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功是力和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位移的乘積。
公式W=Fxcos α,是過程量,x是相對地面的位移。
物體可看做質點,x是質點的位移;不可看做質點,x是力的作用點的位移
2. 功率是表示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平均功率:P=ω/t
瞬時功率:P=Fvcosα
求功率要分清是哪個力的功率,分清是平均功率還是瞬時功率。
3. 機車功率
發動機的額定功率是汽車長時間行駛時所能發出的最大功率.實際功率不一定總等於額定功率,大多數情況下都比額定功率小。
1.恆力做功的求解
明確力的特點,區分恆力和變力,區分一個力還是多個力的合力.
2.變力做功的求法
方法1 公式法(將變力做功轉化為恆力做功)(重點)
(1) 滑動摩擦力、空氣阻力所做的功等於力和路程的乘積
將方向變化、大小不變的變力轉化為恆力來求力所做的功
(2) 力的方向不變,大小對位移按線性規律變化,功等於平均力所做的功
微元法的應用
(3) 關聯點聯繫將變力做功轉化為恆力做功
(4) 圖像法
在F-x圖像中圖線和x軸所圍圖形的面積表示F做的功.
方法2 用W=Pt計算(重點)
變力功率一定時,可用W=Pt求功
機車以恆定功率P行駛的過程,隨速度增加牽引力不斷減小,此時牽引力所做的功不能用W=Fx來計算,因功率恆定,可用W=Pt計算.
方法3 動能定理法(重點)
F為變力或物體做曲線運動,或沒有明確固定受力或力的方向上的位移
做功的過程就是能量轉化的過程,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
3.對摩擦力做功的特點的考查
(1) 靜摩擦力做功
靜摩擦力可做正功、負功、不做功;一對靜摩擦力做功代數和總為零
(2) 滑動摩擦力做功
滑動摩擦力可對物體做正功、負功、不做功
一對滑動摩擦力所做功的代數和總為負值
4.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做功特點的考查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可以一個做正功,一個做負功,可以大小相等,也可以大小不相等.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可以同時做正(或負)功;也可以一個做正(或負)功,一個不做功.
1.求解平均功率
平均功率公式:P=ω/t
平均功率對應的是一段時間或一個過程
2.求解瞬時功率
瞬時功率公式:P=Fvcos α
瞬時功率對應的是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
3.適用條件:研究對象一般為一個物體或可視為一個物體的系統
物體可做直線運動或曲線運動
過程不涉及時間,優先考慮動能定理
應用動能定理解決問題大致分為兩種:
(1)單一物體單一過程或者某一過程
(2)單一物體的多個過程
既可分段用動能定理列方程求解,也可全程用動能定理列方程求解
優先考慮全過程用動能定理,比較簡捷。
1.應用動能定理解題的一般步驟
(1) 選研究對象,明確運動過程
(2)分析研究對象的受力情況和各個力的做功情況
(3)明確物體在始、末狀態動能
(4)列動能定理方程及其他必要的輔助方程求解
2.應用動能定理求解變力做功問題的常見類型
(1)瞬間做功問題
(2)動態平衡類問題
(3)彈簧彈力做功問題
(4)與圓周運動結合的問題
物體的運動是由幾個物理過程所組成,不需要研究過程的中間狀態時,把幾個物理過程看做一個整體進行研究
1.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內容
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的物體系統,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總機械能不變
2. 機械能守恆定律的表達式
(1)守恆角度
系統的初、末狀態機械能守恆,Ek1+Ep1=Ek2+Ep2;
(2)轉化角度
系統功能的增加等於勢能的減少,∆Ek=-∆Ep;
(3)轉移角度
系統一部分物體機械能的增加等於另一部分機械能的減少,∆EA=-∆EB .
1.機械能守恆條件的理解
(1)單物體系統:只有重力或彈簧彈力做功,其他力不做功或做功代數和為零
(2)多物體系統: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其他內、外力不做功或做功代數和為零
2.判斷機械能是否守恆的方法
(1)用做功來判斷
物體或系統只重力或彈簧彈力做功,其他力不做功或做功代數和為零,守恆。
(2)用能量轉化來判定
只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而無機械能與其他形式的能的轉化,守恆。
(3) 繩子突然繃緊,物體間非彈性碰撞等,機械能不守恆。
【注意】
①系統所受到的合外力為零,系統機械能不一定守恆。
②系統所受到的合外力不為零,但不做功或做功為零,系統機械能不一定守恆。
運動過程中只重力勢能、動能相互轉化,無摩擦力和介質阻力做功
找到兩物體的速度關係確定系統動能的變化
找到兩物體上升或下降的高度關係確定系統重力勢能的變化
按照系統動能的變化等於重力勢能的變化列方程求解
尋找兩物體的速度關係是求解問題的關鍵
按兩物體連接方式和速度關係可分為三種
(1)速率相等的連接體
(2)角速度相等的連接體
(3) 某一方向分速度相等的連接體
利用形變量相同時彈性勢能相同求解
求解這類問題應熟練掌握以下內容
平拋運動的特點和規律
圓周運動的特點和規律
一般為給定初始位置或速度
圓周運動模型中多是計算在最低點的受力或在最高點(或與圓心等高點)的速度(或能否通過最高點)等
平拋運動模型中多是計算最低點(或拋出點)的速度(或位置變化).受力分析和運動分析是基礎,不同運動階段銜接處的速度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不同形式能之間可相互轉化和轉移
一、做功過程就是能量轉化的過程
二、做了多少功,能量就轉化了多少
往期精彩回顧
300年後的人類
為什麼一定要上大學?
沒有牛頓、愛因斯坦,物理學將會怎樣?
3分鐘教你自製冷風扇!
移民火星的那天,我會帶著這支筆離開地球。。
追尋愛因斯坦的瑞士足跡
物理界的大神決戰量子之巔
車輪一定是圓的嗎?
本期編輯|以太
環球物理,以物理學習為主題,以傳播物理文化為己任。專業於物理,致力於物理!以激發學習者學習物理的興趣為目標,分享物理的智慧,學會用物理思維去思考問題,為大家展現一個有趣,豐富多彩的,神奇的物理世界!
諮詢電話:010-56143955 010-56143855
投稿請聯繫 14511055@qq.com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蘇州街名商大廈1101環球物理
參加物理集訓營撥打諮詢電話,短期高效提高物理!歡迎撥打諮詢電話:13581994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