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今日迎來4月收官戰,科技類股票強勢領漲,三大指數集體走強,滬指收盤上漲1.33%,收報2860.08點;深成指上漲1.97%,收報10721.78點;創業板指上漲1.92%,收報2069.43點。市場成交量放大,兩市合計成交6791億元。
1、行情解密:
【技術面】四月收官!兩市受消息面影響,今天高開高走,創下近期指數新高,微微突破重要的藍線壓力位,但目前還無法確認有效突破。五一期間消息面利好利空疊加將未來走勢,從昨天盤後消息面來看,節後大概率看漲!
【後市展望】源達認為市場縮量上漲,節前效應,入場資金有限,但是節後將迎來兩會行情,目前積極因素不斷增多:(1)隨著一季報披露進去尾聲,業績不確定性對市場影響逐步消退;(2)外資對A股的搶籌有助於場外資金的加速流入;(3)且兩會時間確定為市場提供了新的政策預期機會,提振市場情緒;(4)此外創業板註冊制的推進暗示著國內資本市場改革明顯加速,有助於市場風險偏好的提升,在積極政策的推動下市場中心有望抬升。所以節後行情大概率以反彈修復為主。
2、市場人氣股:今日市場人氣股分布在各個板塊,其中,*ST九有,5天5板。
3、揭秘漲停板:今日有96隻個股漲停,其中,半導體、新能源車+特斯拉和業績增長比較火爆,下面請看漲停原因揭秘。
(1)半導體
漲停揭秘:4月29日,市場調查機構CINNO Research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大陸市場手機晶片出貨量排名,華為海思麒麟處理器位列第一,市場份額為43.9%;高通驍龍晶片位列第二,份額為32.8%。聯發科和蘋果排在第三、第四位。華為海思麒麟晶片一季度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首超高通驍龍。
點評:國家大基金二期預計在Q2持續發力,基於此,我們建議關注(1) 半導體領域設備公司北方華創、中微公司,封測公司長電科技、華天科技、通富微電,設計公司兆易創新、北京君正、聖邦股份、瀾起科技;(2) 5G射頻與天線廠商卓勝微、信維通信: (3) 智慧型手機與設備領域頭部製造商立訊精密、歌爾股份。
(2)新能源車+特斯拉
漲停揭秘:北京時間4月30日凌晨,美國電動車巨頭特斯拉發布今年第一季度業績。財報顯示,特斯拉Q1營收為59.85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同比增長32%。受此消息影響,特斯拉盤後股價大漲近10%。今年以來公司股價漲幅超過90%,遠好於其他汽車股和網際網路公司的表現。
4月30日早上,特斯拉稱,中國製造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價格將降低至人民幣30萬元以內。
昨日,十一部門聯合發布《關於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促進經濟社會平穩運行。
(3)業績增長
漲停揭秘:雖然在疫情影響下,大部分公司業績下滑,但是不少公司仍然2020年一季度歸屬母公司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其中,有51家公司實現了2019年年報和2020年一季報淨利潤同比雙增長。開爾新材、輝煌科技、普利特、金山股份和拓維信息等5家公司均實現2019年報和2020年一季報淨利潤同比雙翻番。
點評:安信證券認為,業績預增股在表現出色的同時更是受到機構資金的追捧,雖然一季度業績並不能代表全年業績走勢,但良好的「成績」往往體現出業績的延續性或存在拐點的可能。一季度業績增長股由於其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已排除業績地雷的天然安全性,再加上資金的關注,股價表現堅挺自然在情理之中。
4、揭秘跌停板:跌停板方面,今日共有41隻股票跌停,其中退市保千連續15天跌停。
5、資金流入流出榜:以下是今日資金流向前10個股。
6、解禁股一覽:解禁股方面,未來五個交易日有14股解禁比例超5%。杭州園林解禁比例達75.00%,解禁金額為16.68億。
7、機構看後市:
和信投顧:熱點遍地開花市場走出底部 兩大題材成配置首選
回顧歷史也不難看出,歷年的兩會行情基本都有一段穩定的上漲空間,配合今年有望超預期的逆周期政策加持,後市行情值得期待。建議投資者繼續長線配置券商與新基建板塊,短期積極參與半導體產業鏈、數字貨幣、汽車製造等概念股的交易機會,防禦性板塊可適當減輕倉位。
巨豐投顧:利好不斷 格局打破 A股「紅五月」可期?
首先,股市「政策底」以及「估值底」基本確立。當前A股處於歷史估值的低位,而且全球範圍看也具備一定的優勢,投資價值凸顯。而全球寬鬆政策背景下,國內寬鬆跡象比較明顯,逆周期調節政策頻出,支撐較為有力;
其次,外資持續回流,風險偏好繼續提升。截至4月28日收盤,四月份北上資金累計流入532.29億元,為互聯互通以來同期流入最高水平。雖然上證指數自4月23日以來開始進入調整期,但北上資金仍連續流入約89.15億元。說明北上資金在市場震蕩之際,仍然持續流入A股,看好A股的態度並未改變。
因此,如果說4月份整體保持觀望的話,接下來的5月份,建議投資者適當積極,「紅五月」值得期待。我們在4月7日提示短線投資者減持以及4月17日建議中線投資者波段減持之後,接下來不妨重新考慮加倉或者建倉。
具體標的上,當前政策支持以及推動下,消費以及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都有相對確定性的機會,可重點跟蹤和挖掘。而在註冊制影響下,細分龍頭股的優勢或逐步加強,可重點傾斜。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