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電站成清潔機器人首個商用級目標市場

2021-01-09 中國機器人網

    11月2日,中國國際新能源大會在江蘇無錫召開,在同期舉辦的國際光伏產業技術標準及智能運維主題論壇上,知名

服務機器人

企業科沃斯到場,並發表了關於如何運用

機器人

為光伏電站這一商用級市場進行智能清潔的演講。眾所周知,過去的許多年裡,清潔服務機器人主要是面對家用級市場,旨在為C端用戶提供家居管理服務,科沃斯公共清潔服務機器人銳寶的推出打破了這一市場限制,開始把清潔機器人延伸到商用市場上來,為B端用戶提供行業解決方案。另外,科沃斯銳寶所選擇的清潔環境不再是單純的地面或水平線,而是針對垂直半垂直環境下的清潔,這種清潔方式的

應用

,將拓展清潔機器人的全新市場。

 

  科沃斯銳寶為何首先選在光伏行業落地應用?這是因為,光伏行業作為全球範圍內迅速發展的一個巨大產業,卻因電站普遍缺乏積極清潔而備受灰塵汙染的「折磨「。權威實驗報告顯示,灰塵正在通過以下三種方式降低電站的發電量:一,灰塵遮蔽到達光伏組件的光線;二,一些酸鹼性較強的灰塵經常侵蝕電池板表面,降低了面板玻璃的透過率;三,灰塵會影響光伏組件表面的散熱,導致光電轉換效率降低。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因灰塵導致的發電量降低每年至少在5%以上,由此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令人咋舌: 2020年全球裝機量預計將達到500GW左右,因灰塵降低發電量而造成的經濟損失將高達50億美元,隨著電站裝機量的不斷增長,這一損失會愈發嚴重——2030年全球裝機總量約1400GW時,灰塵造成的經濟損失預計將高達130億美元。

 

  機器人智能清潔,讓電池板恢復99%發電功率

 

  光伏市場需要有效的清潔運維工作,但傳統的清潔方式卻存在著諸多弊端,目前市場上最主要的清潔方式有四種:第一種是最原始的手工清洗,包括水衝洗、擦洗等,但勞動強度大;第二種是移動式大型清潔車,它適合車輛行駛的地面電站,清潔範圍受到限制;第三種是高壓水槍清洗,用水量非常大,且水槍衝擊力容易造成組件隱裂;第四種是噴淋系統,清洗效果差,並且還會因此導致熱斑效應,造成組件損壞。以上這些傳統清潔方式不同程度的受到清潔地勢、場所、水資源及成本等各方面的限制。

 

  科沃斯擁有18年家用清潔機器人產品的領先技術與研發經驗,科沃斯銳寶致力於將在家用領域積累的高標準清潔技術延伸至商用級市場,實際應用數據統計顯示:太陽能電池板被機器人清潔後可恢復至原始發電功率的99%以上。

 

  ①交替式吸附技術全球領先

 

  銳寶擁有5個大小不等的柔軟矽膠材質吸盤,可以交替吸附行走,同時內置真空泵,可以附著最大角度達65度的斜坡,是一款成功挑戰地心引力的清潔機器人。同時,吸盤採用柔軟矽膠材質,溫柔呵護電池板組件。

 

  ②自動沿邊路徑規劃,無需人工幹預

 

  銳寶採用雷射攝像技術,同時運用邊界傳感器、金屬傳感器等多種傳感技術,邊界傳感器可以智能感知電池板邊框,保證清潔面積最大化,金屬傳感器可以感應電池板邊框,防止機器人跌落造成損害。傳感技術和雷射技術的運用,讓機器人可以自行規劃橫向及縱向「弓」字型清潔路徑,同時可自主跨越最大3cm的間隙。

 

  ③自主行走式清潔,減少人力投入

 

  銳寶採用獨特的自動升降式滾刷高速清掃,同時配有高效無刷電機強勁吸塵和阿基米德螺線設計風道,可以在行走的過程中進行清掃工作,實現「吹、掃、吸」同步完成。

 

  ④自動收集灰塵,避免二次汙染

 

  銳寶機身內部設置了塵桶,可以在行走清潔的同時把灰塵收集儲存起來,從而避免了揚塵造成電池板二次汙染。

 

  ⑤一人可同時操控12臺機器人,清潔效率高超

 

  清潔工作人員通過手機App即可遠程操控銳寶機器人,並且一人同時可以操作10-12臺。按一天8小時工作時間來看,一臺機器人單位時間清潔面積為31-38㎡/h,一名工作人員一天大概可以清掃3500㎡電池板,不僅節省大量人力成本,清潔效率也非常高超。

 

  ⑥操作簡便自由靈活,適用各類電站

 

  銳寶的機身設計比較輕巧,移動起來自由靈活,且方便提拿,加上操作簡便,機器人適應各類電站,即使在無水、高/低溫、地勢不平等各類複雜室外環境也都可以正常工作。

 

  雙標準看直接經濟效益:成本節約和發電量貢獻

 

  進入市場一年多以來,銳寶已進入國內外多個光伏電站進行應用。這一年裡,銳寶還榮獲了2015 CES創新大獎,並於今年被江蘇省知識產權局確立為高價值專利培育計劃項目承擔權,這些認可均是因為科沃斯銳寶能用科技創新輔助電站創造可觀的經濟收益。

 

  每年可為一個10MW電站節約50%清潔成本

 

  目前市場上傳統清潔方式的成本大都非常高,以一個10MW的電站每年清洗費用(每月清洗一次)為例,高壓水槍每年的清洗費用在35萬左右,噴淋系統清洗約需要25-30萬元,人工擦洗約25萬,大型清潔車每年約34萬元。與這些高成本的清潔方式不同,銳寶機器人每年清潔費用在12萬左右,即使與中國成本較低的人工擦洗相比,銳寶也不到其費用的1/2。因此,我們不難看出,銳寶機器人一年至少可以為光伏電站節省50%的清潔成本。並且,電站規模越大,機器人清潔的成本優勢就越明顯。

 

  8天提升電池板發電量4.8%

 

  科沃斯對蘇州總部的太陽能屋頂電站進行了8天發電量實驗:B棟電站用銳寶機器人清潔、C棟電站用水簡單衝洗、D棟是未經清洗的電站。8天後的實驗數據顯示,B棟電站在銳寶清潔後8天發電量與D棟不清潔發電量比,總的發電量提升4.8%;C棟電站在水衝洗後8天發電量與D棟不清潔電站發電量比,總的發電量提升2.7%。4.8%的發電量意味著什麼?按照一個10 MW的電站一年發電量1200萬千瓦時計算,提升4.8%發電量意味著每年可以增加電能57.6萬千瓦時,亦或是節約標準煤188kg。

 

  機器人牽手綠色能源,社會意義更非凡

 

  太陽能電站經濟效益的提升將會帶來更大的社會意義。據了解,目前造成大氣汙染的主要因素正是以傳統火電站為主的鍋爐燃煤帶來的有害氣體排放,據統計,每燃燒一噸標準煤就會排放二氧化碳約2.6噸,二氧化硫約8.5公斤,氮氧化物約7.4公斤——環保的嚴峻形式已經勿庸置疑。現在,全球都在集政府和社會力量全面推進光伏這一綠色能源產業的發展,因此,未來隨著太陽能發電應用的普及,電站若能通過運用機器人進行高效清潔提升發電量、節約燃煤,必將為社會可持續發展帶來更加深遠的意義。

相關焦點

  • 中國彎道超車,建設世界首個空間太陽能電站,2030年投入使用
    所以各國專家都在積極開發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為了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太陽能的利用效率,為人類創造更多的價值。科學家提出通過空間太陽能發電站的建設可以解決能源短缺的問題,這將會改變能源的格局。空間太陽能電站,最早是由美國的一位科學家提出。其是指在空間內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再通過無線能量傳輸方式傳輸到地面的電力系統。其運行需要在地球的運行軌道上搭建一個由太陽能電池組成的巨大矩陣。
  • 光伏電站運維人員累嗎?光伏智能清潔機器人高效智能運維分布式光伏...
    光伏智能清潔機器人高效智能運維分布式光伏電站 發表於 2018-08-31 11:23:00   隨著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成本提高,火電價格會越來越高,相對應的如太陽能、風能、水能等新型清潔能源的成本越來越低
  • 大理聚能公司首個光伏電站順利實現全部光伏陣列投產發電目標
    4月10日,大理聚能公司的首個光伏電站繼2014年12月30日實現首個光伏陣列發電目標後,順利實現全部光伏陣列投產發電目標。幹海子風光互補併網光伏電站項目是獲得雲南省首個核准的「風光互補」項目,也是大理聚能公司的第一個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
  • 光伏電站組件清洗:人工一小時,他只要一分鐘?
    我國作為全球最大清潔能源投資國,正處於全球能源轉型中心,不斷重塑與世界能源的版圖。光伏太陽能作為最重要的可再生清潔能源之一,已經成為全球能源變革的中堅力量。隨著531新政頒布後,國內光伏行業正面臨政府財政補貼下滑、光伏用地、併網成本顯著提升的問題,因此科學合理的清潔光伏組件以及對組件細心養護來提升電站發電量和效益的理念,受到了業界的認可。
  • 太陽能電站成鳥類殺手?或可利用AI探究真相
    太陽能作為一種完全可再生的綠色資源,對地球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然而,近年來科學家發現,太陽能電站可能對鳥類有致命影響。太陽能電站成鳥類殺手?,而大多數美國的大型太陽能電站都不需要關注這些事情。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阿貢國家實驗室團隊正在使用由 Boulder AI 公司開發的監控行人和車輛交通的商用硬體。Boulder AI 公司的小型攝像系統是為邊緣計算而設計的,研究人員將其安裝在了太陽能電池板上。
  • 湖南首個高效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成功下線
    世紀新能源網(記者孫文豔)現場報導,經過2年時間建設,累計投資約8億元的湖南省首個非晶矽太陽能薄膜電池生產線在湖南共創光伏科技有限公司順利達產。該項目佔地面積209畝,一期建已成4萬平方米行政科研大樓宿舍和剛構廠房,全套引進瑞士歐瑞康最新量產的微晶矽疊層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量產非晶矽薄膜電池組件光電轉化率達到10%以上,居於全球同類產品領先地位。
  • Martifer太陽能公司開展首個烏克蘭光伏項目
    Martifer太陽能公司開展首個烏克蘭光伏項目發表於:2012-10-29 00:00:00 來源:pv-tech索比光伏網訊:葡萄牙項目開發商Martifer Solar日前同Green Agro Service就烏克蘭4.5MW光伏項目的建設籤署EPC合同。
  • 太陽能發電市場回顧與展望
    2018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清潔能源消納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明確,「2018年清潔能源消納取得顯著成效,2020年基本解決清潔能源消納問題。」作為清潔能源發展的重要力量,2019年,太陽能行業的表現值得期待。
  • 積灰對工商業分布式電站的影響及與改善建議
    中國向世界承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打響了可再生能源衝擊和改變中國能源結構的號角,分布式能源尤其是分布式光伏再次引起了從業者們的重視。 隨著光伏技術的普及,行業研究的重點已經從「如何建電站」過渡到了「如何建好一個電站」,很多過去不受重視的問題重新擺在了建設者們的案桌上。
  • 太陽能光伏發電原理及市場現狀
    強力啟動光伏發電國內市場  根據《規劃》,到2015年底,我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2100萬千瓦以上,年發電量250億千瓦時。其中,分布式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目標為1000萬千瓦,併網光伏電站總裝機容量目標為1000萬千瓦,光熱發電總裝機容量目標為100萬千瓦。
  • 黃河公司建中國首個千萬千瓦級「牧光互補」太陽能發電基地
    青海省海南生態太陽能發電園區地處青海省共和縣塔拉灘,總規劃佔地面積約320平方千米,全部裝機容量達到10030兆瓦,該發電園區共分三期,全部建成後將成為中國首個千萬千瓦級太陽能發電基地。在太陽能發電基地,黃河新能源集成公司創造性地引入「牧光互補」模式,即在光伏電站種植牧草,實現「一草兩用」,並委託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開展「光伏產業帶動生態建設」項目,在光伏電站種植牧草,在修復生態環境的同時還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有利於當地、周邊生態環境和氣候的改善。
  • 德州首個聚光光伏發電站併網發電
    德州首個聚光光伏發電站併網發電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臨邑宇影光學儀器有限公司自主研發並投資建設的我市首個聚光光伏發電站成功併網發電。該電站由768塊菲涅爾透鏡和電池片組成,可根據時間變化對太陽光進行自動追蹤,把太陽能匯聚到電池晶片上,利用光伏效應轉化成電能,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零排放、零汙染。該電站的電轉換率高達28%,年可實現清潔發電1.9萬千瓦時。圖為該公司負責人正在向職工講解發電站日常維護注意事項。
  • 太陽能電站何時能走入我們日常生活?
    去年國內太陽能光伏企業紛紛遭遇歐美「雙反」重創,以致產品大量滯銷、積壓。根據國家戰略部署,「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在西部太陽能資源豐富地區,加快建設太陽能電站。 近日,記者走進天華陽光公司在新疆阿拉爾市成功併網的首座**大光伏地面電站,只見一排排連成片的太陽能光伏板,如同藍色向日葵一般背朝沙漠、面朝藍天,將沙海變成電站,令人別有一番感受在心頭。 光伏電站點亮西部 「阿拉爾市太陽能資源豐富,地勢平坦,全年平均日照時數3600小時,光伏發電條件得天獨厚。
  • 未來在此: 歐洲首個併網波浪能電站
    該項目是首個艾克波浪能併網電站,且是歐洲唯一的根據商業PPA條款,運行多個波浪單元的波浪能發電站。  「在過去的四年半時間內,我們經歷了很多。人們帶著這些奇思妙想出現,告訴我們,你提供我們一些資金,我們將提供你電力。但是他們並無任何進展。從來沒有成功過。這個顯然成功了。我認為未來是光明的,而未來就像600年之前,在包圍著我們並有著無限力量的大海裡。
  • 中國首座太陽能光熱示範電站:追光逐日德令哈
    晚秋時節,本報記者趕到這座位於柴達木盆地東北邊緣、祁連山腳下的「光熱之都」,探訪中國首個大型太陽能光熱示範電站。  勾勒金色之城天際線新高度  上午10時,我們乘車出發,趕往位於距離德令哈城區約7公裡的太陽能光熱產業園區。
  • 中國首個太陽能燃料合成工程快速推進,發電造甲醇,背後是何原因
    近些年"西電東輸"工程迅猛發展,我國西部地區有著豐富的油氣資源和太陽能、風力資源,如何高效、精準運輸處來西部地區太陽能、風能電站建設發展迅速,併網、傳輸壓力較大,將太陽能電力實現能源轉化,可以極大的減少電網的壓力。同時因為太陽能發電有明顯的峰谷特徵,用某種方式將能源儲存,消減供需時間差的矛盾成了必須要突破的事情。
  • 相關上市公司太陽能光熱業務
    業績:報告顯示,2019年9月19日9點02分,上海電氣電站集團首套塔式光熱發電機組蒸汽發生系統助力中電建青海共和50MW熔鹽塔式光熱發電機組一次併網成功,標誌著由上海電氣電站集團自主研發的太陽能光熱關鍵設備技術取得了重要突破。
  • 太陽能光伏真的清潔嗎?來看看「隱藏」汙染
    印度光伏電站裝機恢復速度慢於預期,保障關稅延期和組件價格上漲加劇了這種痛苦。根據印度最新報告,印度在2020年第三季度(7-9月)僅增加了853兆瓦的太陽能發電能力。
  • 太陽能多渠道提升光伏電站業務規模-公告解讀-上市公司-上海證券報...
    上證報訊 太陽能8月27日晚間公布的2018年半年報顯示,1-6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90億元,同比降低13.8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41億元,同比增長12.24%,每股收益0.1467元。截至6月末,公司總資產為321.49億元。
  • 鈣鈦礦和CIGS太陽能電池效率創紀錄 相關公司受關注
    據媒體報導,德國太陽能與氫能 研究中心、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及IMEC的科學家團隊,聯合製成了鈣鈦礦和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光伏組件堆,轉換效率高達17.8%,刷新了世界紀錄。鈣鈦礦/CIGS多結太陽能電池組件的轉換效率預計在未來幾年將超過25%。此項技術完美結合了兩項十分先進的薄膜技術優勢,將來為客戶提供更具成本效益的太陽能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