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全球疫苗不平等:富國囤貨,窮國難求

2020-11-28 界面新聞

記者 | 田思奇

進入11月以來,輝瑞與BioNTech、Moderna、阿斯利康與牛津大學陸續公布令人振奮的新冠疫苗試驗結果。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23日的發布會上稱,這意味著「漫長黑暗隧道盡頭的曙光正變得越來越亮」,「歷史上還沒有疫苗研發得如此快。」

但譚德塞也表示,儘管他理解「各國政府都希望盡其所能保護本國人民」,他擔心富裕的國家會大量購買現有疫苗庫存,這會讓較貧窮的國家兩手空空。

因此,譚德塞敦促更多國家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該計劃由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世衛組織和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CEPI)三方牽頭,旨在確保所有國家的高危群體都能優先接種。

據他介紹,已有187個國家和地區加入COVAX,包括中國、歐盟國家、英國、日本和韓國,美國尚未表示加入。COVAX的目標是到2021年底在全球範圍內分配20億劑疫苗。但譚德塞強調,該計劃年底前還需要43億美元來支持大規模疫苗採購,以及相關檢測和治療。

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當疫苗產量還不夠滿足全世界的需求時,誰能獲得第一劑疫苗?政府提供的研發支持、全球分配的公平性、高危人群數量與病毒接觸風險,什麼才是最關鍵的優先因素?

「富國」囤貨

在COVAX募資的同時,幾個籤署國,例如英國和加拿大,正直接與製藥公司談判交易。

美國杜克大學全球衛生創新中心本月一項研究發現,一些富裕國家已經購買多達37億劑新冠肺炎疫苗,而COVAX確認購買的疫苗僅夠不到3億人使用。

該中心助理主任安德裡亞·泰勒(Andrea Taylor)向界面新聞指出:「高收入國家相當於排在隊首買下了貨架上的所有東西,這會讓世界陷入困境。如果所有國家接種相同水平的疫苗,對每個人來說都會更好,我們都可以同時保護高危人群。」

英國組織「全球正義現在」(Global Justice Now)的分析也發現,輝瑞已將其82%的疫苗庫存出售給一些最富裕的國家,例如英國、日本、美國和歐盟。這些國家僅佔全球人口的14%。

美國東北大學法學教授布魯克·貝克(Brook Baker)指出:「雖然擁有更多資源的富裕國家確實投入了數十億美元來補貼疫苗開發和臨床試驗、降低了研發風險,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有權忽視全球的團結,以及公平享受科學進步成果的必要性。」

貝克專注於衛生法律和國際智慧財產權研究,並致力於探尋如何讓全球公平獲得新冠疫苗與藥物。他對界面新聞表示,與疫苗廠商籤訂購買協議時,富裕國家總是衝在最前面。這些廠商也非常樂意以更高的價格向富裕國出售疫苗。

「這意味著許多中低收入國家可能要到2024年才能拿到公平的份額,比富裕國家晚3年,」貝克強調,「這種疫苗民族主義不僅表明團結的極度缺乏,而且肯定會拖延疫情,減緩全球經濟復甦。」

相比之下,在輝瑞與BioNTech聯合生產的mRNA疫苗顯示有效率高達95%後,英國最早在本周對其予以批准,美國和歐盟也有望在12月進行緊急批准。這些國家的民眾將在年內迎來大規模接種。

在本周一的發布會上,譚德塞也強調,問題不是「世界是否有能力分享(疫苗)……而是能否承擔不分享的後果」。

另一方面,平衡全球疫苗分配的努力也在進行中。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周一介紹,它正與350多家航空和貨運公司合作,向蒲隆地、阿富汗和葉門等國家運送疫苗和10億支注射器。

在上周末舉行的G20峰會上,各國領導人也承諾確保新冠疫苗、藥品和檢測項目的公平分配,不把較貧窮的國家排除在外。德國總理默克爾對世界上最貧窮的人能否獲得新冠肺炎疫苗表示擔憂,稱她將向全球疫苗免疫聯盟提出此事。

德國總理默克爾 來源:視覺中國杜克大學的泰勒強調,COVAX的重要性在於它是確保新冠肺炎疫苗全球公平的唯一機制。杜克大學對提前市場採購的分析顯示,COVAX在現階段購買的劑量並沒有預期中那麼多,但它已經預留生產20億劑的製造能力。「這種製造能力與特定疫苗無關,並且非常具有戰略意義,因為製造能力才是供應的主要限制因素,」泰勒說道。

法國總統馬克龍則呼籲G20領導人通過捐贈疫苗、建立工業夥伴關係、甚至分享智慧財產權,加強對較貧困國家的支持。而智慧財產權這一點,正被發展中國家視為一大突破口。

「窮國」吶喊

一些發展中國家抱怨說,富裕國家關於團結和公平分配的言論根本沒有付諸行動。西方國家有望到2021年底前為大多數人口接種疫苗,而發展中國家可能還要等待多年。

受此影響,南非和印度上周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施壓,要求解除新冠肺炎疫苗的專利保護,讓較貧窮國家更容易獲得負擔得起的疫苗。這兩個國家強調,如果較貧窮國家不能獲得疫苗的特殊使用權,即便新冠病毒在西方國家的傳播得到遏制,世界也仍將繼續受到這種病毒的破壞。

世貿組織通常以協商達成一致的方式運作。但南非駐世貿組織代表團參贊穆斯塔基姆·德伽馬(Mustaqeem De Gama)說,如果發達國家不讓步,南非準備在世貿組織發起罕見的投票機制。德伽馬說,「我不明白各國政府怎麼能把自己的公共衛生責任外包給少數幾家『勒索』他們的大公司。」

南非方面表示,自從10月提出這項提議以來,其立場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支持。擬議中的智慧財產權豁免不僅包括疫苗,還包括與新冠肺炎有關的治療、設備和防護裝備,並將持續到疫情結束。

但對於製藥公司來說,尊重智慧財產權是加速疫苗研發的關鍵,潛在的高額利潤是研發的重要驅動力。大多數發達國家也一直在為藥品提供更好的專利保護。歐盟、美國和其他一些富裕國家已表示反對豁免。

世界貿易組織 來源:視覺中國法學教授布魯克認為,所有國家都應該支持豁免的提議,但各國也可以自行採取行動打破智慧財產權壁壘,援引《與貿易有關的智慧財產權協議》第73條的安全例外條款。

世衛組織已設立一個自願機制,分享與新冠病毒相關的智慧財產權。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家製藥公司對此做出貢獻。

美國智庫全球發展中心(CGD)全球衛生政策分析師雷切爾·西爾弗曼(Rachel Silverman)對界面新聞指出,預計在各國政府和公民社會的鼓勵下,自願向仿製藥生產商發放許可,可能會比完全放棄智慧財產權更能實現全球準入。

「在最理想的世界裡,我們會公平、高效地將疫苗分配給最有需要的人,無論他們的公民身份或居住地如何,」西爾弗曼表示。「但我們也需要面對現實:各國政府會對本國民眾負責,保障本國公民的健康和福利。各國在本國人民受到保護之前採取無私的行動,這在政治上是不可行的,特別是在稅收被用於直接支持研發和擴大製造規模的情況下。」

西爾弗曼認為,目前應當鼓勵富裕國家為全球新冠肺炎的響應做出積極貢獻,包括為COVAX提供資金支持;支持研發和知識共享,包括自願智慧財產權許可和向仿製藥生產商轉讓技術;以及讓有足夠資金為本國人口服務的國家捐贈多餘的疫苗劑量。「我們不應該『羞辱』那些尋求保護本國公民的國家。」

COVAX牽頭者之一,Gavi的發言人埃文·奧康奈爾(Evan O』Connell)對界面新聞表示:「COVAX不會強制要求釋放專利。疫苗生產方面的智慧財產權只能代表一部分相關的專業知識。制約2021年(分發疫苗)的關鍵因素不是智慧財產權,而是供應問題。我們鼓勵向有能力生產疫苗的經濟體轉讓技術,在資源允許的情況下提供資金支持。」

分配難題

在疫苗研發進行的同時,部分研究人員也開始建立模型來確定更有效的疫苗分配機制。

美國東北大學MOBS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與蓋茨基金會合作,在一篇未經同行評審的論文中提出一項議題:在今年3月就有疫苗可用的情況下,新冠疫情會造成多少病亡人數?

在第一種情況下,大約50個高收入國家壟斷了首批20億劑疫苗(即「不合作分配」情況)。在第二種情況下,疫苗分配基於一個國家的人口,而不是其收入或購買疫苗的能力(即「合作分配」情況)。

該模型發現,如果根據每個國家的人口規模公平分配80%的有效疫苗,目前61%的病亡都可以避免。相比之下,如果高收入國家囤積疫苗,只能減少31%的病亡數。

但在每一個國家內部,誰能優先接種也並不明確。

世衛組織的「公平分配機制」建議在第一階段,所有國家按其人口比例獲得疫苗,為其3%的人口提供免疫,主要提供給一線醫護人員;第二階段將提供覆蓋國家20%人口的疫苗,優先為老年人、基礎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接種。

然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生物倫理學家伊曼紐爾(Ezekiel Emanuel)並不贊同。他強調,兩個國家可能人口規模相似,但新冠肺炎的病例數量天差地別。他們真的應該同時立刻為全國3%的人口接種疫苗嗎?

在9月11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伊曼紐爾等專家提出「公平分配機制」的替代框架,主要目標應該是避免過早死亡。該模型建議使用每劑疫苗可以避免的預期壽命損失年數(SEYLL)作為第一階段分配的標準。而第二、三階段的目標分別是減少大流行帶來的經濟貧困,以及結束社區傳播。

儘管伊曼紐爾相信,這種分配機制比世衛組織建議的做法更加符合道德標準,但它的爭議在於,這對於老齡化嚴重的國家並不公平,因為給老年人接種,挽救的預期壽命損失年數較少。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9月公布的疫苗分配模型則認為,不同的疫苗供應量下應採取不同的策略。在供應有限時(接種量不到人口的20%),應該優先為高危人群和老年人接種;當供應量更大時,應該優先為病毒傳播風險較大者接種,例如外出工作的群體,以此間接保護高危人群。

法學教授貝克認為,分配的排序建立在特定國家內部共同的價值觀上,但也有強有力的理由支持優先考慮基本工作者、高危老年人、有潛在疾病的人、養老院和監獄等聚集環境中的人,以及在一些國家經歷感染比例過高的人口群體。

Gavi發言人奧康奈爾表示,Gavi早期的重點將是確保充足的供應,為所有參與的經濟體提供疫苗,讓其先覆蓋最脆弱的群體,包括衛生和護理工作者、老年人和那些有基礎病的人。

分析師西爾弗曼還提到部分一線工作人員應獲得優先權,例如教師,警察和肉類加工廠和食品供應鏈上的員工。

考慮到一些疫苗需儲存在零下70攝氏度的超冷環境中,疫苗分配還存在大量供應鏈和人力方面的問題,全球仍需探究資源匱乏的環境下如何接種疫苗。在監管制度嚴格批准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證實的疫苗的前提下,貝克強調,公眾需要相信,他們接種疫苗不僅是為了保護自己,也可以保護他人免受新冠侵襲。

杜克大學的泰勒還警告稱,大多數國家免疫基礎設施無法支持大規模預防接種,注射器、針頭、以及訓練有素的工作人員都可能出現短缺,尤其是在農村和偏遠地區。間隔三到四周再接種第二劑疫苗也對免疫信息跟蹤系統提出挑戰。

但這也為人類更長遠的發展和福祉帶來新的可能。西爾弗曼認為,各國衛生系統可以利用這些千載難逢的大規模成人疫苗接種活動,來改善其他接種比例不高的系統,例如宮頸癌疫苗和B肝疫苗,並藉此機會建立全新的疫苗接種戰略和平臺。

相關焦點

  • 全球疫苗不平等:富國囤貨,窮國難求
    「富國」囤貨 在COVAX募資的同時,幾個籤署國,例如英國和加拿大,正直接與製藥公司談判交易。 美國杜克大學全球衛生創新中心本月一項研究發現,一些富裕國家已經購買多達37億劑新冠肺炎疫苗,而COVAX確認購買的疫苗僅夠不到3億人使用。
  • 疫苗也有貧富差,富國超量囤貨窮國再等一年
    (日內瓦綜合電)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與分析指出,全球至少五分之一的人口可能要到2022年才能獲得冠病疫苗。這是因為佔全球人口不到15%的富裕國家已經預訂了半數的潛在疫苗劑量,導致佔全球人口85%以上的中低收入國家只能分享另外半數劑量。刊登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的報告寫道,要有效應對疫情,就要高收入國家「參與在全球範圍內公平分配冠病疫苗」。
  • ...警惕「疫苗民族主義」——深度專訪全球著名華人科學家何大一
    「是有些政府,而不是科學家,成天抱著民族主義的說辭」,這是全球著名華裔科學家何大一教授本周接受我專訪時的明確表態。他說:「我相信,世界上絕大多數科學家和科研人員,希望自己的疫苗研究成果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分享!」何大一教授(David Ho)曾因發明「雞尾酒療法」,在人類應對愛滋病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拯救了眾多生命。
  • 成功疫苗明年可期 警惕「疫苗民族主義」——深度專訪全球著名華人科學家何大一
    「是有些政府,而不是科學家,成天抱著民族主義的說辭」,這是全球著名華裔科學家何大一教授本周接受我專訪時的明確表態。他說:「我相信,世界上絕大多數科學家和科研人員,希望自己的疫苗研究成果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分享!」何大一教授(David Ho)曾因發明「雞尾酒療法」,在人類應對愛滋病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拯救了眾多生命。
  • 科技業聯手航空界打造「疫苗護照App」
    在各國相繼開始施打新冠肺炎疫苗之際,許多民眾正盼望著全球很快重啟跨境旅遊,讓民眾能夠再度出國、放心出門購物或看電影,但想做這些事情,未來可能需要一樣疫苗以外的東西:數位疫苗護照。各國政府、航空業者、非營利組織和科技巨擘紛紛聯手,致力打造易於出示的數位疫苗護照,讓人們上傳疫苗接種證明等資訊,希望明年在全球廣泛通用這種防疫憑證App。
  • 債務惡性循環、不平等加劇 疫情將給世界經濟留下瘡疤
    來源:新浪財經世界經濟在擺脫疫情困擾的同時,會發現自己面臨著債務猛增和不平等加劇的局面,從長遠來看可能阻礙增長。這是在已於周二結束的美國經濟協會年度會議上,經常被討論的話題之一。人們普遍預計,隨著疫苗接種人數增加,全球增長會增強,但在這個為期三天的線上會議上,頂級經濟學家們聚焦於疫情所暴露出的明顯不平等現象以及應對和抗擊新冠病毒行動的後果。「近些年來,我們總是用更激進的央行寬鬆政策和更大的槓桿--既包括公共也包括民間,應對每一次危機,」前印度央行行長Raghuram Rajan表示。「真正的問題是: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嗎?
  • 一針重複 2 萬億段代碼,我「逆向工程」了輝瑞疫苗!
    對於「K」,這需要改變三次(「!!」),而對於「V」,這只需要改變兩次(「!!」)。"],[20,"\n","24:\"Er2t\""],[20,"\n","24:\"lyjz\""],[20,"事實證明,這兩個變化極大地提高了疫苗的效率。"],[20,"\n","24:\"kQPI\""],[20,"\n","24:\"o7BU\""],[20,"那麼這裡發生了什麼?
  • 圖靈獎「擁抱」深度學習
    「人工智慧是現在所有科學中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也是社會上談論最多的話題之一。」ACM 主席 Cerri M. Pancake 說,「人工智慧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由三位奠定基礎的深度學習領域內的最新成就。」「只要口袋裡有智慧型手機的人都可以切實體會到自然語言處理和計算機視覺方面的技術進步,這在十年前是無法想像的。
  • 中國人類發展指數全球85 農村衛生保健倒退(圖)
    實習生柯芸攝  本報訊昨日上午,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在北京發布《2005年人類發展報告———處於十字路口的國際合作:不均衡世界中的援助、貿易和安全》。該報告指出,與1990年相比,中國人類發展指數排名已上升20位,現位居全球第85位。
  • 聚焦基因工程疫苗研發,「瑞科生物」完成超1億美元B輪融資
    36氪獲悉,「瑞科生物」已於近日完成超1億美元B輪融資,其中包含人民幣和美元的雙幣投資。本輪融資由君聯資本、濟峰資本、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祥峰投資、海通開元、基石資本、元生創投、清松資本、光大控股等機構聯合投資,上輪投資人東方富海旗下基金、深圳沃盈投資旗下基金、寧波浩金致同繼續投資。
  • 96億劑有希望的新冠疫苗即將問世,普通人什麼時候才能打上?
    僅美國、歐盟、英國、日本的富國「四人組」便包攬了34億劑疫苗的訂購量,約佔總預售量的1/3還多。 但缺乏足夠的財力,沒有製造能力,甚至連臨床試驗基礎設施也不完善的低收入國家,幾乎被排除在了交易過程之外。 出於人道主義,以及控制疫情的需要,包含世界衛生組織在內的各種專業組織從疫苗爭奪戰的一開始就一直在呼籲富國與窮國共享疫苗,這些努力,促成了旨在促進新冠疫苗公平分配的「全球新冠疫苗計劃」 (COVAX)的成立。
  • 港人該清醒,美國才是世界最大「攬炒國」
    「英語嬌」、「英語妙」迸發出的政治、經濟、文化、法律乃至生活習慣,順者可流動至上層管治階級,逆流向下,就當下層的被管治階層。圖:網絡資源滄桑永恆,2020年新冠狀疫情橫掃全球,除奪去染疫者寶貴的性命外,亦測試各個國家,各個地區的應變能力,特別是考驗每一個政府與政權是否珍惜及愛護老百姓最寶貴的性命,抑或依然以實行愚民政策為上、確保乃至奪取政權為優先
  • 在「古板遲緩」的晶片產業,一群「寒武紀」們誕生的意義與挑戰
    撰文 | 宇多田在過去的幾年裡,一個名為「深度學習」的人工智慧技術家族在科技行業掀起了一場風暴。從幫你對手機相冊裡的自拍與萌寵進行識別分類,再到大幅度提高 Alexa 們(智能助手)與無人駕駛汽車的「平均智商」,「深度學習」這個人工智慧裡的門類,具備了更高級的對「複雜結構」進行自動挖掘的能力。
  • 長生生物疫苗事件「餘震」仍在蔓延 多地流感疫苗一針難求
    見習記者 邸凌月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春燕 深圳、北京報導今年,在流感爆發的季節,多地流感疫苗一針難求,而造成該現象的一個原因竟然跟長生生物關聯密切。資本市場上,長生生物11月5日復牌以來連續跌停,公告顯示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處理,其2018年半年報也因獨董反對而難產。
  • 深度強化學習走入「死胡同」,繼續死磕電子遊戲還是另闢蹊徑?
    無論是 DeepMind 星際2 AI 「AlphaStar」血虐人類玩家,還是 OpenAI 最終因太過強大而被認為可能有風險所以不公開發布的語言模型 GPT-2,無疑都在過去一年中最轟動的 AI 大事件之列,也吸引了 AI 社區的越來越多的研究者投身深度強化學習研究之列。然而,也有很多反對的聲音認為深度強化學習現在的一系列成果,其實更像是一種虛假的「繁榮」。
  • 「深度」唱衰中國疫苗,西方有什麼算計
    英國2日宣布批准使用美國輝瑞製藥有限公司和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BioNTech)聯合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成為全球首個批准該款疫苗的國家,《紐約時報》將其定義為「開啟一場在現代醫藥史上鮮有先例的疫苗接種行動」。而此前美國輝瑞、莫德納以及英國阿斯利康相繼公布其新冠疫苗的三期臨床試驗數據,也讓不少歐美媒體顯得很興奮。
  • ...感染源,「路勝生物」發布全球首個新冠病毒亞基因組RNA檢測試劑盒
    36氪獲悉,基因組醫學公司「路勝生物」(Lucence)今日宣布發售全球首個用於直接檢測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亞基因組RNA(sgRNA)試劑盒DeepMARK™。DeepMARK™二代測序試劑盒利用基於擴增子的新一代測序(NGS)技術,可在一次測序中同時解析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和亞基因組RNA,幫助科學家們快速追蹤感染溯源,確定病毒傳染性,及指導疫苗研發。
  • 「疫苗」、「免疫系統」英文怎麼說?
    一般在說明注射/施打「疫苗」或單純說「打針」時,會用 get an injection 或是 get a shot。如果要使用動詞,則必須使用「inject 人 with(藥物或疫苗)」。Injection 這個名詞也可以表示「(某物的)投入、引入」。 People receive vaccines by getting injections.
  • 中國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多少人接種疫苗能實現群體免疫?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就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答記者問:10月8日,中國同全球疫苗免疫聯盟籤署協議,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這是中國秉持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履行自身承諾推動疫苗成為全球公共產品的一個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