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粒變色窗 遮光抗熱還兼儲存太陽熱能再利用

2021-01-07 索比光伏網

未來看似平凡無奇的窗戶,其中可能藏滿無限的創新技術與功能,近日德國耶拿大學的工程師團隊研發一種新型玻璃,名為「LaWin」的大面積液體的玻璃窗戶,利用流體中的鐵粒子來阻擋不同程度陽光,並從中獲取太陽熱能,讓室內溫度上升。

以往的太陽變色窗都是以電致變色的方式,透過玻璃內電線的電訊號來改變玻璃的顏色或是透明度,而該項發明也有類似的效果,但使用完全不同的方式,為了制出流體窗戶並讓磁性納米鐵粒懸浮於內,研究團隊將液體裝在玻璃內的垂直管線中。

這些納米粒會聚集在窗戶上阻擋陽光,如想將窗戶變透明,可利用磁鐵將粒子抽出,且該窗戶設計還搭載智能遠程功能,按下按鈕即可收集太陽熱能。研究人員表示,該系統收集的熱能與其他太陽熱能設備一樣高效,且由於抽出粒子的切換系統設備在獨立的儲槽中,不需要與電連結。

耶拿大學玻璃科學博士 Lothar Wondraczek 表示,為了讓窗戶裝載液體與致熱,也研發新的玻璃材質,裡面有大面積的管道,讓液體可以在裡面流通與循環,根據液體中的粒子分布,窗戶可變成灰色甚至是黑色,能自動調整光線變化或是收集熱能,並使用於建築。

目前該玻璃原型尺寸為 200 平方米,研究人員表示這個玻璃可以制標準尺寸,甚至可以製成雙層或是三層玻璃。但 LaWin 系統的生產過程比一般玻璃更加繁複,該玻璃需要裝載流體通道,也要保持其壽命,在成本與技術上仍然存有進步空間,Wondraczek 指出,開發具有成本效益的大尺寸窗戶玻璃是關鍵。

Wondraczek 強調,大型流體致熱窗戶的優勢是可以替代空調、日光調節系統或是溫水處理系統。而該研究的最終目標是希望能減少建築物的能源成本,降低在供暖與製冷方面的費用。

目前此設備已獲得 810 萬歐元資助,計劃在 2018 年底投入商業化。而該原型計劃已在《Advanced Sustainable Systems》發布。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

相關焦點

  • 美國能源部改進了熱致變色彩色鈣鈦礦窗技術,可遮光又發電
    美國能源部改進了熱致變色彩色鈣鈦礦窗技術,可遮光又發電研究進展在較低的溫度和更多的顏色下產生了更快的變化。 當玻璃在炎熱的晴天變暖時,稱為"熱致變色光伏"的技術可以使窗戶改變顏色以阻擋眩光並減少不必要的太陽熱能。 這種顏色變化還導致形成功能正常的太陽能電池,該太陽能電池產生車載功率。熱致變色光伏窗戶可以幫助建築物轉化為能源產生器,從而增加其對更廣泛的能源網需求的貢獻。
  • 神奇的熱致變色膜
    Frontiers of Optical Coatings技術交流、產業合作、人才交流、企業宣傳新媒體、新行業、新材料、新工藝、新商業       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份非常全面的熱致變色膜資料未來看似平凡無奇的窗戶,其中可能藏滿無限的創新技術與功能,近日德國耶拿大學的工程師團隊研發一種新型玻璃,名為「LaWin」的大面積液體的玻璃窗戶,利用流體中的鐵粒子來阻擋不同程度陽光,並從中獲取太陽熱能,讓室內溫度上升。
  • 「神奇」的熱致變色膜「神奇」在哪裡?
    未來看似平凡無奇的窗戶其中可能藏滿無限的創新技術與功能德國耶拿大學的工程師團隊研發一種新型玻璃,名為「LaWin」的大面積液體的玻璃窗戶,利用流體中的鐵粒子來阻擋不同程度陽光,並從中獲取太陽熱能,讓室內溫度上升。
  • 新興跨季儲能材料登場,可有效儲存太陽熱能四個月
    關注集邦諮詢微信公眾號:TRENDFORCE,獲取更多科技產業資訊與研究最近英國科學團隊研發一種新型儲熱晶體材料,不僅可以在室溫環境下儲存四個月以上的太陽熱能,還能依照需求釋放熱能,有鑑於這款材料能長時間儲熱,團隊認為它會是將來冬季禦寒大作戰的潛在幫手。
  • JMCA 天津大學封偉、馮奕鈺團隊:基於太陽熱能循環利用的溫度控制技術
    ,實現了太陽熱能的循環利用和溫度的精確控制,為未來設計空間極端環境的熱控系統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跳轉閱讀→《Science》上科大左智偉團隊重大突破:光能+廉價稀土金屬=室溫甲烷綠色轉化新途徑太陽熱能的直接利用技術是顛覆現有空間極端環境熱能利用模式,構建「太空溫室」系統的核心技術之一。
  • 封偉教授和馮奕鈺研究員團隊新成果:基於太陽熱能循環利用的溫度控制技術
    太陽熱能的直接利用技術是顛覆現有空間極端環境熱能利用模式,構建「太空溫室」系統的核心技術之一。
  • 彩色鈣鈦礦:NREL開發熱致變色窗技術
    美國能源部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科學家報告稱,在開發下一代熱致變色窗方面取得了突破,這種窗不僅可以減少對空調的需求,還可以同時發電。陽光透過窗戶產生的熱量是建築物中空調和冷卻需求的最大貢獻者。由於住宅和商業建築消耗了美國74%的電力和39%的能源,著色窗戶的遮陽效果有助於建築使用更少的能源。
  • 天津大學封偉教授和馮奕鈺研究員團隊新成果:基於太陽熱能循環利用的溫度控制技術
    太陽熱能的直接利用技術是顛覆現有空間極端環境熱能利用模式,構建「太空溫室」系統的核心技術之一。
  • 可再生能源——太陽熱能技術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    可再生能源——太陽熱能技術太陽能技術太陽熱能的利用主要是接收或聚集太陽輻射使之轉換為熱能來使用,而太陽能熱水系統是目前主要的運用形式,它利用集熱器將水加熱後儲存於儲水槽以供後續的使用。
  • 太陽能集熱板夏天收集熱能 熱水能儲存到冬天用
    原標題:太陽能集熱板夏天收集熱能 熱水能儲存到冬天用 -學生宿舍樓頂的太陽能集熱板。-學生宿舍內溫暖如春。「太陽能蓄熱採暖其實就是把夏天的熱能轉化成熱水,儲存到冬天使用。」這位負責人表示。  可這6、7月份的熱量,怎麼保留到現在,又怎麼達到供暖的效果?  當然光有集熱板還不能達到冬天供熱的目的,還需要儲存罐儲存熱能,然後再通過供熱管道給宿舍樓進行供熱。接著,記者又來到了儲存罐區,其實就是一座藍色的房子內,據介紹裡面放著228個儲存罐。
  • 常熟太陽熱能循環利用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
    據新華社電常熟工業規模化利用太陽熱能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由江蘇新阪神太陽能有限公司承擔設計建造的大型「太陽熱能及循環經濟綜合利用項目」,經過半年多運行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太陽熱能工業規模化利用推廣會日前在常熟舉行,拉開了江蘇工業企業應用太陽能及餘熱利用技術的帷幕。
  • 太陽熱能儲存技術獲重大進展,瑞典科學家研製神奇液體 把太陽能裝進瓶子裡
    據報導,瑞典科學家近來獲得重大突破,開發出一種液體燃料,可以儲存太陽熱能長達18年。
  • 新型跨季節儲能材料登場,可有效儲存太陽熱能四個月以上
    據外媒報導,最近英國科學團隊研發一種新型儲熱晶體材料,不僅可以在室溫環境下存儲四個月以上的太陽熱能,還能依照需求釋放熱能
  • 【新材料】MIT研發「白天吸收太陽光 需要時再以熱能釋放」的新型...
    【新材料】MIT研發「白天吸收太陽光 需要時再以熱能釋放」的新型材料 發表時間:2016/2/17
  • 挪威使用鑽孔熱能儲存太陽能 打造新型季節性光伏儲能項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儲能網訊:導讀:挪威德拉曼市已經開始測試一項利用地面鑽孔的季節性光伏儲能項目。該項目的運營者利用光伏組件產生的電力通過二氧化碳熱泵和室外空氣產生熱量。(來源:公眾號「微鋰電」ID:V-lidian 作者:微鋰電)挪威德拉曼市下屬的Drammen Eiendom KF公司開發了一個將太陽能儲能為熱能的項目。該系統可以在100個花崗巖片麻巖鑽孔中儲存150平方米的太陽能集熱器和1000平方米的光伏板所提供的能量,每個孔的深度約為50米。
  • 我國太陽熱能利用和光伏產業皆全球第一
    但是中國的太陽能產業,還只是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嬰兒」,需要給予扶持。隨著一次性化石能源被逐漸消耗殆盡,人類未來生存競逐的疆場,將是太陽能這樣的可再生能源市場。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警醒我們:中國必須做好準備。
  • 遮光布是什麼面料 遮光布是什麼材質
    遮光布是什麼面料 遮光布是什麼材質 2020-03-23 16:13:56 來源:全球紡織網 遮光布是什麼面料?遮光布是什麼材質?
  • 電致變色玻璃
    20世紀80年代美國科學家C.M.Lampert和瑞典科學家C.G.Granqvist等人提出了以電致變色膜為基礎的一種新型節能窗,即靈巧節能調光窗(smart window)。1994年德國人利用電致變色新技術製成了歐洲一面利用電致變色可控制的玻璃外牆。2007年PPG Aerpospace公司展示出應用在波音787飛機上的電致變色窗材料,由暗到亮共有5個不同級別。
  •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韓創光學膜層變色技術再創革新
    全面防護 精密智造 江蘇韓創 旋塗膜層變色專家  韓創光學成立於2007年,公司秉著科學技術是生產力,致力於單面塗層變色樹脂鏡片技術的研發和規模化生產,從而受到變色市場的廣大讚賞,是國內生產單面塗層變色樹脂鏡片廠家中當之無愧的好榜樣。
  • 美專家:「太陽熱能技術」成本太高或被淘汰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美國《華爾街日報》6月14日報導,專家曾認為新穎的「太陽熱能技術」終將取代目前的太陽能板,但太陽熱能電廠發電量遠不如預期,而且成本還很高,電廠上方空氣熱得甚至能讓飛過的鳥類被活活燒死。有專家認為,這種新科技恐怕會被淘汰。資料圖美國加州莫哈維沙漠的「艾文帕」太陽熱能電廠用「電塔」捕捉太陽光線並製造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