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山鎮班河流域發現大量石菖蒲

2020-12-19 襄陽熱搜

日前,穀城縣五山鎮文化研究會組織考察班河,考察組在下班河和中班河都發現了大量的石菖蒲。班河流域的居民認為很常見,就是不知道叫什麼。

考察組將石菖蒲圖片發到網上,泉州師範學院教授蔡英卿博士明確指出,這種植物叫做石菖蒲。石菖蒲,屬天南星科、菖蒲屬禾草狀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莖具氣味。葉全緣,排成二列,肉穗花序(佛焰花序),花梗綠色,佛焰苞葉狀。根莖常作藥用。生長於海拔20米至2600米的地區,多生在山澗水石空隙中或山溝流水礫石間(有時為挺水生長)。花果期2-6月。分布於亞洲,包括印度東北部、泰國北部、中國等國。

石菖蒲一般零星分布,像班河流域數不勝數,大片大片的尚不多見。據一位資深花友介紹,石菖蒲還可以做盆景。

【來源:谷城政府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石菖蒲,適情養性的案頭清玩!
    石菖蒲,又被稱為「石上菖蒲」,生於水中的石頭之上,用作盆養製作成微景觀,栽培時無需泥土,在盆裡擺幾塊石頭,盛滿水,向石上灑些冷米湯,再拋些菖蒲籽,石頭周圍植上一些野生苔蘚,然後把盆子置於陰溼之處,石上就生出條條細葉。
  • 石菖蒲有什麼作用和功效
    幸得每年端午季節總有幾次山洪,各溪水滿衝涮,那石菖蒲也被衝得淋淋亂致,長久水力和浸泡,山洪一退去,腐爛的臭葉漫滿著溪風,如那時你隨溪而上,絕對會因溪風,產生幻覺幼視。所以一般山民,那幾日是不敢迎溪而上的(因那葉子和根莖因水力摩擦過大,會產生一種有毒的芳香,少量吸入會使人振奮,量多吸入會使人神昏幻覺)。倒也頑強的是那爬緊巖石的莖根,許多都是退綠的。
  • 拳石勺水 養堅淨心——賈剛和他的菖蒲寫意小品畫
    直到2001年,賈剛調任吳寧四校辦公室主任,專職教授美術,與東陽美術界人士交往增多,又接連幾屆參加了東陽書畫院舉辦的中國畫創作班,接受系統美術培訓,逐漸進入堂奧。在遇到菖蒲之後,賈剛頓悟「一拳之石取其堅,一勺之水取其淨」的含義。然而,這一拳之石,往往集納了「太華千仞」的風姿;一勺之水,常常濃縮了「長河萬裡」精華。即便是長不及寸的蒲葉,那份筆力也需要經年累月的修為。2016年,忽然掀起一股「菖蒲熱」,賈剛也為這種不假日色、不資寸土,耐苦寒、安淡泊的「仙草」所吸引,並養了數盆置於案頭。
  • 石菖蒲和水菖蒲怎麼分得清楚,石菖蒲的作用和功效
    石菖蒲造型優美,是一種農村野外常見的植物,經常生於水畔邊緣、溼地、樹林隱蔽之處,石菖蒲和水菖蒲有時候讓人傻傻分不清楚,確實這兩種都被叫做菖蒲的植物,植株造型很相似,也都可以入藥使用,但藥效卻是很不相同,入藥以石菖蒲為佳,價格也要高於水菖蒲。石菖蒲以地下根莖入藥,氣芳香,味苦、微辛。有化溼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的功效。
  • 重慶河系「補短」記——北碚梁灘河「一河一策」的實踐與探索
    此前,北碚區在重慶全市率先完成流域「一河一策」深化方案編制,梁灘河流域北碚段共設區級河長4名,街鎮級河長13名,村社級河長21名。2019年梁灘河(幹流)由區級河長帶頭巡河,三級河長共計巡河918次,發現問題24個,已完成整改21個。
  • 菖蒲盆景,讓人一見鍾情!
    近水而植,附石健康。 葉幹根溼,喜暖畏寒。 微風避雨,少分更旺。 配石清供,古盆內藏。 素雅天然,最宜文房。
  • 文房菖蒲:市場常見菖蒲的分類辨識及鑑賞
    隨著栽植菖蒲的植物愛好者迅速擴大,市場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菖蒲,而名字含「菖蒲」二字的植物也隨之大熱,於是,各種品名各種菖蒲琳琅滿目,諸如金錢、虎鬚、龍鬚、牛頂、香苗、臺蒲、金邊、金葉、銀邊、花葉、極姬、政宗、黃金姬、天鵝絨、貴船苔、有栖川、石菖蒲、花石菖、九節菖蒲、唐菖蒲、泥菖蒲、花菖蒲、水菖蒲、花石菖…………,這讓不少花友茫然失措,
  • 葉葉知多少:菖蒲
    小飛的話:昨天是端午節的正日子,所以先發了一篇菖蒲的,今天是每周二和五更新「新花舊事」專欄的日子,於是又補充了一些菖蒲的圖片,以及菖蒲名字的來歷
  • 香苗菖蒲究竟是何種菖蒲?
    菖蒲超凡脫俗、青蔥翠綠,亭亭玉立,飄逸俊秀,簡潔雅致,也十分契合「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文人秉性氣質。菖蒲之於文房,彰顯古樸典雅之風,古往今來文人墨客詠嘆菖蒲的詩詞不勝枚舉,俯拾皆是,筆者曾撰文點評,此處就不贅述。菖蒲的種類很多,從植物學來說我國有7個品種和兩個變種,分別是水菖蒲、石菖蒲、錢菖蒲、長苞菖蒲、茴香菖蒲、寬葉菖蒲、香葉菖蒲(?)
  • 菖蒲:不起眼的小草,養養就美了
    菖蒲:極姫貴船苔菖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葉色濃綠,葉片尖細,有長根莖,多生長在溪水石邊活水處,耐蔭耐寒,喜散射光。我國福建、川渝等地均有原生菖蒲芳蹤。菖蒲品種較多,依其生長習性和花葉特點分有唐菖蒲、節菖蒲、石菖蒲、水菖蒲等。菖蒲在原產地多被當成野草自生自滅,但是它們的價值卻延伸到產地以外,用大名鼎鼎來形容都不過分。因其生機盎然,常年青翠,精緻小巧,特別是金錢菖蒲和虎鬚菖蒲等品種,外形清氣出塵,與山石水景搭配之後,可製成微型盆景賞玩,人文氣息撲面而來。
  • 文人草:無菖蒲不文人 -菖蒲,書畫,-婺城新聞網
    陸國飛說,這種小草叫做菖蒲。  菖蒲在古人心目中一直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可能是為了體現這種重要性,古人將農曆四月十四定為菖蒲的生日,「四月十四,菖蒲生日,修剪根葉,積海水以滋養之,則青翠易生,尤堪清目。」菖蒲還有自己的月份,農曆五月被稱為蒲月。  對於菖蒲的種植,陸國飛總是有些得意:「不少朋友見我菖蒲種得好,便來討種,結果大多把菖蒲給種死了。
  • 蔡賢忠到南河流域開展巡河活動
    11月9日,縣委書記、第一總河長蔡賢忠帶領相關部門和鄉鎮負責人,到南河流域開展巡河工作,強調要堅定不移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河長制有關工作要求,堅決履行好保水護水職責,確保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 塔裡木河流域治理顯現三大效益
    ,超額完成國務院批覆的塔裡木河流域近期治理規劃中年下洩水量的目標任務。作為我國最長的內陸河和南疆的母親河,塔裡木河流域治理備受關注,被水利專家稱為世界荒漠河流治理的「曠世之作」。歷時11年、總投資107.39億元的塔裡木河流域治理效果如何?連日來,記者沿塔裡木河1321公裡幹流採訪,西起阿克蘇河、和田河、葉爾羌河三河交匯處——阿拉爾肖塔斷面,東至尾閭臺特瑪湖,實地了解塔裡木河流域治理11年來的變化。
  • 宋人為何獨愛菖蒲
    宋為文人治國,文士雅人情懷甚重,茶、瓷、石等諸清事皆古今之鼎盛,蒲事,宋人為盛,餘以為,概因有五,其一,文人雅士喜近山林水澗,然塵事所縛,實難常往,一室之內,石蒲所以寄意託身也
  • 用心去養菖蒲,菖蒲也可養心
    菖蒲是一種很好養的水培植物. 菖蒲,原本生活在山澗邊,怪石旁,紮根於石縫之間.生存環境極其艱苦,所以菖蒲的生命力極強.種上一株,只需要幾塊石頭,一塊石板,給它一點水,保持溼潤,就能活的很滋潤.
  • 徒駭河流域的故事:鎖龍白玉石,水淹太平軍
    徒駭河流域的故事:鎖龍白玉石,水淹太平軍大地上,河流是所有生命中最偉大、最神奇的存在。每一條河流的存在都是人類文明與自然地景相互作用的具體呈現,它孕育了古老的文明,留下了古老的文化遺產。千百年來,人類沿河而居,賴河而生,與河流結下了深刻的感情,並漸漸發展出各具特色的大河文明。
  •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5個有趣事實
    印度河流域文明,也被稱為哈拉帕文明,它持續了至少1600年。
  • 淺談菖蒲的種植方法和注意事項,這樣養並不難!
    菖蒲,它有很多種,百合科裡的巖菖蒲,石蒜科的菖蒲蓮,鳶尾科的菖蒲鳶尾,唐菖蒲屬,天南星科的菖蒲屬。而傳統所說的菖蒲,古稱石菖蒲,是天南星科的,應該說石菖蒲才是正宗的菖蒲。將菖蒲製成盆景者,據說在唐代便有了,到宋代已極為盛行。
  • 穿越額爾古納河右岸——額爾古納河流域冬季科考散記
    在此之際,我們將本報記者採寫的今年嚴冬之際額爾古納河流域冬季科考隊見聞予以刊發。時值呼倫貝爾大地萬象更新,呼倫湖保護治理任務依然艱巨。謹以此記勵志擂鼓,同擔重任,宏毅前行。在《唐書》裡額爾古納河稱「望建河」,《蒙古秘史》裡這條河的地位名氣異乎尋常的重要,元史稱其為「也裡古納河」,1689年9月清領侍衛內大臣索額圖代表中國政府(文本中第一次在國際條約上使用「中國」)與俄羅斯使團御前大臣戈洛文籤定《尼布楚條約》,條約規定「額爾古納河以南屬中國,北屬俄國」。額爾古納河作為兩國界河因此而蜚聲中外。  時至今日,額爾古納河流域的生態系統又一次被世人所矚目。
  • ...記「河鋼石鋼工匠」、技術中心品質部物理試驗中心金相班班長王昊
    王昊是河鋼石鋼技術中心品質部物理試驗中心金相班班長,自2006年初進入物理實驗中心從事高倍檢測工作至今,僅他自己就參與處理質量異議超過50起,為公司減少質量異議損失20餘萬元,維護了公司的利益,贏得了客戶的信任。他多次單獨或協助銷售公司及客服中心完成客戶走訪,技術交流等任務,被評為公司2018年度金相檢驗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