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0月27日消息(南京臺記者杜尚霏)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一則關於左右腦年齡的測試近日刷爆朋友圈——不少網友曬出自己的測試結果,並配上調侃文字。但是,這樣的測試真的靠譜嗎?有網友稱,同樣的答案會得到不同的分數。有程式設計師表示,研究測試代碼後發現,測出來的年齡其實只是隨機數。有專家認為,有關左右腦年齡的測試沒有科學依據。
「這個男人的眼睛是在一條直線上嗎?」「立方體中的豎線和哪條橫線垂直?」「你能看到圖中的字母嗎?」「圖中哪個蒙娜麗莎是看向你的?」……只要通過掃描測試結果圖中的二維碼,並回答幾個設定的問題後,你就能得到一張顯示有左右腦兩個年齡測試結果的圖片,並且下方還有相關文字解釋。放眼望去,不少網友的測試結果千奇百怪:有人測出的左右腦年齡比較均衡,有人測出的左右腦年齡之間差了十來歲。一位市民說,「有的左腦是三十多歲啊,右腦是五歲左右,感覺年齡差距比較大吧。」
記者注意到,在最初這一測試引發熱傳時,在同一時段內顯示有四十四萬多人在線測試。但不久之後,掃描同一個二維碼後便有提示,網頁包含不安全內容,被多人投訴,為維護綠色上網環境,已停止訪問。而在二維碼掃描頁面被禁止訪問後,仍可以使用小程序進行該測試。截至昨晚七點多,小程序頁面上顯示已經有超過兩千三百九十萬人做過測試。
「左右腦年齡測試」在朋友圈被廣泛傳播後,引發網友熱議。但同時,也有人提出,自己做了很多次試驗,有幾次選了相同的答案,但卻得到了不同的分數,且結果相差很大。有人稱,在朋友圈看過多個測試結果,感覺結果都是大同小異,看到的也都差不多。有市民說,「不靠譜,遊戲吧。」
就在「左右腦年齡測試」小遊戲被熱傳後,有網友發布了一張圖稱,有程式設計師扒出這個小遊戲的測試代碼,其中出現了可以得出隨機數的代碼。左右腦年齡是隨機分配的數字,而並不是根據所出題目科學分析出來的結果。記者聯繫到一家科技有限公司的程式設計師陳先生。陳先生稱,這款測試最關鍵的在於程序裡的兩個可以生成隨機數的代碼,其中一個代碼生成的隨機數指向腦年齡的結果,另一個代碼生成的是產生隨機數的題目。其實在打開頁面後,測試結果就已經生成了。陳先生同時表示,根據返回的結果數據裡面可以看到,結果是固定的幾張圖片,在生成隨機數後,拿裡面的某一張圖片顯示。對於測試出來的結果是否會有偏好,其中部分年齡出現次數較多的問題,陳先生說,「這個是概率問題。」
目前,網絡上已經出現過多個版本的「左右腦年齡測試」。陳先生表示,它們的代碼原理基本相同,答案是隨機產生的,題目跟腦年齡肯定沒有關係。對此,南京腦科醫院主任醫師石靜萍也表示,這樣測試左右腦年齡並沒有科學依據。這些題所考量的主要是直覺和推理能力。而人的大腦年齡其實和人體實際年齡相關。對大腦年齡會有青年、中年和老年等這樣大致範圍的劃分。但是,不會像這種測試有具體的數字進行表示。此外,真正的人腦測試遠比這要複雜得多,「從醫學上來講,我們可以通過腦電圖,或者通過頭顱磁共振掃描,大概地判斷一下大腦處在什麼年齡。」
另一方面,石靜萍也指出,這項網絡測試將左右腦年齡分開,是一種知識性錯誤。早在十幾年前,左右腦分工理論就已經被推翻。人的左右腦一直是在協同作業的,功能是重疊和互補的,「大腦在工作中,主要是以某一個腦區為主,但其他腦區同樣也參與工作。通過神經影像技術,發現腦部有很多網絡,比如,有記憶的網絡、注意的網絡。當某一個腦區發生作用時,研究發現,其他腦區實際上也通過腦部的網絡一同參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