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霍金:不老的科學「傳教士」

2020-12-03 搜狐網

  

2011年12月14日,霍金在劍橋大學的辦公室內接待了來訪的記者。法新社

  他坐在輪椅上,依靠語音合成器說話的形象深入人心,也縮小了普通公眾跟高端科學的鴻溝。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陳雪蓮發自北京 2012年1月8日下午2時,劍橋大學理論宇宙學中心「宇宙世界」的研討會上,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薩爾·波爾馬、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基普·索恩等人在等待著一位久未露面的坐在輪椅上的身影。

  雖然是周末,可這裡人頭攢動,劍橋的精英們相聚在此共同慶祝物理學家史蒂芬·威廉·霍金三天後的70歲生日。

  由於健康原因,霍金最終未能在為他籌備的研討會上出現。「江湖上看不到他的身影,卻總有他的傳說。」從追尋宇宙歷史、時間的秘密到地外文明,「宇宙之王」霍金似乎早已擺脫了殘疾身軀的束縛,成為幫助芸芸眾生走進宇宙,探索世界本源的非凡橋梁。

  輪椅上的大眾明星

  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向世界宣布,黑洞不斷地輻射出X光、伽馬射線等,這就是有名的「霍金輻射」(又稱「黑洞蒸發理論」)。愛丁堡皇家天文臺天文學研究科學家尼古拉斯·克羅斯接受《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採訪說,這一理論是霍金對學術界最傑出的貢獻。

  從宇宙大爆炸的奇點到黑洞輻射機制,霍金對量子宇宙論的理論發展讓他獲得諸多榮譽。1974年,32歲的他當選為最古老的學術組織「英國皇家學會」最年輕的會員;1978年,霍金獲得世界理論物理學界的最高成就獎「愛因斯坦」獎;1979年,37歲的他擔任了劍橋大學有史以來最為崇高的教授職務——牛頓和狄拉克擔任過的「盧卡斯數學教授」。公眾稱他為繼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

  「霍金的名氣當然更多地來源於他身殘志堅的形象。21歲生日時,霍金被確診患上了『盧伽雷氏症』,即運動神經細胞萎縮症,醫生告訴他生命期限只有兩年。之後,他逐漸只能坐在輪椅上,靠三根手指頭操作語音合成器來說話,雖備受病痛的折磨,而他並未放棄科學研究和生活。」剛出版《時間的形狀》一書的科普愛好者汪潔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認為,「霍金之所以擁有如此大名氣,更深層的原因是他趕上了1980年代第二次全球科普熱潮,那時候人類發明了太空梭、哈勃望遠鏡等,美國的航天探索更是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全世界的人都希望了解科學。而霍金為全球的科普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是科普界的帶頭人。」

  霍金曾說:「你們中很少人能夠懂得我研究的東西,但至少我們還能交流。」但霍金並不滿足於此,他想寫一本女兒露西看得懂的自然科學書。他牢記朋友的忠告:「如果你在《時間簡史》中每加入一條數學公式,這本書的銷量便會減半。」

  1988年,霍金的科普著作《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面市,從研究黑洞出發,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歸宿,該書被譯成40餘種文字,出版逾1000餘萬冊,但因書中內容極其艱深,在西方被戲稱為「讀不來的暢銷書」。汪潔在高中時也買了一本《時間簡史》,但沒看懂,「我相信10個買這本書的人中有9個看不懂。裡面還是有很多術語,如果你不了解相對論、量子力學,你就看不明白。」或許,這種書之所以仍如此暢銷,是因為書本嘗試解答過去只有神學才能觸及的題材:時間有沒有開端,空間有沒有邊界。

  大眾會好奇一位軀體被禁錮在輪椅上的殘障人士,為何能想到那麼多宇宙論,他說話那麼艱難卻堅持要告訴公眾宇宙的奧秘,這種不可思議的好奇感令霍金成了大眾媒體的寵兒。事實上,他在諸多影視劇和紀錄片中出現,也增加了他的知名度。他在電視系列劇《星際旅行》的《銀河飛龍》中飾演過自己,與愛因斯坦及牛頓一起打橋牌;他亦曾在美國卡通片《辛普森一家》中「演出」,拯救劇中的女孩。其形象還在卡通片《飛出個未來》中的一集裡出現。

  「霍金也利用由暢銷書《時間簡史》和自己身殘志堅的精神帶來的名氣致力於科普。」尼古拉斯說,確實,從1991年耗資百萬金鎊的霍金傳記類紀錄片《時間簡史》誕生起,1997年的《史蒂夫·霍金的宇宙》,2005年《地平線》,2007年《科幻小說的主人》,2008年的《史蒂夫·霍金:宇宙的主人》,到2010年霍金參與拍攝的美國探索頻道系列紀錄片《跟隨霍金進入宇宙》……關於霍金的紀錄片不勝枚舉,他坐在輪椅上,依靠語音合成器說話的形象深入人心,也縮小了普通公眾跟高端科學的鴻溝。

  霍金的中國效應

  霍金的聲望,令他多次獲邀到外地演說,常獲國家元首接見。霍金亦試圖通過通俗演講,將自己的思想與整個世界交流,除了常在英國及美國發表演說,他1990年代曾兩次到訪日本,並三次來華。

  霍金第一次來中國是1985年,第二次是2002年8月,他曾到訪杭州發表《膜的新奇世界》的演講,2006年6月他在北京友誼賓館出席「科技發展公眾答詢會」,在人民大會堂演講,繼而在香港科技大學發表《宇宙的起源》演講時,鬨動一時,被戲稱受到「搖滾巨星」級的接待。

  幸運地見到霍金的人們有的請教他物理常識,有的問得頗為感性,比如在中國最喜歡什麼東西,自認「樂觀、浪漫而且頑固不化」的霍金回答說:「我非常喜歡中國的食物、文化,但最喜歡的是漂亮的中國女人。」他還表示,從少年開始就希望訪問西藏,但是西藏海拔太高,很可能實現不了這個夢想。對於自己的殘疾造成的影響,這位只能通過眨眼和眼光的移動與外界交流的大師說:「我的身體雖然殘疾,但是思維活躍。我的思想可以達到時間的開端,可以進入黑洞,殘疾可能讓我的身體無法到達很多地方,但人類精神的馳騁沒有任何限制。」他說,他還有許多的事情希望成功,「每個人都有夢想,如果我們對自己沒有了夢想,無異於精神死去了一樣。」

  無論是2002年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那次演講會場的人滿為患,還是2006年人民大會堂6300多名聽眾長達半個多小時的鴉雀無聲,都在說明一個事實:霍金正在用他非凡的個人魅力,吸引大眾走近科學。

  「只要是霍金,人們就願聽」

  確實,霍金擁有巨大的名人效應,他拉近了普通人和科學的距離。然而,他也有其局限性。

  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系主任江曉原認為,霍金已經成為當代社會的一個神話。所以任何以他的名義對外界發表的隻言片語,不管是真知灼見,還是老生常談,都會被媒體披露和報導,並吸引公眾相當程度的注意力。而當霍金談論的某些事物不是公眾日常熟悉的事物時,很多人懾於霍金神話般的大名,就會將他的哪怕只是老生常談也誤認為是全新的真知灼見。他認為,用《自然》雜誌書評作者麥可·特納的話來說就是「只要是霍金,人們就願聽」,況且霍金清楚、直白、積極的表達方式還是很具煽動性的。

  霍金的局限性還表現在,雖不是基督徒,但他似乎不敢否定「上帝」的存在。汪潔認為,霍金的宇宙誕生理論,並沒有完全排除上帝的空間,他最多也只是說明宇宙「不需要」上帝的存在,然而並沒有證明上帝「不存在」。

  本報記者採訪的幾位業內人士均認為,誰也無法否認霍金是一位很好很有天賦的物理學家,可某種程度上,他的名氣超出了真實貢獻。

  但不管怎樣,或許正如汪潔所評價的,霍金和他的《時間簡史》使得公眾中有這麼多人知道黑洞、大爆炸、奇點這些概念,他喚醒了公眾對科學的興趣;他的殘疾之軀和取得的科學成就讓人們更深體會到什麼是真正的科學精神;更重要的是,霍金讓年輕一代對深邃的宇宙產生更大的興趣,他影響更多青少年加入到科學研究的隊伍中來。

  事實上,從劍橋大學退休快3年的霍金,生活依舊豐富。2009年他與雷昂那多·蒙洛迪諾合作的科學暢銷書《大設計》出版,這本書被認為可能是霍金最後的著作,他認為,人類在未來20年內能提出「萬物理論」。繼與女兒露西合作推出兒童小說《喬治開啟宇宙的秘密鑰匙》後,續集《喬治太空尋寶之旅》也於2011年1月出版。

  1月11日,全世界迎來了霍金70歲的生日,「他在身體條件這麼苛刻的情況下,無論是在學術和非學術方面,都能夠做出常人做不出的貢獻,我對霍金相當敬佩。我希望他健康長壽,他是科普界的領頭兵,只要他還活著,不管是在紀錄片中露露面,講兩句話,或是炒冷飯寫兩本書,都會對科普有幫助的,都能喚起大眾新的科普熱情和對有趣的科學知識的好奇心。」說這番話時,汪潔流露出一種對科學的虔誠,因為霍金的影響,他也希望自己能夠為科普事業做點貢獻。

  【連結·霍金名言

  「我認為,按照科學法則,宇宙是自發性地從無生有,既無開端也無終點。」——2006年接受以色列電視臺訪問,談論宇宙起源。

  「人類長期生存的唯一機會,是不能繼續屈居在地球上,而是要向外太空發展。我們的未來在太空。」——2008年探討太空飛行。

  「如果我們找出一套宇宙的完整理論,將會是人類理性的偉大勝利,但這會使我們沒什麼事可做,我們需要智力挑戰。」——2008年接受電視訪談節目專訪所言。

  「可能有人會問,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麼,答案是沒有任何東西,如同不存在南極之南的地方般。」——2010年接受美國《時代》周刊專訪。

  《國際先驅導報》法律聲明:本報記者及特約撰稿人授權本報聲明:本報所刊其撰寫的稿件和提供的圖片,未經本報許可,不得轉載、摘編(有需轉載者請致電至010—63073377)

相關焦點

  • 霍金70歲生日前答聽眾問 預言地球或毀滅、人類移居火星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他破解了關於宇宙起源等多個謎題。他在1月8日70歲生日來臨前又預言說,人類未來將移民到火星並最終徵服宇宙。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月7日報導,生日前夕,這位科學大師參加了英國廣播公司的節目,回答聽眾提問。霍金認為,未來1000年內,基本可以確定的是地球會因某場大災難而毀滅,如核戰爭或者溫室效應。因此他強調人類必須移居其它星球。
  • 霍金去世享年76歲 霍金個人資料簡介他在哪些方面做過貢獻
    據英國天空新聞等多家媒體3月14日消息,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霍金到底厲害在哪?他被譽為愛因斯坦後最傑出理論物理學家】  或許大多人都和大話君一樣,對於霍金的了解只是基於學校課本上的簡短介紹,但是我相信,對自然科學稍感興趣的同學,絕對會對他印象深刻。
  • 【深網】「科學之外」的霍金
    至今,物理學的桂冠萬能理論尚無人觸達,但在接近世界本質的道路上,霍金做出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從17歲入讀牛津大學攻讀自然科學開始,霍金便將餘生貢獻給了物理學。霍金在物理學上的主要成就是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
  • 霍金去世了,享年76歲,人類為什麼這麼崇敬他?
    就在剛剛,傳來了一個噩耗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了,享年76歲目前,他的家人已經確認了這一沉痛的消息兒時對知識的渴望讓霍金年僅17歲就邁入了牛津大學科學巨匠才有資格擔任1988年,霍金出版了《時間簡史》將高深的理論物理通俗化從研究黑洞出發
  • 科學巨人霍金去世,享年76歲:世間再無霍金,時間永留簡史...
    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氏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霍金到底厲害在哪?霍金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21歲發病,醫生說最多再活2年霍金的大學經歷就比較豐富,他在牛津大學學自然科學的時候用了極短的時間就獲得了一等榮耀學位,之後就轉讀劍橋大學學習宇宙學。他21歲開始發病,被診斷出有肌肉萎縮症,當時醫生就跟他說:「你快不行了,最多再活兩年。」
  • 再見,史蒂芬·霍金!人類最聰明的大腦走了,享年76歲!
    科學方面 科學方面,霍金的研究領域是引力與黑洞,他主要有兩個貢獻:奇點定理與霍金輻射。霍金的主要工作都做於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黑洞研究大發展時期,霍金(與G. Ellis)的專著《時空的大尺度結構》(1973)也成書於這一時期。
  • 霍金逝世 享年76歲!
    中新網3月14日電 據外媒14日報導,知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 比宇宙和科學更難,霍金:女人才是未解之謎
    ~ 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的離世讓人痛心不已  有人說,他的離世之日,是愛因斯坦的生日還有伽利略的祭日,比肩眾多偉人,可見他的重要性  霍金曾說過的金句和幽默瞬間,他的人生不止有宇宙與科學,還有幽默和樂趣,因為他說過 「人生若沒有樂趣,將會悲慘」(Life would be tragic if it weren&39;&39;m always being compared to you as a British icol and
  • 基努裡維斯:不老神話,人間配不上他
    他是《生死時速》裡正義機智的警員傑克,他是《黑客帝國》裡躲子彈的救世主尼奧,從「陽光猛男」到「科幻男神」,他火遍全球卻迅速息影,20年後又憑《疾速追殺》再度封神,不老男神基努裡維斯到底經歷了什麼?為什麼說這個世界配不上基努裡維斯,在所有好萊塢大明星中,沒有一個比基努更倒黴,他從小父母離異,生父因販賣毒品入獄,摯友25歲染毒猝死,女友生下他們的女兒,卻不幸是個死胎。兩年後,他最愛的這個女人又在車禍中喪生,而他從小相依為命的妹妹,也患有白血病,不過,世界以痛吻他,他卻報之以歌。
  • 輪椅上的科學巨人:霍金的傳奇人生
    01 輪椅上的科學巨人一提到霍金,大家自然而然想到的是一位坐在電動輪椅上的科學家形象:霍金1942年出生於英國的牛津,21歲不幸被發現患有一種罕見的絕症更不幸的是,他在45歲的時候因為肺炎做了氣管手術又失去說話能力,霍金後半生幾十年的時間都是在輪椅上度過,對於這麼一位命運坎坷的科學家來說,他的思想遠比身體活躍和發達。2018年3月14日,76歲的霍金與世長辭。
  • 上帝開了次玩笑,霍金送回了宇宙,量子科學讓他復活嗎?
    一直以來,有人把霍金與愛因斯坦比肩。但是,在科學成就上,愛因斯坦的成就被諾貝爾獎間接證明過(在光量子概念和光電效應方面),而霍金的成就包括其博士論文《宇宙膨脹的性質》所提出的種種假說,都還未獲得檢驗。霍金研究的晦澀難懂的物理理論,沒有多少人能真正懂得,卻受到全世界人的矚目和追捧。
  • 知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享年76歲
    據英國天空新聞等多家媒體14日報導,知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氏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
  • 霍金逝世:沒有他科學在公眾面前不會這般浪漫
    2018年3月14日,76歲的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逝世。一整天,全世界的社交網站都在刷屏,緬懷「這顆科學蒼穹的閃耀之星」。幾乎每一個人,都能夠找到自己和霍金之間的一種連接:談他的理論物理研究;曬他風行全球的科普作品;參與討論他語出驚人的預言;甚或談論他的罕見病。  那麼,霍金是怎麼看待自己和世界的聯繫呢?
  •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 享年76歲
    據英國媒體報導,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享年76歲。
  • 霍金對我說過他對科學的最重要貢獻!此刻,痛悼霍金教授
    《中華讀書報》2018年徵訂正在進行,恭請讀者朋友到當地郵局訂閱。
  • STEPHEN HAWKING 霍金:一個巨大的科學磁場(圖)
    從他們一張張凝視的、沉思的、激動的和嚮往的面孔上,可以得到這樣的解讀:霍金本人和他的演講就像是一個巨大的科學磁場,科學和科學大師的高貴品格對學生們形成了巨大引力,莘莘學子是來這個磁場感受一種氣氛,尋找一種感覺,激發一種情緒,樹立一種信念的。也許很多年後,這一刻還會留在他們的心底激勵著他們,也許這會是他們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時刻。
  • 霍金預言地球毀滅十大預言 是真是假?
    &nbsp&nbsp&nbsp&nbsp10月13日消息,霍金預言地球毀滅十大預言,是真是假?霍金對時間毀滅這樣的事情都有自己的觀點,也得到很多天文愛好者的支持,近日霍金推出了地球毀滅的十大預言,震驚世界,但卻有人對霍金預言產生了質疑,霍金究竟知道什麼?霍金摘掉什麼,下面小編帶你看。
  • 高居意甲得分榜頭名,40歲斯科拉續寫不老傳奇
    40歲斯科拉是瓦雷澤當之無愧的進攻核心。圖/社交媒體 今年6月,外媒曾傳出斯科拉即將退役的消息,當時斯科拉與義大利米蘭奧林匹亞俱樂部和平分手,「我決定不再徵戰歐洲聯賽,不再效力米蘭或者其他歐洲球隊。不過,我還沒有想好是否退役,我會在接下來幾周做出最終決定。」
  • 霍金死了!真的!55555
    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宇宙學家、科普作家、預言家、人類的好朋友、科學解碼的老朋友——霍金去世!
  • 霍金的生平事跡介紹 霍金一生作出了哪些貢獻
    史蒂芬霍金作為一位傑出的科學家,他在宇宙學上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大家第一次認識到霍金也是從他身殘志堅的故事開始的。那麼霍金一生作出了哪些貢獻,就讓我們看下霍金的生平事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