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應用】去年年末的一陣反特風聲令許多朋友體會到了什麼叫做風聲鶴唳,但是今天要給大家帶來的這種另類風聲則是出自筆記本的。想必大家已經猜到,那就是筆記本散熱風扇。夏天到了,散熱難的問題也隨之困擾著許多朋友。所以,風扇成為了大家最關注的問題之一。到底什麼樣的風扇稱之最好呢?那就讓小編為大家念叨一下。
首先,介紹一下文章結構:
1.前言
2.入手&外觀
3.對比安裝
4.評測
5.結束語
【前言】
大概是一年以前,發現能力很強的諸位高手發的帖子裡出現了一個新配件——「渦輪風扇」,感覺性能還不錯的樣子,很想親身體驗一下,無奈貨源不充足,有價無市,買不到貨。正好前一段時間enjoywoo到手了一個,咱家順手在淘寶上搜索了一下,發現一家店鋪正好有售,價格雖不算太便宜,但小打小鬧的改裝還是能夠承受的,咱也來感受一下「渦輪風扇」。
「渦輪」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透平」,來源於英文的turbine,是具有葉片的動力式流體機械,裝有葉片的轉子作高速旋轉運動,流體流經葉片之間通道時,葉片與流體之間產生力的相互作用,藉以實現能量轉化。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咱們筆記本上用的所有的風扇都可以稱為「渦輪風扇」。
我們常見的電腦設備風扇主要有軸流式和徑流式兩種,其中軸流式風扇多見於臺式機,風向直來直去,優點是流體能量損失小,缺點是體積較大,出風方向要有一定的空間。
軸流式風扇的例子(網絡圖片)
徑流式風扇(大多數筆記本都用這個)
【入手&外觀】
閒話少敘,周三聯繫賣家,對方說風扇有瑕疵,固定電線的卡子斷了,考慮到咱家買這個風扇主要以體驗為主,並沒有想真正的替換到原裝風扇,因此外觀的瑕疵也就無所謂了,下單之後,周五收到
很簡約啊!
沒有外包裝,賣家用硬紙殼和泡沫簡單保護了一下。
正品
驗明正身,型號UDQFZHR01DAS。
正面
規格:直流5V,額定電流0.22安,無刷電機。
背面
背面,塑封固定,不好拆。
線卡部分
斷掉的線卡部位。
插頭部分
插頭部分的線序要注意。
拆開
正好這個風扇的扇葉和電機部分可以拆開,這是電機部分。
軸承部分
軸承部分特寫,一個好的風扇,軸承很重要,現在筆記本電腦用的風扇軸承多為自潤滑的,免維護不需要加油,反倒是加油之後可能造成慘劇。
線圈
線圈繞的質量一般!
扇葉
風扇扇葉特寫,不是外面有個「輪」就叫「渦輪」。
葉片轉軸
對加工精度有一定要求的葉片轉軸,也可以看到永磁體。
【對比安裝】
看完了外觀,開始進入安裝過程
先拆電池
再一次建議:在對筆記本內部動任何手術之前,哪怕只是安裝個內存條,最好把電池摘掉,小心使得萬年船
原裝風扇
服役了一年半的原裝風扇
風扇插口
主板上的風扇插口,沒有針腳電壓等信息
原裝風扇
原裝風扇驗明正身,型號KFB0505HHA,直流5V,額定電流0.36安,無刷電機
原裝風扇插頭
原裝風扇插頭部分,可以跟前面的新風扇插頭對比下
對比一下
線序對比無誤
安裝要注意
雖然線序是一樣的,但小心駛得萬年船,正好手頭有個舊適配器,調到直流4.5V接兩根線出來,紅色為正白色為負。招了吧,免得皮肉受苦,獰笑~~~
接線
原裝風扇先來,一般都是紅正黑負,接上去果然如是
接線
新風扇試試看——請無視咱家的手,沒辦法,另一隻手得拿相機啊
確認了風向以及無短路斷路情況之後,可以準備安裝了,可能會有人會說,至於這麼大費周章的去測一個5V電壓的東西嗎?咱家回答:有必要,特別是在你有連接設備時,被連續燒毀兩塊電腦主板的經驗之後。也許一萬次DIY都不會有問題,但是只要出現一次疏忽,可能就是幾千塊的損失。
搞定
新風扇安裝上去看看,螺絲孔很合適。以上,安裝過程就結束了!
【評測】
新風扇散熱能力如何,肯定要對比著看,咱家首先設計了一個測試環境
測試軟體:Everest,系統穩定性測試
Everest界面
Everest界面
測試步驟:
1.設置Everest隨Windows啟動,設置POWER4GEAR為high performance,進入Windows系統且穩定後,開始進行穩定性測試
2.設定Everest記錄日誌,記錄時間間隔為1秒鐘(事後證明,選擇的項太多了,其實只要CPU溫度和風扇轉速兩個參數即可)
3.對CPU,內存進行系統穩定性測試15分鐘,之後關閉壓力測試,保持high performance狀態直至溫度降至啟動參考溫度,所謂啟動參考溫度即啟動Everest之後,開始執行壓力測試之前10秒鐘的平均溫度。
手機測溫
感受在風扇轉動的不同狀態下的噪聲,為防止主觀性判斷,同時進行錄音。在取得一個風扇的數據之後,關機足夠長的時間直至電腦冷卻,換另外一個風扇之後再進行一次測試,條件同上。
首先是新買的風扇UDQFZHR01DAS——反正新風扇剛換上,懶得拆下來再折騰了。
溫度
進行測試之際的環境溫度:25度——照片角度問題,看著像24,對舊風扇測試時同樣也是
使用率
進行測試結束之際的截圖,15分零2秒
使用率
全過程截圖,後面有個溫度的突變是因為實在等不及,改成quite office模式了,在後面的數據處理中會去掉這一段的。之後拆機,換回原裝風扇,去泡杯茶,順便洗澡刷牙,把換下的衣服泡起來……大概用了20分鐘。然後進行原裝風扇KFB0505HHA的測試。
溫度
進行測試之際的環境溫度:25度——拍攝角度問題,看著像24度而已.
測試
進行測試結束之際的截圖,15分整!
測試
全過程截圖,後面溫度的突變原因同上一次測試。好,那麼就要開始數據處理了,咱家記錄日誌文件的格式是CSV,以便在EXCEL裡面處理。
首先是兩個風扇在15分鐘穩定性測試時,CPU溫度對比圖
CPU溫度
使用新風扇UDQFZHR01DAS溫度
DAS溫度
使用原裝風扇KFB0505HHA溫度
可以看到,新風扇溫度持續上升,直至680秒之後,溫度才算穩定下來,且CPU最高溫度保持在67攝氏度,而原裝風扇的最高溫度雖然最早出現在488秒,但在這之後基本被壓制在64攝氏度度。
我們再來看一下壓力測試段的風扇轉速圖
轉速測試
使用新風扇UDQFZHR01DAS轉速
轉速對比
使用原裝風扇KFB0505HHA轉速
新風扇的轉速有三個檔,3400,3700以及4200,而原裝風扇則有3800,4200,4700三個檔,不同的轉速起始切換時間與溫度可以在圖中看出,雖然沒有截到3400和3800轉速的起始點,但根據經驗,這個溫度應該是45攝氏度。因此我們就有了這個表格。
溫度對比表
這個表格中的內容是很好解釋的,檔位切換的溫度是由BIOS中的溫控程序決定的,當監測CPU超過一定溫度之後給散熱風扇指定的電壓,以得到不同的轉速,而風扇表現出來的轉速有區別,則是由於其自身的不同。
再來看結束測試後的溫度曲線
CPU溫度對比圖
CPU溫度
使用新風扇UDQFZHR01DAS溫度
CPU溫度
使用原裝風扇KFB0505HHA溫度
可以看到,在沒有改變狀態的情況下,新風扇在第680秒的時候使CPU溫度首次降到了與測試前對照溫度——45.6攝氏度最接近的溫度——47攝氏度,之後最低溫度始終沒有超過這個數值,原裝風扇則在306秒降到了45攝氏度,與其測試前對照溫度——42.3攝氏度有一定差距,與新風扇同樣結局是:都沒有達到測試前的溫度。但是原裝風扇降低溫度的效率更高一些。
下面是解除壓力測試後的風扇轉速圖
解除壓力測試後的轉速
使用新風扇UDQFZHR01DAS轉速
解除壓力測試後的轉速
使用原裝風扇KFB0505HHA轉速
與壓力測試時明顯的轉速切換溫度不同的是,降溫時的風扇轉速切換溫度出現了一些偏差,為啥會出現這個情況就不好說了,所以咱家暫不能作一個結論。
噪音對比:UDQFZHR01DAS在最高轉速4200轉時也算是比較安靜的,而相對的KFB0505HHA在4700的最高轉速下,可以說發出的是一種嘯叫的聲音,夜深人寂的環境下,大約7米的距離也可以比較清晰的聽見,如果說要有個對比的話,KFB0505HHA的噪音要比UDQFZHR01DAS高出一到兩個轉速等級,在全過程中,UDQFZHR01DAS始終比KFB0505HHA安靜,下面截取了兩個風扇最高轉速錄音樣本,大家也可以聽一下!
【結束語】
新買來的「渦輪風扇」對比小測試就這樣結束了,從測試結果上來看,可以做出如下結論:
1.「渦輪風扇」UDQFZHR01DAS的散熱性能不如原裝風扇KFB0505HHA,在穩定性測試中,能夠使CPU達到的最高溫度明顯高於原裝風扇,降溫速度較慢,降溫後的穩定溫度也高於原裝風扇。
2.「渦輪風扇」明顯要比原裝風扇安靜
下面咱家簡單的說一下自己的見解,從散熱性能上來說,能夠將更多的氣流吹向散熱鰭片才能將熱量更快速的排出機體外。其實咱家看到這個風扇銘牌的第一眼時,就不看好其散熱性能,因為其功率較小,肯定會在轉速方面作出犧牲,而葉片數量也並不是越多越好,並且為了保證葉片的剛度,能夠承受風扇葉片外部增加的支撐固定部分帶來額外的力,新散熱風扇在葉片根部增加了更厚實的加強肋,這也會帶來風力的損失。
有一弊也會有一利,正因為新風扇葉片有了足夠的剛度,在高轉速下產生的震顫和對軸承的影響也會更小,而原裝風扇的轉速較高,葉片梢部的震動較大,所以噪音也會更大一些。
經過一番折騰,咱家的F8又換回了原裝風扇,一方面是機體散熱能力不錯,很少產生讓風扇全速運轉的情況,另一方面是時值盛夏,良好的散熱才是最重要的,至於新風扇,就讓它作為備件,以防不時之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