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太陽熱能循環利用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

2021-01-07 中國質量新聞網

    據新華社電常熟工業規模化利用太陽熱能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由江蘇新阪神太陽能有限公司承擔設計建造的大型「太陽熱能及循環經濟綜合利用項目」,經過半年多運行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太陽熱能工業規模化利用推廣會日前在常熟舉行,拉開了江蘇工業企業應用太陽能及餘熱利用技術的帷幕。

   據悉,自2004年開始,江蘇新阪神太陽能有限公司進軍太陽能工業加熱及餘熱回收綜合利用領域,面對一個個技術難題,該公司與科研單位攜手合作,在太陽能陳列自動檢漏系統、太陽能集熱模塊連接器、遠程可視化控制系統等環節攻克了眾多難關,並獲得了多項國家專利。

   常熟凱達公司「太陽能熱利用及能源綜合改造項目」前期設備投入共計1515萬元,該項目全部資金由新阪神公司籌措。項目運行後,凱達公司每年可節約385.92萬元的能源費,4年內凱達公司不需支付利息及其他費用,用節約能源費歸還新阪神公司前期設備投入資金。在合同能源管理期間,凱達公司由於年節標煤約3500噸,還可向政府申請各項節能減排資金補助。《中國質量報》

相關焦點

  • JMCA 天津大學封偉、馮奕鈺團隊:基於太陽熱能循環利用的溫度控制技術
    來源 | 天津大學            編輯 | 化學加近日,天津大學封偉教授和馮奕鈺研究員再次在光熱溫度控制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成功製備了集太陽熱吸收、穩定存儲與可控輸出於一體的偶氮苯/石墨烯雜化燃料膜
  • 封偉教授和馮奕鈺研究員團隊新成果:基於太陽熱能循環利用的溫度控制技術
    太陽熱能的直接利用技術是顛覆現有空間極端環境熱能利用模式,構建「太空溫室」系統的核心技術之一。
  • 天津大學封偉教授和馮奕鈺研究員團隊新成果:基於太陽熱能循環利用的溫度控制技術
    太陽熱能的直接利用技術是顛覆現有空間極端環境熱能利用模式,構建「太空溫室」系統的核心技術之一。
  • 太陽熱能儲存技術獲重大進展,瑞典科學家研製神奇液體 把太陽能裝進瓶子裡
    據報導,瑞典科學家近來獲得重大突破,開發出一種液體燃料,可以儲存太陽熱能長達18年。
  • 可再生能源——太陽熱能技術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    可再生能源——太陽熱能技術太陽能技術太陽熱能的利用主要是接收或聚集太陽輻射使之轉換為熱能來使用,而太陽能熱水系統是目前主要的運用形式,它利用集熱器將水加熱後儲存於儲水槽以供後續的使用。
  • 高性能合成橡膠產業化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
    中化新網訊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發布消息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性能合成橡膠產業化關鍵技術」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1月6日,項目組完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丁基橡膠支化劑千噸級基礎工藝數據包編制,建成了國內首套星型支化丁基橡膠工業側線裝置,並完成水聯運試驗,具備開車條件。
  • 納米粒變色窗 遮光抗熱還兼儲存太陽熱能再利用
    未來看似平凡無奇的窗戶,其中可能藏滿無限的創新技術與功能,近日德國耶拿大學的工程師團隊研發一種新型玻璃,名為「LaWin」的大面積液體的玻璃窗戶,利用流體中的鐵粒子來阻擋不同程度陽光,並從中獲取太陽熱能,讓室內溫度上升。
  • 近期,鄭大在多個科研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在固態電解質熔融鋰金屬電池領域研究取得進展。近年來,鄭州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電網儲能與電池應用研究中心致力於研究電網規模化儲能新型電池儲能技術,相關研究成果相繼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Energy》《Joule》等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上。
  • 大連理工大學在自旋電子學領域取得突破性研究進展
    大連理工大學在自旋電子學領域取得突破性研究進展 作者:謝小芳 2019-12-01 01:18   來源:大連日報   大連理工大學在自旋電子學領域取得突破性研究進展有望從根本上突破傳統晶片發熱耗電等瓶頸  11
  • 科學網—儲熱技術:提升熱能綜合利用效率
    如太陽能、工業餘熱等能源利用效率較低,不僅浪費資源,也對大氣環境造成不可忽視的熱汙染。 為此,提高能源轉換和利用率就成為各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優先考慮的重大課題,而發展儲熱技術進行熱能的綜合有效利用至關重要。
  • 西安光機所玻璃與異質材料超快雷射微焊接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
    近日,西安光機所光子製造中心賀斌副研究員團隊採用超快雷射在玻璃材料與金屬合金、單晶矽等異質材料微焊接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是自2019年初美國PolaOnyx公司和英國Heriot-Watt University大學報導相關技術以來,我國科研機構在該領域做出的一次技術突破,目前該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並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專利號:ZL 201711076209.6)。
  • 中科大過氧化物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
    中科大過氧化物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     本報訊(通訊員楊寶國 記者王磊)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齊飛教授研究小組與法國南希大學Battin-Leclerc教授研究小組合作,將同步輻射真空紫外光電離質譜技術與射流攪拌反應器結合
  • 湖北80後男神副教授:在腫瘤相關領域取得突破性研究進展
    在理工分論壇上,電子電氣學院張南剛匯報了團隊近五年來在循環腫瘤細胞(CTC)分離與檢測領域的研究進展。張南剛團隊利用靜電紡技術製備一種類"蜘蛛絲&為挖掘更有價值的臨床信息,需要對捕獲後的CTC進行高效且無損傷的釋放回收,為此該團隊分別開發了磁控釋放和化學釋放兩套CTC高效釋放回收技術(均大於80%),釋放後的CTC仍保持良好的生物活性且能夠進行細胞再培養,為後續的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研究提供了保障。
  • 中國量子通信技術取得多項突破性進展
    近年來,中國量子通信技術取得多項突破性進展。「墨子號」的發射為通過太空「量子傳密」提供了可能。實驗表明,在1200公裡通信距離上,星地量子密鑰的傳輸效率比地面光纖信道高1萬億億倍,衛星平均每秒發送4000萬個信號光子,一次實驗可生成300千比特(kbit)的密鑰,平均成碼率達1.1千比特/秒(kbps)。
  • 【獨家翻譯】對蝦EMS病原檢測取得突破性進展
    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和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日前宣布,在早期死亡綜合症(EMS,困擾泰國和東南亞地區並引起對蝦大量死亡的病害)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 美專家:「太陽熱能技術」成本太高或被淘汰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美國《華爾街日報》6月14日報導,專家曾認為新穎的「太陽熱能技術」終將取代目前的太陽能板,但太陽熱能電廠發電量遠不如預期,而且成本還很高,電廠上方空氣熱得甚至能讓飛過的鳥類被活活燒死。有專家認為,這種新科技恐怕會被淘汰。資料圖美國加州莫哈維沙漠的「艾文帕」太陽熱能電廠用「電塔」捕捉太陽光線並製造蒸氣。
  • 我國太陽熱能利用和光伏產業皆全球第一
    口述實錄:   太陽熱能利用規模全球最大太陽能熱利用形成產業的是太陽能熱水器,這是中國發展最早和規模較大的一個可再生能源產業,現在我們國家太陽能熱水器保有量有1.25億平方米,這個數量佔全世界總量的70%左右。從數字來講,中國是世界上太陽能熱水器應用規模最大的一個國家。
  • 循環腫瘤細胞(CTC)捕獲及檢測技術進展
    在過去的一年中,循環腫瘤細胞(CTC)捕獲和檢測市場飛速增長,多個公司將此類技術推向臨床並應用於癌症的診斷,與此同時,一大批新興公司憑藉其獨有技術從科研機構中脫穎而出,開啟了循環腫瘤細胞捕獲和檢測的商業化之路。
  • 中科院乾熱巖熱儲改造技術研發取得進展
    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行業標準《NB/T 10097-2018 地熱能術語》指出,乾熱巖(hot dry rock),不含或僅含少量流體,溫度高於180℃,其熱能在當前技術經濟條件下可以利用的巖體。
  • 人民網:南開大學「可呼吸」鈉-二氧化碳電池取得突破性進展
    圖1 鈉—二氧化碳(Na-CO2)電池結構及反應人民網天津7月15日電 (記者 朱虹)近日,南開大學化學學院陳軍教授團隊在利用CO2呼吸的室溫可充鈉-二氧化碳電池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可充室溫鈉-二氧化碳電池」(Rechargeable Room-Temperature Na-CO2 Batteries)為題,在《德國應用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