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值得中華民族自豪的歷史時刻——公元2008年9月27日16點34分。
這一刻,中國航天員翟志剛,開始踏上浩瀚太空的徵程。
「快開,快打開!」看著翟志剛吃力地轉動艙門旋柄,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飛控大廳裡,大家在心裡默默地給他加油。圓圓艙門的外面,就是夢想中的太空舞臺。
一下、兩下,艙門似乎考驗著探索者的毅力,只是略微震動了幾下。翟志剛找準著力點,再次發力……
16點41分00秒,「太空之門」終於打開了,蔚藍色的地球出現在翟志剛眼前。
翟志剛從艙內慢慢探出頭來。外面的景色讓他如此陶醉——神舟七號飛船依偎著蔚藍色的地球飛翔,背後是天鵝絨般的黑色天幕。
翟志剛抓住扶手,輕盈地飄出了艙外,邁出了中國人首次太空行走的第一步。
這一步,看似輕鬆,卻濃縮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來鍥而不捨的太空探索。
第 1 2 3頁
第一個憧憬「飛天」夢想的人是東漢時期的科學家張衡。他在《思玄賦》中浪漫地描寫道:駕著豪華的馬車在太空巡遊,在銀河中狩獵,日月星辰在腳下流動……
第一個實踐「飛天」夢想的人是明朝萬戶,他把自己捆在裝有49支土火箭的椅子上,點火升天。
第一個實現「飛天」夢想的人是航天英雄楊利偉,他乘坐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
如今,翟志剛的這一步,創造了中華民族在太空的又一個新高度!
背倚深邃的天穹,翟志剛緩緩揮動右手,臂膀上橘黃色的「飛天」標識格外醒目。此時,一個天籟之聲在飛控大廳裡響起——
「神舟七號向全國人民問好,向全世界人民問好。請祖國放心,我們堅決完成任務。」
世界時間、北京時間、飛行時間,不斷地在屏幕上跳動著。
太空中,激動人心的一幕再次出現。劉伯明從軌道艙艙口探出身子,將一面五星紅旗遞給了翟志剛。接過紅旗,翟志剛緩緩揮舞。這面五星紅旗由女航天科技工作者親手繡成,她像一團火焰,燃燒在天宇中。
緊接著,翟志剛移動安全繫繩掛鈎,「遊」到安裝在飛船軌道艙壁的科學實驗裝置旁,小心翼翼地取下黑色的方形固體潤滑材料,遞給在軌道艙內等候的劉伯明。這一送一接,標誌著我國和平開發利用太空又一項科學實驗的完成。
面對地面醫監醫生的詢問,翟志剛自信地回答:「我感覺良好!」
接著,翟志剛沿著軌道艙外壁,開始蒼穹漫步。轉身、飄移、再轉身、再飄移……太空此刻成了翟志剛展示身手的舞臺。
其實,艙外活動的每一步都充滿艱難。當翟志剛在艙外移動時,電臍帶纏繞到了兩腿之間,他不得不騰出一隻手處理這個意外「麻煩」。
第 1 2 3頁
「神舟七號報告:01、02出艙活動完成情況正常,感覺良好!」
17時00分35秒,翟志剛成功返回軌道艙,艙門關閉。此時,飛船以每秒7.8公裡的速度在距地球343公裡的太空高速運動。在19分35秒的太空行走中,翟志剛「走」了9165公裡,成為中國「走得最快」的人。
「首次出艙活動,我們用的是自己研製的火箭飛船,穿的是自己研製的艙外航天服,這充分顯示了我國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和綜合國力的巨大飛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自豪地說。
通過網絡觀看了太空行走全過程,歐洲航天局專家卡爾·貝格奎斯特稱讚「中國航天員的表現非常棒」。
太空有了中國「足跡」,從此會變得更加精彩!(本報北京9月27日電)
第 1 2 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