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要評論我們身體重要且脆弱的部位,腦部絕對是首要。每次有危急的外力事件時,很多措施都是讓我們先抱住自己的頭部。因為相比於身體的其它身體部位,腦部更經不起重擊,受傷後的危害性也更大。
腦損傷危害大,請保護好自己的腦袋!
頭部對我們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當它不小心受到了外界的傷害,例如磕碰,撞擊。輕則出現腦震蕩,嚴重時還會出現癱瘓,昏迷不醒的情況。有些顱腦損傷嚴重的患者,受傷後可能會變成植物人的狀態。
還會出現腦外傷後癲癇,出現癲癇抽搐,智力障礙,失語等嚴重危害。因為腦損傷時任意原因導致的腦組織的器質性損傷,病變可小可大。而不同部位,病變程度不一樣導致的類型跟症狀也都有所差別,只是對患者來說,都不算好事情。
腦損傷的症狀有哪些?
1、小腦損傷:患者會出現四肢無力、行走不便、無法握緊實物。沒有辦法快速的移動、出現頭暈、語言含糊不清的情況。
2、腦幹損傷:除了頭暈、噁心、吞咽困難等常見症狀。患者還會在失眠中出現呼吸暫停,難以在運動中保持平衡。
3、顳葉損傷:患者可能會出現短期或者長期的記憶喪失,導致對人臉識別困難。其理解能力下降,沒有辦法識別或者描述一些具體的物品,認知能力隨病情進展而降低。
4、額葉損傷:病人可能會因此出現性情上的改變,情緒容易波動、變得偏執。而且其語言表達能力會下降,注意力無法集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會下降。
5、頂葉損傷:這類患者的手眼協調困難,換種說法就是,因為腦部損傷,所以無法傳達給手部準確的「命令」。讀寫時出現問題,無法對於想要描述的目標物體做正確的反應、左右混淆,計算能力也隨之下降。
6、枕葉損傷:受損患者可能表現為視覺的缺陷,有色盲情況的存在。可能沒有辦法識別單詞跟物體,對於閱讀跟寫作都有些困難。
腦損傷是一種較為常見又危險的疾病危害,5歲以下的孩童跟75歲以上的老年人都有較高的發病風險,15-24歲這個年齡段則為高發的年齡段。患者發病的原因可能由於外力受傷或者自身疾病導致,尤其是有腦部損傷病史的患者,其二次,三次發病的風險更高。
而因為腦損傷的患者,治療後多有後遺症,例如癱瘓,語言功能喪失,記憶功能下降,大小便失禁等等。所以做好腦損傷預防很是重要,尤其是兒童,家長應該對這方面多加關注,發現孩子有一樣,儘早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