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風暴:一顆不定時炸彈

2020-12-04 天文在線

我們都知道,暴風雨可能會造成嚴重毀損,洪水會淹沒城市,基礎設施也會被摧毀。但比暴風雨更讓人擔心的是:太空的天氣。如果一場巨大的太陽風暴襲擊我們,我們的技術就會覆滅,整個星球將會變得黑暗。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空間氣象預報中心主任託馬斯·伯格對吉茲莫多說:「如今,我們比過去對技術更加依賴,也就更容易受到太空氣象的影響。如果我們今天受到了極端事件的襲擊,我們將很難做出響應。」

「太陽風暴」是一個通用的術語,用來描述太陽拋向我們的大量物質,包括X射線、帶電粒子和磁化等離子體。自19世紀中葉以來,還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太陽風暴,但太空氣象科學家們卻非常擔心風暴會再次發生。

太陽耀斑

太陽風暴通常始於太陽耀斑——太陽表面發生巨大爆炸,將能量和粒子輸送到太空。小型C級耀斑時有發生,但是因為它太弱,故不會影響地球;而中型M級耀斑會產生輕微的無線電幹擾。此外,X級耀斑是太陽系中發生的最猛烈的爆炸,它會釋放出相當於10億顆氫彈那麼高的能量。這些爆發很少發生,但一旦發生,便是史詩般的景象。

現代儀器測量到的最強烈的耀斑之一發生在2003年的太陽活動高峰期。它太強烈了,以至於超過了我們衛星傳感器的極限,該衛星傳感器記錄了X-28(比X-1耀斑高28個等級,而X-1耀斑本身比M1型耀斑大10倍)。該事件如下圖所示:

2003年,太陽和日球層探測器(SOHO—Solar and Heliospheric Observatory)捕捉到了這一史詩般的太陽耀斑。圖像來源:歐洲空間局/美國國家航天局—太陽和日球層探測器

儘管觀測耀斑已有一個多世紀,但是科學家們仍然不能完全確定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耀斑出現。我們確信耀斑與太陽強大磁場的擾動有很大關係,磁場會在太陽周期(大約11年)中振蕩。

太空氣象學家喬·古爾曼在接受來自美國宇航局戈達德航天中心的吉茲莫多的採訪時說:「太陽風暴起源於太陽表面爆發的磁性特徵,我們稱這些為活躍區域或者太陽黑子。當它們變得巨大醜陋,這表明磁場正在迅速變化。磁場迅速變化,似乎就是太陽活動的原因(或與其原因相關)。」

中到大型的太陽耀斑會向地球發射高能輻射波,即X射線和紫外線。這些類型的輻射的能量足以將電子從原子上剝離下來,這正是當輻射撞擊我們的大氣層(稱為電離層)上部時發生的事情。基本上,天空會受到巨大電磁脈衝的衝擊。但根據伯格的說法,即使是最大的耀斑也不會對人類造成太大的影響。

伯格說:「這是一個巨大的電磁脈衝,它攪動電離層,導致電離層膨脹。但太陽耀斑確實不會對技術造成毀壞。」唯一的例外是無線電,當大氣層負載了過多電荷時,地球和軌道衛星之間的無線電信號可能會被屏蔽。伯格指出:「無線電通信有時會受到影響,在地平線上無線電廣播變得困難。當飛機飛越極地時,它們與控制中心通信的唯一方式是通過高頻無線電波在各個大陸上的反射。但這只是暫時的,通信困難最多只能持續10分鐘到幾個小時。」

2012年3月6日,美國國家宇航局捕獲了X級耀斑。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航天中心/Flickr

我們沒有很好的預測太陽耀斑的方法,又因為太陽耀斑到達地球的速度太快(與正常的太陽光一樣,太陽耀斑的輻射到達地球大約需要8分鐘),所以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無法提前通知航空公司。伯格說:「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觀測到太陽耀斑時立即發出警報,航空公司非常重視耀斑對高頻通信的影響,如果真的有重大耀斑事件發生,他們會考慮停飛航班。」如果你不是航空公司的運營商,你幾乎可以坐視不管。但不要忘記時不時地去美國宇航局的太陽動力學天文臺上看看這些驚人的圖像。

帶電粒子

在太陽耀斑的輻射到達天空的幾分鐘到幾個小時之後,一束帶電粒子(電子和質子)就會到達地球,它們會轟擊磁層(磁層是我們的磁場在地球周圍形成的保護層)。伯格說:「我們看到輻射等級有時會上升,這表明粒子正在撞擊地球。」

落入地球大氣層中的帶電粒子形成了北極光。圖像來源:亞當·伍德沃思

偶爾,大量帶電粒子會撞擊軌道衛星並損壞其電子設備。粒子輻射對太空中的人類的健康也構成了很大的風險。

古爾曼說:「我們的確需要擔心到達國際空間站(ISS—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的高能粒子,如果有一天我們到了太空競爭的地步,那麼高能粒子將會更值得關注。」但總的來說,在很大程度上,太陽粒子輻射會被磁層和大氣層緩衝。接下來的事才是我們在地表需要擔心的事情。

日冕物質拋射

當太陽爆發耀斑時,有時會噴射出一團巨大的磁化等離子體雲進入太空,這被稱為日冕物質拋射(CME—Coronal Mass Ejections)。日冕物質拋射是太陽活動中最慢的一種形式,它需要12小時甚至幾天才能到達地球。但是它們也是目前為止最危險的。

幸運的是,由於日冕物質拋射移動緩慢,我們的空間氣象預報員有更多的時間來預測它們。他們會對從太陽和日球層探測器(SOHO—Solar and Heliospheric Observatory)和日地關係觀測臺(STEREO—Solar Terrestrial Relation Observatory)提取出的太陽圖像進行觀測。當我們的天文臺觀測到較大的事件時,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就會對此做出響應預案。

伯格概述了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當我們看到太陽活動產生的東西向地球行進時,就會進行密切監視。比如,如果有大型日冕物質拋射,我們認為可能會對地球有較大影響,我們就會進行監視。」

日冕物質拋射會從太陽直接拋射出來,很有可能不會到達地球。如果日冕物質拋射直衝我們,它將首先撞擊美國宇航局的高新化學組成探測器(ACE—Advanced Composition Explorer),該衛星位於距地球大約160萬公裡(100,0000英裡)的第一拉格朗日點(L1)。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在等離子體從天上傾瀉而下,並與地球的磁層相互作用引發地磁暴之前,我們有30分鐘到1個小時的時間。從這時起,你就可以看到日冕物質拋射對地球上電力輸送網的影響了。

藝術家對太陽風與地球磁層碰撞的描繪。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宇航局/維基

「這會在地球的上層大氣中產生巨大的電流,」伯格說,「根據大地導電性的不同,有可能通過發電站獲取巨大電流,並將其饋送到電網中。」這是個壞消息,因為「我們的電網不是為從地下湧出的大量電流而設計的。」 地磁風暴強度由「地磁擾動指數 (Dst)」來表示,它本質上描述了日冕物質拋射引起的地球磁場擾動的強烈程度。普通磁暴的Dst值為-50nT(nT納特斯拉,地球物理常用磁通密度單位)附近,它雖然會導致北極光的爆發,但不會影響到我們。1989年3月,太空時代最嚴重的地磁風暴摧毀了魁北克全省的電力,其強度為Dst=-600nT。

但與卡林頓事件(一場156年前席捲地球的地磁暴)相比,即使是1989年的磁暴也顯得微不足道。當時的損害並不算嚴重,但是現在,一場與卡林頓事件相似的磁暴可能就會帶來嚴重災難。

超級磁暴

1859年9月的卡林頓事件是以英國天文學家理察·卡林頓命名的,他親眼目睹了太陽耀斑。在卡林頓觀測之後的幾天裡,一系列強大的日冕物質拋射直接正面撞擊了地球,在十分偏南的古巴都能看到北極光爆發。電流導致電報線路帶電,並引燃了電報文件,造成大規模的通訊中斷,這使技術人員感到震驚。現代估計這場磁暴的強度範圍從-800nT到-1750nT不等。

下次卡林頓規模的磁暴襲擊時,這裡就會變得越來越暗。圖像提供: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宇航局地球觀測站

今天的人類社會比156年前更加依賴電力。伯格指出,今天我們有了管道、輸電網以及更多的地面導電技術。那麼,如果現在類似卡林頓這樣規模的磁暴襲擊了我們,將會發生什麼?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的一份報告,現代世界的方方面面幾乎都會受到打擊。

大型地磁風暴引起的大地電流可以熔化位於配電系統中心的變壓器的銅繞組。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就會導致大規模停電。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電網之間互聯程度越來越高,因此今天的停電所造成的影響可能會蔓延到更遠更廣的地方。

這是一張在4800 nT/min地磁場擾動下,美國各州可能遭受損傷的變壓器容量地圖。損傷容量百分比高的地區可能會經歷長達數年的電力中斷。圖像來源:Metatech公司的約翰·卡彭曼

很難預估這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多大的損失。當然,電燈會熄滅,網際網路也會關閉,任何需要用電的設備都會關閉。大多數現代城市有電子控制市政供水,所以廁所和汙水處理系統將停止工作。暖氣和空調都會失靈,易變質的食物和藥物會變質,自動取款機將毫無用處,氣泵也會脫機等等。

全球定位系統(GPS)技術也將無法使用。古爾曼說:「GPS依賴於兩點之間信號路線的精確計時,比如太空飛行器和你的手機。如果大氣層中突然出現很多高能粒子,就會影響你的GPS。如果考慮用GPS替代傳統的飛行器著陸技術,情況就不容樂觀了。」

其中一些影響可能會持續數年,而且在全球範圍內都能感受到。「地球的整個磁場都在變化,所以整個地球都能感覺到,」伯格說。

很難想像數十億渴求電力的人類突然失去電網而造成的社會後果,但我認為我們都很贊同這是非常不美好的。我們也很明白,其造成的經濟損失也將是巨大的。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報告估計,現在的一場卡林頓規模的事件帶來的損失可能超過2萬億美元,這是卡特裡娜颶風造成的損失的20倍。

重要的是要記住,我們不是在談論一些遙不可及的、世界末日般的場景。事實上,在2012年7月,一次巨大的日冕物質拋射穿過了地球的軌道,與我們擦肩而過。這一事件是由美國宇航局的前導空間觀測臺(STEREO-A)接收到的,它的Dst值為-1200nT,該強度與卡林頓事件相當。

2014年,科羅拉多大學的太空氣象學家丹尼爾·貝克告訴美國宇航局說:「如果2012年那次事件擊中了我們,我們到現在還在收拾殘局。有多少次這樣規模的風暴與我們的地球和太空探測系統擦肩而過?這是一個迫切需要回答的問題。」

希望我們能在科技災難降臨之前制定一些明智的減緩政策。

得益於不斷增加的太空氣象觀測站,與比20年前相比,我們能夠更好地預測日冕物質拋射。儘管如此,多數太空氣象科學家一致認為,如果現在發生一場巨大的太陽風暴襲擊,我們就完蛋了。但我們正在努力改變這種狀況。

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成立了一個特別工作組,以探討應對極端事件的方法。伯格說,他們在2015年10月份制定了一項國家太空氣象戰略。該戰略概述了美國需要做些什麼,以「更好地做好準備」。

伯格無法透露該政策的具體細節,但他暗示,這項政策會對電力供應商產生嚴重影響(目前,電力公司是通過重新分配變壓器周圍的電力來應對大型太陽風暴警報)。

與此同時,具有太空氣象意識的地球人能做些什麼呢?大多數的備災常識都適用。製作應急物資套件,制定一個在手機出現故障時可以與親人聯繫的計劃,保持你的汽車油箱至少裝滿一半的汽油,隨身攜帶備用電池,購買太陽能或者手搖充電器,以及備份你的數據。確保你有足夠的備用鐵棍——等等,那是應對殭屍末日才用的。

當然,你可以在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了解最新的太陽風暴警報。

資料來源: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空間天氣預報中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宇航局太陽動力學觀測臺;「太陽耀斑:如何形成X級?」;「連續日冕物質拋射引起的行星際空間極端風暴的觀測」;「2012年7月的一次大規模太陽噴發事件:極端空間天氣預測的界定」;「嚴峻的太空天氣事件:了解其對社會和經濟的影響」。

作者: Maddie Stone

FY: 李可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太陽風暴來了
    這就是有記錄以來歷史上最強的一次太陽風暴。雖然在隨後的100多年裡,這樣強烈的太陽風暴再也沒有出現過,但由太陽風暴所引發的事故卻接連上演。1921年5月13日,一場巨大的太陽風暴使得紐約中央鐵路公司的信號系統完全癱瘓,不僅如此,幾乎整個歐洲的電視信號、電報系統以及海底電纜都受到了這次太陽風暴的影響。
  • 太陽風暴再抵地球 太陽耀斑是什麼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太陽風暴再抵地球 太陽耀斑是什麼 周日晚上,美國宇航局的太陽動力學觀測衛星發現了一顆強大的太陽耀斑.這次噴發可能引發一場太陽風暴,預計最早將於周四上午襲擊地球. 太陽耀斑是一種強烈的輻射,就像太陽的明亮區域一樣,可以持續數分鐘到數小時.
  • 太陽風暴是什麼?太陽風暴的影響及風暴時間
    1、太陽風暴科學意義  太陽風的發現是20世紀空間探測的重要發現之一。經過近40年的研究,對太陽風的物理性質有了基本了解,但是至今人們仍然不清楚太陽風是怎樣起源和怎樣加速的。太陽風是怎樣得到等離子體的供應及能量的供應的問題是空間物理學領域中經長期研究仍懸而未決的一大基本課題。
  • 屬於人類的一顆「定時炸彈」!日本福島核廢水,排不排都影響深遠
    同時,研究者也指出,日本福島的核廢水對於人類來說,已經變成了一顆「定時炸彈」,無論最終的結果是排放還是不排放,都影響深遠。日本福島核廢水是如何產生的?想要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從日本311大地震開始說起了。
  • 什麼是太陽風暴?對地球有影響嗎?
    地球上的人們每天都經歷和感受著風霜雨雪、陰晴冷暖的天氣變化,而在地球大氣層外面的空間同樣也存在著一種類似天氣的變化,比如閃亮的太陽耀斑、神秘的太陽黑子、狂暴的太陽日冕物質拋射以及浩瀚星空裡瀰漫的射線和粒子等,這些自然現象被人們稱為「太陽風暴」。
  • 太陽也有暴脾氣!超級太陽風暴可能再次襲擊地球!
    那是因為自從1957年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人類就發現了每當太陽劇烈活動時來自太陽的巨大能量和物質會穿過地磁圈對整個地球的影響那什麼是太陽風暴?如果沒有這把保護傘地球就會像火星一樣水、大氣都將被太陽風暴吹走雖然地磁圈無時無刻不在保護人類但有時候猛烈的太陽活動
  • 2012年超級太陽風暴來襲 人類如何應對
    人們不禁會問,這次太陽風暴是否真的會到來?究竟會給人類帶來什麼影響?我們如何才能去應對呢?  ———影響範圍———  太陽風暴一般對地球影響小  一般太陽風暴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外太空。  當太陽風暴活動活躍時,黑子不斷燃燒、爆炸,其間釋放的大量紫外線會使地球上空的電離層濃度突然增加,吸收掉短波的能量,從而造成對短波無線電信號的幹擾。專家指出,日常生活中人們使用的手機,包括部分無線電都不通過電離層傳播信號,因此一般的太陽風暴對地球表面的通信影響不會太大。  另外,由於地球磁場和大氣層的阻擋效應,一般的太陽風暴並不會對人類的生活產生明顯的影響。
  • 揣測太陽的喜怒哀樂,實時模擬太陽風暴,這些就是科學家幹的好事!
    太陽是一顆極其活躍的恆星,它以許多不同的方式影響著太陽系的行星,最明顯的效果之一是極光。這些極光是由太陽風引起,即太陽發出穩定的質子和電子流,它與地球磁場相互作用,產生五顏六色的光效應。在正常情況下,地球磁場在很大程度上保護地球不受太陽風的影響。
  • 《太陽風暴》史詩世界觀首爆 末日英雄星球大戰
    太陽風暴 畫面:3D 題材:科幻 模式:角色扮演 收費:未確定 運營:暫無測試信息  近日,蝸牛新遊3D暗黑風動作實戰英雄網遊《太陽風暴》官網上線後太陽風暴導致時間線紊亂,宇宙位面錯亂交匯,末日來襲,萬族林立,英雄崛起,星球大戰一觸即發!
  • 太陽風暴造成的可怕情形,你知道多少?
    在當時知道這團混亂該怪罪太陽的人寥寥無幾,其中一位是英國天文學家理查卡靈頓大約在9月1日早上十一點,他站在自己的私人天文臺的望遠鏡旁邊。他在觀察太陽表面的太陽黑子,突然間兩道強烈的白光射出來,看起來和直射的陽光一樣亮。在那當下,這位天文學家不知道這些閃焰所引起的騷動會有多糟。事情後來才清楚,太陽發生了一場史詩級的磁爆。
  • 太陽風暴,就在您身邊
    在科學家眼裡,太陽風暴就是太陽強烈爆發,會給地球帶來一系列影響。每次太陽風暴來臨,都要嚴陣以待,謹防產生的各種危害。在公眾眼裡,太陽風暴仍然一個神秘模糊的事物,有點像洪水猛獸,又有點像背後的幽靈,不時地帶來一些我們意想不到的威脅。它看不懂、摸不著,那到底距離我們有多遠?
  • 特稿:被「誤讀」與「妖魔化」的太陽風暴
    新華社北京2月25日電(記者 張淼)日前,一條「毀滅性太陽風暴將導致大規模停電」的新聞在國內網絡廣泛轉載,引發不少民眾對太陽風暴的困擾與擔慮。    事實上,太陽風暴並不神秘,也並不罕見。只是在部分媒體高喊「狼來了」的報導下,太陽風暴被「妖魔化」。
  • 太陽表面的風暴中心「太陽黑子」,有11年的周期性會引發耀斑爆炸
    太陽表面的風暴中心「黑子」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也是太陽系中唯一的一顆恆星,每當夜晚我們抬頭仰望星空在太陽核心每一秒鐘產生的能量,就能夠提供足夠地球使用100萬年的能量,我們可以把這裡理解成太陽的「發電站」,不過這裡也是每一顆恆星最狂暴和極端的所在。
  • 巨大的太陽風暴離地球越來越近了!
    說起太陽風,熟悉它們的人都會聯想到美麗的極光,確實,壯觀的太陽風暴可以將極地天空染成美麗的綠色和粉紅色,但太陽風暴在上演視覺盛宴的同時也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一些困擾,它們會對我們的電網、通信系統和衛星造成嚴重破壞,嚴重時甚至對我們的生命造成威脅!
  • 常識|什麼是太陽風暴?
    2、1989年3月太陽風暴-魁北克省大斷電事件1989年3月,日面上出現了一個超級活動區,該活動區掀起了一場劇烈的太陽風暴,使地球上發生了一次史上有名的強磁暴,同時也給人類社會帶來了一系列災難。此次太陽風暴的危害主要表現為對加拿大魁北克省電力系統的嚴重破壞。
  • 地球迎來世界末日之前 太陽風暴將摧毀地球?
    &nbsp&nbsp&nbsp&nbsp9月6日消息,地球迎來世界末日之前,太陽風暴將摧毀地球?在二戰之後就有很多關於世界末日的傳言但都沒有證實,據了解,我們一直都在擔心人類將會被世界末日毀滅,科學家稱在未來,地球會被太陽風暴毀滅,人類會在世界末日之前被毀。
  • 科學網—一顆褐矮星或現最大風暴
    陌生世界的大風暴。(圖片提供:Jon Lomborg) 附近一顆褐矮星極端且不規律的亮度變化意味著這顆恆星的大氣正在遭受著風暴的蹂躪。 利用在對此類恆星進行的一次調查中用一部紅外照相機搜集的數據,天文學家發現,一顆褐矮星——名為2MASS 2139,距離地球約47光年——的亮度在不足8小時的時間裡竟改變了30%。
  • 美媒:太陽風暴源頭離地球比以往認為近得多
    參考消息網1月20日報導美媒稱,壯觀的太陽風暴把極地的天空繪成美麗的綠色和粉色,但它們也有陰暗面:它們具有對我們的電網、通信系統和衛星造成嚴重破壞的力量。眼下,一項新的研究結果顯示,這些太陽風暴的源頭離地球要比此前認為的近得多。
  • 當美劇《天蠍》遇見太陽風暴
    在美劇《天蠍》的第4季第14集中,天才們遭遇了超強的太陽風暴,當一切通訊和導航系統都無法使用時,他們該如何拯救一架即將墜毀的水上飛機?
  • 腦動脈瘤:顱內的「不定時炸彈」
    這個「血泡」就像是一個「不定時炸彈」,很多人都沒有任何明顯症狀,但因其血管壁非常薄弱,一旦破裂就可能瞬間致命。因此,也有人將其比喻為汽車輪胎磨損後形成的局部小鼓包,雖然小得不起眼,卻可能在行駛過程中突發爆胎甚至造成車禍。 動脈瘤又分為破裂出血動脈瘤和未破裂動脈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