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通威隆基布局高純晶矽生產,看我國光伏產業發展

2020-11-24 OFweek維科網

11月12日,我國光伏龍頭企業通威股份,宣布位於雲南的4萬噸高純晶矽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落戶雲南保山,將會充分利用當地的水電優勢和矽資源,結合通威股份多年在高純晶矽方面累積的技術優勢,打造又一個能穩定提供高純晶矽的生產基地。

作為我國光伏龍頭企業,通威股份在高純晶矽的布局非常積極,此前已有四川樂山、內蒙古包頭、加上雲南保山,三個生產基地將讓通威股份沒有高純晶矽的後顧之憂。

太陽能電池是晶體矽光伏電池,包括單晶矽、多晶矽和非晶矽太陽能電池,但後者的用量很少,前兩者都需要矽,尤其是純度高的矽料。因此高純晶矽就是光伏產業的命脈,沒有了高純晶矽,其它一切都步履艱難。

此前,歐盟在高純晶矽技術方面一直對我國採取技術封鎖,導致高純晶矽只能依賴進口,高昂的價格限制了整個產業的發展。被歐美「卡脖子」的時光,就如今日之華為,在晶片代工上被臺積電限制。

幸好在永祥股份等企業的努力之下,我國高純晶矽的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國產化佔比不斷提高,也讓光伏組件的價格持續下降。這才有了近十幾年來,我國光伏裝機量和發電量快速發展,成為全球光伏裝機量最高的國家,同時每年新增裝機量也是全球第一的成績。

目前太陽能源電池發展的趨勢,是用價格稍高,但轉換效率更高的單晶矽代替多晶矽,被「卡脖子」的情景歷歷在目,各大光伏企業對此都非常重視。

一般來說,企業都會通過收購或者創建子公司的方式向產業鏈上遊延伸,從而掌握主動權。

2019年6月,隆基位於陝西的單晶矽光伏項目開工,並於今年6月投產,該項目可達到5GW的產能。作為國內帶動單晶矽代替多晶矽的龍頭企業,相信隆基已經掌握了高純晶矽的核心技術,擴產是為了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

本月初,東方日升通過下屬全資公司向盾安光伏收購聚光矽業100%股權,向上遊產業鏈進行布局,以便更好的應對原材料價格波動。預計也會注資進行高純晶矽技術的研發,掌握核心技術。

不過,通威股份實現這個目標,卻跟其他企業有些不同。

2002年11月,通威集團和四川巨星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於共同投資成立永祥股份,註冊資金為3.08億元。2008年,同樣是通威集團旗下,主要從事水產飼料、畜禽飼料等業務的通威股份,購買了永祥股份99.9999%的股權,走上了農業飼料和新能源產業「兩條腿發展」的道路。

在通威股份的支持下,經過十幾年的研發,永祥股份所生產的高純晶矽,不管是產品品質,還是技術指標。都達到了行業一流水平,同時是國內少數幾家能夠供應單晶矽生產所需高品質矽料的廠家之一。

前文所說的四川樂山、內蒙古包頭和雲南保山三個生產基地,都屬於永祥股份,但也是通威股份的資產,會優先滿足通威股份的需求,保證後者不會受到市場價格波動太大的影響,保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在產能擴大的情況下,邊際成本將會不斷降低,產品價格也會下降,這是工業發展的規律,但今年的矽料市場有些反常。

此前我國擁有充足的矽料產能,在今年受到疫情衝擊,海外市場需求萎靡的情況下,價格一直業內人士被看低。沒想到因數家多晶矽料工廠遭遇意外停產,產能不足導致矽料價格突然上漲,根據終端消息,僅7月至9月,多晶矽緻密料的價格上漲幅度就超過了50%,也帶動了相關材料的上漲。

這讓下遊光伏組件企業非常難受,預計這次上漲會持續到2021年。與此同時,光伏企業近期還要受到光伏玻璃供應不足的困擾,雙重打擊之下,恐怕會對我國明年的光伏裝機量造成一定的影響,不過我國已經掌握了光伏企業全產業鏈的相關技術,在巨大的需求之下,總有企業會填補高純晶矽產能的空缺,讓光伏產業繼續快速向前發展。

相關焦點

  • 綠色智創 再鑄輝煌 雲南通威4萬噸高純晶矽項目正式開工
    尤其是在晶矽光伏產業四大製造環節中,成本、技術及規模化等方面在全球均具備突出的綜合競爭優勢,可有效對能源保障提供支持。可以預期,光伏發電將在「十四五」期間迎來更大發展。通威是我國晶矽光伏產業非常重要的骨幹企業,其生產規模、工藝技術、生產成本和產品質量等各方面都具有顯著競爭優勢。
  • 通威3.5萬噸高純晶矽項目落戶樂山
    項目達產後,永祥在樂山地區將形成8.5萬噸高純晶矽產能,永祥高純晶矽總產能將達到11.5萬噸。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在講話中表示,十多年來,中國高純晶矽產業乃至光伏產業一路走來,實現了從仰視、追趕到領先全球的華麗轉身,中國也已成為全球規模領先、技術領先、成本領先的高純晶矽第一製造大國。
  • 通威股份:已形成了光伏行業高純晶矽和高效太陽能電池領域的龍頭地位
    給我們投資者看就像一部好萊塢片。公司股價也是像千米高空跳水一樣刺激,並不跟隨市場行情走。可能反應了投資者的普遍憂慮。產能極速擴張會否導致現金流問題?產能會否變成產庫存壓力?請細談下您的看法。謝謝公司回答表示,光伏發電作為清潔能源的代表之一,無論從環境友好性還是經濟性方面,正逐漸成為替代傳統化石能源的主要方式。
  • 牽手通威投資高純晶矽等項目 天合光能:嘗試新產業鏈合作穩定原料...
    天合光能董秘吳群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本次與通威股份合作,是公司推進新型產業鏈合作的嘗試,通威股份多年以來,在矽料和電池片生產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業界有著良好口碑。而本次合作可幫助天合光能更加有效地應對產業鏈原材料波動帶來的風險,穩定原料來源,讓企業的電池和組件產品在未來的競爭中佔據優勢,並分享產業鏈上遊的部分利潤,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
  • 錯過RCEP,印度光伏產業將如何發展
    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籤署,此舉標誌著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正式達成,對各成員國經濟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其中也包含了可再生能源的布局。成員國經濟發展水平不一,在降低貿易壁壘,打通貿易通道後,將會有利於發揮各自在不同產業上的優勢,促進共同發展。在二戰結束後至今,世界很多鄰近國家,為了更好的發展經濟,籤署了很多類似的自由貿易協定。其中比較出名的有美洲自由貿易區、中歐自由貿易區等,為促進經濟發展作出了不小貢獻,同時也為其它國家的合作提供了很好的示範作用。
  • 我國多晶矽產業近期發展概況分析
    2005年以後,國內外光伏市場迅猛發展,對多晶矽的需求迅速增長,在國外技術層層封鎖的情況下,以民營資本為主的國內企業毅然投資,開工建廠,通過自主研發、系統集成創新、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等方式,在短短3~5年內基本掌握了高純多晶矽材料的生產技術,使我國多晶矽產業規模迅速擴大。
  • 「十三五」太陽能發展綜述:領跑全球產業發展 踐行脫貧歷史重託
    截至2020年10月底,我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了2.28億千瓦,超額完成「十三五」規劃任務目標一倍有餘,其新增裝機容量更連續8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幅超出行業預期,成為了一張新的中國名片。「十三五」期間,得益於用電負荷持續快速增長、可再生能源項目建設布局不斷優化、電網調度運行考核力度不斷加強等因素,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在飛速增長的同時,曾長期困擾行業發展的消納問題正日漸得到緩解。
  • 2020年我國光伏產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如何?
    儘管在政策調整下,整體光伏市場有所下滑,但受益於海外市場的增長,我國光伏產業規模穩步擴大、技術創新不斷推進、出口增速不斷提升。2020年,我國光伏市場將保持向好態勢發展。一、中國新增和累計光伏裝機容量仍繼續保持全球第一中國光伏產業起步較晚但呈現迅速發展的勢頭。
  • TUV萊茵「質勝中國」光伏盛典圓滿落幕 聚力同行助推產業發展
    6月30日,由德國萊茵TUV集團(簡稱「TUV萊茵」)主辦的2020「質勝中國」光伏盛典暨「質勝中國優勝獎」頒獎典禮在蘇州成功舉行。本次活動聚焦後疫情時代的光伏產業發展,現場匯集了200多位企業代表和行業專家學者,並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的方式,共同探討趨勢熱點和危機應對,為光伏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建言獻策。
  • 淺析國內外光伏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2015—2016)
    二、國內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現狀  (一)發展概況  截止2015年底,我國光伏業製造業總產值超過2000億元,我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4300萬千瓦左右。今年1-9月,我國光伏相關行業投資807.9億元,同比增長35.8%。  (二)產業政策  (三)技術  目前,我國光伏產業已經開始走上了自主研發新技術的道路且頗有成效。
  • 通威股份:內蒙古高純晶矽二期項目籌劃中,成本將再降
    加上內蒙古高純晶矽二期項目的積極籌劃,2020年及2021年,通威多晶矽產能分別將達16萬噸及21萬噸,3年後(即2023年的總產能)或達29萬噸。  永祥股份副總經理兼內蒙古通威高純晶矽(下稱「內蒙古通威」)總經理袁中華告訴記者,2017年10月,內蒙古通威生產項目正式啟動建設;2018年11月首爐正品正式出爐成功。
  • 光伏產業有望成為高質量發展樣板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我國光伏市場仍保持了相對穩定的發展態勢。上半年全國新增光伏裝機達到了11.5GW,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產業規模還在持續增長。」10月22日,2020光伏新能源產業發展金壇長蕩湖峰會在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舉辦。
  • 聚乙二醇的多晶矽切割液及光伏產業應用
    據金聯創了解,雖目前聚乙二醇市場行情多跟隨原料環氧乙烷價格走勢,但聚乙二醇的下遊應用領域廣泛且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洗化產業中的方方面面,這也確保了聚乙二醇下遊需求的紮實穩定,銷售淡旺季的差距也因此可以保證不出現過山車式行情,利潤傳導以及成本方面的影響也因此顯得比較簡單。因此,對於目前的聚乙二醇市場行情來說,走勢看原料,長線行情看需求,這是個固定的預測方向。
  • TÜV萊茵「質勝中國」光伏盛典圓滿落幕,聚力同行助推產業發展
    - 專家學者和企業領袖熱議疫情後行業發展-《德國萊茵TÜV 2020年光伏組件供應鏈白皮書》重磅發布-16家企業榮膺「質勝中國優勝獎」6月30日,由德國萊茵TÜV集團(簡稱「TÜV萊茵」)主辦的2020「質勝中國」光伏盛典暨「質勝中國優勝獎」頒獎典禮在蘇州成功舉行。
  • 2018年中國光伏產業發展現狀分析及未來發展前景預測
    2003年至2007年間,我國光伏產業的平均增長率達到190%。2007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發電設備生產國。中國光伏產業產能巨大,但「兩頭在外」即太陽能級高純度多晶矽原料依賴國外市場供應,而生產的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產品嚴重依賴國外消費市場的狀況為行業快速發展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 太陽能光伏發電在我國的發展現狀
    近幾年來,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如雨後春筍,發展迅速,呈現出勃勃生機的發展態勢。儘管成績驕人,卻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如技術落後,發展不均衡等。比如,多晶矽原料生產技術與發達國家相比依然很落後,而且能源消耗很高,不能滿足目前的需求,因為多晶矽原料主要依賴進口。
  • 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特點、產業布局與發展前瞻
    第三代太陽能光伏電池,主要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量子點太陽能電池、有機光伏電池等一些新概念光伏電池。其中基於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發展起來的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以其較高的光電轉換效率、較低的製造成本、可製備柔性結構等優勢,成為最有發展前景第三代太陽能光伏電池。
  • 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2016年版)
    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2016年版)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日前,工信部電子信息司發布《中國光伏行業發展路線圖》(2016年版),(以下簡稱《路線圖》),《路線圖》涵蓋了光伏產業鏈各環節,涉及多晶矽、矽棒/矽錠/矽片、電池、組件、平衡部件、系統等各環節的62項關鍵指標
  • 樂山市多晶矽及光電產業發展態勢良好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10月20日,記者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了解到,1-8月,全市多晶矽及光電產業產值、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48.2%、46.1%,預計全年將實現產值200億元,同比增長30%以上。
  • 中國光伏產業十年發展歷程回顧
    與此同時,經過十年來各有關方面的不懈努力,與中國光伏產業發展密切相關的社會環境、市場環境、配套環境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一個有利於中國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相對完整的光伏發展的大環境已經初步建立並正在逐步完善,一個中國的、可以引領全球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正在上述發展環境的培育下快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