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矽加工過程汙染巨大 光伏電池還能產生光汙染
要使得太陽能得到應用,就首先要製造太陽能電池板(PV板),製作這種電池板的主要物質是單晶矽,利用它的光電傳導效應,將光能轉換為電能。就效率而言,多晶矽的轉化效率遠遠低於單晶矽,但自然環境中的單晶矽十分有限,而純度是其效率的重要保障,於是從多晶矽中加工高純度的單晶矽片就成為一種既節約成本又可行的辦法。
然而多晶矽的生產過程,會產生高達十幾種種的危險及有害物質,包括氯、氯化氫、三氯氫矽、四氯化矽、氫氟酸、硝酸、氮氣、氟化氫和氫氧化鈉等物質,對環境和人體都存在危害。
不僅僅是有害物質汙染環境,首聚能源分析師劉俊卿表示,在太陽能被大範圍利用後,城市中的光伏電池表面玻璃和太陽能熱水器集熱器在陽光下反射強光,形成光汙染。如此多的汙染物進入這讓太陽能的「清潔」染上了汙點。
產能難以抵消耗能 淘汰太陽能電池還汙染環境
除去產生的這些有毒副產品外,生產所消耗的電量也十分巨大,中國科學院院士費維揚就曾表示過:「從生產工業矽到太陽能電池全過程,綜合電耗約220萬千瓦時/兆瓦。」而地面太陽功率一般為0.135瓦/平方釐米,即1350w/平方米。太陽能電池板效率各不相同,如以20%計算,一小時產生電能為1.35×0.2=0.27度,要抵消掉生產過程中的電損耗,看起來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其次,很多人都以為太陽能發電是可以使用很久的,劉俊卿對此表示不贊同:「光伏電源系統具有一定壽命,其廢棄物對環境具有很強的破壞性。光伏發電系統使用的蓄電池大部分都是鉛酸蓄電池。該電池內含有大量的鉛、銻、鎘、硫酸等有毒物質會對土壤、地下水、草原等造成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