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樓頂造出「空中菜園」 種菜「種出」國家專利

2021-01-15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夫婦二人的菜園已經種了十年之久 記者李宗華攝

每天早上不到6點,何建華就起床了,除了鍛鍊,他還有一項更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打理他的菜園子。

十年前,一場開玩笑的「比賽」,讓他萌生了給妻子送一個菜園子的想法;多年來,他將一半的心思都花在了打造這個位於自家樓頂的「空中菜園」上。

如今,在老何的精心侍弄下,樓頂上的蔬菜長勢喜人。

一場「比賽」 他決定給妻子一個菜園

西紅柿、辣椒、土豆、黃瓜、紅莧菜等10多種蔬菜,無花果、葡萄、草莓、桃子等七八種水果,還有一整套看起來科技感十足的培育裝置。昨天,這個位於西安市蓮湖區馨泰花園小區的「空中菜園」,讓三秦都市報記者大開眼界。

「我這一年至少能種20多種蔬菜,每個時令都有不帶重樣的新鮮蔬菜吃。」介紹起自己的菜園子,何建華不無得意。他說,幾乎每一個來過這個「空中菜園」的人都會露出羨慕的表情。在鋼筋水泥林立的大都市,還能享受到鄉野田園生活的雅趣,在很多人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

何建華說,打造「空中菜園」的想法要從2008年的一個「比賽」說起。

「我家住頂樓,一到夏天就曬得很,我和媳婦就商量著在樓頂上種些植物遮陽,她說自己花種的好要種花,我就突發奇想說你種花那我種菜吧,咱倆比賽一下看誰種的好。」於是夫妻倆將樓頂區域一分為二,一人種花,一人種菜。

何建華的「二培」技術獲得國家專利 記者李宗華攝

十年摸索 他種菜「種出」國家專利

為了實現這個心願,十年來,何建華可沒少下功夫。

他向記者介紹,現在自己用來培育蔬菜瓜果的這套「高科技」裝置叫「二培箱」,就是他在這些年的種菜過程中摸索出來的一種種植新方式。

「樓頂種植與地面有所不同,土在樓頂上堆得多了會增加樓體負重,所以我在一開始就把土培這個辦法否定了。」何建華打一開始就慎重考慮了建「空中菜園」的種種可行性。

最開始,他選擇了「水培」的方式來種植,後因夏季樓頂溫度太高,水被曬得滾燙植物根莖受不了不得不放棄。而「二培箱」這種將基質(土)培和水培集於一體的新方式就是他在這個過程中發明出來的。

何建華隨手拿起一盆種植在一個梯形泡沫模具裡的生菜給記者看,「這個模具就是二培箱,看著簡單,其實裡面的結構是比較複雜的,留有氣孔,還可以連接水泵,這樣既不用很辛苦的每天澆水,用水泵就可以給每盆菜輸送營養,植物根系還可以在基質、空氣和水三種環境下生長,長勢好,產量大。」他告訴記者,自己還因「二培」技術獲得了一項國家專利。

其樂無窮 城市中享受田園樂趣

種菜「種出」專利,如今再提起當年的那場「比賽」,何建華的妻子袁濱梅連稱自己「認輸」。而對於這份丈夫送給她的禮物,袁濱梅笑得很開心,她說,丈夫負責付出,她負責收穫。

「看他菜種的這麼好,我連花都乾脆撂給他打理了,我平時就負責摘菜做飯。」袁女士說,她和丈夫相識於讀大學的時候,結婚30多年,他一直是一個浪漫又體貼的人。

在袁女士看來,這個菜園子帶給他們的樂趣遠比「有新鮮蔬菜吃」大得多。「平日他打點這些蔬菜樂在其中,甚至還在樓頂上搭建起了蔬菜大棚以便冬天種菜。我閒暇時也喜歡到這個菜園子坐著喝喝茶看看書,這個地方讓我們在城市之中也能體會到一種田園樂趣,以後應該會種更多瓜果蔬菜跟人分享。」袁女士表示。

記者 張晴悅

編輯:王瑜

相關焦點

  • 樓頂上的菜園子,是空中菜園也是「空中花園」,屋頂種菜該不該?
    其中位於中東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以美著稱,最著名的當然是它的「空中花園」了。空中花園也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採用立體造園方法,將花園設計在四層平臺上,平臺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撐,有灌溉系統可以灌溉。園中種植各種奇花異草,遠看就像花園懸在半空中,由此得名空中花園。
  • 夫婦樓頂打造空中菜園,十年沒買菜吃不完還送人
    十年前,一句開玩笑的「賭注」,讓他萌生了給妻子送一個菜園子的想法;近十年來,他將一半的心思都花在了打造這個位於自家樓頂的「空中菜園」上。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在老何的精心侍弄下,如今,樓頂上的瓜果蔬菜長勢喜人,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西紅柿、辣椒、土豆、黃瓜、紅莧菜等10多種蔬菜,無花果、葡萄、草莓、桃子等七八種水果,還有一整套看起來科技感十足的培育裝置。
  • 小區樓頂不是私人「空中菜園」!長沙城管出手了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8日訊(全媒體記者 唐朝昭 通訊員 任金海)如今,回歸田園生活成了不少城市居民的嚮往。但一些人卻將小區樓頂公共區域佔為己有,建起「空中菜園」,讓小區其他居民苦惱不已。今日,天心區城管執法大隊桂花坪中隊聯合街道城管辦、社區共40餘名工作人員對天心區白沙世紀佳園小區樓頂亂象開展了集中整治,為居民解決「屋頂煩惱」。記者在現場看到,小區不少樓頂都被各類種菜箱、雜物佔據。有的樓頂擺放著數十個種菜的長型花盆,裡面種滿蔬菜瓜果。種菜的居民還在一旁用廢棄泡沫箱存水用於澆菜,並將食物殘渣放在裡面發酵存肥,破壞了周邊環境。
  • 杭州有居民樓頂被改造成「空中菜園」 你怎麼看?
    浙江在線7月4日(浙江在線記者 張孫超 於詩奇 攝)位於杭州機場路和新風路交叉口附近的明桂苑,是城中村居民的安置房。早前,農民都有地,大家也都有種菜習慣。
  • ...無公害蔬菜」,竟在樓頂種菜?雅儒路某小區一「空中菜園」被拆除
    在雅儒路292號某公司宿舍,有人為了吃到無公害蔬菜,在小區一棟住宅樓樓頂「圈地」種菜,導致頂層住戶天花板滲水發黴,被影響的住戶為此煩惱不已,一周前撥打城管服務熱線12319進行投訴。3月2日下午,柳北區城管執法局一中隊依法將「空中菜園」拆除。
  • 柳州南亞社區聯合執法局整治小區樓頂「空中菜園」
    作者:解柳燕 伍豔紅 編輯:陳麗婕 廣西新聞網柳州12月2日訊(通訊員 解柳燕 伍豔紅)為了整治轄區環境秩序,積極提升社區城市空間品味,打造乾淨整潔的社區樓頂環境
  • 長沙老漢小區樓頂種菜 20 多年,物業通知限期剷除「空中菜園...
    " 不止我一戶在樓頂上種菜,還有 5 棟和 11 棟的居民也在樓頂上種菜。" 記者順眼望去,和 10 棟相鄰的兩棟樓頂上,也都種滿了蔬菜。" 那幾戶種菜的居民也不同意物業的做法。" 陳爹爹說。小區居民對屋頂菜園褒貶不一對於陳爹爹和其他幾名老人在樓頂上種花種菜的事,小區的業主們對此褒貶不一,他們都有不同的說法。家住 10 棟的劉女士一家認為,老人家退休後在樓頂上種種菜,養養花,是可以理解的。"
  • 重拳整治「空中菜園」,網格化助力保衛藍天
    重拳整治「空中菜園」,網格化助力保衛藍天 (及時清理「空中菜園」,營造清爽舒適環境。)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23日(通訊員 高競)「樓頂上有人種菜,汙染環境還有安全隱患,城管部門可以來看看嗎?」11月20日,接到熱心群眾舉報後,長沙市天心區南託街道組織城管辦、城管執法中隊、社區網格員對南郡明珠樓頂種菜行為開展綜合整治行動。此次行動一共清理了4處菜地,周圍群眾紛紛點讚。 南託街道地處城郊結合部,少數居民小農意識濃厚,樓頂種菜行為屢禁不止。
  • 居民私建「空中菜園」 在樓頂養雞
    深圳晚報訊 (實習生 餘瑤) 有人種花怡情,但在羅湖區羅湖紅崗西村,樓頂種菜卻蔚然成風。該小區共32棟樓,幾乎一半頂樓都堆滿了花盆,種上了蔬菜。羅湖區清水河街道辦稱樓頂種菜侵佔消防通道存在安全隱患。
  • 為了吃上放心蔬菜在頂樓種菜?空中菜園值不值得?
    害怕蔬菜農藥殘留,為了孩子能吃上放心安全的蔬菜費盡心思花大價錢在陽臺樓頂種菜到底值不值得?你會在陽臺樓頂種菜嗎?近段時間,一直忙著在家裡樓頂上搞個小菜園,所以說是一點空餘時間都沒有,好友知道了,特地過來看看進度怎樣了。
  • 農轉居小區裡頂樓打造菜地 擾民菜園將變身空中花園
    三新家園本是城鄉結合部,居民現在住進統一改建的樓房,但還是延續種菜的老習慣,把樓頂開闢成了菜園子。  浙江在線10月30日訊 鋼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一場菜地和綠地的暗戰悄然進行。在杭州江幹區三叉社區三新家園,熱愛「農作物」的居民們目光從地下轉到了半空,高層住宅樓的頂樓露臺日漸淪為菜地,不過最近,這裡有好消息傳來——擾民的菜園將變身空中花園。  農轉居小區裡  不少居民仍愛種「農作物」  三新家園的前身其實就是江幹的三叉村。
  • 長沙某小區住宅樓頂成菜園 有人歡喜有人愁
    住宅樓頂平臺是住戶的公共空間,也是消防通道,大家上來活動活動,或者曬個床單被子的也可以理解。但有人搭起小花園,建起「空中菜園」,甚至將部分樓頂鎖住,僅供幾個人在上面種花種菜,帶來環保和建築安全等系列問題。都市的高層建築越來越多的樓頂被侵佔,業主煩心不已卻不知怎麼辦,近來,我們就收到不少這方面的投訴。
  • 皇城腳下「空中菜園」大豐收 雨水回收立功啦
    東城區 「今年雨水大,咱社區的『空中菜園 東城區銀閘社區的「空中菜園」公益項目已經啟動了三四年時間。在與故宮一街之隔的銀閘社區市民服務中心樓頂平臺,小菜園佔地200平方米左右,每年都為社區的孤寡老人及其他幫扶對象提供社區自己種植出來的綠色有機蔬菜。澆灌這些蔬菜的,也是社區回收再利用的雨水。 前些天,北京連日來的陰雨,讓藍色的雨水收集桶「水位大漲」。
  • 幾個空油桶、舊盆、塑料筐種菜,種出一個小菜園,不愁沒菜吃了
    秋天了,如果平時在家有閒暇的時間,就可以自己種一些菜吃,有些朋友問,拿什麼東西來種菜呢?其實一些家庭中常見的東西都可以拿來種菜,比如說舊盆,舊花盆,塑料桶,空油壺等等,拿來種菜特別合適。這樣一來可以廢物利用,二來還可以收穫新鮮養眼的蔬菜,自己種菜樂趣多歡樂多,收穫多!
  • 62歲農村大叔,在城市樓頂建「空中菜園」蔬菜年產量超過一千斤
    62歲的王大叔可不這麼認為,在他的眼裡沒人用的樓頂,可以充分利用種出年產量上千斤的瓜果蔬菜,這是怎麼做到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原來王大爺的兒子在城裡買了一套房子,為了能跟家人一起過日子,兒子把老人接到了城裡面住。
  • 樓頂平臺上的擾民菜園要變身成空中小花園了·都市快報
    記者 金潔潔 通訊員 王曉琴    高層頂樓都有一個公共平臺,居民們喜歡在平臺上你佔一塊,我佔一塊,種點蔬菜和果樹,施肥澆水,時間長了,弄得平臺上又髒又亂,甚至還可能影響其他居民的生活,一直糾紛不斷。  四季青街道三叉社區順著居民的思路,想了個辦法,把三新家園的「擾民菜園」變身為「空中花園」。  到底是怎麼個變法?
  • 空中花園、樓頂菜園染綠蘭州
    樓房隔熱降溫 減少汙染淨化空氣空中花園、樓頂菜園染綠金城御景東方樓頂花園我國廣州、深圳、北京、上海、武漢等城市近些年陸續出現了一批較著名的「空中花園」。隨著城市的發展,人口密度、建築密度大而可供綠化的土地面積不多,蘭州市的一些住宅小區、辦公樓和庭院等也悄然出現了星星點點形式各異的屋頂花園,更為實用的是還開闢了樓頂菜園,為這座城市增添動人意境……屋頂花園讓樓下冬暖夏涼金秋時節,記者隨蘭州市園林科學研究所科研室主任趙峰來到「空中花園」建造初具規模的御景東方小區。
  • 養魚蝦種植物樓頂變菜園 遂寧市民打造開心農場
    2005年初,遂寧市民左偉的家搬遷至飛鴻軸瓦廠宿舍後,他開始了長達8年的「空中菜園種植技術」探索。如今43歲的左偉,終於在樓頂打造了一套完善的「人工溼地栽培系統」,而他也因此斬獲了三項專利。  前前後後改良了四次  從2005年搬進軸瓦廠宿舍開始,樓頂便成了左偉的重點改造對象。
  • 舌尖上的北京在空中綻放 都市菜園感知自然(圖)
    在屋頂上種菜,很多人都說不行,就這麼點兒土,不接地氣兒,哪種的出來啊。」  張貴春有股執拗勁兒,不信邪,用卡車運來三車土,一桶一桶地抱上樓頂,在自己家樓頂上整出60平方米的空地。澆水、施肥、播種,等著秋收。但土地和作物有自己的「脾氣」,空中菜園的頭一年,幾乎是顆粒無收。「土特別低,也就15釐米左右,含水根本含不住。不能多施肥,很容易把菜燒死。春天,剛出苗,颳大風,全倒了。
  • 空中菜園變空中花園
    整治後的花園  城市裡的閒置空地,被部分居民利用起來種菜、焚燒垃圾,這樣不僅讓城市變得王文清笑著告訴記者,現如今,廣廈城蜜宮外的「空中菜園」已成功蝶變,成為幽靜的「空中花園」。過去家家戶戶門前的菜園子、雜物垃圾不見蹤跡,取而代之的是綠樹成蔭、花團錦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