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風暴,就在您身邊

2021-01-13 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點擊「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可以訂閱哦!

在科學家眼裡,太陽風暴就是太陽強烈爆發,會給地球帶來一系列影響。每次太陽風暴來臨,都要嚴陣以待,謹防產生的各種危害。


在公眾眼裡,太陽風暴仍然一個神秘模糊的事物,有點像洪水猛獸,又有點像背後的幽靈,不時地帶來一些我們意想不到的威脅。它看不懂、摸不著,那到底距離我們有多遠?


其實,太陽風暴,有距離我們很近的一面,它就在您的身邊。


作者:李志濤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空間環境研究預報室



地磁暴會使信鴿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 


眾所周知,信鴿具有天生的歸巢本能,能夠從遙遠而陌生的地方返回自己熟悉的老家。在古裝劇,你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一位威武的將軍/瀟灑的大俠/倜儻的公子,把一絹信綁在信鴿腿上,信鴿會意,騰空而起,將信送到指定的地方。


「看地圖」的信鴿


到了現代,雖然無需再送信,信鴿這種歸巢本能卻成了信鴿競翔運動的基礎。各地的信鴿協會常常組織信鴿歸巢比賽,看看誰家的鴿子更勝一籌。


目前,信鴿的這種本領從何而來依然是個謎。很多人認為信鴿是依靠太陽、月亮、視覺記憶等進行定向,大風、大雨及大霧天氣都會影響信鴿的飛翔和定向,信鴿協會都會選擇天氣晴朗、無風或微風的日子安排比賽。但是,即便小心地避開了不利天氣,有時仍會出現信鴿的歸巢率極低的情況。


表1  2015年10月8日比賽歸巢率


這就意味著還有別的因素影響著信鴿的導航。


根據科學家的相關研究,信鴿具有磁性感知能力,能夠感知地磁場微妙的變化,利用地磁場建立地磁坐標確定自己的位置和方向,最終找到一條合適的回家之路。


因此,在發生地磁暴時,地球磁場受到幹擾,信鴿就會部分失去辨別方向的能力。就拿2015年10月8日的那次比賽為例,當時全國各地信鴿的歸巢率都普遍下降。如此大面積的丟鴿事件,基本可以排除當地天氣狀況、信鴿質量等原因。

而全球性的地磁暴成為這一現象最合理的解釋。


2015年10月8日的大地磁暴


目前,國外很多信鴿協會已將地磁活動狀況納入比賽安排的考慮,形成比較完整的信鴿飛行預報體系,在地磁Kp大於4或地磁Dst指數大於140時,不宜放飛信鴿。不過,國內信鴿協會對地磁擾動的認識還不夠深入,因為地磁暴而導致的丟鴿事件時有發生。


小貼士:除了信鴿,其它許多動物,如海豚和鯨魚等,也都擁有內部所謂的生物羅盤,可以幫助它們利用地磁場辨別方向。在2016年,曾有29頭抹香鯨在荷蘭、英國的外海灘擱淺死亡,科學家就曾懷疑是因為地磁暴造成地球磁場異常,使得抹香鯨遊往錯誤方向。


抹香鯨擱淺




極區航線由於距離短,並且可以避免逆風飛行,因此具有巨大的經濟效應。例如從芝加哥到香港,飛極區航線,只需14小時32分鐘,可承載316名乘客,額外還能裝2000多公斤的貨物。但若不是極區航線,則需15小時41分鐘,乘客要減少到246名,並且不能額外承載任何貨物。每次偏離極區的飛行預計要多耗費10萬美元的費用。


極區航線


不過,但是飛越極區的航線對空間天氣特別敏感。


在強太陽風暴期間,高能粒子進入極區上空,與大氣原子相互作用產生的次級粒子,會對飛機的電子設備和人員構成輻射威脅。


高緯度地區輻射量高


此外,由於飛機在飛行的全程都需要可靠的通信,但衛星通信不能覆蓋到82度以上的高緯地區,在這些區域,通信採用高頻短波通信。太陽風暴期間發生極蓋吸收事件時,地球極區電離層的電離增強,電子密度增大,電波的吸收增大,會引起中波廣播和短波通信信號的騷擾和中斷,持續時間約1小時至幾十個小時。


2006年12月6日的極蓋吸收事件


因此,在發生太陽風暴期間,極區航線為了使用衛星通信而不得不改變航線。例如2003年萬聖節太陽風暴時,全球短波通信受到幹擾,穿越極區的許多航班必須繞道而飛,光多消耗的燃油就使得全球民航業損失了數百萬美元。



地磁暴會讓你家停電。奇不奇葩?意不意外?


在1989年3的月魁北克太陽風暴事件中,雖然美麗夢幻所謂極光閃耀北美大部,但對於加拿大魁北克地區的人們來說,真正的主角是大!停!電!


3月13日凌晨2點45分(當地時間),地磁暴正盛!加拿大魁北克省電網一個主變壓器因感應電流過大而率先跳閘,隨後多個主變壓器如多米諾骨牌般地接連跟進,整個電網在不到90秒鐘就全部癱瘓,致使該電網所管轄的區域陷入一片黑暗和寒冷,造成600萬居民停電長達9小時之久。


魁北克大停電


同時,其它許多地區的電力系統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如美國新澤西州Salem核電站的巨型變電器被燒毀、日本東京電力公司變壓器被燒毀、美國多個地方輸電線路跳閘、瑞典南部和中部6條130千伏輸電線路跳閘。


魁北克事件對北美電網的影響


停電的原理是啥?簡而言之,太陽風暴中的強地磁暴,導致長距離輸電線路中產生強力地磁感應電流(俗稱GIC),容易引起大型變壓器半飽和而縮短壽命,極端情況時直接燒毀、永久over,電力傳輸受到嚴重幹擾,輸電系統崩潰,最終導致失去電力供應。


GIC產生原理


那麼,地磁暴對我國的電網有啥影響?


一般來說,地磁暴引起的GIC多產生於高緯度地區,而我國大部分位於中、低緯度地區,只有東北、西北部分地區所處緯度偏高,所以總體上磁暴期間GIC對我國電網的影響、危害有限。


但是,隨著咱們高速奔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用電越來越多,電網規模就得不斷的擴大。出現了大量的具有東—西走向分量的高壓、大容量輸電線路,GIC時不時地對這些線路產生一定的影響。例如:2005年5月和9月的大磁暴期間,江蘇上河變電站、武南變電站和廣東嶺澳核電廠等都檢測到了GIC。因此,即使以後到處是發電站,偶爾停電的情況以後還是有可能發生的。



「極光」 ,這一名稱來自古羅馬神話中的女神「奧羅拉」(Aurora), 代表旭日東升前的黎明。她的光芒居然僅次於她的「哥哥」太陽神和「姐姐」月亮女神!


aurora女神下凡


那麼,如此閃亮迷人的光輝是如何發出的呢?


當然跟太陽風暴有關啦。通俗點講,就是從太陽爆(fa)發(biao)噴發出來的大量等離子體物質到達地球南北極附近上空,地球高空的磁場變得雜亂無章,什麼質子啦、電子啦便加速跑起來,撞擊高層大氣中的如氮、氧、氖、氦等分子或原子,於是便發出了五顏六色、奇異壯觀的光芒。這種「鬼怪之光」,宛若五彩的霓虹燈一樣。


帶電粒子湧入在地球兩極


極光的產生


哪裡是看極光的好地方?


極光最經常出現的地方就是在大約在南北磁緯67度附近的兩個卵狀區域內(就叫極光卵),就是北極光區和南極光區,範圍比較狹窄。


平時極光卵


在平時,在極光區內,只要是晴朗無雲的夜裡,差不多每天都能看到極光活動。不過,形態顏色都比較單一,持續時間不長,亮度一般。


而在太陽風暴期間,會有海量的來自太陽的等離子體物質湧入到廣袤的地球南北極上空。極光卵的範圍迅速誇大,向地球低緯度方向伸展,最極端時甚至可延伸至熱帶地區。在許多不易看到極光的地區,也能有幸一睹極光的美妙。


太陽風暴時極光卵


並且,此時極光的顏色更加多樣,可達上百種。形態的多種多樣,有簡單的圓弧狀極光弧、飄帶狀的極光帶,還有如雲朵一般的極光片、射線狀的極光芒、面紗一樣的極光幔等等。極光可以亮到滿月時的月亮亮度,地面上物體的輪廓都能被照見,甚至會照出物體的清晰影子來。


再來點歷史。1859年8、9月間,歷史上最厲害的太陽風暴——卡林頓事件爆發時,北美洲、歐洲、亞洲和澳大利亞部分地區都觀測到了極光。其中,地處北緯23度(廣州就在這個緯度)的古巴哈瓦那的人們看到那晚天空如鮮血般,像被大火映紅一樣。


略有點滲人的紅色極光


在「中元節事件」中,9月7日,美國麻薩諸塞州的一位攝影愛好者分享了自己最新的極光靚照。


新鮮出爐的美國麻省極光(圖片來自網絡)


小建議:去阿拉斯加、北加拿大、挪威北海岸都有很多的機會看到極光,阿拉斯加的費爾班有「北極光首都」的美稱。在發生非常厲害的太陽風暴時,我國最北端的漠河,如果運氣好的話也是可以看到極光的。




地質學上。地球磁場可以幫助地質學家確定地下巖石結構,勘探石油、天然氣和礦物儲備。當地磁暴發生時,地球表面下電流的變化能對他們的判斷起到幫助作用。因此,一些地質勘探員更願意在地磁暴期間工作,並根據地磁警報和預報來安排他們的勘探計劃。


氣候學上。黑子可能會引起地球氣候的變化。我國的著名科學家竺可楨也研究出來,凡是中國古代書上對黑子記載得多的世紀,也是中國範圍內特別寒冷的冬天出現得多的世紀。還有人統計了一些地區降雨量的變化情況,發現這種變化也是每過11年重複一遍,很可能也跟黑子數目的增減有關係。


地震學上。有研究地震的科學家發現,太陽黑子數目增多的時候,地球上的地震也多。地震次數的多少,也有大約11年左右的周期性。


植物學上。有人發現,樹木的生長情況也隨太陽活動的11年周期而變化,太陽黑子多的年份樹木生長得快,太陽黑子少的年份就生長得慢。


此外,近年來,有一些統計研究指出,太陽風暴與一些傳染病、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存在一定的相關性。不過,太陽風暴是否能影響人類健康,影響機理是什麼,都尚無科學結論。


還有許多跟太陽風暴有關的趣事等待著我們去發現。



作者:李志濤 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空間環境研究預報室


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微信公眾訂閱號(ID:nssc1958)


相關焦點

  • 太陽風暴是什麼?太陽風暴的影響及風暴時間
    2、太陽風暴基本性質  在太陽系中,太陽風的組成和太陽的日冕組成完全相同。73%的是氫,25%的是氦,還有其他一些痕量雜質。目前還沒有精確的測量結果。2004年的Genesis的取樣分析還沒有結果。它在返回地球是因為緊急降落,被損壞了。這是因為它再次進入地球大氣層時,沒有打開降落傘。在地球附近,太陽風速為200-889km/s。
  • 太陽風暴來了
    對於在地球上繁衍生息的人類來說,太陽是光明與溫暖的來源,但在它平靜溫和的外表下,劇烈的日冕物質拋射所形成的「太陽風暴」會以高能帶電粒子流和磁化等離子體的形式,衝擊地球的磁層,引發地球上的一系列問題,電影《2012》甚至將太陽風暴與世界末日相聯繫。太陽風暴真的有如此大的威力嗎?2012年已經到來,人類又該如何面對?
  • 事業單位備考:關於《太陽風暴》考點
    太陽風暴,為自然現象,是指太陽上的劇烈爆發活動及其在日地空間引發的一系列強烈擾動。  2、1989年3月太陽風暴-魁北克省大斷電事件  1989年3月,日面上出現了一個超級活動區,該活動區掀起了一場劇烈的太陽風暴,使地球上發生了一次史上有名的強磁暴,同時也給人類社會帶來了一系列災難。  此次太陽風暴的危害主要表現為對加拿大魁北克省電力系統的嚴重破壞。
  • 常識|什麼是太陽風暴?
    2、1989年3月太陽風暴-魁北克省大斷電事件1989年3月,日面上出現了一個超級活動區,該活動區掀起了一場劇烈的太陽風暴,使地球上發生了一次史上有名的強磁暴,同時也給人類社會帶來了一系列災難。此次太陽風暴的危害主要表現為對加拿大魁北克省電力系統的嚴重破壞。
  • 特稿:被「誤讀」與「妖魔化」的太陽風暴
    新華社北京2月25日電(記者 張淼)日前,一條「毀滅性太陽風暴將導致大規模停電」的新聞在國內網絡廣泛轉載,引發不少民眾對太陽風暴的困擾與擔慮。    事實上,太陽風暴並不神秘,也並不罕見。只是在部分媒體高喊「狼來了」的報導下,太陽風暴被「妖魔化」。
  • 太陽風暴再抵地球 太陽耀斑是什麼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太陽風暴再抵地球 太陽耀斑是什麼 周日晚上,美國宇航局的太陽動力學觀測衛星發現了一顆強大的太陽耀斑.這次噴發可能引發一場太陽風暴,預計最早將於周四上午襲擊地球. 太陽耀斑是一種強烈的輻射,就像太陽的明亮區域一樣,可以持續數分鐘到數小時.
  • 當美劇《天蠍》遇見太陽風暴
    在美劇《天蠍》的第4季第14集中,天才們遭遇了超強的太陽風暴,當一切通訊和導航系統都無法使用時,他們該如何拯救一架即將墜毀的水上飛機?
  • 太陽風暴可能重創地球經濟
    人類已經開始共同努力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威脅,但卻少有應對災難性太陽風暴方面的舉措。太陽風暴是指太陽的劇烈爆發活動,爆發所噴射的物質和能量會對地球磁場造成破壞。圖片來源:pixabay太陽風暴在歷史上早有先例。1859年,地球就遭到一次名為「卡靈頓事件」(Carrington Event)的太陽風暴的正面襲擊,事件始於太陽耀斑爆發,拋射出含有大量磁化的高能粒子,產生了有史以來最強烈的磁暴。大氣中出現了耀眼的極光,電報系統失靈,一些電報員甚至直接遭到電擊。
  • 強烈太陽風暴「擦撞」地球
    原標題:強烈太陽風暴「擦撞」地球  新華社華盛頓3月17日電 (記者林小春)一場強烈的太陽風暴17日至18日「光臨」地球。美國太空天氣預報人員說,這是過去一年半中最「生猛」的太陽風暴,預計將持續24小時至36小時,可能會對太空中運行的部分衛星及地球上的某些電網造成短暫影響。
  • 太陽風暴近日將再襲地球
    據國外媒體報導,一次大型太陽風暴正朝地球撲來,很可能這兩日便會襲擊地球。此次太陽風暴由太陽耀斑引起,耀斑是指太陽大氣中發生的劇烈爆炸,能夠產生大量帶電粒子。這些粒子到達地球後,便會干擾電網、太空飛船和衛星的運作。
  • 太陽風暴:一顆不定時炸彈
    「太陽風暴」是一個通用的術語,用來描述太陽拋向我們的大量物質,包括X射線、帶電粒子和磁化等離子體。自19世紀中葉以來,還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太陽風暴,但太空氣象科學家們卻非常擔心風暴會再次發生。太陽耀斑太陽風暴通常始於太陽耀斑——太陽表面發生巨大爆炸,將能量和粒子輸送到太空。小型C級耀斑時有發生,但是因為它太弱,故不會影響地球;而中型M級耀斑會產生輕微的無線電幹擾。此外,X級耀斑是太陽系中發生的最猛烈的爆炸,它會釋放出相當於10億顆氫彈那麼高的能量。
  • 對於我們來說,太陽風暴危險嗎?
    黛博拉·伯德(美國科學女記者)在太空在中布「關於太陽風暴對地球的影響」。太陽運動影響著地球的磁場。太陽風暴會引發地磁暴,相同的情況還會創造了魅力四射的極光,譬如北極光和南極光。那,這些風暴是危險的嗎?橙色的波陣面和環繞地球的藍色線條代表磁場。一幅保護我們星球免遭太陽粒子擾亂地球磁場的插圖。
  • 太陽風暴來襲!太陽風正在「傾瀉」,科學家:引發g1級地磁風暴
    提起日冕物質拋射,大家都不陌生,這就是太陽風暴的來源,強大的伽馬射線暴能夠對附近的行星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天文學家證實,地球目前正處於一場太陽風暴中,這場太陽風暴的威力可能足以影響地球的科技發展。一般來說,太陽風暴對以衛星為基礎的技術是有害的,因為它們會加熱地球的外層大氣,導致大氣膨脹,使衛星信號更難到達地面,同時它也會產生罕見的極光。提起太陽風暴的危害,大家一定不陌生,它會影響軌道上的衛星,可能導致GPS導航、手機信號和衛星電視的信號缺失。更重要的是,粒子的激增會導致「磁氣圈」中產生大電流,從而導致電力線中的電流高於正常水平,並且導致變壓器和發電站爆炸和斷電。
  • 如果一場大的太陽風暴襲擊地球會怎樣?
    雖然太陽表面的爆炸閃光看起來很是壯觀,但它們可能對地球上的我們造成危險。其中一個爆炸就能將我們重創,使我們整個星球陷入黑暗。等等,如果真的發生了怎麼辦?如果地球遭到強烈的太陽風暴襲擊,這種情況就可能會發生。
  • 太陽風暴:如何形成?有何影響?
    科學家預測太陽風暴的能力還處於起步階段,在未來爆發時科學家可以根據對太陽黑子的追蹤做出警告。正文:太陽風暴是我們恆星經歷的最迷人和最危險的活動,它們從太陽表面爆發,並將其速度最快的粒子雨夾雜著輻射穿過星際空間。強烈的太陽風暴會在其爆發後的幾分鐘或幾小時內就影響到地球以及其他星球。
  • 太陽風暴會造成文明絕跡麼?
    > 太陽風暴以光速在太陽系前進,橫掃太陽風中的質子,將這些質子加速成高速太陽質子風暴。 太陽也一樣,會爆發超級太陽風暴,每個世紀都會爆發一兩次超級風暴。歷史上較大的一次太陽風暴襲擊地球,還是在1859年,我們稱那次事件為「卡靈頓事件」,那是有史以來最強的太陽風暴,南至加勒比地區都有極光出現。在有些地區,極光強烈到讓人們誤以為是日出,幸好當時也僅有電報存在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失,但卻也讓不少操作員觸電、機器火星四射。
  • 預測太陽風暴,或有了新方法
    太陽的爆發性活動是太陽風暴的起源。當太陽外層大氣磁場變化並釋放出所儲存的大量磁場能量時,就會引起太陽風暴。(圖片源:pixabay.com)大規模的太陽風暴可能導致電力大範圍中斷和衛星停運,對航空、網際網路等諸多行業造成不利影響。然而,科學家們還無法對其進行直接測量。
  • 太陽也有暴脾氣!超級太陽風暴可能再次襲擊地球!
    對整個地球的影響那什麼是太陽風暴?這起超級太陽風暴倘若發生在21世紀會有多嚴重的後果呢?而且太陽風暴的危害並不僅僅發生在民生經濟層面看了這麼多超級太陽風暴造成的危害你還覺得太陽上發生的事離我們很遠嗎?隨著現代社會越來越依賴高科技設施理解和掌握太陽風暴成為了人類的緊迫需求科學家估計未來10年發生超級太陽風暴的概率是10%左右
  • ChinaJoy2013:《太陽風暴》CJ2013盡顯風採 國產單機也給力
    遊戲蝸牛作為唯一獨立參展E3遊戲展的中國公司,攜《九陰真經》、《黑金》、《音樂俠》《太陽風暴》四款力作亮相E3,與索尼、微軟等行業巨頭為鄰的蝸牛毫無遜色,讓眾多國外媒體記住了一家中國公司的名字。  6月13日E3閉幕,蝸牛可謂載譽歸來。
  • 什麼是太陽風暴?對地球有影響嗎?
    地球上的人們每天都經歷和感受著風霜雨雪、陰晴冷暖的天氣變化,而在地球大氣層外面的空間同樣也存在著一種類似天氣的變化,比如閃亮的太陽耀斑、神秘的太陽黑子、狂暴的太陽日冕物質拋射以及浩瀚星空裡瀰漫的射線和粒子等,這些自然現象被人們稱為「太陽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