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 隨著石油資源緊缺、油價上漲及甲醇汽油的推廣使用和甲醇生產烯烴類物質關鍵技術的突破,國內外甲醇生產正呈現突飛猛進的態勢。
甲醇生產原料包括天然氣、煤、輕油、重油等,鑑於我國自身的資源儲量現狀,煤將成為我國甲醇生產**重要的原料。隨著煤制甲醇廠家在國內大批上馬,其帶來的「三廢」環境汙染也就不容忽視。以煤為原料生產甲醇工藝較複雜,各個工段的工藝不同,其生產過程產生的汙染源項、源種、源強均不同。本文即針對某工廠以山西混配煤為原料,採用殼牌氣化、寬溫耐硫變換、低溫甲醇洗脫硫脫碳、低壓法Lurgi合成、三塔+回收塔精餾為主的甲醇合成工藝所產生的廢水,從多方面對比,提出針對性的治理措施。
擬建項目生產工藝及產汙環節分析
甲醇廠生產主要工序包括原輔料貯運、氣化備煤(包括磨煤及乾燥、煤粉加壓給料)、Shell的SCGP幹煤粉加壓氣流床氣化(包括氣化、除渣、除灰、溼洗、初步水處理、公用系統、二氧化碳壓縮等工序)、寬溫耐硫變換、酸性氣體脫除(低溫甲醇洗)、甲醇合成、氫回收、甲醇精餾及貯存、硫回收和空分制氧。
廢水汙染源分布及水質情況
生產過程中廢水產生源有造氣洗滌廢水、變換冷凝液、脫碳冷凝液、酸性氣體脫除分離水、壓縮分離水、甲醇精餾釜殘液、空分分離水、分析化驗廢水、車間衝洗水、生活汙水、軟水站酸鹼廢水、軟水站含鹽廢水、循環水系統排水。其中變換冷凝液和脫碳冷凝液補入造氣洗滌水,軟水站酸鹼排水復用於出渣補水,軟水站含鹽廢水和循環水系統排水直接外排,造氣洗滌廢水經過預處理措施後排入汙水處理站處理,三塔+回收塔精餾工藝的應用使得甲醇精餾釜殘液中甲醇含量小於 0.05%,CODCr濃度大大降低,與其它的廢水一起送入汙水處理站處理。入水水質:CODCr為400~500mg/L、BOD5為180~280mg/L、NH3-N為70~120mg/L、總氰化物為3.5~5mg/L。
造氣洗滌水處理措施
造氣工段洗滌塔洗滌排放的洗滌水含灰低,溫度也不高,並且補充的是變換冷凝液(軟化水),因此大部分可循環使用。根據Shell造氣工藝技術並結合用煤質成分,少量排水主要含有灰分、NH3-N、CODCr、氰化物等,其中NH3-N 濃度較高,約400~500mg/。採用初步水處理,即經一級減壓放出溶解氣後,經過汽提、澄清、沉降後排放去生化處理。其中蒸汽汽提工藝主要汽提汙水中的氨氮、硫化物等。汙水中殘留的氨氮濃度主要與汽提所用的蒸汽溫度有關,汽提後汙水中的氨氮含量可小於200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