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體之王傑瑞米與冠軍教頭雷蒙博德的FST-7肩膀三頭訓練

2021-01-19 騰訊網

傑瑞米 布恩迪亞,1990年10月10日出生於羅斯維爾,加利福尼亞州,身高1.75米,體重175磅,美國IFBB職業男子健體運動員,連獲2014、2015、2016、2017年四屆奧林匹亞男子健體冠軍,當之無愧的健體之王。

傑瑞米的父親就是健美運動員,傑瑞米從小受到父親的影響,熱愛體育,特別是足球,曾是球隊的小先鋒,而且還獲得了全聯盟的榮耀,但卻在17歲比賽時受傷,只好退出球隊。此後在父親的指導下,傑瑞米開始了健身,2008年第一次踏上比賽舞臺,取得青少年組總分最高成績;2012年獲得美國NPC青年錦標賽冠軍並獲得IFBB職業卡,正式成為健美職業賽手;2014年,在奧林匹亞大賽男子健體項目的舞臺上,終於如願以償,一舉奪冠。

哈尼 雷蒙博德不僅指導出了健美七冠王菲爾·西斯還帶出來了健體四冠王傑瑞米,被稱為冠軍教頭,他所創的FST-7訓練法全名為 Fascia Stretch Training 7 ,簡單來說,FST-7 採用了大重量複合動作+孤立動作+大重量複合動作+7組的訓練模式。

先用大重量複合動作讓筋膜得到拉伸;再用孤立動作刺激目標肌肉;再進行複合動作刺激;最後用7個極短間歇組針對性刺激薄弱部位,讓血液大量湧入目標肌肉,使得肌肉充血膨脹,擴張筋膜讓肌肉有更大的空間生長。

1.坐姿啞鈴推肩

大重量複合動作,重量遞增,主要刺激三角肌前束和中束,略微夾緊手肘,保持小臂始終垂直於地面。

2.龍門架側平舉

孤立訓練三角肌中束,將滑輪調至低位,身體位於鋼線前方,將手臂外展提至肩膀高度,控制離心。

3.啞鈴前平舉

孤立訓練三角肌前束,對握啞鈴,儘量減少身體晃動借力,將啞鈴抬至肩膀高度,每側各12次。

12次單側前平舉後,沒有休息雙臂同時再進行5次前平舉。

4.俯身飛鳥+5.繩索麵拉 超級組

屈膝俯身至身體接近於地面平行,正握啞鈴拇指相對,主動募集三角肌後束,手肘微屈將啞鈴提至比肩膀略低的位置。

繩索調至高位,身體略微後傾 將繩索拉至眼睛的位置,手肘向兩側打開,調動肩膀發力而不是背部。

6.啞鈴側平舉 FST-7組

共7組,每組包括12次正式組5次半程以及5次離心控制,略微曲肘將手肘提至肩膀高度,有意的控制肱骨頭下沉。

半程側平舉,做起來開始吃力,儘量避免搖晃身體代償發力。

離心控制,只做離心部分,請你的訓練夥伴幫助你向下壓雙肘,克服阻力儘可能緩慢下降。

7.鋼線下壓

針對肱三頭肌外側頭,滑輪調至高位反握把手,固定上臂不動,充分收縮擠壓三頭肌。

8.頸後臂屈伸

訓練肱三頭肌長頭,掌根託住啞鈴,每次下落儘可能去拉伸肱三頭肌 。

9.繩索過頂臂屈伸 FST-7組

同樣針對於肱三頭肌長頭,肱三頭肌長頭佔手臂體積很大一部分,需要著重訓練,7組正式組,12次全程5次半程,每組做完後增加十秒靜力收縮。(在不負重的情況下全力收緊肱三頭肌增強血液泵入目標肌肉。)

相關焦點

  • 亞洲施瓦辛格:「韓國巨獸」黃哲勳,世界健美冠軍的健身之路
    他的肌肉體積如此之大,以至於在重量級健美運動員李承哲旁邊,看上去也不小。當黃哲勳還在學校時,他是一個很有前途的球員,比賽水平足以入選國家手球隊,但由於這項運動不受歡迎,因此遭到了家人的強烈反對,同時,學校表示很難提供獎學金,所以黃哲勳將這項運動改為摔跤。20歲時,黃哲勳在入伍前對舉重訓練很感興趣,這種鍛鍊可以不用加入團隊的情況下進行,可以選擇與自己競爭而不是與他人競爭。
  • 世界冠軍教頭卻警告:學中國保持警惕
    根據最新消息,義大利的確診人數增至132547例,比上一日增加3599例,但是新增病例連續兩天下降,且單日新增數創三周內新低。很顯然,義大利的拐點已經開始逐漸顯現。此前,有法國媒體發布報導稱義大利已經開始考慮從疫情逐步恢復的計劃。
  • 三個竅門掌握上斜彎舉,打造飽滿的肱二頭肌
    彎舉階段:大臂不動,小臂向上彎舉至肩膀高度,擠壓1~2秒,感受肱二頭肌頂峰收縮。下放階段:緩慢放下啞鈴,在下放至最低點過程中感受肱二頭肌被拉長。一般來說,我們的肩膀肌群要比手臂肌群強壯很多,肩膀的三角肌前束借力太多,導致彎舉時肱二頭肌發力減小,訓練效果差。對於這部分訓練者,一定要記得:不管是選擇什麼動作彎舉,「大臂固定不動」都是肱二頭肌孤立訓練的重要前提。
  • 緬懷中國籃壇最牛冠軍教頭:開創八一王朝 打造出第一個超級內線
    對很多球迷來說,出生於1927年的餘邦基都是一個非常陌生的名字,但這位中國男籃的名宿卻是中國籃壇最牛的冠軍教頭,籃球生涯裡為中國籃球做出的貢獻不比姚明易建聯等人少。球員時期,餘邦基就入選了八一男籃,並且成為了球隊的隊長,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屆中國男籃的球員,也是「小快靈」打法的代表球員。
  • 成都20歲女大學生成中國最年輕比基尼冠軍 每天吃10個雞蛋
    中國代表隊由56人組成,其中派出了36名運動員出徵本次大賽,斬獲9塊金牌,7塊銀牌,6塊銅牌,其中包括兩個全場冠軍。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代表隊運動員通過頑強拼搏,均進入決賽,女子運動員並在此次大賽中獲得團體獎冠軍,男子運動員獲得團體獎季軍。
  • 20歲成都女大學生獲比基尼冠軍 體重48公斤每天吃十個蛋白
    中國代表隊由56人組成,其中派出了36名運動員出徵本次大賽,斬獲9塊金牌,7塊銀牌,6塊銅牌,其中包括兩個全場冠軍。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代表隊運動員通過頑強拼搏,均進入決賽,女子運動員並在此次大賽中獲得團體獎冠軍,男子運動員獲得團體獎季軍。
  • 六次冠軍得主圖赫爾在贏得聯賽冠軍後被巴黎聖日耳曼解僱
    這位德國教練已經為法甲冠軍在法甲聯賽中磕磕絆絆的開局付出了代價  體育資訊推介網12月25日報導:  在巴黎聖日耳曼大勝斯特拉斯堡幾小時後,託馬斯·圖赫爾被解僱  法國衛冕冠軍在2020-21賽季開局不佳,這位47歲的德國教頭在王子公園的兩年半執教生涯宣告結束。  巴黎聖日耳曼在周中4:0戰勝斯特拉斯堡,取得了本賽季的第11場法甲勝利,但仍落后里昂和裡爾一分。  圖赫爾現在已經為球隊排名的不一致付出了代價,體育總監萊昂納多和俱樂部主席納賽爾在周三晚上通知這位德國人他已經被解僱。
  • 肩膀太窄會影響氣質,6個肩部肌肉訓練動作,幫你打造球形肩膀
    想擁有一副健碩、飽滿的肩膀嗎?快快跟著下面幾個動作一起訓練吧。動作一、槓鈴推舉這個動作又叫實力舉,一開始和三大項一起唄用作於力量舉比賽的項目,後來由於這個動作不好判斷輸贏的標準所以從力量舉比賽當中剔除了,但也不可否認它對於健身的重要性。
  • 肩部訓練中哪種推舉更有效?新手有什麼好建議?練得少反而練得好
    舉幾個例子:練舉重的:抓舉挺舉實力舉,幾斤幾兩槓鈴片拿出來遛遛,有勁沒勁推一個;練健美健體的:腰肩比贊不贊,三角肌說了算。肩上推舉來幾組,練完肩膀想跳舞;普通人:推舉練得好,婚前扛女友,婚後扛大米,都不叫事兒!推舉雖好,變化也不少。
  • 施瓦辛格的三句話,透露出三個重要的信息點
    這句話包含三個信息點:1. 訓練部位:「前頭」和「側頭」。也就是三角肌的前束和中束,這和很多人鼓吹的「可以訓練到三角肌的前中後束」不符——連動作創始人都沒說它能練到後束。這個幅度是否讓肩膀的訓練感受更好?我個人的訓練感受是:在使用這個動作推舉時,啞鈴下放內旋手腕的時候,會明顯感覺到肱二頭肌內側頭的拱起,這會讓我的注意力從肩部分散到肱二頭肌上。(當然也許別的訓練者會有較好的三角肌發力感,這個沒有辦法評定,我只是談自己的訓練體驗。)
  • 福建航空科普「教頭」高憲農:自製無人機能飛三四百公裡
    作為福建省航空學會科普部部長的他,9月30日至10月6日每晚6:30~9:00,都要帶領航空學會科普基地竹岐直升機場的小夥伴,參加福建省科技館組織的「科學之夜」活動,給廣大市民帶來模擬飛行體驗、無人機試飛、航空知識問答、科技小製作等體驗項目,讓公眾感受航空科技魅力。
  • 男人練合氣道防身健體皆宜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合氣道常常被人當成防身健體兩相宜的一種鍛鍊方式。防身搏擊,人人都能練氣道日籍教練湯淺深介強調,這種健身方式不講究主動進攻,要巧妙使用反關節招數制勝的技巧,屬於一種相對被動的防身搏擊術。由於沒有套路,所有練習均以日常生活中遭受攻擊的情況為前提,進行雙人或多人訓練。
  • 《水滸傳》裡,豹子頭林衝的性格缺陷和他的悲劇人生
    在《水滸傳》裡面,八十萬禁軍教頭、豹子頭林衝是108位梁山好漢裡,第四個出場的人物,也是晁蓋晁天王上梁山後,真正意義上的梁山泊初排座次,排定的第四位好漢。 單從武功修為上來說,林衝絕對是一等一的高手,在梁山打打殺殺的世界裡,註定有他的用武之地和不俗的表現。
  • 新兵「教頭」誰更強?優秀士官長VS軍體骨幹
    據悉,在該旅新兵營擔當「兵教頭」的還有另外5名士官長。該旅政委李彥欽介紹,他們將新訓工作視為部隊建設的「奠基工程」,在演訓任務交織、骨幹人手緊缺的情況下,旅黨委科學統籌,精心挑選了6名具有3年以上新訓經驗、曾在比武競賽中取得佳績的士官長,經過培訓和認證考核合格後,分別擔任新兵營、連士官長。「與普通班長骨幹相比,士官長組訓經驗更加豐富、組訓方法更加靈活。」
  • ACM全球總冠軍教頭俞勇長沙開講:「最聰明人的故事」
    原標題:ACM全球總冠軍教頭俞勇長沙開講:「最聰明人的故事」 (來自長沙一中、湖南師大附中、雅禮中學、長郡中學的數百名學生聆聽演講)  (全國師德先進個人、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俞勇教授作精彩演講
  • 曾凡博:籃球傳統校不要的苗子,男籃未來的"頭鷹"
    雖然把自己關在了訓練館裡,但籃壇常有他的消息:躋身佛羅裡達州3A陣容,被ESPN評為全美四星高中生、入選國家男籃集訓隊。「信息差」是客觀的存在,中國球迷對旅美小將的關注和了解都十分有限。直到首鋼預備隊與清華男籃的比賽集錦流出,才有很多人直觀地感受到了曾凡博的出色:面對平均年齡大他5歲的對手,這位高二學生得到了26分,11個籃板,7個蓋帽的誇張數據,率隊擊退了CUBA新晉冠軍。
  • 樂此不疲鑽研,成為我省航空科普「教頭」高憲農:自製無人機能飛三四百公裡
    作為福建省航空學會科普部部長的他,9月30日至10月6日每晚6:30~9:00,都要帶領航空學會科普基地竹岐直升機場的小夥伴,參加福建省科技館組織的「科學之夜」活動,給廣大市民帶來模擬飛行體驗、無人機試飛、航空知識問答、科技小製作等體驗項目,讓公眾感受航空科技魅力。
  • 世界冠軍的在家咋訓練的?
    比起各種專業的健身訓練,我們最好奇的當然是職業運動員們到底是怎麼訓練的3×世界冠軍Mick Fanning以一個職業浪人的身份,給大家分享了一套自己的平時常做健身動作。
  • 21位世界冠軍都在推薦的護頸枕!一篇測評告訴你是不是智商稅
    對於職業運動員來說,每天超高的訓練強度、10+小時的訓練時間,睡覺幾乎是唯一的休息時間。所以他們在選擇助眠工具上格外謹慎,尤其是枕頭。要護好頸椎,還要睡得舒服,保證第二天的身體狀態和精神狀態,這樣的枕頭才會成為運動員的選擇。這款有21位世界冠軍運動員及百餘位職業運動員都在用的TOTONUT護頸枕,真的有那麼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