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被氟利昂破壞的南極臭氧層現在怎麼樣了?科學家給出答案!

2020-12-06 飛翔科技fly

曾經很「火」的臭氧層空洞為什麼沒了消息?科學家的話讓人欣慰!

說起臭氧層大家肯定不陌生,地球正是因為有了臭氧層的存在,才讓我們這些生靈免收太陽紫外線的輻射,可以說,它是地球所有動植物的「保護神」,可你知道嗎,在差不多20年前,『臭氧層空洞『,這在當時是個十分火熱的話題,但近些年來沒了消息,仿佛」人間蒸發「一樣,這是為什麼呢?換而言之,20年前那個被破壞的臭氧層「破洞」,現在怎麼樣了呢?科學家給出的答案讓人欣慰!

要知道臭氧層現在怎麼樣,首先要清楚一點,它當初產生「空洞」的原因是什麼!相信大家都知道,罪魁禍首就是——氟利昂!常溫下,氟利昂沒有氣味,沒有顏色,它的最大作用是製冷,作用在冰箱、空調裡等,由於它給人類帶來便捷,曾經有一段時間氟利昂非常火爆,但後來人們發現,氟利昂的副作用太大了!正因為氟利昂的過度使用,臭氧層被破壞,空洞就此出現!

研究發現,氟利昂甚至能在大氣中存留一百年之久!這意味著什麼我想大家心裡都明白,不過好在,當這件事被廣泛報導後,立刻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巨大反響,人們知道,若是繼續這麼放任下去,地球上的所有生靈都將會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機!於是,為了保護環境,抵制氟利昂,蒙特婁協議書橫空出世。

協議書內容很簡單,拒絕使用氟利昂!1989年1月1日開始生效,不得不說的是,協議對各國的約束力還是有的,氟利昂的使用在大幅度減少,並且人類成功找到了它的替代品。在經歷了一次「危機」之後,從2006年開始,臭氧層開始逐漸恢復,科學家推測,或許只要再過五十年,南極臭氧層便能夠恢復到正常水平,無疑,這是個好消息,或許正應了一句「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吧」,所以近些年來臭氧層空洞的話題已經逐漸淡出了我們的視線。

這說明了人類保護環境的意識還是很強的,這讓人跟欣慰!但換而言之,氟利昂雖然「退役」了,可緊隨它的還有一個威脅——二氧化碳呢!作為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危害同樣不容小覷!它的大量排放導致全球氣溫升高,南極冰川融化等等一系列的災害,這對人類的生存環境同樣是有威脅的。

所以飛翔菌覺得,現在還不是懈怠的時候,在此呼籲大家,我們應該像重視當年的氟利昂一樣去重視二氧化碳,畢竟地球只有一個,不管是哪種破壞對人類而言都是致命的,地球作為太陽系唯一一個存在生命的星球,我們更應該「善待她」,畢竟,這種「善待」是雙向的!大家覺得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喜歡飛翔菌文章的可以點個小小的關注鼓勵一下哦~

相關焦點

  • 氟利昂背鍋36年,南極臭氧層非它破壞,中國科學家21年前就已預言
    不過現在看來,臭氧層大氣空洞很可能與氟利昂並無多大關係,早在1999年,我國科學家楊學祥就提出了新的理論解釋臭氧空洞的形成。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而此時,用以限制氟利昂排放的《蒙特婁議定書》已經生效了20年(1989年生效)。人們早已限制了氟利昂的使用及排放,但是南極臭氧層空洞的大小仍跟過山車一樣忽高忽低。都是「氯」惹的禍?
  • 氟利昂是如何破壞臭氧層的?
    原創 盧達晨 中學地理問答地理問答 有問必答氟利昂是如何破壞臭氧層的?冰箱、空調、冷藏庫的製冷劑和大型飛機所排放的廢氣中都含有氟利昂,發泡劑、噴霧劑、清洗劑中也含有氟利昂。2氟利昂主要由碳、氯、氟組成,一個氟利昂分子含有三個氯原子。一個臭氧分子由三個氧原子組成。
  • 氟利昂被冤枉,南極臭氧層非它破壞,真相到底是啥?
    地球環境問題一直以來備受人們關注,隨著人類的不斷發展,人類對於地球資源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多的,而人類的發展也離不開地球的資源,因此人類不斷對於地球資源進行開採,導致地球的資源處於枯竭的狀態,長此以往地球環境受到了嚴重的破壞,而地球的大氣環境也受到了嚴重的汙染。
  • 臭氧層破壞的真正原因
    1849年,人類首次發現了臭氧,經過多年科學家研究,臭氧層對生命的價值,假如臭氧層被破壞,地球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星球?
  • 全球變暖——氟利昂|氟利昂 全球變暖_網易新聞
    據美國莫利納博士和羅蘭多博士的研究稱:氟利昂到達大氣平流層以後,通過太陽紫外線的照射,產生氯原子,破壞臭氧層的可能性很高。然後他們的研究成果被發表在1974年的科學雜誌上。當時,持反對意見的科學家聲稱:比空氣重的氟利昂不可能到達距地面10km的平流層。但是實際情況是在南極發現了臭氧層空洞。
  • 論臭氧層破壞與保護
    一、臭氧層破壞的現狀   由於臭氧有其特殊的性質,並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所以臭氧層又是十分脆弱的。衛星觀測資料表明,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臭氧總量明顯減少,1979年~1990年,全球臭氧總量大致下降了3%。南極附近臭氧量減少尤為嚴重,大約低於全球臭氧平均值30% ~40% ,出現了「南極臭氧洞」。
  • 科學揭秘:臭氧層破壞後有哪些災難?
    可臭氧層一旦耗竭,將勢必℃對人類及其生存的環境造成極為不利的後果。第一,紫外線輻射將增強。經科學研究證實,有害的紫外線是皮膚癌和眼科疾病發病的主要原因。屆時皮膚癌和白內障患病的比率將大幅上升。第二,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紫外線輻射將使農產品產量和質量都下降,漁業也會大幅減產。第三,還會使地球表面升溫,南北兩極加快融冰,以使海平面上升,從而導致更多禍及人類的自然災害發生。
  • 臭氧空洞的形成和臭氧層保護
    二、南極臭氧空洞  臭氧層在大氣中是極其脆弱的一層氣體,如果在零度的溫度下,沿著垂直的方向將大氣中的臭氧全部壓縮到一個大氣壓,那麼臭氧層的總厚度只有3毫米左右。  科學家在南極地區最早發現了嚴重的臭氧層破壞。南極是一個非常寒冷的地區,終年被冰雪覆蓋,四周環繞著海洋。
  • 臭氧層空洞真的是工業用氟利昂導致的嗎,或許另有原因!
    臭氧在大氣層中的分布臭氧層空洞的形成理論自人類發現臭氧層空洞以來,對其形成原因一直沒有形成定論,現在主流的形成原因是人類生產活動所產生的氟利昂類物質對臭氧層的破壞。該理論認為氟利昂的大量排放是臭氧層遭到破壞的主要原因。
  • 上世紀70年代出現在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如今怎麼樣了?
    根據科學家們的介紹,臭氧層的主要作用是減少紫外線輻射,殺菌,讓地球上的生物原諒你紫外線和太空輻射的傷害,可以說,如果沒有臭氧層,我們或許並不會像今天這般生活在地球之上。在上世紀70年代,英國科學家通過研究後發現,位於南極上空的臭氧層含量,不知從何時起,開始呈現出逐年減少的趨勢,特別是每年的9-10月份,臭氧層的含量越發的稀少,而到了1985年的時候,科學家們發現在南極的上空已經形成了一個大小如同美國國土面積的臭氧層空洞,就好像地球的天空漏了一個大窟窿一般,看起來非常的令人觸目驚心,當時科學家們將這個現象
  • 他是最毀天滅地的科學家,你現在還活在他的陰影中!
    大家都知道,現在很多科學家公認的對臭氧層起破壞作用的化學物質就是氟利昂,他的發明者就是小託馬斯·米基利,但這並不是米基利最毀天滅地的發明,他還有另一項臭名昭著的發明,就是造成無數兒童智力發育不良的含鉛汽油。   米基利1889年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比弗福爾斯,米基利的父親就是一位發明家,所以米基利繼承了發明創造的基因。
  • 來自南極上空的威脅,難道全世界的努力都要白費了?
    ————【精彩文章回顧】————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破洞是許多年前最熱門的話題,大致相當於現在的氣候變暖
  • 當年南極上方巨大的臭氧層空洞,如今變得怎麼樣了?
    臭氧層空洞出現的原因就是在當時的年代使用空調,冰箱所散發出的氟利昂 氟利昂的產生,讓臭氧層慢慢消失,使地球失去賴以生存的保護膜。這個問題出現後成為所有環境問題的首要。 為此,聯合國召集了所有的國家籤署保護協議。
  • 臭氧層是什麼?地球五次生物大滅絕都和它有關,臭氧層問題又來了
    科學家研究的結果令我們覺得很詫異,是氧氣導致了這次大滅絕。25億年前的地球氧氣是現在生命離不開的生存要素。其中每次都跟臭氧層遭到破壞有關係。咱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距今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地球上的生物經歷了一次大規模的滅絕事件。這期間大約有85%的生物滅絕了。科學家研究認為,導致這次物種大滅絕的元兇可能是超新星爆炸。地球附近的一顆恆星發生了超新星爆炸。爆炸產生的伽馬射線暴擊中了地球。
  • 臭氧層是什麼?地球五次生物大滅絕都和它有關,臭氧層問題又來了
    科學家研究認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出現於距今38億年前。從那時候起地球成為了生命的家園。生命出現後又過了大約13億年,也就是距今25億年前,地球上的生命遇到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災難。地球上的生命幾乎全部滅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次大滅絕呢?科學家研究的結果令我們覺得很詫異,是氧氣導致了這次大滅絕。
  • 鍾南山:有助減少破壞臭氧層
    原標題:鍾南山:有助減少破壞臭氧層信息時報訊(記者 熊佳焰 通訊員 韓文青)昨日,中國藥用吸入氣霧劑氟利昂淘汰行業計劃公眾宣傳項目啟動會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行。啟動會上,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鍾南山院士表示,目前全球大約有7.5億病人在使用吸入氣霧劑,基數龐大,如果能去掉淘汰其中的氟利昂,對減少全球臭氧層的破壞和降低溫室效應將意義深遠。
  • 科學家給出答案!
    科學家對此表示不必太過擔心,北極臭氧層空洞會逐漸恢復。果真如此,在近日,科學家表示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已經徹底恢復了。 仿佛只是一眨眼的事情,就關上門了。北極臭氧層空洞發生在一個月之前,那是北極出現有史以來最大的臭氧層空洞,這也是首次真正意義上出現在北極的臭氧層空洞,一般來說,臭氧層空洞常常出現在南極。
  • 臭氧層的剋星不止氟利昂,解決這個問題,或加速臭氧層修復
    然而,這樣一種非常重要的保護層,卻慘遭破壞。臭氧層被破壞,有天然因素,也有我們人類的原因。一方面,太陽輻射強度發生變化時,會影響臭氧的濃度和分布。而我們人類所排放的一些物質(如氟利昂等),也會對臭氧濃度產生影響。
  • 南極臭氧層空洞經過三十多年的恢復正在減小,但是未來不容樂觀。
    一、有的學者分析:南極臭氧層空洞是一種自然現象;二、有科學家認為:形成臭氧空洞的主要原因在於氣候;三、有研究機構表明:破壞臭氧層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化學氣體排放造成的。現在值得人們關注的是:那個南極的臭氧層空洞怎麼樣了?是在繼續擴大還是在減小了呢?一、什麼是臭氧層空洞?所謂臭氧層空洞是指大氣平流層中臭氧濃度最小處,也是臭氧層的嚴重缺失處。其實被稱為臭氧層的空洞並不是"洞",它只是臭氧的嚴重"缺失"。
  • 臭氧層是怎麼被破壞的
    南極臭氧洞一經發現,立即引起了科學界及整個國際社會的高度重視。科學家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探索,如臭氧洞為什麼發生在南極地區?為什麼臭氧損耗的規模如此之大?為什麼每年的南極臭氧洞發生在春季?美國科學家莫裡納和羅蘭德提出,人工合成的一些含氯和含溴的物質是造成南極臭氧洞的元兇,最典型的是氟氯碳化合物(CFC,俗稱氟裡昂)和含溴化合物哈龍(Halon)。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證實,氯和溴在平流層通過催化化學過程破壞臭氧是造成南極臭氧洞的根本原因。那麼,氟裡昂和哈龍是怎樣進入平流層,又是如何引起臭氧層破壞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