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加爾湖位於俄羅斯遠東西伯利亞南部,漢代稱為」北海「,古代著名「人質」蘇武就曾在這裡放羊。
它是世界上年代最久的湖泊,也是最深的湖泊,世界第七大湖,形狀為新月形。湖中自然資源豐富,被譽為」西伯利亞的明眸「。2019年統計,貝加爾湖最深處達1637米,蘊藏著地球全部淡水量的20%。
今天就由我帶大家揭秘,這個讓我們又愛又恨的貝加爾湖。
Ⅰ:前世
說起貝加爾湖,相信每一個中國人心裡都是五味雜陳。因為最讓大家遺憾的是,歷史上我們是曾經擁有過它的。
清朝初期,沙俄向東瘋狂擴張領土,此時清政府正忙於剿滅蒙古準噶爾汗部,需要迫切與俄國籤訂合約、穩定邊界,於是與沙俄籤訂條約,將貝加爾湖劃了出去,從此揭開了沙俄瘋狂蠶食我國領土的序幕。而這場失敗,也成為中國人心中永恆的痛。
Ⅱ:今生
貝加爾湖面積約3.17萬平方千米,是我國第一大湖泊青海湖的7倍,可容納23.6萬億立方米的淡水資源,相當於全球已解凍地表淡水的20%,比北美五大湖的總和還多,湖中有植物600種,水生動物1200種,在接近水面有約600種植物,其中75%為貝加爾湖特有。
據統計,貝加爾湖的淡水資源可供北京市民飲用5000年。
Ⅲ:緣起
貝加爾湖是一個很古老的淡水湖泊,大約2000-2500萬年前,印度次大陸板塊強插亞歐板塊,強衝力造成亞歐板塊內部出現大撕裂,形成了一條裂谷(類似於東非大裂谷)。
隨後在漫長的地質演化中,300多條河流和一些冰川裹挾了巨量的水和泥沙灌入深谷,最終形成了貝加爾湖。
貝加爾湖地處高緯度地區,降雨量少,最大補給河流為色楞格河。而流出只有安加拉河,這樣進水多,出水少,加上湖泊常年冰封,蒸發量小,使得湖中積累的礦物質極其豐富,因此養育出各種獨特的生物。
Ⅳ:物種之謎
眾所周知,貝加爾湖是一個淡水湖,它和最近的大海也相隔了長達2000公裡左右的距離,那怎麼解釋湖裡的那些海洋生物,比如鯊魚,龍蝦,海螺,海綿,還有海豹呢?
根據DNA還有一些遺傳學上的對比發現,貝加爾湖的海豹和北冰洋的環斑海豹屬於近親,都是由共同的祖先演化而來,而海豹怎麼能漂洋過海出現在貝加爾湖,據主流學術分析,海豹應該是順著河流從北冰洋到達貝加爾湖的。
我們可以假設,在冰河時期末,因為融冰導致河流水量充沛、河道變深,生活在北冰洋的環斑海豹為了追逐獵物而進入了葉尼塞河,它們的活動範圍越來越接近河流的上遊,而當時的葉尼塞河全流域內都分布有環斑海豹,其中的一支通過葉尼塞河的支流——安加拉河來到了貝加爾湖。
後來冰期結束,葉尼塞河河道變淺,生活在河流中的海豹們發現自己被困住了。生活在下遊的環斑海豹可能還來得及重返北冰洋,而生活在中上遊的環斑海豹則沒這麼幸運,大部分因為環境的變化沒有存活下來。
比起這些悲慘的同類,被困在貝加爾湖的這些環斑海豹是幸運的。貝加爾湖足夠大,足夠深,有足夠的魚群可供捕食,有合適的島嶼岸線可供繁殖。
當然,以上一切都只是假設,從現有可查的地理資料來看,從沒有任何貝加爾湖、乃至其所在的西伯利亞地區冰川消融的證據。所以,貝加爾湖的淡水海豹,時至今日也是一個科學界中的未解之謎。
V:寫在最後
貝加爾湖是西伯利亞的明珠,是俄羅斯的遠東重地,無論在水文、地質都具有巨大的研究價值,在1996年時,貝加爾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最後,對中國人而言,貝加爾湖已然與中國徹底分離,我們只能望「湖」興嘆。現在的一夢黃粱,不代表將來也一定是鏡花水月。所謂的土地歸屬,從來就不是恆定不變的。只要有足夠的實力,並遇到合適的時機,美夢成真並非就只能是空話——俄羅斯不正就是靠著這兩點,才得到的貝加爾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