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中企185億收購中星集團,華潤成其第二大股東

2021-01-08 澎湃新聞
ST中企185億收購中星集團,華潤成其第二大股東

澎湃新聞記者 計思敏

2016-11-24 06:43 來源:澎湃新聞

11月23日晚,ST中企(中華企業,600675.SH)發布重組預案公告,稱公司擬向地產集團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其持有的完成集團內業務整合後的中星集團100%股權,交易對價185.22億元。同時,向華潤商業、平安不動產、平安磐海匯富、中海海運資產、合享投資及金投基金非公開發行股份募資不超過95億元。

其中,華潤商業為香港上市公司華潤置地(01109.HK)的全資子公司,此次華潤置地擬以73億元認購中華企業13.99億股,本次交易完成後,華潤商業將持有中華企業已發行總股本約20.9%。

這也意味著,本次交易完成後,中華企業的股權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其中地產集團持股比例為55.24%,華潤商業一躍變為中華企業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0.90%。

值得指出的是,繼金豐投資被綠地借殼後,ST中企成為上海地產集團掌握的唯一一家上市房企。ST中企自今年6月24日停牌擬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後,其重組預案內容一直備受關注。

按照重組預案公告,中華企業擬以5.23元/股的價格發行30.1億股用以支付交易對價的85%。此外,公司擬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95億元用於支付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的現金對價及地產集團擬注入資產的在建房地產項目。

而中星集團作為滬上的老牌地產企業之一,其本身就擁有優質的物業。中華企業稱,通過收購完成集團內業務整合後的中星集團,中華企業可以獲取地產集團絕大多數市場化房地產開發項目,這些項目總土地儲備約 200 萬平方米,分布於 6 個城市,補充了公司的土地儲備,為公司未來業績增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此次,中星集團在注入上市公司前先進行了集團內的業務整合,也就是說,地產集團將其控制的除上市公司以外的主要市場化房地產開發業務資產整合至中星集團,同時剝離出中星集團不適宜注入上市公司的業務及資產。

而對於華潤置地等此次募集配套資金的發行對象而言,無疑可以實現雙贏的局面。華潤置地表示,通過持有中華企業的股份,有助公司拓寬中國房地產業務開發及投資的平臺,能進一步鞏固華潤在中國物業投資、發展及管理市場的領先地位,同時有利於華潤與中華企業的協同發展,帶來雙贏局面。

中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54年4月,其前身為中華企業公司,是上海解放後經政務院(國務院)批准設立專業從事房地產開發經營的國有企業。中華企業為地產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上海地產集團已經對旗下的子公司包括金豐投資、中星集團、上海古北集團等19家二級子公司陸續進行整合,其中金豐投資已經被綠地借殼上市,而中華企業此前是唯一一家沒有整合的子公司。

近年來,中華企業的業績卻不盡如人意,淨利潤連續5年下降。據查閱,中華企業的淨利潤從2011年的8.47億元、2012年的5.65億元、2013年4.02億元,2014年虧損4.89億元,到2015年的虧損24.87億元,五年時間一路縮水了300%。由於中華企業連續兩年虧損,其也被實施了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為了「*ST中企」。

今年6月,中華企業發布停牌公告稱,接公司大股東上海地產集團通知,地產集團正在籌劃與公司相關的重大事項,該事項可能涉及重大資產重組或非公開發行股份。對ST中企而言,在上海國企改革的大背景下,上海地產集團內部的地產資源整合也備受關注。

在此次重組前,除了中華企業及其子公司之外,地產集團仍然有其他下屬公司開展市場化房地產開發業務,而通過此次交易,地產集團實現了將其控制的除中華企業之外的主要市場化房地產開發業務資產注入到中華企業,避免了同業競爭,中華企業成為了地產集團旗下市場化房地產項目開發的主要平臺。

不過,已經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ST中企在今年的三季度業績報告中已實現扭虧為盈。數據顯示,今年1-9月份,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1.75億元,同比增長366.1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99億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中華企業,地產集團,同業競爭,澎湃,澎湃新聞,澎湃新聞網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中華企業與中星30.46億剝離天津項目 轉讓方為遠洋地產
    原標題:中華企業與中星30.46億剝離天津項目 轉讓方為遠洋地產   *ST中企(中華企業)11月25日披露,公司和上海中星(集團)有限公司將持有的「天津星華城置業有限公司100%股權及中星集團對天津星華城置業有限公司4.76億元債權」,通過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
  • 迪瑞醫療上市6年擬18億易主華潤集團 華潤系A股公司增至7家
    ●長江商報記者 魏度 央企華潤集團大健康產業版圖更趨完整,醫療全產業鏈即將形成。 華潤集團的這塊拼圖來自於收購迪瑞醫療(300396.SZ)。
  • 神農基因擬發行股份收購波蓮基因 塔牌集團將成第二大股東
    中證網訊 神農基因11月26日晚公告,11月25日,公司與塔牌集團、黃培勁、孫敏華共同籤訂協議,神農基因擬以4.23元/股的價格發行股份購買塔牌集團、黃培勁、孫敏華合計持有的波蓮基因61.52%股權。交易完成後,塔牌集團將獲得9456.26萬股神農基因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 中星技術被估值101億收購 母公司私有化估值僅29億
    而對於收購中星技術,綜藝股份則希望帶來業務和財務兩方面的益處。一方面,本次擬購買的資產屬於信息安防監控領域,可以進一步完善信息產業鏈,基本完成在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的轉型升級,在智能安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的信息產業浪潮中落地生根;另一方面,可提升公司整體資產質量,同時注入盈利能力較強的優質安防系統集成及運營服務相關資產,增強上市公司的資產規模、盈利能力、核心競爭力。
  • 華潤置地、上海中星籤約天津華明東區項目
    據天津本地媒體報導,日前,華潤置地投資(天津)有限公司、上海中星集團有限公司華明東區項目《天津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籤字儀式在天津東麗區會議中心舉行。  據了解,華明東區項目出讓土地總面積1792畝,規劃總建築面積172萬平方米。
  • 財說|ST捨得上演「天地板」,復星集團拿下控股權後市場在擔心什麼?
    本次股權轉讓主要由於ST捨得控股股東的債務問題。ST捨得原控股股東天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天洋控股)於2015年通過拍賣方式,以38億元的價格從射洪縣人民政府手中獲得沱牌捨得集團70%股權,從而間接控股上市公司。由於資金鍊緊張,天洋控股將其持有的捨得集團70%的股權進行質押。在歷經多次債務違約及多輪司法凍結後,相關質押股權於近日進入司法拍賣階段。
  • 每日全球併購:京東物流30億收購跨越速運集團,運鴻集團62億收購四...
    京東物流30億收購跨越速運集團 京東發布公告,稱京東物流與跨越速運集團在今年8月訂立最終協議,京東旗下的京東物流將全面收購跨越速運,總對價為30億元人民幣。京東表示,預計該交易將在今年第三季度完成。
  • 百事公司投資五穀磨房 成為僅次於創始人的第二大股東
    百事公司今日宣布, 將投資約 1.31億美元收購五穀磨房食品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五穀磨房」)約26%的已發行普通股。收購完成後,百事公司將成為僅次於五穀磨房創始人的第二大股東。此次投資彰顯了百事公司加速在中國市場發展的決心。
  • 【鈦晨報】阿里逾46億元入股萬達電影,成其第二大股東
    【鈦媒綜合】停牌七個月的萬達電影宣布以總價77.94億元出售12.77%的股權,其中阿里巴巴以46.76億元的總價接手9000萬股萬達電影的股份,成為萬達電影的第二大股東。2月5日,萬達電影公告稱,接到控股股東北京萬達投資有限公司的通知,其以協議轉讓方式將其持有的公司6000萬股股份轉讓給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出資設立的有限合夥或信託制基金,該部分股份佔公司股份總數的5.11%。
  • 傳華潤擬24.6億美元收購仙童半導體
    仙童「八叛逆」網易科技訊 12月9日消息,據路透社報導,仙童半導體(Fairchild Semiconductor)(FCS.O)周二表示,該公司收到一份收購要約,官方暫未透露收購方的名字——但據知情人士透露,這是一個由華潤電力集團牽頭的聯盟,旨在與同樣對仙童有收購意願的安森美半導體競價。
  • 華潤置地將收購天津銀河國際,改名萬象城?
    多位知情人士向筆者透露,由於多種原因,城投集團於2017年上半年開始出售銀河國際項目。而華潤、保利等央企,實力雄厚並且具備商業操盤經驗,成為最有力的競爭者。而後華潤開出「全資收購」的優厚條件,得到城投集團的青睞。   但是據筆者了解,雙方的談判並不順利,華潤前期籌備小組兩進兩出,談判進行了一年之久,中間保利集團也參與其中,而後退出。
  • 華潤摘牌天津銀河購物中心,79.34億入股天津城投置地;又拿下杭州...
    國資混改年末加速,天津一天連落二子  華潤79.34億進駐天津城投置地 巨石受讓天津水產集團股權    12月18日晚間,天虹商場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關於完成吸收合併深圳置業和蘇州商業的公告,公告稱,天虹商場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公司」)第四屆董事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和2018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關於公司吸收合併深圳市天虹置業有限公司與蘇州天虹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的議案》,同意公司吸收合併全資子公司深圳市天虹置業有限公司及蘇州天虹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的全部資產、負債和權益。
  • 三年對賭臨期,傳華夏幸福向平安、華潤引資,內部回應:未聽說
    作者:時代財經 童潔 編輯:張常旺圖片來源:pixabay華夏幸福與平安為期三年的對賭協議接近尾聲,市場中傳出華夏幸福引資的新消息。根據自媒體報導,華夏幸福正在尋求平安與華潤集團的支持,具體而言,華夏幸福可能會引入平安作為基石投資者、華潤作為股權投資者,以此提供資金和債券市場融資等方面的支持。就該消息,時代財經分別向華夏幸福及華潤集團內部人員求證。華夏幸福方面表示,在看到相關報導之前,內部未曾聽說華夏幸福正在向平安及華潤集團尋求資金支持;而華潤集團相關人士則回應稱「未掌握這一情況」。
  • 和諧健康申請壽險牌照,第一大股東福佳集團金融版圖或再添一子!
    今年3月,和諧健康迎來五大地產系股東,與此同時新一屆領導班子也完成搭建。而五大股東或許不滿足於單一的健康險牌照,正申請壽險牌照。12月21日,據媒體消息,在福佳集團入主後,和諧健康正申請壽險牌照,擬更名為福家人壽,並欲將總部遷至北京。與此同時,除旗下15家分公司外,其計劃在遼寧、天津、河南等地籌建分公司。
  • 大唐收購中芯16.6%的股份 成中芯國際第一大股東
    大唐收購中芯16.6%的股份 成中芯國際第一大股東 2008年11月11日 15: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1月11日電 中芯國際與大唐控股達成戰略協議,大唐控股投資1.72億美元收購中芯國際16.6%股權,正式成為後者戰略投資者,並且成為中芯國際第一大股東。
  • 華潤華創併購仙童半導體進展及反思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01/285270.htm  昨天,仙童半導體公告其收到了修改的收購要約。據芯謀研究了解,這正是中國收購方華潤集團和華創投資針對仙童半導體對第一份收購要約的疑慮,給出的「更優」收購要約。
  • 瀚葉股份轉型後遺症:痛苦的大股東 數億帳款難收回
    二股東魯劍同樣如此,全數質押超過4億股公司股票,而致對公司的業績補償(股票補償)遲遲無法兌現。2018年,瀚葉股份籌劃30多億天價收購自媒體公司告吹,3億元意向金歷時一年多,也尚未返還給公司。公司在回復監管關注函時表示,魯、李二人目前合計持有上市公司4.67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4.86%,其中魯劍持有4.48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4.27%,為公司第二大股東。不過,二人持有的公司股份已幾近全部質押。
  • 國內財團24.6億報價飛兆半導體 安森美收購生變?
    安森美收購飛兆半導體生變  11月18日,安森美半導體(ON Semiconductor)宣布將以24億美元收購飛兆半導體,且飛兆當時已經決定與其達成協議,但該公司仍然可以評估其收到的主動報價。在本周二,飛兆收到了這份新的報價,該公司在周二的聲明中表示,他們將評估新的要約,但該公司董事會仍然建議股東接受安森美的協議。目前飛兆是否花落中國還存在懸念。  如安森美順利收購飛兆,則此次交易將造就一個半導體功率器件的領導者,兩家公司應收合計50億美元,業務橫跨多個市場,新公司的業務重點將是汽車電子、工業電子與智慧型手機終端。
  • 中移動斥資13.85億港元入股亞信科技 持股20%成第二大股東
    來源:雷建平sky雷帝網 雷建平 4月15日報導亞信科技今日發布公告,稱公司與中移動籤署協議,有條件同意配發及發行,且認購人有條件同意認購182,259,893股新股份,認購價為每股認購股份7.6港元。
  • 中星技術有限公司好嗎?中星技術2018年上市解讀
    中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星技術」)近日在證監會網站發布了首次在創業板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 招股書顯示,中星技術擬在深證證券交易所上市,主承銷商為中信建投。本次發行前,中星技術總股本為36,000.00萬股,本次公開發行股數不超過1.2億股,佔發行後總股本比例不低於10%。全部為發行新股,不涉及股東公開發售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