裡面只有八個人來商定,而為了記憶下穩固的「連山」,每個人都固定座次並掛有名牌,這就是「八卦」,「八卦」就是「連山」,如果碰上超級的艱難險阻,再各自下設多層「八卦」。
「連山」從小到大,從大到超大,這是華夏五千年的起點。
有了「連山」,只要人還存在,什麼都好辦了,「連山」變成了「連山易」。
人類五千年歷史實際上留下了兩個字:
一個是「易」。
一個是「難」。
在中國,「易」和「難」都是深深的烙印。
「易」源自「連山易」,「連山易」的主人是盤古,「易」的字義因「連山」而生,盤古完成了開天闢地,「連山」戰勝所有「非連山」,所以五洲四海都有華夏的痕跡。
「難」的字義是由「難國」而生,「難」原本是商族人一種圖騰鳥的名字,跟困難的意思毫不相干,「難國」的國王「檀分和」在中國過得不好,就帶族人出走到印度舍衛城,並跟佛陀傾訴了「九九八十一難」,佛教為他立了《分和檀王經》。
就現在來說,究竟什麼是「連山易」?
「連山易」其實就是國家形態的雛形。
在五千年的歷史中,中國人擁有最強的國家形態歷練,死去活來的反覆煎熬了幾千年,所以,這一次「新冠」給中國打出的是國家形態的最高分,中國實際上是相對最高等級的國家形態,其某些看似不夠自由的地方,很像是成熟的高級工程師對項目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正常要求。
西方人以為國家形態是過家家式的契約而得,而且很多都還沒有瀕死過,這次「新冠」打分當然最低,他們不到不戴口罩就有死的威脅,就不肯邁多一步,西方國家形態所謂的自由,其實很像是實習生還不諳世事和規範的隨意性習作,它以為頂得住麗日晴天就可以包打天下,可憐無知。
國家形態的進化實際上是「人類社會性進化」。
「人類社會性進化」的終極境界應該是「蟻」,中國人的「義」的繁體是「義」,這是源自於「蟻」。
可以觀察一下蟻巢裡的蟻群,蟻群就是以全社會之最大合力生活,有分工,但沒有階級,沒有各種拆臺行為,沒有扭曲的反社會人格幹擾。
在「連山易」之後,中國還有過兩本「易」,其中的「周易」就是以六十四卦之「易」,率八百諸侯實現了「周滅商」。
中國人在廣闊的地域生存,任何時候都不能忘「連山易不連山難」。
換成現代的語言來說,就是「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國內各民族的團結,這是我們事業必定要勝利的基本保證」,也是中國人生存的基本保證。
連山易不連山難
(文//丁丁哥//20201027//完)
參考:http://blog.sina.com.cn/gzdd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