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雪球
根據諮詢機構最新的研究結果,從當前成本來看,當前HJT電池的生產成本仍然遠高於PERC電池,但HJT電池的修正成本已經開始低於PERC電池成本;2年後HJT電池與PERC電池相比,生產成本基本持平,但HJT電池的修正成本將顯著低於PERC電池。基於該結論,預計在2-5年內,HJT技術有望實現對PERC產能很大程度的替代。
當然,上述是異質結的進展,其更大的背景在於目前光伏實現了平價上網將引爆行業快速增長,而光伏各環節壁壘正在降低,給新進入者創造機會,因此,光伏各環節的盈利能力仍存在很大的變數。
在這樣一個綜合背景下,我們該如何思考光伏的未來和投資價值呢?
個人認為,光伏各環節的短期價值在於供需狀況,如果供不應求必然導致價格和盈利的增長,如最近的光伏各環節,但是展望之後的情況,估計能夠供不應求的就只有的矽料環節了,其餘環節相對供應較為充分足,展望更長期則不太容易看得清楚。從中長期價值來看,光伏各環節的價值在於企業的綜合競爭實力及其與同行的差異,上面也提到目前各環節差異正在弱化,因此,我估計未來行業量會有所增長,但是矽料、矽片和電池片環節盈利存在很大不確定性,組件環節可能有較大投資機會。
那麼,在這種已經不穩定的背景下,異質結會產生什麼影響呢?
首先,我們假設異質結會在2-5年內逐步對當期電池片環節實現替換,基於異質結的技術,首當其衝的是之前的電池片環節,他們也必然面臨一定的衝擊,相關企業或者實現技術切換存活下來(已有電池片企業)或者被淘汰(已有電池片企業)或者迎來發展機遇(新進入企業),在這一環節,其實新進入者是比較受益的,傳統企業則需要重新評估其價值;其次,受衝擊的是矽片和矽料企業,異質結更高的效率和薄片特徵會導致對矽料更少的需求和滿足相同的需求只需要更少的矽片,但是由於只是涉及需求量的多少,因此,影響相對較小;再次,是組件環節,這個應該沒什麼影響,畢竟電池片只是這一環節採購的原料而已;最後,是設備環節,目前設備環節看起來機會非常大,但是深究下來由於已有上市公司估值都很高了,投資價值也就非常小了,初略計算一下,假設2025年全球光伏電池片需求量是300GW,對電池片設備年需求量是100GW(三年更換一次),按照到時候3億元/GW的價格計算,對應的行業規模為300億元,按照樂觀25%的淨利率計算,行業年淨利潤也就75億元,目前已有任何企業在2025年能夠佔據70%環節且佔據30%的市佔率的企業淨利潤估計就16億元的淨利潤,按照30倍估值算就500億元不到的市值,行業機會可想而知。
綜上來說,在異質結將起來的時點,我們要警惕行業變化的風險並關注行業新興的機會,然後也要尋找市場臨時低迷時的投資機遇。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作者:肇萬資產連結:https://xueqiu.com/1829841486/161207076來源:雪球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