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太陽熱能利用和光伏產業皆全球第一

2021-01-07 索比光伏網

人物簡介

孟憲淦,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高級工程師


  核心提示

在太陽能熱水器和光伏發電兩個方面,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規模。但是中國的太陽能產業,還只是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嬰兒」,需要給予扶持。

隨著一次性化石能源被逐漸消耗殆盡,人類未來生存競逐的疆場,將是太陽能這樣的可再生能源市場。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警醒我們:中國必須做好準備。

  口述實錄:

  太陽熱能利用規模全球最大

太陽能熱利用形成產業的是太陽能熱水器,這是中國發展最早和規模較大的一個可再生能源產業,現在我們國家太陽能熱水器保有量有1.25億平方米,這個數量佔全世界總量的70%左右。

從數字來講,中國是世界上太陽能熱水器應用規模最大的一個國家。2008年底,中國生產了3100萬平方米的太陽能熱水器,這個數字佔全世界產量的80%左右,所以中國是生產和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最多的國家。

太陽能熱水器看起來是很小、很普遍的產品,但是節能降耗減排的效果非常明顯,而且長期以來被忽略了。

在太陽能熱水器的關鍵技術上,我們有完全的自主智慧財產權,效果也非常好,比如說現在1.25億平方米太陽能熱水器,相當於每年替代標準煤1875萬噸,或者是521.25億度電。減排二氧化碳有2788萬噸,節能效果非常明顯。

當然,中國的太陽能熱水器在系統上不如發達國家做得那麼高檔,但非常的實用。我們的太陽能熱水器在國內售價是每平方米一兩千塊錢,國外可能是好幾倍,可能是一兩千美元,這是一個非常適合中國國情的產品。

中國牽涉到合理利用能源的方式,我們過去很少提要走中國自己的路。發達國家因為電力普及,像美國有的是電,未必需要裝這種太陽能熱水器,又複雜,使用起來還有一點笨重,他們直接用電。在中國,13億人口有那麼多電嗎?所以我們在利用可再生資源,利用太陽能,甚至建立自己的能源工業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按照中國的國情來做。

  光伏產業規模世界第一

中國光伏產業的規模世界第一,這是響噹噹的世界第一,連續兩年產量居世界第一。2008年太陽電池的產量是2500兆瓦,就是二百五十萬千瓦,但是幾乎98%都出口。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太陽電池貴。太陽能熱水器,每個家庭花一兩千塊錢就可以解決生活用水問題,但是太陽電池呢?每一度電可能是幾塊錢,對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人民來說,顯得太貴了。發達國家經濟基礎比較發達,公民綠色能源和環保意識比較強,他願意多花一點經濟代價,來換得環境的清潔和能源的清潔。

國外光伏產業發展很好,尤其是歐洲,歐洲裡面尤其是德國、西班牙。世界上已經有大概50個國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的一些政策法規,促進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的發展。

在中國,可再生能源現在好像剛出生不久的嬰兒,現在最需要的是要給它餵奶,買奶粉給它吃,讓他長大,而不是現在剛出生幾個月就要他去工作,掙錢。

  未來誰擁有新能源,誰就掌控生存的命脈

從人類能源的進步來看,我們經歷了大概三個階段:第一個是火,第二個是煤炭,第三是石油。能源技術的每一個進步都引起社會生產力的極大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極大改善。生產力的每一次飛躍,人類文明的每一次進步,都是能源起的作用,能源是社會發展最重要的物質基礎。

現在我們依賴的煤炭、石油儲量很多,但總有用完的一天,而且大量使用這些能源會引起氣候變化、溫室氣體排放過多,人類面臨環境汙染的極大威脅,這兩個因素促使人類必須尋找新的能源。

我們把可再生資源或新能源叫綠色能源時代,這個時代的到來會使整個國際社會產生很大的變化,人類可能不再因為爭奪石油、煤炭而烽煙四起,戰火連連。

可再生能源今後是一個戰略性產業,誰掌握了可再生能源技術,誰就掌握了經濟發展的命脈。今後的競爭不再是石油的競爭,而是可再生能源、太陽能技術的競爭,這點中國必須做好準備,避免再次落後,再次挨打。

這個問題要用戰略的眼光來看,不能局限於幾個熱水器和太陽能電池,要從整個社會發展趨勢和中國在未來綠色能源競爭中取得勝利的角度思考。

中國在發展太陽能方面有許多優勢,有很大的潛力,這點我們一定要從戰略的高度考慮,避免再失去良機,失去發展的機遇。現在我知道國外的許多公司,因為他們國家已經把可再生能源、太陽能作為戰略產業來經營,他們開始盯上中國的市場。

(編輯:xiaoyao)

相關焦點

  • 聚光太陽熱能產業協同創新中心成立
    區域快訊  本報訊 (記者杜英 實習生葛南南)聚光太陽熱能產業關鍵技術與裝備協同創新中心日前在蘭州揭牌。該中心致力於聚光太陽熱能系統、光熱發電示範系統、綠色鍍膜技術等聚光太陽熱能產業研發,優化太陽熱能和光熱發電系統結構,實現低成本產業化推廣。
  • 太陽能光伏與太陽能熱能的區別
    太陽能光伏和太陽能熱能之間的區別是一個重要的話題,很多人經常忽略這一點。本文將通過仔細研究每一個來幫助您區分兩者。太陽能光伏太陽能光伏發電是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簡稱。這項技術涉及我們用來將太陽輻射轉化為電能的過程。
  • 美國政府投資第一座大型太陽熱能電廠將運轉
    太陽發出的太陽輻射是地球上所有自然能量的來源。但是,大多數的太陽輻射會反射回太空。到達地球表面的輻射只有三部分,即可見光,紫外線和紅外輻射。接收到的太陽輻射中約40-45%位於400至700nm之間的可見光譜中。
  • 從通威隆基布局高純晶矽生產,看我國光伏產業發展
    11月12日,我國光伏龍頭企業通威股份,宣布位於雲南的4萬噸高純晶矽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落戶雲南保山,將會充分利用當地的水電優勢和矽資源,結合通威股份多年在高純晶矽方面累積的技術優勢,打造又一個能穩定提供高純晶矽的生產基地。
  • 可再生能源——太陽熱能技術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    可再生能源——太陽熱能技術太陽能技術太陽熱能的利用主要是接收或聚集太陽輻射使之轉換為熱能來使用,而太陽能熱水系統是目前主要的運用形式,它利用集熱器將水加熱後儲存於儲水槽以供後續的使用。
  • 2020年我國光伏產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如何?
    儘管在政策調整下,整體光伏市場有所下滑,但受益於海外市場的增長,我國光伏產業規模穩步擴大、技術創新不斷推進、出口增速不斷提升。2020年,我國光伏市場將保持向好態勢發展。一、中國新增和累計光伏裝機容量仍繼續保持全球第一中國光伏產業起步較晚但呈現迅速發展的勢頭。
  • 全球價值鏈下中國光伏產業競爭力評價及路徑選擇
    其依據是通過分析十國數據比較十個國家所處產業鏈階段,從整體角度出發判斷中國光伏產業在國際上所處的階段,並運用因子分析對指標進行分析評價以此為依據對全球光伏產業鏈進行競爭力評價並對中國光伏產業發展提出路徑提升方案。具體指標確立如表1所示。
  • 【光伏知識】解析太陽能光伏發電併網系統
    系統聯繫系統的另一重要優點是可以取消蓄電池,使成本降低,且加強了供電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太陽能發電方式太陽能發電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光-熱-電轉換方式,另一種是光-電直接轉換方式。通過利用太陽輻射產生的熱能發電,一般是由太陽能集熱器將所吸收的熱能轉換成工質的蒸氣,再驅動汽輪機發電。
  • 納米粒變色窗 遮光抗熱還兼儲存太陽熱能再利用
    未來看似平凡無奇的窗戶,其中可能藏滿無限的創新技術與功能,近日德國耶拿大學的工程師團隊研發一種新型玻璃,名為「LaWin」的大面積液體的玻璃窗戶,利用流體中的鐵粒子來阻擋不同程度陽光,並從中獲取太陽熱能,讓室內溫度上升。
  • 光伏產業未來趨勢怎麼樣?2020光伏能源行業發展現狀和前景分析
    光伏產業未來趨勢怎麼樣?我國76%的國土光照充沛,光能資源分布較為均勻;與水電、風電、核電等相比,太陽能發電沒有任何排放和噪聲,應用技術成熟,安全可靠。
  • 中國科學家攻克難題,光伏轉化效率世界第一,太陽能汽車有望出世
    一個又一個的中國光伏公司的技術實力,讓世界矚目。大家都知道,我國是較早發展光伏產業的國家,甚至各省各市都補貼發展光伏產業,中國早期發展光伏到底辛苦呢?中國光伏鏈條被完全打通,產能躍居世界第一,技術水平在國際嶄露頭角,光電轉化效率世界第一但是,最近幾年,中國逐漸掌握了工業矽的提純技術,並且在多晶矽方面,實現了國內的生產,而最近兩三年,中國又在單晶矽方面再次取得突破,在單晶矽的產能和銷量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 中國科學家攻克難題,光伏轉化效率世界第一,太陽能汽車有望出世
    最近,全球光伏業界最權威的《Solar cell efficiency tables》發布了2020年年中最新紀錄,我國杭州科學家以18.04%的鈣鈦礦小組件光電轉換效率成績,奪得鈣鈦礦小組件世界效率紀錄榜首。
  • 太陽能光伏光熱綜合利用看過來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太陽能光伏和太陽能光熱是太陽能大規模應用的主要方式,然而到目前為止,太陽能光伏發電依然存在發電效率低、成本高的瓶頸,太陽能光伏光熱綜合利用(PV/T)是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其核心是在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同時回收多餘熱能並加以利用,這不僅對電池有冷卻作用,可以提高發電效率和壽命,更重要的是實現「一機多能」,大大提高太陽能綜合利用效率,同時降低電熱分別供應的成本
  • 天津大學封偉教授和馮奕鈺研究員團隊新成果:基於太陽熱能循環利用的溫度控制技術
    太陽熱能的直接利用技術是顛覆現有空間極端環境熱能利用模式,構建「太空溫室」系統的核心技術之一。
  • HAC太陽電池是未來光伏電池發展方向,具有六大優勢
    2020年11月19日,「OFweek 2020(第十一屆)太陽能光伏產業大會暨光伏行業年度評選頒獎典禮」在深圳成功舉辦。 南昌大學光伏研究院院長周浪教授,在光伏領域深耕多年,對光伏產業取得的成績和具體細節都有深入研究。本次也帶來了主題為《非晶矽/晶體矽異質結(HAC)太陽電池全面國產化進展》的演講。
  • 大力發展太陽能發電 「十四五」光伏產業發展規劃前景展望(附圖表)
    此前,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表示,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間,我國將持續優化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發展布局,在繼續推進集中式基地建設的同時,全力支持分布式風電、光伏發展;加強新能源發展政策協同,降低新能源非技術成本,充分保障推行風電和光伏發電平價上網,完善電價形成機制等。
  • 光伏產業有望迎來新一輪爆發
    光伏作為新能源發展的主力軍,更是前景可觀。放眼「十四五」,光伏發電的經濟性與市場競爭力越來越強,光伏行業告別補貼,進入平價時代,需求全球共振、裝機規模再攀新高的大拐點或將到來。 我國光伏市場在過去幾年實現了高速發展。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光伏電網裝機累計達204.3吉瓦,連續五年居全球首位。
  • 十年回首,中國光伏已成全球第一
    施正榮以40萬美元的現金和價值160萬美元的技術參股,共佔25%股份,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並擔任總經理。2002年,尚德公司第一條10兆瓦生產線正式投產,產能相當於此前四年全國太陽能電池產量的總和。日後轟動全球的光伏巨頭就此從太湖之濱起步。
  • 2019年全球光伏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未來,全球光伏產業將保持在較高水平並進入行業整合期。(來源:微信公眾號「光伏人家」)自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貝爾實驗室三位科學家研製成功單晶矽電池以來,光伏電池技術經過不斷改進與發展,目前已經形成一套完整而成熟的技術。隨著全球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該技術得到了許多國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全球範圍內廣泛使用。
  • 新型的太陽能光伏產業大幕正火熱般的拉開
    光伏是指利用光伏半導體材料,應用光的效應,將太陽能轉化為直流電能的設施,利用逆變器等設施改為交流電,進入農家、居民家、生產企業和社會各個產業上廣泛應用。太陽能光伏發電是一種很有前景的清潔能源,是用之不盡,取之不竭,零碳無害,隨地可取,節約資金,安全無風險的能源將成為未來很現實的,最具高競爭力的主導能源系統之一。但太陽能光伏事業的發展,卻經歷著相當長時限的磨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