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測太陽的喜怒哀樂,實時模擬太陽風暴,這些就是科學家幹的好事!

2021-01-21 博科園

科學家研究了如何模擬太陽風暴,以便能夠更準確地預測它們對地球的影響,研究為實時模擬太陽風暴提供了一個更準確的模型。太陽是一顆極其活躍的恆星,它以許多不同的方式影響著太陽系的行星,最明顯的效果之一是極光。這些極光是由太陽風引起,即太陽發出穩定的質子和電子流,它與地球磁場相互作用,產生五顏六色的光效應。在正常情況下,地球磁場在很大程度上保護地球不受太陽風的影響。

但有時,太陽上會爆發巨大的耀斑,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將大量熱物質拋入太空。幾天後,這種物質以太陽風暴的形式撞擊地球,可能會損壞衛星,擾亂GPS導航,甚至導致停電。在很大程度上,這些事件究竟涉及到什麼仍然是未知的,這就是為什麼幾個太空探測器在船上攜帶了記錄來自外層空間太陽風暴的儀器。由奧地利科學院格拉茨空間研究所的天體物理學家Christian Möstl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正在實施由奧地利科學基金FWF資助的一系列項目。

以實時模擬太陽風暴及其對地球的影響,從而能夠更精確地預測此類極端事件。在2019年完成的一個項目中,由莫斯特爾領導的一個團隊,開發了一個特別詳細的太陽風暴傳播模型。目標是明確的,想要預測太陽風暴,有幾個太空探測器可以跟蹤離地球一定距離的太陽風暴。在20世紀90年代,SOHO探測器是第一個記錄下來的,今天還有帕克太陽探測器和另外兩個名為STEREO的探測器。所有這些探測器都在黃道面內或黃道面附近移動,黃道面是行星繞太陽運行的平面。

目前的探測器無法確定飛船外的太陽風暴是什麼樣子,這些模型需要在儘可能現實的假設基礎上工作,較舊的模型假定為點狀或圓形結構,但這是不切實際的。在之前的項目中,用圓弧代替了圓。在新項目中,研究人員現在採取了下一步,使用了橢圓形。為了進一步提高精確度,研究團隊在模型中添加了一些效果。太陽風的速度通常比太陽風暴慢,會減緩它們的速度。太陽風暴對太陽風作用強烈。新模型首次將STEREO的廣角觀測與太陽風產生的阻力效應結合起來。該模型的獨特之處在於,一旦有合適的數據,就能產生實時預測。正如項目團隊成員坦賈·阿莫斯託弗(Tanja Amerstorfer)指出的那樣:這樣的數據可能會在2020年代中期由歐空局預定的衛星任務提供。這不是要追溯地再現效果,而是要有一個我們可以實時使用的工具。一般來說,太陽風暴需要四五天才能到達地球,雖然創紀錄的速度是14小時,但這些時間足夠建立早期預警系統。然而,目前還沒有官方機構來預測太陽風暴何時會襲擊地球。

研究人員表示有一個網站,像我們這樣的研究小組,可以在那裡就太陽風暴抵達的時間預測。2011年參與並獲勝,但也非常明確地表示,這不是一個嚴謹的預警系統。因此,仍然缺乏一個有效的早期預警系統,歷史上有過幾次太陽風暴,在今天會造成巨大的破壞。上一次這類重大事件是1989年在魁北克發生的,當時涉及停電。在1859年和1921年,更大的太陽風暴襲擊了地球。當時,在中緯度地區甚至可以看到極光,例如在羅馬。那次事件損壞了電報線路,在今天的基礎設施上,這樣的事件將產生毀滅性影響。美國和英國已經將這種情況納入了國家災難計劃。2012年,一場規模相當於1859年事件的太陽風暴險些與地球擦肩而過。在建立可靠的預警系統之前,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目前估計抵達時間的誤差最多在10小時左右。最大的懸而未決的問題是:太陽風暴中的磁場,這些磁場是以大而彎曲所謂「通量管」的形式出現。但只能假設這些管中的磁場究竟是如何「配置」的。

了解太陽風暴中磁場的性質很重要,這與風暴的大小一樣重要:磁場的方向就像一個開關。如果風暴的磁場與地球磁場方向相反,它將向地球磁場傳遞比相同方向磁場多得多的能量。速度也起著重要作用:短暫、快速的風暴比較慢、較長的風暴有更強影響。此外,太陽風暴通常不是作為單個事件發生的,而是可能立即相繼發生,並相互作用。在隨後的奧地利科學基金會(FWF)項目中,格拉茨研究小組現在正在研究問題的不同方面,以便建立整個模擬鏈。研究人員想把所有的東西都放在一個模型裡,從太陽風暴的爆發到對地球、極光和地面洋流的影響,這就是我們研究的目標。

博科園|研究/來自:奧地利科學基金會

參考期刊《自然通訊》《Space Weather 》

DOI: 10.1038/ncomms8135

DOI: 10.1029/2017SW001786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如下vivo手機應用商店截圖

蘋果iOS系統手機敬請期待

記得下載安裝應用後,還望各位童鞋們能在各自手機應用商店下載後給個5星好評呀(*´︶`*)

同時也希望幫忙宣傳分享一下,博科園專注於科學(科學、科技、科研、科普)謝謝(^∇^*)

其他支持手機的下載平臺:

1、任意搜尋引擎搜:博科園

2、華為手機應用商店

3、小米手機應用商店

4、魅族手機應用商店

5、OPPO手機軟體商店

6、vivo手機應用商店

7、應用寶(騰訊手機管家等)

8、360手機助/手應用市場

9、搜狗應用市場/助手

10、百度手機助手/應用市場

11、聯想手機/樂商店

名字:博科園(不要打錯字哦)

點↓閱讀原文也可下載博科園全新版本

相關焦點

  • 可真實地模擬太陽實時天氣,包括太陽黑子的出現!
    這一成果發表在《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上,它為未來的太陽模型提供了平臺,可以真實地模擬太陽自身的實時天氣,包括太陽黑子的出現,太陽黑子有時會產生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這些」火山式「的爆發會對地球產生廣泛影響,從擾亂電網和通訊網絡,到破壞衛星和危及太空人。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CAR)和洛克希德·馬丁太陽和天體物理實驗室的科學家領導了這項研究。
  • 太陽風暴來了
    △在太陽的表面,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太陽耀斑、日珥爆發、日冕物質拋射等現象,當這些現象所產生的電磁波輻射、高能帶電粒子流和磁化等離子體衝擊地球的磁層,就形成了所謂的「太陽風暴」。這就是有記錄以來歷史上最強的一次太陽風暴。雖然在隨後的100多年裡,這樣強烈的太陽風暴再也沒有出現過,但由太陽風暴所引發的事故卻接連上演。1921年5月13日,一場巨大的太陽風暴使得紐約中央鐵路公司的信號系統完全癱瘓,不僅如此,幾乎整個歐洲的電視信號、電報系統以及海底電纜都受到了這次太陽風暴的影響。
  • 時隔九年,太陽風暴再次出現長時間停止,科學家:似乎有些奇怪!
    身處在地球上,我們可能無法感受到來自太陽風暴的攻擊,不過地球本身卻是經常會遭受到太陽風暴的攻擊,雖然這些攻擊在磁場的保護下談不上猛烈,不過這段時間,科學家們似乎發現了點異常的情況,我們已經快有一個月沒看到太陽黑子的活動了。
  • 太陽風暴是什麼?太陽風暴的影響及風暴時間
    2、太陽風暴基本性質  在太陽系中,太陽風的組成和太陽的日冕組成完全相同。73%的是氫,25%的是氦,還有其他一些痕量雜質。目前還沒有精確的測量結果。2004年的Genesis的取樣分析還沒有結果。它在返回地球是因為緊急降落,被損壞了。這是因為它再次進入地球大氣層時,沒有打開降落傘。在地球附近,太陽風速為200-889km/s。
  • 太陽風暴來襲!太陽風正在「傾瀉」,科學家:引發g1級地磁風暴
    提起日冕物質拋射,大家都不陌生,這就是太陽風暴的來源,強大的伽馬射線暴能夠對附近的行星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天文學家證實,地球目前正處於一場太陽風暴中,這場太陽風暴的威力可能足以影響地球的科技發展。一般來說,太陽風暴對以衛星為基礎的技術是有害的,因為它們會加熱地球的外層大氣,導致大氣膨脹,使衛星信號更難到達地面,同時它也會產生罕見的極光。提起太陽風暴的危害,大家一定不陌生,它會影響軌道上的衛星,可能導致GPS導航、手機信號和衛星電視的信號缺失。更重要的是,粒子的激增會導致「磁氣圈」中產生大電流,從而導致電力線中的電流高於正常水平,並且導致變壓器和發電站爆炸和斷電。
  • 太陽風暴,就在您身邊
    在科學家眼裡,太陽風暴就是太陽強烈爆發,會給地球帶來一系列影響。每次太陽風暴來臨,都要嚴陣以待,謹防產生的各種危害。在公眾眼裡,太陽風暴仍然一個神秘模糊的事物,有點像洪水猛獸,又有點像背後的幽靈,不時地帶來一些我們意想不到的威脅。它看不懂、摸不著,那到底距離我們有多遠?
  • 在實驗室裡造太陽?科學家這樣做,是為了揭開太陽風暴的秘密
    但是,太陽本身有強大的磁場,這些等離子體是如何逃逸出太陽磁場的?至今仍是個謎。對此,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戈達德航天飛行中心的天體物理學家、研究太陽大氣的特蕾絲·庫塞拉提出了她的猜想:「很多關於太陽的開放性問題最終都歸結為磁場」,因為磁場控制著太陽的大部分活動。太陽的磁場形成巨大的環,從太陽表面延伸到太空。其中一些環足夠小,與日冕相當,而另一些則延伸到太陽系的邊緣。
  • 太陽也有暴脾氣!超級太陽風暴可能再次襲擊地球!
    「全身照」徹底揭開太陽風暴對整個地球的影響那什麼是太陽風暴?可是這些磁化物質它的幅射量是核武器幅射的上萬倍地磁圈如同一把雨傘阻擋了太陽風暴據美國空間研究委員會粗略估計太陽風暴對現代社會造成的損失可高達數萬億美元恢復的周期需要4至10年有科學家估算過若美國66%的人口斷電每天的損失將高達420億美元
  • 怎樣才能避開太陽風暴的可怕射線,安全到達火星?
    太陽風暴以驚人的速度向太空彈射帶電粒子,如果這時候太空人正飛往火星,那麼這些帶電的粒子可以穿透船體,粉碎太空人的DNA。要怎樣才能安全地去火星呢?以往登月的時候,可以在太陽相對平靜的時候,但是火星的距離是月球的數百倍,無法避免太陽風暴的高峰期。
  • 亞馬遜AWS未來將預測超級太陽風暴 一次可篩選1000個...
    ,就會發生太陽風暴。科學家和歷史學家指出1859年發生的卡林頓事件超級風暴,該事件對電報系統造成了嚴重破壞,還產生了極光現象。如果是在今天,一場如此大的風暴將對我們的有線(和無線)世界造成沉重打擊。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ational Oceano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的太空天氣預測中心提供有關太空風暴的實時動態預測,就像美國國家氣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針對更靠近地面的風暴一樣。但是,隨著我們越來越依賴於衛星通信,準確地預測太空天氣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 太陽風暴:如何形成?有何影響?
    科學家預測太陽風暴的能力還處於起步階段,在未來爆發時科學家可以根據對太陽黑子的追蹤做出警告。正文:太陽風暴是我們恆星經歷的最迷人和最危險的活動,它們從太陽表面爆發,並將其速度最快的粒子雨夾雜著輻射穿過星際空間。強烈的太陽風暴會在其爆發後的幾分鐘或幾小時內就影響到地球以及其他星球。
  • 專訪中國太陽探測衛星首席科學家,為何要去探測遙遠的太陽?
    【環球時報記者 鄧孝慈】中國在探索太空領域正穩步前進,繼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採樣返回、天問一號探測器奔赴火星後,中國首顆太陽探測衛星也即將於2022年升空。為何要去探測遙遠的太陽?中國的太陽探測衛星有什麼特長?《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專訪了南京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的該項目首席科學家甘為群。
  • 對於我們來說,太陽風暴危險嗎?
    黛博拉·伯德(美國科學女記者)在太空在中布「關於太陽風暴對地球的影響」。太陽運動影響著地球的磁場。太陽風暴會引發地磁暴,相同的情況還會創造了魅力四射的極光,譬如北極光和南極光。那,這些風暴是危險的嗎?橙色的波陣面和環繞地球的藍色線條代表磁場。一幅保護我們星球免遭太陽粒子擾亂地球磁場的插圖。
  • 強烈太陽風暴「擦撞」地球
    原標題:強烈太陽風暴「擦撞」地球  新華社華盛頓3月17日電 (記者林小春)一場強烈的太陽風暴17日至18日「光臨」地球。美國太空天氣預報人員說,這是過去一年半中最「生猛」的太陽風暴,預計將持續24小時至36小時,可能會對太空中運行的部分衛星及地球上的某些電網造成短暫影響。
  • 科學家發現:毀滅性的太陽風暴通常每25年左右襲擊地球一次
    據計算,像卡靈頓這樣強大的風暴,如果發生在今天,將會造成數十億,甚至數萬億美元的損失。科學家們對這些風暴很感興趣,因為需要預測它們。這篇新論文是基於150年前的磁場數據。作者說,他們可以探測到在那段時間裡有多少強風暴,以及它們發生的頻率。
  • 我科學家確定最強太陽風暴發生在唐朝
    本報北京6月5日電(記者齊芳)日本科學家發現公元774~775年地球碳14含量發生了顯著增長,其時正是中國唐朝時期。由中科院國家空間中心特聘研究員周大莊領銜的團隊確定,強太陽粒子事件,也就是俗稱的「太陽風暴」是引起當時碳14含量顯著增長的主要原因。
  • 太陽風暴:一顆不定時炸彈
    「太陽風暴」是一個通用的術語,用來描述太陽拋向我們的大量物質,包括X射線、帶電粒子和磁化等離子體。自19世紀中葉以來,還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太陽風暴,但太空氣象科學家們卻非常擔心風暴會再次發生。圖像來源:歐洲空間局/美國國家航天局—太陽和日球層探測器儘管觀測耀斑已有一個多世紀,但是科學家們仍然不能完全確定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耀斑出現。我們確信耀斑與太陽強大磁場的擾動有很大關係,磁場會在太陽周期(大約11年)中振蕩。
  • 預測太陽風暴,或有了新方法
    太陽的爆發性活動是太陽風暴的起源。當太陽外層大氣磁場變化並釋放出所儲存的大量磁場能量時,就會引起太陽風暴。(圖片源:pixabay.com)大規模的太陽風暴可能導致電力大範圍中斷和衛星停運,對航空、網際網路等諸多行業造成不利影響。然而,科學家們還無法對其進行直接測量。
  • 毀滅性的太陽風暴,或許並不罕見,甚至是頻繁
    簡介:太陽持續用小型等離子噴射物,即太陽風,炮轟地球。一般而言,地球磁場可以吸收這些電子衝力,在磁場兩級產生炫目的極光。但是有時,這些太陽打出來的「噴嚏」足以強到撼動我們整個環境。據研究,被我們熟知為太陽風暴的極端太空天氣現象,比我們想像的還要頻繁。
  • 古老的泥板,解開神秘的太陽風暴面紗
    圖片來源:基思·E·杜塞特(維基共享資源)科學家們說他們可能在古老的亞述石片中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關於太陽風暴的記錄在研究分析中科學家們發現在大約公元前660年,在世界各地中的樹木年輪和冰芯中發現了大量的能量粒子,充分證明了曾有過一場極強的太陽風暴。基於這一點,一個由日本和英國的科學家們組成的研究團隊好奇是否能在這些古老的亞述泥板中找到一些相關的星象記錄並從中找出這場風暴的相關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