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的生活!鎮江「銀髮勞模」建了個「空中菜園」

2021-01-15 鎮江生活

在城市中,屋頂涼亭、空中餐廳並不稀罕,但是您看過在酒店屋頂上建菜園的嗎?這事兒就發生在我們身邊。

【視頻】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這三四十種蔬菜、瓜果,有的種在新鋪的土壤中,有的種在秧盤裡,有的種在樓頂平頂上,還有一些索性住進了新建的大棚裡。

鎮江市老科協農業分會副會長 張明:

這個黃瓜是天津的,天津的津優一號,每一層都有一個瓜,而且瓜的肉的顏色是綠色的,味道很好的,這三個是臺灣的最有名的番茄品種,千禧一號,而且這種千禧是大果型的,這種是金妃。

各類蔬菜瓜果大多都是一些市場上還比較少見的品種,它們很有可能是未來會被廣泛推廣,而負責這些果蔬打理的是一群醉心於農業,而且都有專業技能的、獲得過國家、省、市級勞模稱號的銀髮專家們。

鎮江市老科協農業分會副會長 張明:

我們在銀杏的一個工作站,我們銀杏工作站又搞了一個銀杏菜園,菜園裡面有好多人組成的,有南京大學的博士,有我們農科院的博士,另外有鎮江拿國務院津貼的老的專家,都是頂級的,來組成的。

銀杏菜園是今年2月份才投入建設打造的,當時正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老專家們出不了門,下不了鄉,難以開展科學實驗和為農服務,大家一合計,為何不在市區嘗試搞一個"屋頂菜園"呢?而且這還是國家提倡的一種都市農業模式。

鎮江市老科協農業分會會長 沈曉昆:

有很多挑戰性,比如說夏季的高溫,比如說沒有泥土,比如說屋頂上要澆菜施肥,樓層的漏水,這些問題都要考慮,對我們來說也是有挑戰性的。

專家們也是希望通過這樣一個平臺推廣農技成果、展示地域農業文化,開展農業科技示範教育、家庭親子等活動。目前,銀杏菜園也已經開始向所在的民宿飯店供應蔬菜產品。

銀杏8號民宿負責人 偰建強:

本身我們餐廳也是比較小眾的,定製化的,主要更多的是給到,它是觀賞性,一個參與性,還是我們的初衷,大家共同參與、分享、學習、交流的這樣一個平臺。

來源:鎮江民生頻道

相關焦點

  • 李尤傑和他的「空中菜園」
    李尤傑的「空中菜園」 □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苑莘 通訊員 李敬  □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苑莘通訊員 溫志兵李曉宇  在莘縣北部的魏莊、河店、燕店等大棚蔬果種植產業發展強勢鄉鎮,由於土地資源緊張記者近日在魏莊鎮採訪時,偶然聽說這樣一個案例:甘寨村村民李尤傑在自家屋頂建大棚、種蔬菜,讓過去閒置的房頂變成了「空中菜園」,實現了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  走進甘寨村,遠遠望去房頂上有一個大棚的就是李尤傑的家了。踩著臺階上到房頂,只見房頂大棚裡井然有序地種植著各種各樣的瓜果蔬菜,放眼望去,鬱鬱蔥蔥,鮮香撲鼻,儼然一座鄉間的田園農場。
  • 大城市的「空中菜園」,水果蔬菜一應俱全,網友:果真是神仙生活
    好像每次提到菜園的時候,我們腦海裡面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農村。因為只有在農村才有能夠擁有大面積的土地讓你開闊。也只有在農村才能夠讓一隨心所欲的裝扮自己的菜園,作為一個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小編對農村的菜園有著一種難以忘記的記憶。因為每年到輸過成熟的季節,我就可以不用花錢就可以吃到最乾淨,最天然,最新鮮的蔬果。不過今天小編要跟大家介紹的內容,可不是農村的天然菜園。而是一個出現在大城市的」空中菜園「。
  • 想體驗李子柒的田園生活?普陀這個「空中菜園」等你來!
    想體驗李子柒的田園生活?普陀這個「空中菜園」等你來!積極踐行綠色生活方式是形成文明健康社會風尚的重要舉措。在萬裡街道的頤華片區有這樣一個一兩百平方米的「空中菜園」,引入了先進的現代農業栽培模式,配置自動灌水裝置、蔬果種植箱、氣霧水培裝置,種植了不少於六十個最新的果蔬品種,甚至還有洋氣的芳香植物,居民在家門口就可以帶上孩子、老人,體驗一回「現代都市農民」的感覺。
  • 空中菜園變空中花園
    王文清笑著告訴記者,現如今,廣廈城蜜宮外的「空中菜園」已成功蝶變,成為幽靜的「空中花園」。過去家家戶戶門前的菜園子、雜物垃圾不見蹤跡,取而代之的是綠樹成蔭、花團錦簇。  蝶變前  「髒亂差臭」的「空中菜園」  當談起廣廈城蜜宮外垃圾菜地時,王文清便一個勁擺手,只能用四個字形容:髒、亂、差、臭。
  • 居民樓頂造出「空中菜園」 種菜「種出」國家專利
    夫婦二人的菜園已經種了十年之久 記者李宗華攝每天早上不到6點,何建華就起床了,除了鍛鍊,他還有一項更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打理他的菜園子。十年前,一場開玩笑的「比賽」,讓他萌生了給妻子送一個菜園子的想法;多年來,他將一半的心思都花在了打造這個位於自家樓頂的「空中菜園」上。如今,在老何的精心侍弄下,樓頂上的蔬菜長勢喜人。
  • 「空中菜園」有望在滬上屋頂推廣
    6月11日,養護員小陳正在打理位於川沙開能集團內的「空中菜園」。早報記者 張棟 圖早報記者 俞立嚴 看過《舌尖上的中國》的觀眾,一定都會對其中介紹的北京市民張貴春自家的「屋頂上的菜園」那段印象深刻,而如今,這種「城市農夫」的生活方式也開始現身上海。昨天,記者見證了滬版「屋頂上的菜園」在這個初夏的大豐收,同時獲悉該項目已經獲得上海市科委的資助,有望在上海有條件的樓房屋頂推廣。
  • 太原鬧市一大院樓頂建「空中菜園」,八旬老人拄拐登高瞧新鮮
    陽光充足的平臺上,10個泡沫箱組成一個「空中小菜園」,還種下小白菜、空心菜、小黃瓜、香菜等品種。4月2日,家住山西太原海西社區80歲的王大娘拄上拐杖來瞧新鮮。社區工作人員和大院裡的樓院長一起忙活搭建「空中菜園」。「這是咱們大院的菜園子,最快五十多天,小白菜、空心菜就長成了,您儘管來摘!」
  • 空中菜園有望在滬上屋頂推廣(圖)
    6月11日,養護員小陳正在打理位於川沙開能集團內的「空中菜園」。早報記者 張棟 圖  早報記者 俞立嚴  看過《舌尖上的中國》的觀眾,一定都會對其中介紹的北京市民張貴春自家的「屋頂上的菜園」那段印象深刻,而如今,這種「城市農夫」的生活方式也開始現身上海。昨天,記者見證了滬版「屋頂上的菜園」在這個初夏的大豐收,同時獲悉該項目已經獲得上海市科委的資助,有望在上海有條件的樓房屋頂推廣。
  • 小區樓頂不是私人「空中菜園」!長沙城管出手了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8日訊(全媒體記者 唐朝昭 通訊員 任金海)如今,回歸田園生活成了不少城市居民的嚮往。但一些人卻將小區樓頂公共區域佔為己有,建起「空中菜園」,讓小區其他居民苦惱不已。有的樓頂擺放著數十個種菜的長型花盆,裡面種滿蔬菜瓜果。種菜的居民還在一旁用廢棄泡沫箱存水用於澆菜,並將食物殘渣放在裡面發酵存肥,破壞了周邊環境。「我退休在家閒來無事,種種菜陶冶情操,不會影響別人。」通過社區工作人員、執法隊員一一找到「空中菜園」的當事人,但部分居民還並未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小區環境造成的影響。
  • 聽雨觀瀾 世外桃源/空中小菜園的雨境
    空中小菜園,尤其是雨中的空中小菜園感覺真好。知道要下雨,剛鋤過地,那比較投入的心,真的在和雨滴、溼土和小苗,一起在動,一起在漂。厭煩了市裡喧鬧和枯燥的市民們,尤其是老人們,大都設想能夠去郊區或遠離鬧市的鄉下,尋一方農家小院,去靜享一點「返璞歸真」的園田生活,那該有多好。
  • 舌尖上的北京在空中綻放 都市菜園感知自然(圖)
    昨天,北京西草市街80號,張貴春在空中菜園逗弄他的小鸚鵡。  但5年前的那個普通春日,當他「因地制宜」打算在自家屋頂開闢一塊空中菜園時,可真沒想到這些角瓜、西紅柿、茄子會讓他全國聞名:「誰知道種點菜,還能出名,能上中央一啊,本來就是個玩玩的事兒,呵呵呵。」
  • 皇城腳下「空中菜園」大豐收 雨水回收立功啦
    東城區 「今年雨水大,咱社區的『空中菜園 東城區銀閘社區的「空中菜園」公益項目已經啟動了三四年時間。在與故宮一街之隔的銀閘社區市民服務中心樓頂平臺,小菜園佔地200平方米左右,每年都為社區的孤寡老人及其他幫扶對象提供社區自己種植出來的綠色有機蔬菜。澆灌這些蔬菜的,也是社區回收再利用的雨水。 前些天,北京連日來的陰雨,讓藍色的雨水收集桶「水位大漲」。
  • 重拳整治「空中菜園」,網格化助力保衛藍天
    重拳整治「空中菜園」,網格化助力保衛藍天 (及時清理「空中菜園」,營造清爽舒適環境。)而種菜容易導致頂樓住房漏水,種植菜的過程中產生的枝、藤、葉等,以及澆灌衝刷的泥土容易引起樓頂排水口堵塞,層出不窮菜地不僅極易滋生蚊蟲,而且施肥異味、泥土被風吹到空中還會造成大氣汙染,影響了周邊住戶的生活居住環境。 接群眾反映後,南託街道城管執法人員迅速核實,上門入戶做居民的思想工作,迅速採取行動。
  • 無人管理「空中菜園」變「空中花園」,閒置地被佔難題可以這樣解決
    王文清笑著告訴記者,現如今,廣廈城蜜宮外的「空中菜園」已成功蝶變,成為幽靜的「空中花園」。過去家家戶戶門前的菜園子、雜物垃圾不見蹤跡,取而代之的是綠樹成蔭,花團錦簇。蝶變前「髒亂差+臭」的「空中菜園」當談起廣廈城蜜宮外垃圾菜地時,王文清便一個勁擺手,只能用四個字形容「髒、亂、差、臭」。
  • 樓頂上的菜園子,是空中菜園也是「空中花園」,屋頂種菜該不該?
    其中位於中東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以美著稱,最著名的當然是它的「空中花園」了。空中花園也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採用立體造園方法,將花園設計在四層平臺上,平臺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撐,有灌溉系統可以灌溉。園中種植各種奇花異草,遠看就像花園懸在半空中,由此得名空中花園。
  • 鶴壁一市民打造「空中菜園」十幾種蔬菜長勢喜人
    小小房頂,十幾種蔬菜,就問你,羨慕不羨慕?「空中菜園」山城區長風路和湯河街交叉口附近的一座三層小樓就是62歲陳明的家。屋頂的平臺有約90平方米的空地,西紅柿、黃瓜、茄子、豆角、青椒、油麥菜、芫荽、茴香、絲瓜、秋葵······十幾種蔬菜和一藤葡萄,整齊地種在大油桶、泡沫箱中,個個長勢喜人,這片「空中菜園」凝聚了老陳近半年來的心血。
  • 杭州這個小區的「空中菜園」,拆了
    葉女士住在西湖區蔣村街道西溪裡社區西溪華府小區,這是一個建成快10年的小區了,小區1到4幢樓北面沿街商鋪的設備平臺,本來是給商鋪業主和2樓的居民們放空調外掛機的,但是因為地方寬敞,很多居民就把設備平臺當作了自己的「私家菜園」。
  • 杭州一小學屋頂有空中菜園 有水田旱地和果園
    在屋頂開闢菜園,不光病蟲害少,而且還不用農藥,每天收穫的新鮮蔬菜,學校就拿到食堂供同學們享用。空中菜園的打造團隊來自浙江省農科院,主要設計人是李伯鈞老師。這麼高大上的都市空中菜園讓人直呼羨慕嫉妒恨,這麼新鮮的好事我們普通人家的屋頂,也可以有嗎?
  • 夫婦樓頂打造空中菜園,十年沒買菜吃不完還送人
    十年前,一句開玩笑的「賭注」,讓他萌生了給妻子送一個菜園子的想法;近十年來,他將一半的心思都花在了打造這個位於自家樓頂的「空中菜園」上。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在老何的精心侍弄下,如今,樓頂上的瓜果蔬菜長勢喜人,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西紅柿、辣椒、土豆、黃瓜、紅莧菜等10多種蔬菜,無花果、葡萄、草莓、桃子等七八種水果,還有一整套看起來科技感十足的培育裝置。
  • 雅儒路某小區一「空中菜園」被拆除
    3月2日下午,柳北區城管執法局一中隊依法將「空中菜園」拆除。執法人員來到現場看到,被投訴的「空中菜園」位於八樓樓頂天面,共20塊菜地,大多由磚頭圍成長方形地塊而成,有的甚至用鋼筋混凝土圍成,鋪上30釐米厚的泥土後種上各種蔬菜。這些長方形「菜地」,面積大的10平方米,小的才1平方米左右,另外還有十多個裝有泥土的泡沫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