褲長多少最好賣?地鐵扶手如何設計最安全?藥品標識字體多大最方便?這些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設計,有賴於對人體基礎數據的準確測定。近日,記者從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獲悉,新一輪「中國成年人工效學基礎參數調查」正式啟動。這是繼1986年之後,我國再次對人體基礎數據啟動調查,預計歷時5年完成。
時隔20餘年,為什麼要再次測量人體尺寸?這些數據會給日常生活帶來哪些影響?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的有關專家。
以往數據難反映國人體型
目前我國產品設計師的基本依據,大多還是1986年我國第一次成年人工效學基礎參數調查的數據。為了對這些數據進行摸底更新,2009年,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在北京等四大城市進行了一次《中國成年人人體尺寸抽樣測量試點調查》。
「2009年我們採集了3000份中國成年人三維人體尺寸,發現中國人尤其是35歲以上人群明顯變胖,以往的數據已經不能反映中國人如今的體型。」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研究員張欣告訴記者,2009年採集的數據顯示,成年男子身高增加2釐米、腰圍增加5釐米,胸腰差縮小。
張欣介紹,雖然2009年通過小樣本抽樣和數學推演進行了一定修正,但還是不夠精確。
新一輪「中國成年人工效學基礎參數調查」,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啟動的。調查將抽樣採集和測量人體形狀、人體力學以及視覺、聽覺、指端觸覺等200多項參數,預計2018年5月31日完成。「這些數據,會告訴產品設計者中國人某項指標分布特點,特別是一些不可調的產品,將告訴設計師什麼尺寸適合最多的中國人。」張欣說,「比如,企業知道成年男子的腰圍增加了,皮帶打眼的位置就會變化,消費者買到合適皮帶的機率就會增加。」
人體尺寸參數增至160多項
「類似『人口普查』,但是我們的關注點不是中國人有多少,而是中國人長什麼樣,認知操作有怎樣的習慣。」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基礎標準化研究所所長羅虹說。
據了解,此次調查除了人體尺寸參數從74項增加到160多項外,還將測量人體肌肉力量、視覺敏感度、聲音敏感度、指端觸覺等新項目。調查以18—75歲的中國成年人為對象,將全國劃分為6個區域,每個區域抽取2—3個測量點,測量和調查2萬多個樣本(人)。
據了解,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已經完成了前期工作,包括確定測量方法。「20多年來,人體工效學基礎參數的測量手段也先進多了。測量更簡單、更準確,參數也更豐富。」張欣說,穿上緊身測量服,在骨節點等處貼上標記點,配合測量人員口令做幾個動作,不到15秒,人體三維掃描圖像就提取完成了。
產品設計將更加人性化
記者了解到,基於此前調查數據推出的國家標準,在汽車、服裝、運動器材、勞動環境、航空航天等領域已得到廣泛應用;而這些數據,還會被用於科研、數據服務和產品工效學設計諮詢服務,甚至嵌入到有關設計軟體中。
例如,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工程師晁儲芝說,2009年未成年人人體尺寸測量結果顯示,我國7歲兒童身高的第五十百分位數為1.22米。
記者留意到,2010年年底起,火車票兒童免票身高從原來的1.1米,調整到1.2米。
「基於2009年對我國未成年人人體尺寸測量的結果,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制訂了《中國未成年人人體尺寸》、《中國未成年人頭面部尺寸》、《中國未成年人手部尺寸分型》、《中國未成年人足部尺寸分型》4項國家標準,已於2010年頒布實施。」張欣說,我國校車的標準制修訂、校服的設計、課桌椅的工效學評價中均引用了該標準中的數據。北京服裝學院就利用本次東北、華北區數據,開展了北京學生校服的研製。
新一輪人體工效學基礎數據出來後,一些公共設施的設計也將更加人性化,有助於提高中國人生活水平。比如新一輪調查將得出中國人的視覺特性,交通標識與顯示器的設計就可以更適合中國人的習慣。
此外,張欣透露,一些家電龍頭企業、汽車研製機構也會主動向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諮詢相關數據,對冰箱把手設計、洗衣機桶心高度、操控器的力度等設計進行調整。
國外5到10年補充修訂一次
「以此次調查的數據為基礎,設計一些工效學標準,也希望能對市場上標榜『符合人體工學標準』的產品起到規範作用。」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人類工效學實驗室主任趙朝義說。
專家介紹,國外都是5到10年就補充修訂一次人體工效學基礎數據,我國急需建立人體工效學基礎數據的定期完善機制。
據《人民日報》