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適情養性的案頭清玩!

2021-01-10 阡陌舞者

石菖蒲,又被稱為「石上菖蒲」,生於水中的石頭之上,用作盆養製作成微景觀,栽培時無需泥土,在盆裡擺幾塊石頭,盛滿水,向石上灑些冷米湯,再拋些菖蒲籽,石頭周圍植上一些野生苔蘚,然後把盆子置於陰溼之處,石上就生出條條細葉。

菖蒲以其「耐苦寒,安淡泊「、「不假日色,不資寸土,清逸俊秀,挺拔如碧,具山林之氣,無富貴之態」的特點脫穎而出,倍受清雅之士的青睞;古有詩云:一拳石上起根苗,堪與仙家伴寂寥,自恨立身無寸土,受人滴水也難消。更是寫出了石菖蒲盤根結節屹立於山巖石縫之中的風骨氣節。置於案頭清供,瀟灑而情趣,一壺茶、一縷香、一床琴、還有一盆菖蒲,是文人雅士詠物言志的最愛。

菖蒲喜歡陰溼的生長環境,平時需要避免強光直射,只需要為其提供散射光接收即可,這樣就能滿足對光的需求;給菖蒲澆水,需要遵循「葉幹土溼」的原則,即澆水不能澆在葉子上,但需要保持土壤呈溼潤狀態;施肥多以氮肥為主,可以澆施適量的腐熟豆餅水來增加養分。

盆栽菖蒲需要適時修剪植株所產生的腐葉、黃葉,讓其保持美觀,而且隨著對葉子修剪次數遞增,新長出來的葉子就會越來越細,不過,修剪頻次適中即可,如果修剪過於頻繁會傷及植株的生長狀態,影響觀賞效果;適宜菖蒲生長的溫度介於20-25℃之間,夏季高溫天氣下做好降溫處理,冬季氣溫低於10℃時會進入休眠期而停止生長。

菖蒲的味道清新,有種鄉野之氣,吸入腹中不覺一陣清氣上揚,此外,古代文人伏案讀書寫詩,眼睛會產生疲勞,針對這一情況,傳統生活中發明了一個很輕巧的對策,那就是用書齋中陳設「蒲石盆」,利用菖蒲葉上的凝露來潤澤雙目,清晨,亦用菖蒲葉上夜間凝結的露水擦洗雙眼,能夠保持眼部的健康,讓目力明亮。大家可以嘗試一下,把菖蒲盆放在電腦或案旁,讓翠清蒲葉來聚附煙塵,並用葉尖上的凝露輕拭眼睛,體驗一下「潤目」之功效。

歡迎友友們在下方評論互動!喜歡的朋友給個點讚,更多分享,請加關注!

相關焦點

  • 文人草:無菖蒲不文人 -菖蒲,書畫,-婺城新聞網
    陸國飛說,這種小草叫做菖蒲。  菖蒲在古人心目中一直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可能是為了體現這種重要性,古人將農曆四月十四定為菖蒲的生日,「四月十四,菖蒲生日,修剪根葉,積海水以滋養之,則青翠易生,尤堪清目。」菖蒲還有自己的月份,農曆五月被稱為蒲月。  對於菖蒲的種植,陸國飛總是有些得意:「不少朋友見我菖蒲種得好,便來討種,結果大多把菖蒲給種死了。
  • 拳石勺水 養堅淨心——賈剛和他的菖蒲寫意小品畫
    在遇到菖蒲之後,賈剛頓悟「一拳之石取其堅,一勺之水取其淨」的含義。然而,這一拳之石,往往集納了「太華千仞」的風姿;一勺之水,常常濃縮了「長河萬裡」精華。即便是長不及寸的蒲葉,那份筆力也需要經年累月的修為。2016年,忽然掀起一股「菖蒲熱」,賈剛也為這種不假日色、不資寸土,耐苦寒、安淡泊的「仙草」所吸引,並養了數盆置於案頭。
  • 菖蒲盆景,讓人一見鍾情!
    」 此為靜品,此為壽品, 玩者珍惜,維以觀德。 菖蒲的味道清新, 有種鄉野之氣, 吸入腹中不覺一陣清氣上揚。
  • 石菖蒲有什麼作用和功效
    幸得每年端午季節總有幾次山洪,各溪水滿衝涮,那石菖蒲也被衝得淋淋亂致,長久水力和浸泡,山洪一退去,腐爛的臭葉漫滿著溪風,如那時你隨溪而上,絕對會因溪風,產生幻覺幼視。所以一般山民,那幾日是不敢迎溪而上的(因那葉子和根莖因水力摩擦過大,會產生一種有毒的芳香,少量吸入會使人振奮,量多吸入會使人神昏幻覺)。倒也頑強的是那爬緊巖石的莖根,許多都是退綠的。
  • 五山鎮班河流域發現大量石菖蒲
    考察組將石菖蒲圖片發到網上,泉州師範學院教授蔡英卿博士明確指出,這種植物叫做石菖蒲。石菖蒲,屬天南星科、菖蒲屬禾草狀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莖具氣味。葉全緣,排成二列,肉穗花序(佛焰花序),花梗綠色,佛焰苞葉狀。根莖常作藥用。生長於海拔20米至2600米的地區,多生在山澗水石空隙中或山溝流水礫石間(有時為挺水生長)。花果期2-6月。分布於亞洲,包括印度東北部、泰國北部、中國等國。
  • 菖蒲:不起眼的小草,養養就美了
    菖蒲:極姫貴船苔菖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葉色濃綠,葉片尖細,有長根莖,多生長在溪水石邊活水處,耐蔭耐寒,喜散射光。我國福建、川渝等地均有原生菖蒲芳蹤。菖蒲品種較多,依其生長習性和花葉特點分有唐菖蒲、節菖蒲、石菖蒲、水菖蒲等。菖蒲在原產地多被當成野草自生自滅,但是它們的價值卻延伸到產地以外,用大名鼎鼎來形容都不過分。因其生機盎然,常年青翠,精緻小巧,特別是金錢菖蒲和虎鬚菖蒲等品種,外形清氣出塵,與山石水景搭配之後,可製成微型盆景賞玩,人文氣息撲面而來。
  • 石菖蒲和水菖蒲怎麼分得清楚,石菖蒲的作用和功效
    石菖蒲造型優美,是一種農村野外常見的植物,經常生於水畔邊緣、溼地、樹林隱蔽之處,石菖蒲和水菖蒲有時候讓人傻傻分不清楚,確實這兩種都被叫做菖蒲的植物,植株造型很相似,也都可以入藥使用,但藥效卻是很不相同,入藥以石菖蒲為佳,價格也要高於水菖蒲。石菖蒲以地下根莖入藥,氣芳香,味苦、微辛。有化溼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的功效。
  • 香苗菖蒲究竟是何種菖蒲?
    香苗菖蒲究竟是何種菖蒲?花木君在文房清供植物裡面,菖蒲非常受人們歡迎,在文人案頭几旁,一小盆菖蒲,作為點綴之物,小巧葳蕤,一叢並發,盤根錯節,葉纖莖細,於無為處顯丘壑,不經意間露春色。菖蒲超凡脫俗、青蔥翠綠,亭亭玉立,飄逸俊秀,簡潔雅致,也十分契合「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文人秉性氣質。菖蒲之於文房,彰顯古樸典雅之風,古往今來文人墨客詠嘆菖蒲的詩詞不勝枚舉,俯拾皆是,筆者曾撰文點評,此處就不贅述。菖蒲的種類很多,從植物學來說我國有7個品種和兩個變種,分別是水菖蒲、石菖蒲、錢菖蒲、長苞菖蒲、茴香菖蒲、寬葉菖蒲、香葉菖蒲(?)
  • 宋人為何獨愛菖蒲
    宋為文人治國,文士雅人情懷甚重,茶、瓷、石等諸清事皆古今之鼎盛,蒲事,宋人為盛,餘以為,概因有五,其一,文人雅士喜近山林水澗,然塵事所縛,實難常往,一室之內,石蒲所以寄意託身也
  • 有種文玩叫菖蒲 廈首屆菖蒲文化展開幕
    其實,在廈門就有這麼一群菖蒲的「粉絲」。昨日,廈門首屆菖蒲文化展在石鼓山亞熱帶花卉中心開幕,200多盆各有意境的菖蒲讓人耳目一新,吸引了不少廈門市民前來「嘗鮮」。  「植物文玩」清新雅致有意境  一叢叢清秀的小草,搭配上奇石、青苔、木座等,就形成了清新雅致的意境。
  • 文房菖蒲:市場常見菖蒲的分類辨識及鑑賞
    隨著栽植菖蒲的植物愛好者迅速擴大,市場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菖蒲,而名字含「菖蒲」二字的植物也隨之大熱,於是,各種品名各種菖蒲琳琅滿目,諸如金錢、虎鬚、龍鬚、牛頂、香苗、臺蒲、金邊、金葉、銀邊、花葉、極姬、政宗、黃金姬、天鵝絨、貴船苔、有栖川、石菖蒲、花石菖、九節菖蒲、唐菖蒲、泥菖蒲、花菖蒲、水菖蒲、花石菖…………,這讓不少花友茫然失措,
  • 葉葉知多少:菖蒲
    小飛的話:昨天是端午節的正日子,所以先發了一篇菖蒲的,今天是每周二和五更新「新花舊事」專欄的日子,於是又補充了一些菖蒲的圖片,以及菖蒲名字的來歷
  • 花草四雅之—菖蒲, 自帶香氣號稱「隨手香」, 文人雅士標配
    花草四雅(圖片來自網絡)中國古人將蘭、菊、水仙、菖蒲,並稱為「花草四雅」,這幾種植物或空谷幽香、或恬然自處、或纖塵不染、或安於淡泊,深受古代文人雅士喜愛。直到今天,蘭、菊『、水仙還是常見的家庭觀賞盆栽植物。
  • 用心去養菖蒲,菖蒲也可養心
    菖蒲是一種很好養的水培植物. 菖蒲,原本生活在山澗邊,怪石旁,紮根於石縫之間.生存環境極其艱苦,所以菖蒲的生命力極強.種上一株,只需要幾塊石頭,一塊石板,給它一點水,保持溼潤,就能活的很滋潤.
  • 淺談菖蒲的種植方法和注意事項,這樣養並不難!
    菖蒲,它有很多種,百合科裡的巖菖蒲,石蒜科的菖蒲蓮,鳶尾科的菖蒲鳶尾,唐菖蒲屬,天南星科的菖蒲屬。而傳統所說的菖蒲,古稱石菖蒲,是天南星科的,應該說石菖蒲才是正宗的菖蒲。將菖蒲製成盆景者,據說在唐代便有了,到宋代已極為盛行。
  • 端午節也是「古代衛生節」 你家懸掛艾草和菖蒲了嗎?
    在南京的很多老人都知道每到端午節還有一個重要的活動就是掛艾草和菖蒲,有句俗語「清明插柳枝,端午插艾蒲」,在這天家家戶戶的門口都會懸掛艾草和菖蒲。   這幾天荔枝新聞網友在街頭看到已經有艾草和菖蒲賣了。據攤主介紹,艾草以前可是到處都有的,菖蒲只有水邊才有,現在已經很少了。
  • 懸艾葉菖蒲
    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溼的功能。
  • 菖蒲的用途很多,作為花卉,一盆價值幾百萬,坐在家裡賺錢
    蒼蒲,中文名菖蒲,別名水菖蒲、藥莒蒲、臭蒲。廣泛分布於南北半球的亞熱帶和溫帶地區,俄羅斯和美國也有分布。根莖橫向,外皮黃褐色,有香氣。葉基生,帶狀,葉狀佛焰苞劍狀線形,長30~40cm,肉穗花序長4--8em,花黃綠色。漿果長圓形,紅色。花期3~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