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灼,怪異與浮華背後的宗教哲思

2020-12-05 第一財經

藝術家陳天灼曾用三個詞形容自己的創作:瘋癲、狂熱、荒誕。看過他作品的人應該不會有什麼異議。他不同的藝術形式融合了青年亞文化,試圖用藝術構建宗教。最近一段時間,他偏愛表演的形式。

展覽「陳天灼」五月下旬開幕那天晚上,身材消瘦的陳天灼穿著一條紅色毛絨褲子出現在上海K11藝術空間。「我不會上臺表演,只是創作。」看到他的誇張服飾,記者忍不住探過頭去提問,得到他很是一本正經的回答。陳天灼要寫劇本、編曲、填歌詞,還負責所有角色誇張、怪異的服裝和造型,但他不會像行為藝術家那樣展示和使用自己的身體。他曾經告訴媒體,自己非常不適合上舞臺,因為「受不了這種尷尬」。

「陳天灼」是K11藝術基金會與巴黎東京宮三年合作計劃的一部分。此次上海展覽開幕日呈現的《叄十叄天》,結合了雕塑、錄像和舞臺表演元素,也匯聚了陳天灼作品中常見的詭異怪誕角色:像動物又奇形怪相的空中飛人、多變的雌雄同體角色、五眼金髮女郎、流氓說唱歌手等。

《叄十叄天》表演現場

 

《叄十叄天》這個名字來自佛教和印度教中33位天神天宮寓所,33又是人體的脊柱椎骨數量。它與《ADAHA II》一脈相承,後者是在巴黎東京宮上演的一場歌舞表演,匯聚了時尚舞者團體、柔術表演者及舞踏舞者。《叄十叄天》用表演詮釋了浪蕩、媚俗與浮華,雖然此前觀看了這一系列的相關影像,但在K11的表演現場,仍然覺得相當震撼。創作靈感源自西藏傳統的唐卡藝術及其圖騰。在傳統宗教與藝術的概念之下,藝術家展示了當下社會對名人軼事、媒體報導和各類社會問題的迷戀。

陳天灼對縱情聲色、頹廢、粗鄙等世相的呈現,與某些宗教壁畫、雕塑作品有相似之處。對於作品「出格」的評論。他的回應是,「作品再出格,能比現實生活還出格?」現實中形形色色的事情都在發生,陳天灼覺得很多事都很cult,他只不過從中採擷了若干,將其與宗教的思考連接起來。相對於行為藝術的以我為主很少考慮觀眾的反應,陳天灼做表演的方式更接近於劇場,「很大的程度上我在挑逗觀眾的情緒。」顯然,在K11的現場,效果很不錯。

怪異的形象和華麗的現場,與主題的嚴肅形成強大張力

 

作品中的宗教主題明確,陳天灼對生死、輪迴、靈魂的實體等問題感興趣,而對於當代藝術關於藝術的哲學或者是美學那種層面的討論話題,他不太有興趣。「宗教這種問題永遠都有開放性的答案,你對生和死的問題沒有解,對於輪迴這個問題沒有解,所以這個問題你可以一直想下去。」

陳天灼在K11的歌舞演出,與在宗教場所進行的文藝活動似乎差別極大,但如果二者都在嚴肅的思考指引下進行,不同的應該只是外在了。用消費時代的元素思考和表達人類永恆的困惑,是否可以視為參透了浮華?

「藝術家張鼎的「龍爭虎鬥II」、由英國藝術家艾薩克·朱利安的《萬重浪》和法國藝術家麗麗·雷諾-杜瓦的《我的傳染病》構成的的「不可逆的上演」,以及宋冬作品《坐井觀天》等三個展覽與「陳天灼」同日開幕。K11藝術空間的熱鬧景象,與藝術展形成多重應和,不同人群各取所需,構成了典型的當代藝術場域。

相關焦點

  • 陳天灼:人的肉體最是不堪一擊 名人背面
    ▲ 陳天灼與話題歌手曾軼可合作陳天灼用三個詞形容自己的藝術:瘋癲、狂熱、荒誕。共同主題是糅合青年亞文化元素構建一個虛擬宗教。當代流行文化和宗教的相似之處在於,如今名人說過的每句話、做的每件事都可能變成一種新的神話或是創造一個全新的信仰系統,其後跟隨著一群狂熱的粉絲。 過去一年,陳天灼的主要興趣轉移到歌舞劇上來。本來他想做的表演更像是話劇,在實現過程中發現對白和敘事沒那麼重要。「更重要的是呈現的方式,而不是情節。臺詞這些都是次要的,表演和情緒的比重要大得多。」
  • 浮華背後!Lady Gaga紀錄片《五尺二寸》曝預告
    浮華背後!
  • 從《小時代》到假名媛,遍地浮華夢背後,是人類的劣根性
    題:從《小時代》到假名媛,遍地浮華夢背後,是人類的劣根性!這個時代,什麼樣的商品,都已經飽和,賣貨是賣不動的,真正有利潤的生意,是賣「浮華夢」,因為,所有人都缺錢。沒錯,最有價值的必需品,就是錢本身,就是富有本身!
  • 韓國怎麼會有那麼多怪異乖張的新興宗教?
    中國、日本和半島等東亞民族都被人看作「無宗教民族」,雖然東亞除了外來宗教之外也有如道教、神道教和薩滿教等本土宗教,但整體來說這些宗教在東亞更大的程度是整合社會的禮儀,並沒有多少「信仰」的成分在內。 但戰後的韓國是例外。 韓國在戰後基督教迅速擴張。
  • 曾國藩:洗盡鉛華始見金,褪去浮華歸本真
    洗盡浮華,樸實諳練,是曾國藩的成事學之一,也正因如此,曾國藩登上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首的寶座,為後人樹立了立功立德立言的表率。說起洗盡鉛華,褪去浮華歸本真,陸遊也在其《秋波媚》中作了陳述:曾散天花蕊珠宮,一念墮塵中。鉛華洗盡,珠璣不御,道骨仙風。東遊我醉騎鯨去,君駕素鸞從。垂虹看月,天台採藥,更與誰同。
  • 從薩克森看德國︱宗教改革500年:路德背後的薩克森公爵
    2017年10月31日是馬丁·路德開啟宗教改革的500周年紀念日。1517年的這一天,34歲的馬丁·路德在維滕堡的大教堂的門上張貼了《九十五條論綱》,從而改變了德意志以及歐洲的宗教版圖。(亦有觀點認為,此舉並非馬丁·路德親為,而是他寫好之後交由其他人印刷和傳播。)
  • 詩性與哲思的奏鳴
    作為詩國品類之一,哲理詩重在以形象表現哲思哲理。追本溯源,詩歌與哲學從來都是互為友鄰的。在此基礎上,乃有了哲理詩的生成。西方詩歌中,哲理詩一脈向來發達,佳作如雲,湧現出布萊克、狄金森及羅伯特·弗洛斯特等哲理詩巨擘。哲理詩既是舶來品,又是國粹。在中國,哲理詩一直被視為古代詩歌海洋裡的明珠,是古詩花園中熱烈綻放的智慧之花。尤其兩宋之際,因了哲學思辨的活躍,哲理詩大興。
  • 大科學家牛頓晚年相信了宗教,那麼科學與宗教的基本區別是什麼
    周秋鵬從網上可以找到一個資訊,全球最著名的大科學家之一牛頓,在生命的末端,重新相信了宗教。這個資訊引起了很多爭議,每個人都用自己的認知和經驗進行了解釋。對於這些個人的解釋,也就只能看看而已。但從牛頓晚年相信宗教,可以引發一個話題,就是科學與宗教,究竟有什麼區別。
  • 集成60W PD,哲思ZESE 500W便攜儲能電源評測
    雖說回歸大自然,但是並不是回歸到完全不需要現代生活的方式,許多用電設備還是需要攜帶的,這時候就需要電源了,帶著普通的移動電源不現實,既然是全家自駕遊自然就需要一款能支撐全家出行用電的設備,國內知名戶外電源廠商哲思針對這個問題在最近推出了一款戶外儲能電源,支持500W正弦波220V輸出,並且帶有60W USB PD雙向接口,小編也入手了一臺,評測走起。
  • 10個難以置信的瘋狂UFO宗教
    UFO宗教,顧名思義,就是以飛碟和外星人為信仰中心的宗教,雖然「現實主義」與臭名昭著的「天門」邪教是兩個著名的UFO宗教,但是他們絕不是最瘋狂。就全世界來看,其實有很多信仰UFO的宗教,如果不是比前面兩個更瘋狂,就是上述兩種宗教的組合。10.
  • 10個難以置信的瘋狂UFO宗教!
    UFO宗教,顧名思義,就是以飛碟和外星人為信仰中心的宗教,雖然「現實主義」與臭名昭著的「天門」邪教是兩個著名的UFO宗教,但是他們絕不是最瘋狂。就全世界來看,其實有很多信仰UFO的宗教,如果不是比前面兩個更瘋狂,就是上述兩種宗教的組合。10. 陳式道法在1993年臺灣出現了一種由創始人陳洪明(音譯)創辦的崇拜奇怪學說的宗教,如今已不復存在。
  • 各國宗教繪畫中的UFO之謎,這一切都是巧合?外星人或早來過地球
    而人類文明史中UFO發生的次數遠遠不僅如此,就連宗教文物中也常常發現UFO的蹤影,這幅畫是18世紀10年代一名叫做蓋爾德所繪製,畫的名字是《耶穌的洗禮》。一群信徒恭敬地圍坐在某地,等候耶穌對其的進行精神的洗禮。但是,令人費解的是,在人群的半空中,有艘UFO一樣的不明飛行物,這個碟狀UFO散射出四道霞光,正瀰漫在這些等待洗禮的信徒頭上。
  • 世界上最怪異的4大習俗,埃及木乃伊是怎麼形成的?網友:奇葩!
    世界上最「怪異」4大的習俗,埃及木乃伊是怎麼形成的?網友:奇葩!世界上的種族是很多的,對於不同的種族內也是有著多樣化的習俗,一些優秀的習俗被一代一代的傳頌下來,還有一些習俗也是帶有宗教色彩的,像中國之前也是有著纏足的陋習,但幸好已經廢除了,其他地方也是有著類似怪異的習俗,部分地區也已經廢除,但在一些原始部落中我們還是能夠看得到,世界上還是存在著那些怪異的風俗,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吧。第一種木乃伊化。
  • 造型怪異的5隻數碼寶貝,其中一隻很像是章魚!
    不過今天我們來看下造型怪異的五隻數碼寶貝,它們有的是第一部的,有的是第二部的。一:基米拉獸第二部開始的時候孩子們的主要對手就是暴龍改造者,他利用自己的頭腦改造了很多數碼寶貝,還建立了很多的黑暗之塔,其中基米拉獸就是他改造的。
  • 報告指新疆宗教極端主義得到遏制
    中新社烏魯木齊11月3日電 新疆伊斯蘭教協會3日發布《新疆宗教信仰自由狀況報告》(簡稱《報告》)指出,新疆宗教極端主義得到遏制。 《報告》稱,宗教極端主義打著伊斯蘭教旗號,本質上是反人類、反社會、反文明、反宗教的毒瘤。
  • 外在的宗教虔誠不等於內心的聖潔
    2、真正的成聖不在於一時的宗教感覺。關於這一點,我們也是需要發出嚴正警告的。在這片土地的每一處,宣教事工和復興聚會都極大地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帶來很大的興奮感。英格蘭國教教會似乎釋放出新的生命力,展現出一種嶄新的活力,我們要為此感謝上帝。
  • 哲思|成人世界離不開的4條「黃金定律」
    人民論壇哲思,用灼熱的觀點啟迪思想,用溫暖的文字撫慰心靈。每晚九點三十分,帶你看清世界,認識自己,慢品人生滋味。01鴨子定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鴨子鳧水時的真實模樣?生活就像水中的鴨子,每一個光鮮亮麗的背後,都隱藏著你無法想像的堅持和拼搏。那些漫不經心的輕鬆與自在,不過都是短暫的錯覺。唯有沒日沒夜的努力,才是生活的真諦。而這便是鴨子定律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哪有什麼開掛的人生,不過都是厚積薄發。就像非洲草原上的「尖毛草」。
  • 前基督教時期英國怪異而奇妙的宗教習俗和信仰
    羅馬人可能在基督死後10多年就徵服了這個島,但直到公元6世紀,這個新宗教才暫時控制了英國社會的某些階層。公元597年,羅馬教皇格雷戈裡大帝派聖奧古斯丁到肯特的埃瑟爾伯特宮廷去皈依異教徒撒克遜人。奧古斯丁大獲全勝,而艾瑟爾伯特開始了基督教對撒克遜英國的統治。然而,英國有著幾千年前基督教的宗教信仰和習俗。野蠻,令人驚訝或奇怪的熟悉,這些信仰中的許多生存在今天,作為民間記憶,考古文物-或基督教本身。
  • 《一個勺子》:從現實到荒誕的距離,聚焦現實的哲思是成功的
    首執導筒的陳建斌用荒誕劇來形容《一個勺子》,一如眾多評論裡所說,這部戲帶有濃濃的中戲味兒,在看似不經意的影像背後,有種強烈的文學象徵意味。的確,《一個勺子》有著荒誕派戲劇通常關注的存在主義母題。不可否認,《一個勺子》聚焦現實的哲思是成功的,但距離荒誕喜劇似乎還少了幾片雲彩和幾縷陽光的助興,說直白點,大概是那個叫做想像力的東西。陳建斌講過視姜文為偶像的往事,在他偶像的影片裡,用掙脫現實的幻覺和離經叛道的情景,表現在現實中盲從的人們,往往有過目不忘的效果。
  • 哲思|人的一生,都在為自己的認知水平買單
    人民論壇哲思,用灼熱的觀點啟迪思想,用溫暖的文字撫慰心靈。每晚九點三十分,帶你看清世界,認識自己,慢品人生滋味。身邊總有一些人,你跟他講努力,他跟你聊出身;你跟他說實力,他跟你聊運氣。你捶胸頓足,心力交瘁:為什麼這麼簡單的道理,他就是聽不懂呢?其實關鍵在於你們「認知模型」的不同。認知,為什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