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國準媽媽的第一次產檢指南(第一次產檢時間&檢查項目)
從媽媽發現自己懷孕直到寶寶出生,媽媽們都需要定期去醫院做產檢(Prenatal Visit),產檢的項目通常包括身體檢查、體重檢查和各種測試項目。而媽媽懷孕後要做的第一次產檢主要是為了確認懷孕狀況、檢查媽媽的一些基本身體情況,以及是否存在影響媽媽懷孕的危險因素。即使媽媽以前懷孕過,懷第二胎的時候定期做產檢依然非常重要,因為每次懷孕的身體狀況是不一樣的。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美國準媽媽的第一次產檢指南,告訴大家什麼時候做第一次產檢,以及第一次產檢都會做哪些檢查。
P.S.更多關於產檢的信息還可以從參考這篇:
一、什麼時候做第一次產檢?
一般來說,第一次產前檢查應該在懷孕第8周之後進行,但是建議媽媽們一旦發現自己有懷孕早期的徵兆,就應該去找醫生做檢查,確認懷孕狀況並詢問做第一次產檢的時間和安排。如果媽媽們之前有過自然流產或懷孕困難的情況,建議在發現可能懷孕後更早的去找醫生進行檢查。
媽媽在美國做第一次產檢之前可以挑選OB、家庭醫生、助產士(Midwife)等,他們都可以給準媽媽在孕期提供諮詢和服務。選擇好一位醫生或助產士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如果沒有什麼意外情況的話,醫生或助產士會全程跟蹤你的懷孕情況,你在懷孕期間有任何問題都需要隨時聯繫他們。
二、美國第一次產檢要做哪些檢查?
第一次產前檢查耗時一般會比較長,要做的檢查也會相對比較多,而且這可能也是準媽媽們第一次見到自己的OB。一般來說,第一次產前檢查會包含以下內容:
1、確認懷孕情況和預產期
即使媽媽已經自己在家做了驗孕測試,但是醫生一般還是會要求媽媽們做一個尿檢來再次確認是否懷孕。確認懷孕之後,醫生會嘗試確定你的預產期(或胎兒胎齡),預產期是根據媽媽們最後一次來月經的時間預計的,雖然最終大多數媽媽可能不在預產期分娩,但是這對於跟進媽媽的懷孕情況還是非常重要的。
2、了解你的既往病史
醫生將會詢問你之前經歷過的任何醫療或心理問題,比如是否有家庭病史、以前是否懷孕過、現在正在服用什麼藥(處方和非處方藥)、以前是否做過流產、月經周期是否準確等等。
3、全面的體檢
初次產檢一般會做一個全面的身體檢查,包括測量基本的生命體徵(身高、體重、血壓等),檢查肺,乳房和心臟。另外,醫生還會根據你的懷孕周期來決定是否要做超聲波檢查。
除此之外,如果媽媽近期沒有做過常規盆腔檢查的話,醫生也會在初次產檢的時候做一下檢查,主要是宮頸抹片檢查(Pap Smear)和陰道內檢。
4、血液檢查
初次產檢也會做一個靜脈取血檢查,主要是看下面這些指標:
(1)血型:看你是不是特殊血型,如果媽媽是Rh陰性血型,而寶寶是Rh陽性血型,就會有Rh (rhesus) sensitization的問題,而醫生提前知道這個情況的話就能採取相應的措施來防止各種併發症的出現。
(2)傳染疾病:可以通過血液來檢測你是否有包括性傳染疾病在內的各種傳染疾病,比如愛滋病毒(HIV)、衣原體疾病(chlamydia)、淋病(gonorrhea)、梅毒(syphilis)和B型肝炎(hepatitis B)等,這些疾病很有可能會在媽媽懷孕期間或分娩期間傳播給寶寶。
P.S.美國預防醫學工作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建議在第一次產前檢查中使用快速血漿反應素(RPR)來檢測梅毒,這種該方法操作起來簡便、迅速,很多機構會使用這種方法來對獻血者進行梅毒篩查。
(3)檢查免疫力:除非媽媽有明確的證據證明自己針對某些感染(如風疹和水痘)進行過免疫接種,否則就要提供血液樣本用於檢測媽媽是否對這些疾病免疫。因為如果媽媽在懷孕期間患上水痘等疾病,這對於寶寶來說是非常危險的。
(4)檢測血紅蛋白和血細胞比容:主要是為了檢查是否貧血。如果血紅蛋白或血細胞比容較低,這表明媽媽可能有貧血的狀況。
5、基因檢測(genetic screening)
有的醫生也可能會在初次產檢的時候進行產前基因檢測,主要是為了檢測一些遺傳性疾病,比如唐氏症候群、Tay-Sachs disease、trisomy 18等,但是這些檢查更多的會在懷孕的第15至18周期間進行。
做完了這些檢查項目之後,醫生也會跟媽媽們好好的聊一聊,給一些建議,比如懷孕期間如何保持身體健康、要開始服用產前維生素、要注意飲食和運動、避免性生活等等,最後一般都會給你發一個關於懷孕的指導小冊子或材料。
媽媽們關於懷孕有任何問題也可以在做完檢查後和醫生好好的交流,如果初次產檢沒有發現什麼大的問題的話,之後按照時間定期去做產檢就行。懷孕前32周的產檢一般是每四周一次;孕32周到36周一般是每兩周一次;孕36周直到分娩,每周都要做一次產檢。
如果初次產檢後醫生發現準媽媽懷孕存在一些較高的風險,那麼就會把你推薦給別的專家去進行更為深入的檢查,這個時候媽媽也不必驚慌,按照醫生的建議去做就可以了。
一般來說,有下面這些情況的媽媽懷孕可能會存在較高的風險:
★孕婦的年齡在35歲以上或20歲以下
★孕婦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或高血壓
★孕婦肥胖或體重不足
★孕婦懷了雙胞胎或三胞胎等
★孕婦之前有流產的情況,有剖腹產或早產的情況
★孕婦有傳染性疾病,有貧血的情況,有Rh (rhesus) sensitization的問題
總之,雖然產前檢查較為繁瑣,但確實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媽媽們千萬不能馬虎,在發現自己懷孕後儘早聯繫醫生做第一次產檢。定期進行產檢不僅能夠保證媽媽和肚子裡寶寶的健康,也有助於醫生隨時了解媽媽的身體情況,及時處理產檢過程中發現的各種問題。
延伸閱讀:
1、準媽媽必看
回復【備孕】
回復【孕期】
回復【ob】
回復【產檢】
回復【唐篩】
回復【血糖測試】
回復【剖腹產】
回復【無痛分娩】
回復【麻醉】
回復【月嫂】
回復【護膚】
回復【檢查】
回復【臍帶血】
2、母嬰用品推薦及review
回復【新生兒】
回復【Registry】
回復【打包】
回復【推車】
回復【尿布】
回復【奶粉】
回復【奶瓶】
回復【背帶】
回復【哺乳文胸】
回復【汽車座椅】
回復【媽咪包】
回復【嬰兒床】
回復【吸奶器】
回復【睡袋】
回復【學飲杯】
回復【防曬】
回復【驅蚊】
回復【太陽鏡】
回復【體溫計】
3、家有寶貝
回復【旅行證】
回復【護照】
回復【戶口】
回復【飛機】
回復【玩具】
回復【繪本】
回復【輔食】
回復【戒尿布】
回復【睡眠訓練】
回復【蒙校】
回復【Daycare】
回復【早教】
回復【性教育】
4、寶寶健康
回復【藥】
回復【急救】
回復【發燒】
回復【黃疸】
回復【腸絞痛】
回復【尿布疹】
回復【疫苗】
5、美國生活相關
回復【籤證】
回復【資源】
回復【產假】
回復【WIC】
回復【保險】
回復【保姆】
回復【家庭醫生】
美國媽媽網
分享母嬰知識,關注寶寶成長
More」查看更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