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內蒙古高純晶矽二期項目籌劃中,成本將再降

2020-12-01 全球起重機械網

   青山朦朦輝映,黃河玉帶繚繞,與蒙語「包克圖」(意喻:有鹿的地方)諧音的內蒙古包頭市,迎來了一座嶄新的花園式廠區:被大草原包裹著的通威內蒙古高純晶矽生產基地就在眼前。

  巍峨的銀白色精餾塔、與綠草茵茵相伴的鋼構大樓,一步一碧景,讓前來參觀的人們驚喜連連。

  

  朝陽從雲層中透出,在敖包、羊群、奔騰駿馬與壯闊草原的陪伴下,這座新廠憑添了更多的靈動與魅力,也洗去了遠道客人的一路風塵。

  從2008年9月,通威股份永祥多晶矽一期1000噸多晶矽項目投產至今,已走過了12個春秋。

  而今天,記者在內蒙古通威基地現場了解到,該公司計劃繼續擴建4萬噸多晶矽產能,如果加上雲南保山及永祥新能源二期項目總計8萬噸的產能後,2023年,該公司或擁有高達29萬噸的上遊業務規模。

  內蒙古通威正在擴建準備中

  通威股份現有多處高純晶矽產業基地:內蒙古包頭、四川樂山(新舊兩個場地)、雲南保山。

  從2015年的1.5萬噸規模,再至去年的8萬噸多晶矽,它僅用4年時間便實現了產能的翻幾番,躍升速度全球最快。

  2020年,位於四川的永祥新能源(新基地)二期4萬噸多晶矽項目已啟動,正在場平過程中;雲南保山的4萬噸多晶矽項目也在今年啟動。加上內蒙古高純晶矽二期項目的積極籌劃,2020年及2021年,通威多晶矽產能分別將達16萬噸及21萬噸,3年後(即2023年的總產能)或達29萬噸。

  永祥股份副總經理兼內蒙古通威高純晶矽(下稱「內蒙古通威」)總經理袁中華告訴記者,2017年10月,內蒙古通威生產項目正式啟動建設;2018年11月首爐正品正式出爐成功。該基地從建立直至產品出爐後,一直滿產,「目前的月均產量是3000噸,各項生產、消耗指標都達到或超過設計能力。」

  

  (圖為通威永祥副總經理、內蒙古通威總經理袁中華)

  今年上半年,通威股份的高純晶矽持續滿負荷生產,產能利用率高達116%,單晶料佔比為90.86%,實現高純晶矽銷量4.5萬噸,平均生產成本3.95萬元/噸,其中新產能的平均生產成本是3.65萬元/噸。

  公司也表示,高純晶矽的平均毛利率達27.7%,保持了較好的競爭力。現在,高純晶矽的月產量超過8000噸,產能持續提升,產品中的單晶料佔比達95%以上,並實現N型料的批量供給。

  技術優勢明顯

  永祥股份CTO甘居富表示,通威股份的多晶矽技術,皆屬於自主研發。比如說,還原及其他新的優化技術,都是公司本身開發的。競爭夥伴的一些技術和設備主要購買自海外廠商,「如果各類廠家的技術都放在一起,相對來說存在融合上的一些難點。我們不僅通過自主技術在推進產能的延展,每年也會不斷技改和優化。可確定的是,現在和未來,永祥會有更大的成本優勢。」

  

  (圖為永祥股份董事、首席技術官甘居富)

  國內多晶矽產業建設初期,受制於國外技術封鎖,多晶矽行業則被長期帶上了「高耗能」的帽子。但是,隨著國內多晶矽企業技術的不斷突破,綜合電耗已從2007年的350kWh/kg降低到2019年的70kWh/kg以下,降幅達到80%,先進企業的多晶矽生產綜合電耗已達到65kWh/kg以下。通威股份低於這一電耗指標。隨著現有工藝的進一步優化,改良西門子法全流程的綜合電耗和綜合能耗仍有下降空間。

  市場供應將繼續處於緊平衡狀態

  今年7月起,全球多晶矽的價格,受特殊事件以及各大生產基地相繼檢修影響,出現大幅上漲。未來市場價格是否繼續回落,多家上遊廠商的相繼擴產是否會讓多晶矽需求有所減緩?多位業內人士有如下看法。

  特變電工董事黃漢傑就對記者表示,近期多晶矽價格大漲(至90元每公斤)應被看作短期現象。今年接下來的幾個月,預計售價會回落,但回到今年上半年的低價可能性不大。他表示,多晶矽廠商與下遊企業的籤約是隨行就市的,不少公司也在相繼籤約大訂單,這也表明多晶矽的需求穩定,「未來市場會處於緊平衡局面。」

  袁中華認為,從現在行業的發展情況來看,多晶矽的產能表現,將繼續形成以龍頭企業為核心的集中化態勢。目前,通威已有8萬噸的多晶矽產能,按照規劃,未來該公司將毫無爭議地成為行業領頭羊。

  

  (上圖為各大多晶矽廠商產能進展,僅供參考)

  最近十多年來,各個企業的產能格局發生很大變化,比如OCI和瓦克等都在被迫壓縮,因為成本已經不具備很好的競爭力。「其實也不僅僅是產能規模的問題,海外企業再往後走,在工藝及技術的迭代上,都不能對國內多晶矽公司形成挑戰。」袁中華說道。

  甘居富也認為,新能源要真正替代傳統能源,就需要每年降本,所以作為上遊供應商,降本是必經之路。

  

  (圖為內蒙古通威高純晶矽項目全景)

  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的分析,預計2020年全球光伏裝機量是120GW左右,2021年,裝機量有望攀升至140GW~150GW。同時,隨著各項創新技術的應用,光伏發電度電成本在快速下滑,2025年樂觀預期年裝機量或將超過300GW,對多晶矽的需求也將提升至70萬噸以上。

  上述分析不無道理。業內外呼之欲出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規劃,將在今年11月底出爐《徵求意見稿》。預計2025年的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將從2019年已達到的15.3%再度提升,2030年有望達到20%比重。今後,國內和國外兩大市場的光伏需求也會隨著市場對環境要求的逐步升級、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進一步嚴控,得到更大的釋放。

  

  來源:能源一號

相關焦點

  • 綠色智創 再鑄輝煌 雲南通威4萬噸高純晶矽項目正式開工
    開工儀式現場 通威股份董事、永祥股份董事長兼總經理段雍致辭表示,十八年來,永祥股份不斷砥礪前行,已實現高純晶矽年產能8萬噸,單月出貨量超過8000噸,各項指標、質量、成本行業領先。隨著保山一期項目的開工建設,到2021年底,永祥高純晶矽產能將超過16萬噸,進一步鞏固永祥股份高純晶矽世界級龍頭企業的地位。
  • 通威3.5萬噸高純晶矽項目落戶樂山
    2月28日,通威股份與樂山市政府、五通橋區政府以「雲籤約」方式正式籤訂《高純晶矽投資協議書》,宣布永祥樂山高純晶矽二期項目正式落戶樂山市五通橋區。項目達產後,永祥在樂山地區將形成8.5萬噸高純晶矽產能,永祥高純晶矽總產能將達到11.5萬噸。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在講話中表示,十多年來,中國高純晶矽產業乃至光伏產業一路走來,實現了從仰視、追趕到領先全球的華麗轉身,中國也已成為全球規模領先、技術領先、成本領先的高純晶矽第一製造大國。
  • 通威股份:已形成了光伏行業高純晶矽和高效太陽能電池領域的龍頭地位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4月30日訊,有投資者向通威股份提問, 最近通威公司新聞不少,多地擴產項目密集發布,總投資額高達300多億,而且就是在全球疫情危機期間籤約。給我們投資者看就像一部好萊塢片。公司股價也是像千米高空跳水一樣刺激,並不跟隨市場行情走。可能反應了投資者的普遍憂慮。
  • 通威股份擬定增募資60億元,加碼高效晶矽太陽能電池項目
    繼200億元擬投資高效太陽能電池及配套項目、40億元擬投資高純晶矽項目後,通威股份(600438)再次宣布產能擴張計劃。4月20日晚間,通威股份發布定增預案,擬募資不超60億元,將加碼高效晶矽太陽能電池智能工廠等項目建設,以提升並鞏固其在全球太陽能電池領域的領先地位等。目前,通威股份已形成20GW的太陽能電池產能,成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廠商。按照規劃,通威股份預計到2023年將形成80-100GW的產能。
  • 通威股份董事長劉漢元辭任80後謝毅接棒「掌門」
    劉漢元表示,從通威股份董事會結構來看,將形成4名內部董事、2名外部董事及3名獨立董事的架構。在未來,如果通威股份需要再引進戰略投資者,那麼通威集團可以再度讓出1名董事席位,形成3+3+3的董事會格局,更有利於上市公司發展。實際上,此次股東大會也選舉產生新一屆高管團隊,劉漢元、謝毅、嚴虎、段雍、閆天兵、王曉輝當選通威股份第七屆董事,杜坤倫、王進、傅代國則獲選成為獨立董事。
  • 牽手通威投資高純晶矽等項目 天合光能:嘗試新產業鏈合作穩定原料...
    牽手通威投資高純晶矽等項目 天合光能:嘗試新產業鏈合作穩定原料來源
  • 通威股份定增方案獲批 有望進一步擴大高效太陽能電池業務優勢
    募投項目實施後,公司將新增15GW高效晶矽太陽能電池產能,進一步鞏固公司在太陽能電池領域的規模、技術和成本優勢。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平價上網」時代漸行漸近,光伏行業發展進入快車道,通威股份等行業龍頭企業紛紛加大產業投資力度,有望持續推升競爭力優勢,在行業向好發展的趨勢中持續收穫紅利。
  • 從通威隆基布局高純晶矽生產,看我國光伏產業發展
    11月12日,我國光伏龍頭企業通威股份,宣布位於雲南的4萬噸高純晶矽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落戶雲南保山,將會充分利用當地的水電優勢和矽資源,結合通威股份多年在高純晶矽方面累積的技術優勢,打造又一個能穩定提供高純晶矽的生產基地。
  • 連續盈利十九年,創行業多個速度與第一,通威的「謀略」是什麼?
    強悍擴張與降本增效  企業如人。  誠如著名政治與歷史學家漢娜-阿倫特所言,「你的來路也代表著的去路」。如果回溯通威過去兩年的項目布局與落地,「速度」和「效率」幾乎是這家企業所有項目布局與企業發展的代名詞,由此,通威股份近年強勢擴張,迅速夯實並擴大了自身的競爭優勢。
  • 通威太陽能合肥基地10GW高效晶矽電池項目啟動儀式隆重舉行
    通威集團禚玉嬌總裁,通威股份光伏事業部總裁陳星宇,通威集團副總裁胡榮柱、黃其剛、財務總監肖吉華、通威股份董事、通威太陽能董事長謝毅等高管出席。來自全國各地的嘉賓、媒體代表齊聚合肥,共同見證通威發展歷程中的又一重大時刻。
  • 單晶矽片採購熱潮持續 中環股份與天合光能籤訂逾65億銷售大單
    同時,合同的籤訂符合公司發展戰略和經營計劃,將加速釋放G12矽片市場規模,助力LCOE(度電成本)的持續降低和BOS成本的優化,為實現光伏行業的全面平價上網奠定了堅實的產品和成本基礎。合同的履行對公司2021年業績有積極影響,對公司業務獨立性不構成影響,公司主要業務不會因合同的履行而對合同對方形成依賴。
  • [公告]通威股份:關於《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項目審查一次反饋意見...
    此時,合肥通威需要憑藉其在行業內積累的客戶優勢、產品質量優勢和成本優勢,迅速建設合肥通威二期2.3GW高效多晶電池片項目,拉大與行業內競爭對手的差距,進一步擴大公司市場份額,鞏固合肥通威的市場地位,搶佔市場先機。
  • 年產30GW高效太陽能電池及配套項目落戶金堂
    來源:第一紡織網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威股份」)2月11日晚間發布高純晶矽與太陽能電池業務2020-2023年發展規劃,高純晶矽到2023年累計產能達22-29萬噸,生產成本目標3-4萬元/噸,現金成本目標2-3萬元/噸;太陽能電池到
  • 全球單體規模最大高效晶矽太陽能電池項目正式投產
    中共四川省委統戰部副部長、四川省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陳泉,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曹俊傑,中共雙流區委書記韓軼,中共雙流區委副書記、區長鮮榮生,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通威集團管亞梅董事長,通威集團總裁、通威股份禚玉嬌董事,通威股份副董事長嚴虎,通威股份總裁郭異忠,通威股份董事、通威太陽能董事長謝毅等領導及嘉賓出席,行業合作夥伴、金融證券機構、主流媒體及通威太陽能合肥
  • 產業快訊|通威擬投建合計15GW高效電池項目;天合光能至尊組件通過...
    通威股份4月20日,通威股份發布了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根據公告,通威股份擬募資不超60億元,用於投資年產7.5GW 高效晶矽太陽能電池智能工廠項目(眉山二期)和年產7.5GW 高效晶矽太陽能電池智能互聯工廠項目(金堂一期),兩個項目均採用210大尺寸PERC電池技術路線。2.
  • 青海諾德二期鋰電銅箔工程項目隆重奠基 銅箔龍頭諾德股份產能再上...
    原標題:青海諾德二期鋰電銅箔工程項目隆重奠基,銅箔龍頭諾德股份產能再上新臺階   2020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