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 (記者 黃冠檉 通訊員 黃海濱) 一邊是寸土寸金的都市,一邊是充滿泥土芬芳的田園。高樓林立的鬧市中,太古匯的露天平臺花園為人們提供了休閒賞景的戶外天地,而屋頂菜園正是整個花園平臺中最特殊的風景。
附近的鳥兒們常常來「偷菜」
太古匯屋頂菜園位於商場三樓露天平臺花園,菜園裡種滿了應季蔬果,義大利生菜、芥蘭、櫻桃蘿蔔、百香果以及無花果等等,一個個整齊擺放的木箱子上,插上了種植人的名牌。
種植為都市人提供體驗耕種的機會,但偶爾也來了一些「不速之客」。「有段時間,我們發現菜苗和果實有時會無緣無故消失。在查看視頻監控排除人為因素後經多次觀察,才發現菜園附近住著一窩鳥,鳥兒們時不時會來菜園偷菜吃。」物業管理方工作人員笑著說。
據了解,太古匯屋頂菜園於2018年2月建成。該理念源於太古地產內部的「ideas@work」年度創意大賽,物業管理方工作人員提出打造「可食地景」,並將目標鎖定商場三樓逾8000平方米的露天平臺花園。屋頂菜園首期佔地60多平方米,目前已擴充至200多平方米,最多可同時種植60~70個品種的時令蔬果。
最壕菜園藏著不少「黑科技」
據介紹,屋頂菜園配備了智能水肥系統,可實時顯示空氣溫度、溼度、肥料濃度和光照變化等環境因素,並能根據泥土基質的溼度和肥料濃度變化,通過滴灌和微噴灌形式自動進行精準化施肥灌水,實現「水肥一體」,達到省肥省水、省力省工的效果。該系統還同時具備手機App遠程監測調控功能,管理人員可隨時通過手機了解種植區域果蔬的生長情況。
同時,太古匯通過引進餐廚餘降解機,將商場租戶餐廚垃圾回收後降解成有機肥料反哺至屋頂菜園中,由此形成「廢棄食物-有機肥料-作物種植-蔬菜收成」的良性循環,菜園中種植蔬果使用的肥料部分是由商場內餐飲店的廚餘垃圾轉化而成的。
屋頂菜園還特別邀請華南農業大學教授作為顧問,對菜園的日常管理和作物種植進行技術指導,保證菜園的優質高效運作。
社區生活環保教育有機結合
「屋頂菜園不僅僅是我們美化景觀的一個點,我們也會邀請市民前來體驗在都市中種植蔬果的綠色生活,讓菜園與社區及居民產生聯繫。」物業管理方工作人員稱,「屋頂菜園」相比一般的「可食地景」概念,不僅僅是將綠化帶改造成為菜園,而是更進一步,通過舉辦種植體驗活動,將社區生活和環保教育有機結合起來。
自投入使用以來,屋頂菜園已針對太古匯員工、辦公樓租戶員工、商場會員等人員舉辦過多場蔬果種植體驗活動活動通常為期一個月,分為「播種日」「成長期」和「收穫日」三個部分。
在「播種日」,活動主辦方邀請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現場舉辦小課堂,給參加者傳授蔬果種植知識並指導播種;「收穫日」當天,主辦方舉辦主題工作坊活動,讓參加者利用收穫的蔬果製作健康輕食和花藝創作,為活動增添更多趣味。在為期一個月的「成長期」中,主辦方會邀請參加者定期親身參與澆水、施肥、鬆土、除草、除蟲等工作,或不定時發送現場照片給各家「園主」,讓他們能及時了解自家作物的生長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