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我國分布式電源近年來增長迅猛,其中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最為突出。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分布式光伏發電裝機容量2966萬千瓦、分散式風電361萬千瓦、分布式天然氣發電120萬千瓦。不斷攀升的數據背後,分布式電源接入電網、熱網和氣網的「入網」之路卻走得略顯艱難。
「從目前整個發展規模來看,到2020年,分布式電源裝機規模要超過1.6億千瓦,接近全國發電總裝機量的10%。」日前,在「中國分布式能源發展研討會」上,國網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統計與研究所主任黃碧斌研判。
記者了解到,我國分布式電源近年來增長迅猛,其中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最為突出。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分布式光伏發電裝機容量2966萬千瓦、分散式風電361萬千瓦、分布式天然氣發電120萬千瓦。不斷攀升的數據背後,分布式電源接入電網、熱網和氣網的「入網」之路卻走得略顯艱難。
「分布式能源是推動我國能源轉型的必由之路。」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經濟中心主任高虎認為分布式電源必須儘快成長以堪重責。
橫向來看,發展分布式能源正在成為全球趨勢。世界資源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全球分布式能源項目主任馬天瑞說:「這些趨勢包括新商業模式逐漸形成,點對點的本地能源交易和本地能源市場逐漸形成,可再生能源熱電聯產正在實現發電、供熱和製冷三者合一等。」
縱向來看,早在20世紀70年代,分布式天然氣多聯供率先取得發展,分布式電源在21世紀初得到廣泛關注,近年來向綜合能源系統的方向發展。而我國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引導建成一批不同應用場景、不同示範導向的試點示範項目,以便探索適合園區、城鎮和農村用能需求的典型分布式能源利用模式。我國出臺的相關政策幾乎涵蓋了太陽能、風能、天然氣、生物質能、地熱能等所有清潔能源資源以及發電、制氣、供熱及綜合利用等多種項目類型。
「雖然政策體系有效促進了分布式能源的發展,但也存在薄弱環節。」黃碧斌說,「例如,天然氣項目是農業廢棄物利用項目,同時也是能源項目,涉及農業部、財政部、能源局等多個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需要加強計量補貼、用地優惠、財政優惠、管網接入等方面的協調。又比如,分布式能源系統中含有多種清潔能源,但需要按照不同能源類型履行備案、併網及補貼相關手續,統一系統併網後,不同技術難以區別計量。」
如何讓分布式電源更好接入電網、熱網和氣網?
以分布式電源接入電網來講,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分布式電源相關的政策文件和管理規範,電網企業也出臺文件明確了相關的併網服務要求。「但難題在於入網的經濟性。」黃碧斌指出,多種接入方案、運行方式和電網改造方案下,全社會成本存在差異。
據他介紹,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曾針對我國典型高、中、低壓案例進行了實證研究,不同情景下,典型案例的綜合經濟性結果可相差40%。「雖然,正在不斷調整的政策也會影響一些邊界條件的計算,但不管怎麼樣,入網成本不宜過高。」
而在熱網和氣網方面,分布式電源的「入網」之路似乎更加崎嶇。一方面,我國是世界上供熱、供冷需求增長最快的市場,在中部和北部地區,超過半數的大城市均有區域供熱系統,且需求日增,但供熱市場化程度待提高。因此,業界強烈呼籲放開供熱市場準入限制,以期能更好打開供熱市場,推動城鎮中小區域、農村等地區分布式能源利用。
儘管國家層面在去年出臺的《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的意見》中提到,要在有條件的地區和場合推廣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示範項目,在管網未覆蓋區域開展以LNG為氣源的分布式能源應用試點,但「第三方準入標準和相應的監管體系」的空白,讓行業「憂心忡忡」——缺乏可遵循的準入原則,加之入網收購價格低,如何實現「公平接入」?另外,「管道何時向第三方提供運輸服務」「天然氣銷售與管道運輸的綁定關係何時解除」「管道運輸服務能否獨立」等問題,目前也都還是未知數。
採訪中多位人士認為,目前電網所做的工作,可能是未來熱網和氣網的工作方向。換言之,電網目前在分布式電源入網方面的探路,或許可以為各類分布式電源接入熱網、氣網帶來一些思考和借鑑。
來源:中國能源報
作者:董欣
標籤:
分布式電源[11]
[整理編輯:CK365測控網]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公眾號「CK365測控界」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CK365測控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非本網作品均來自網際網路,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