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曹雅靜 本報記者劉少龍 長沙報導
什麼樣的汽車駕駛室尺度適合人腿?多大尺寸的衣服適合我國現在的兒童?多高的課桌椅最適合中小學生?這些最常見的產品都需要相關的人體尺寸作為設計生產的依據。近日,中國標準研究院完成了全國人體尺寸測量,本次調查是繼1987年第一次全國人體尺寸測量調查之後,測量項目最全面、年齡段跨度最大、技術最先進的一次全國性人體尺寸調查。
昨日,本報記者專訪了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研究員張欣博士。他說,舊標準制約產業的發展,生產出來的產品不能很好的符合我國人體尺寸。缺乏全國性未成年人人體尺寸數據,更為嚴重的是會對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帶來隱患。
20多年來第一次有了新標準
據介紹,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歷時四年,採集了兩萬三千份不同年齡的中國人三維人體尺寸數據。初步建立了國家級人體尺寸基礎資料庫。
最新人體尺寸標準調查顯示,從成年人來看,身高有兩公分增長,胸圍有五公分增長。實際可以看出,中國人明顯變「厚」了,變胖了,未成年人變化更大,身高有六釐米增長,胸圍有五釐米增長。
長沙市疾控中心專家表示,雖然沒有具體數據,但長沙市成年人肯定是變胖了。根據湖南省兒童醫院對長沙市兒童身高的調查,同2002年相比,同性別同年齡組兒童中,身高普遍增加3-5釐米,體重增加2-4公斤,胸圍增加3-5釐米。
沒有標準兒童很受「傷」
由於我國一直缺乏全國性的未成年人人體尺寸數據,長期以來,未成年人用品滿意度遠低於成年人用品的滿意度。
張欣博士說,就拿服裝來說,一直沿用歐美標準。在現行童裝號型標準中,身高在130cm以下的兒童號型系列身高分別以7cm、10cm分檔。但是身高相差10cm的兒童,其手臂長、腰圍等與長度相關的尺寸變化很大,如果以這一數據檔差設定童裝號型系列,很多兒童買不到相對合體的服裝。
我國到現在還沒有針對未成年人的車輛設計規定,包括校車,其設計也是面向成年人的。公交車上吊環過高,樓梯臺階也過高,座位也不合適。汽車安全帶和安全氣囊對低齡未成年人來說形同虛設,一出事容易打到臉上,反倒造成傷害。
再比如建築行業,房屋的層高、門的大小、通道的寬窄、護欄的高低和間隔、臺階的高矮,開關位置的設置等,都離不開人體尺寸。但這些尺寸大多根據成年人的尺寸設計,甚至在校園和幼兒園內也是如此,這會留下很多安全隱患。
目前所有的數據正在進行後期統計處理,年底向社會公布,將為我國產品的設計生產提供最新的三維人體尺寸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